第289章 教育爲本

賈似道淡淡而道:“無妨,也就是一枚勳章而已,大師拿着就是了。”

楊璉真迦謝道:“阿彌陀佛,那貧僧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恩,賈宣。”

“來了。”在屋外恭候的賈宣道,

“送客。”

“是,相爺。”賈宣伸手,對着楊璉真迦做了個手勢道,“大師,請。”

出門時,楊璉真迦極快地遞給了賈宣一張銀票道:“總管大人,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請笑納。”

賈宣親自打開相府大門:“大師慢走。”

楊璉真迦笑道:“總管請回,來年再見了。”

賈宣打開銀票看了看,會心的一笑,這是一張面額爲一萬兩的銀票,由大宋皇家銀莊開具,賈宣心情大好,待舉目往外看時,楊璉真迦已經消失在雪夜之中,哪裡還有半分蹤影,

臨安大學第二批新生和臨安軍事大學首批學員的錄取工作已經在十一月底全部完成,雖然總人數還不及後世一所普通地方大學的零頭,但其所受到的關注程度卻是過之而無不及,

如果說數月前臨安大學的首次招生在前來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那麼這一次的招生就可以說是驚動了整個臨安城,大多數臨安家庭都以家中孩子能夠考入兩所大學爲榮,特別是經過大宋皇家報等臨安大報的宣傳,臨安周邊的地區也來了不少報名者,最遠之人甚至是來自遙遠的成都府,

儘管這兩所大學都不屬於新成立的教育衛生部,我還是下令,讓江萬里的教育部全程參與了招生工作,一來可以解決兩所大學招生時人手不足的問題,二來也是爲今後開辦其它各類學校做好準備,

對於全國的教育方向,我的計劃是按照後世的大、中、小學教育體系來設定,這也是今後教育衛生部的主要任務之一,

鹹淳元年十一月的最後一個下午,我在御書房召見了教育部尚書江萬里、臨安大學正副校長何基及沈逸秋、軍事大學校長史巖之以及兼任皇家科學院院長的全覺,

“參見陛下。”

“免禮,五位愛卿,坐下說話。”

“謝陛下。”

“各位愛卿,朕今曰叫你們前來,是說說有關我朝未來教育之事,你們五人可以說是我朝教育界的領袖,而教育又是我朝未來之根本,全民素質的提升和各類人才的普及乃是一朝一代發展的關鍵,這就需要教育發揮作用,也是教育的根本價值所在,所以,你們身上的擔子很重,朕認爲實不亞於軍務、政務兩院,可以說,我朝的未來就在你們幾人身上了。”

“陛下放心,臣等必會盡心盡力。”

我看着五人,笑道:“所謂教育,就是培養新生一代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也是人類社會生產經驗得以繼承發揚的關鍵環節,我朝目前的教育大多是以私人授業的書院形式存在,但所授的內容極少涉及自然科學,而朕所說的教育卻是要大力提倡自然科學,這就需要有遠見的書院逐步轉向以自然科學爲主導的學業中來,當然,對於這些傳統書院,朕並不會去做硬姓規定,百花齊放,纔是教育之本。”

江萬里、何基等人本身就有書院院長的經歷,對於傳統的書院模式自是十分清楚,江萬里問道:“陛下,我朝未來的教育體系還是以書院爲主嗎。”

我搖搖頭道:“不是,對於我朝今後的教育方向,其內容卻是要轉到以自然科學爲主的方面來,這點朕已經決定,你們無需置疑,當然,朕的意思並非說傳統文化不好,傳統文化需要繼承,需要發揚,還應去適應時代的發展,但是,要使我朝中興,建立我大宋之不朽基業,就必須在自然科學上達到領先的地步,這就需要教育部的大力推廣,這也是朕成立教育部的目的,新的教育體系將會以新型學校爲主,比如,以臨安大學爲代表的未來各類大學就會逐步取代原有的太學、國子學,朕打算自明年起,在我朝境內設置大、中、小三種層次的學校,這些學校全部以臨安大學所教授的科目內容爲主項,並爭取在十到二十年內普及。”

江萬里又問道:“陛下,大學已有現成的模式,那中、小學又是什麼樣的。”

“愛卿莫急,各位,你們邊喝茶邊聽朕仔細明說。”我也喝了口茶道,“大學你們都知道了,目前我朝有臨安大學和軍事大學兩所,但這還遠遠不夠,從明年起,根據發展的需要,將會陸續在我朝境內建立專業化更強的各類學院,比如,我朝目前能夠勝任自然科學科目的教授極少,那麼教育部就應該首先設立專門的師範學院,負責培養各科目的先生教授,又比如,大夫郎中不足,那同樣可以設立專門的醫科學院,就類似臨安大學的醫科學院,負責培養我朝的醫生,也就是郎中醫官,這些學院根據需要可以在臨安,也可以在臨安以外的各路、各省建立,並非要完全集中在臨安,這點類似我朝各地的書院。”

“下面朕再來說說中、小學,對於教育,朕的意思是要讓我朝之人從小開始接受,當小孩在六七歲時,就可以進入小學學習,小學學生要學的主要內容是識字、識數並懂得各類自然科學的基本知識,比如,在數學上,要學會最簡單的加減乘除法,要認識我朝通用的謝氏數字記錄法等,到了中學,就要學習更加深層次的基礎知識了,也即是要爲進入大學打好基礎,做好準備。”我見大家聽得並非很明白,想了想道,“這樣,朕以大家都熟悉的傳統教學來舉例,小學生應該從識字學起,並能進行簡單的造句會話,然後要會寫一些小文章,能夠背誦簡單的詩詞歌賦,到了中學,就要求能夠熟練地寫出一般的策論,上到大學後,就要分專業進行研究了,有人可以專門研究詩詞,有人可以專門研究遠古文學等等,這就是中小學的含義,大家是否明白。”

江萬里點點頭道:“陛下,臣明白,這樣就可以形成階梯狀的學生構架,能夠讀書識字的小學生最多,而進行專門研究的大學生則最少,這種模式和科舉也有類似之處,從秀才到進士舉人,一級一級的。”

“恩,愛卿說得不錯,首先,朕打算從我朝州府一級的地區開始,再往縣級,鄉鎮發展,學校則先從兩頭,也就是大學和小學開始,再往中學發展,江愛卿,這具體的工作就交給你們教育部了。”

“是,陛下,臣遵旨。”江萬里道,

我接着又對史巖之道:“軍事大學則會讀力於教育部,暫時先隸屬於軍務院吧。”

“是,陛下。”史巖之應道,

沈逸秋道:“陛下,那科舉是否保留。”

“科舉、書院等傳統教育都會保留。”

何基道:“陛下,要在全國開辦各類學校,目前的主要問題應該有兩點,一是經費問題,二是師資問題,這兩點陛下是如何打算的。”

“何愛卿說得不錯,經費和師資是開辦學校的兩大難點,對於學校的經費,朕會讓戶部撥出專款交給教育部統籌安排,以後朕打算會根據每年全國稅收的總額,提取一定的比例作爲教育費用,同時,讓地方官府想法籌集一部分資金,也可以讓有善心的私人出資辦學,在貧窮的邊遠山區,還可以通過紅十字會,開辦希望學校,總之,開辦大中小學,是以朝廷爲主,地方爲輔,全民參與的一件重要大事,朕會將普及教育作爲我朝長期的基本國策,首先會從普及小學開始,至於師資,從眼下的情況看,就更爲困難了,我朝雖然文人甚多,但通曉自然科學的人才卻是太少太少,你們有何建議。”

何基道:“陛下,今我朝書院甚多,是否可以從這些地方招聘。”

“當然可以,只是書院中一樣缺少精通自然科學的先生教授。”

沈逸秋道:“陛下,臣有兩法。”

“愛卿,請講。”

“陛下,首先可以讓各地官府在當地選出有志於教育事業的年輕秀才們,集中送到臨安大學,由大學辦理短期培訓班,這就類似紅十字會採取的培訓法,當他們有了初步知識後,便可回去教授一些基礎課程,等到休假時,再來大學接受第二次培訓,如此循環,可以解決部分師資問題;其次是陛下前面提到過的,開辦師範學院,這點請江尚書將其作爲教育部的首要事件。”

“恩,可行,對了,何愛卿。”

“臣在。”

“你抽空將臨安大學先生們的俸祿情況告訴下江愛卿,江愛卿則可以借鑑之,然後制定出今後我朝各級學校先生教授的俸祿標準,要讓有志於教育事業的先生們衣食無憂,更要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待遇會參照我朝之官員。”

“是,臣遵旨。”何基、江萬里同時道,

第181章 反腐之心第359章 極刑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197 又是蒙面人第316章 張三丰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379章 北上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310章 按揭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47章 沈括後人第205章 虎將夏貴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285章 臨安府第451章 同福鎮第140章 術武雙修第80章 是他殺非猝死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412章 從軍熱潮第280章 雄鷹折翅第115章 線索第472章 總結會第440章 皇上萬歲第354章 後天爲實第553章 光復洺州第428章 破虜戰刀第448章 南朝火器第27章 三招不倒第61章 開源節流第93章 傑瑞。波羅第186章 豪賭第336 故人相見第555章 談心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543章 血鋒短匕442章 將門虎子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325章 無頭案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498章 鳳凰村第354章 後天爲實第33章 李庭芝的三個問題第48章 實驗室第322章 工業基地第398章 改組第411章 英烈紀念碑第250章 范文虎行嗎?第179章 水師的重要性第483章 重建忠順軍第213章 又見李庭芝第403章 入宮第475章 炮聲再起第181章 反腐之心第129章 夢魘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292章 聖公洞第41章 火繩槍第240章 帝師之慮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336 故人相見第449章 出兵龍尾洲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389章 老大的決定第29章 賈似道的內心世界第488章 強攻灌子灘第558章 沁園春第98章 藉機立威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359章 極刑第417章 逃逸第94章 南宋水師第185章 狙擊手第16章 雪中情第299章 許願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172章 清官與好官第209章 雖遠必誅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211章 安撫爲上?第208章 獅峰分行第550章 油盡燈未滅第61章 開源節流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158章 艱難的抉擇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303章 大理段氏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49章 張世傑?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47章 沈括後人第239章 分權體制
第181章 反腐之心第359章 極刑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197 又是蒙面人第316章 張三丰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379章 北上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310章 按揭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47章 沈括後人第205章 虎將夏貴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285章 臨安府第451章 同福鎮第140章 術武雙修第80章 是他殺非猝死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412章 從軍熱潮第280章 雄鷹折翅第115章 線索第472章 總結會第440章 皇上萬歲第354章 後天爲實第553章 光復洺州第428章 破虜戰刀第448章 南朝火器第27章 三招不倒第61章 開源節流第93章 傑瑞。波羅第186章 豪賭第336 故人相見第555章 談心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543章 血鋒短匕442章 將門虎子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325章 無頭案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498章 鳳凰村第354章 後天爲實第33章 李庭芝的三個問題第48章 實驗室第322章 工業基地第398章 改組第411章 英烈紀念碑第250章 范文虎行嗎?第179章 水師的重要性第483章 重建忠順軍第213章 又見李庭芝第403章 入宮第475章 炮聲再起第181章 反腐之心第129章 夢魘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292章 聖公洞第41章 火繩槍第240章 帝師之慮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336 故人相見第449章 出兵龍尾洲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389章 老大的決定第29章 賈似道的內心世界第488章 強攻灌子灘第558章 沁園春第98章 藉機立威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359章 極刑第417章 逃逸第94章 南宋水師第185章 狙擊手第16章 雪中情第299章 許願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172章 清官與好官第209章 雖遠必誅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211章 安撫爲上?第208章 獅峰分行第550章 油盡燈未滅第61章 開源節流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158章 艱難的抉擇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303章 大理段氏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49章 張世傑?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47章 沈括後人第239章 分權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