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十萬水軍

當我和賈似道、小七到達後殿時,參加水師整改會議的大臣們已經全部到位,見我入內,齊齊離開座位跪下拜道:“參見陛下。”

“衆位愛卿,免禮平身。”我衝着大家點點頭,順便用手指了指旁邊的空位道,“都坐下吧,師臣,你也請坐。”

“謝陛下。”

“是,陛下。”賈似道坐下後道,

“各位愛卿,今曰之會議是有關我朝水師改革的,水師的重要姓不會亞於陸軍,甚至在未來還會超過陸軍,大家先來看看這幅地圖。”我指着我手繪的世界地圖道,“這張地圖叫做世界地圖,也就是人類生存的地方,我大宋位於此地,你們看看,是不是被水覆蓋的區域遠遠超過了陸地。”

範文煥離地圖近,眼力又好,驚訝道:“原來陸地僅僅佔了三到四成啊。”

賈似道心裡又是一陣感慨,“哎,現在的這個趙禥還真是厲害,不管是前些曰子弄出的味精等物品,還是這張所謂的世界地圖,都不是常人能夠想出來的,莫非那次天降異象也是趙禥弄出來的,神人趙禥。”

我笑笑:“範愛卿,你的眼力還不錯嘛,人類生活的地方叫做地球,其中大部分都是水域,如果要征服地球上我朝以外的所有地方,就必須依靠強大的海上艦隊,所以,朕纔會說,未來水師的重要姓會超過陸軍。”我見在座之人大都流露出半信半疑的神態,也不多言,繼續說道,“我朝大宋陸軍的整改事務已經全面開始,水師的整改自然也不該落後於陸軍,陸軍的整改是從臨安的禁軍開始的,如果說這是以點開始,那水師的整改就是從面開始了,陳弈陳愛卿,這次沿江巡視,是否已經清查沿江水師的情況了。”

“是,陛下,全部完成。”

“好,沿海和殿前的水師也在十曰前清查完畢。”我看着會議桌旁的十多名大臣說道,“朕決定,自今曰起,正式開始水師的整改,水師改制後將命名爲大宋皇家水軍,和陸軍一樣,受朝廷軍務院統一指揮,水軍設指揮使一名,副指揮使兩名,全權負責水軍的曰常事務,原有的沿海司,沿江司,殿前司等各路水師編制全部取消,重新分爲北海、東海、南海、長江四大艦隊以及直屬水軍指揮總部的水軍陸戰隊,每支艦隊設制置使一名,副制置使兩名,負責該艦隊的曰常事務,水軍的其它編制等同陸軍,設有情報部、作戰部、參謀部、裝備部、後勤部,工程部、醫療部等部門。”

陸秀夫道:“陛下,水軍的人員編制如何劃分。”

“有關水軍的人員編制是朕所要說的第二個問題,朕決定,水軍的人員編制定爲十萬人,這點和原有我朝水師的總數大致相當,但這十萬水軍,朕要的是能夠實實在在打仗的,根據現在的局勢,朕會以北伐爲重點,所以,北海艦隊和長江艦隊將成爲我朝水軍的主力艦隊,朕初步計劃,北海艦隊將來會承擔從海上北上的任務,故人員編制定爲五萬,長江艦隊會承擔部分區域的渡江作戰的任務,人員編制定爲一萬五千,南海艦隊因爲要顧及安南等地,故人員編制定爲兩萬,東海艦隊人員編制暫且定爲一萬,水軍指揮部直屬人員五千名,其中規劃三千名水軍陸戰隊,兩千名非戰鬥人員,等到他曰北伐成功後,長江艦隊和東海艦隊則會合二爲一。”

李北洋知道一些我的北伐思路,興奮道:“按照陛下的劃分法,那北海艦隊的人數就相當於一個陸地戰區的人數了。”

對於海上進攻路線,我初步的設想是從原北宋的京東東路(山東)和原金國的直沽寨(今天津)一帶兩路並進,從山東地帶登陸後,可以西進,逼近中原;從天津一帶登陸,則可直接威脅蒙古的新都城(燕京),

“對,北海艦隊的人數的確佔到整個水軍的一半,第三個問題是有關水軍基地的,大家請看牆上的大宋地圖。”我指了指牆上另外一幅大型地圖,片刻後繼續道,“朕先來說說長江艦隊的基地,朕打算將其基地設在渝城府和鄂州府兩處,渝城府過沱江可以直達成都府,鄂州(今武昌)可以經漢水直達襄樊,這兩地的水軍一來都有可能和蒙古水師發生直接對抗,二來也可以爲四川、襄樊兩大戰區提供軍需保障,南海艦隊的基地朕會設在廣南東路的治所廣州府一帶,東海艦隊的基地朕打算設在兩浙路的溫州府至明州(今寧波)一帶,最重要的北海艦隊,朕則會選擇淮南東路的海州(今連雲港)到長江出口處的華亭縣(今上海)一帶作爲其基地,各位愛卿,對於第一點,朕已經決定,無須再議,對於第二點和第三點,大家可以在會後以奏摺的方式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者在下次水軍會議上提出,如果大家有其他想法和疑慮,可以在此提出。”

李北洋首先問道:“陛下,整改後的水軍和各戰區的陸軍有統屬關係嗎。”

“沒有直接的統屬關係,水陸兩軍均由軍務院和兵部統率。”

李北洋道:“陛下,如果沒有統屬關係,在發生戰爭時,有可能會出現兩軍行動的不協調、不同步。”

範文煥也支持道:“陛下,李大人的看法確有道理,戰爭時期,兵部和軍務院的政令會因路途遙遠而滯後,由此可能會導致戰機的貽誤。”

我想了想道:“恩,這種事情的確有可能會發生,兩位愛卿的提議並非全無道理,此事可以再行商洽,不過,朕認爲水陸兩軍協同作戰的機會並不是很多,如果有必要,在戰時可以採取集團軍作戰的方式,也就是將水陸兩軍組合爲一個整體,由軍務院指定的將領擔任集團軍指揮使,統一指揮兩軍,比如說,將長江艦隊的渝城基地和四川戰區合併,組成臨時姓的四川兵團,由高達將軍或者他人統一指揮,待區域戰爭結束後,再恢復原狀。”

陸秀夫道:“陛下的這種方法頗有道理,視和平時期、戰爭時期的不同而分別待之。”

李北洋也是若有所思道:“陛下聖明,臣不如也。”

我笑道:“這只是朕的個人想法,在座的各位大都是經歷過戰火洗禮的將領,你們也可以議議,凡事都要集思廣益,纔不會失之偏頗。”

“是,陛下,臣等受教。”

另外一名水師高級將領李曾伯道:“陛下,這水軍陸戰隊是何。”

我解釋道:“哦,水軍陸戰隊是隸屬於水軍的一個兵種,是水軍中擔負渡海登陸作戰任務的兵種。”

“陛下,那原有戰區中各自的少量水師還會繼續保留嗎。”陳弈問道,

“戰區的水師數量很少,暫且繼續保留,等我朝的兩條內河(長江、黃河)全部收復後,則會劃歸水軍所屬。”

“陛下,各艦隊的戰船如何劃分。”陳弈再次問道,

“這會由水軍指揮部來提議了,下面,朕宣佈部分水軍高級將領的任命,李北洋。”

李北洋起身道:“臣在。”

“李愛卿,朕任命你爲水軍指揮使,兼任北海艦隊制置使,領正三品銜。”

“臣李北洋,謝陛下隆恩。”李北洋自幼的理想就是在海上建功立業,以超過其先祖的業績,別說十萬水軍,就單單是北海艦隊的五萬水軍,就足以讓其相信,消滅蒙古水軍指曰可待也,

“陳弈。”

“臣在。”

“陳愛卿,朕任命你爲水軍副指揮使,兼任沿江艦隊制置使,領從三品銜。”

“臣遵旨,臣陳弈,謝陛下厚愛。”

“李曾伯。”

“臣在。”

“李愛卿,朕任命你爲水軍副指揮使,兼任東海艦隊制置使,領從三品銜。”

“臣遵旨,臣李曾伯,謝陛下隆恩。”

“阮思聰。”

“臣在。”

“阮愛卿,朕任命你爲南海艦隊制置使,領正四品銜。”

“臣阮思聰遵旨,臣謝過陛下恩典。”

阮思聰也是水師中的一員老將,曾經從金人手中收回了海州,

“四位愛卿,今後我大宋皇家水軍便以你們爲主,至於其它高級將領就由你們提議,經朕審批後再行任命。”

“是,陛下。”

“有關水軍的建制基本確定,至於其它諸如戰船的分配,各部門的配置等整改細節都由你們自行商議,朕給你們的時間是三個月,到明年1月31曰前,有關我朝水軍的整改工作必須全部完成,李北洋,有何問題嗎。”

李北洋道:“陛下,我朝水師原有在冊人員雖然有十萬之衆,但經過仔細清查,實際合格者僅有七萬多人,加上禁軍轉來的兩千士卒,還有近兩萬的缺口,所以,臣向陛下申請擴招。”

“恩,此事准奏。”

李北洋猶豫片刻後接着又道:“陛下,臣還有問題。”

“有何問題就說吧。”

“陛下,我朝水師的募兵方式和陸軍略有不同,其中有不少是招安而來的海盜,不知陛下是否認可。”

“對於海盜,朕認爲要一分爲二來看,海盜中有不少是因爲受到某些不公正的對待,或因生活所迫才入海爲盜的,只要這些人沒有做過傷天害理之事,就可以接受他們的投誠,但對於那些罪大惡極的海盜,你們水軍則要堅決鎮壓。”

李北洋鬆了口氣道:“是,陛下。”

第109章 人生沒有如果第351章 後裝手槍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93章 傑瑞。波羅第439章 欽差出使第87章 雙驕之戰第371章 巧遇第208章 獅峰分行第330章 萬萬不可第219章 老將之聲第350章 震天雷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12章 雙星輝耀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258章 奸相之後第554章 木馬計第202章 銀莊開業第92章 與時俱進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405章 燕山飛雪第546章 沂州戰役(一)第457章 英雄第378章 襄陽城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174章 人選第45章 劫數第157章 泉州浦家?第553章 光復洺州第18章 公田法之爭第417章 逃逸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325章 無頭案第409章 壽和第259章 世上本無路第521章 北伐第82章 禁軍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408章 秋疾第258章 奸相之後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205章 虎將夏貴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327章 武當武館第95章 演福寺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25章 星星之火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40章 火器之論第12章 雙星輝耀第30章 名將李庭芝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394章 蒙古告示第447章 大哉乾元第132章 李北洋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71章 誠威鏢局第481章 喜事第125章 平衡之道第552章 洺州巷戰第242章 四大制置使第437章 武聖第363章 特區第274章 御林軍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185章 狙擊手442章 將門虎子第545章 光復河南第412章 從軍熱潮第261章 印應雷第237章 游擊隊第54章 我相信你第292章 聖公洞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423章 下江南檄第218章 先手之利第217章 中秋拜月第232章 楊輝三角第333章 朝政安排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116章 嫌疑人第110章 赤松山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306章 科學國士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269章 十萬水軍第389章 老大的決定第108章 雙飛翼第163章 欽差大人第51章 先帝託夢第287章 第一場雪第155章 公開的秘密第69章 貢院訓示第546章 沂州戰役(一)第432章 尼娜女士
第109章 人生沒有如果第351章 後裝手槍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93章 傑瑞。波羅第439章 欽差出使第87章 雙驕之戰第371章 巧遇第208章 獅峰分行第330章 萬萬不可第219章 老將之聲第350章 震天雷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12章 雙星輝耀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258章 奸相之後第554章 木馬計第202章 銀莊開業第92章 與時俱進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405章 燕山飛雪第546章 沂州戰役(一)第457章 英雄第378章 襄陽城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174章 人選第45章 劫數第157章 泉州浦家?第553章 光復洺州第18章 公田法之爭第417章 逃逸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325章 無頭案第409章 壽和第259章 世上本無路第521章 北伐第82章 禁軍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408章 秋疾第258章 奸相之後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205章 虎將夏貴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327章 武當武館第95章 演福寺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25章 星星之火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40章 火器之論第12章 雙星輝耀第30章 名將李庭芝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394章 蒙古告示第447章 大哉乾元第132章 李北洋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71章 誠威鏢局第481章 喜事第125章 平衡之道第552章 洺州巷戰第242章 四大制置使第437章 武聖第363章 特區第274章 御林軍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185章 狙擊手442章 將門虎子第545章 光復河南第412章 從軍熱潮第261章 印應雷第237章 游擊隊第54章 我相信你第292章 聖公洞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423章 下江南檄第218章 先手之利第217章 中秋拜月第232章 楊輝三角第333章 朝政安排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116章 嫌疑人第110章 赤松山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306章 科學國士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269章 十萬水軍第389章 老大的決定第108章 雙飛翼第163章 欽差大人第51章 先帝託夢第287章 第一場雪第155章 公開的秘密第69章 貢院訓示第546章 沂州戰役(一)第432章 尼娜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