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九死一生

我自然明白印應雷此刻的心情,自從孤軍深入北方敵佔區後,挺進隊歷盡千辛萬苦,其中的酸甜苦辣自是很難用言語來形容的,如果不是有投擲彈之助,如果不是元軍主將額都驕傲自大,如果不是,,,,,,總之,印應雷部在幾個月來的“土匪生涯”中,數次和死神擦肩而過,直可謂九死一生,

“印愛卿,晚些將你的經歷詳細告訴朕。”

“是,陛下。”

這時,印應雷身旁的韓靖小聲道:“印帥,還不快請皇上及各位將軍入城歇息。”

印應雷“啊”了一聲,忙道:“陛下,各位將軍,請隨末將入城。”

“好,進城。”

晚飯後,印應雷向我講述了過去幾個月來的經歷,

在李北洋所率水師的協助下,挺進隊在山東半島順利登陸,剛剛登陸時,挺進隊所有隊員包括印應雷自己在內,均是意氣風發,心裡想到,先消滅幾批元軍,以鼓舞士氣,開始時,一些小城鎮的分散元軍的確不堪一擊,很快便成爲挺進隊的盤中餐,不過,幾次下來,也暴露了挺進隊的行蹤和實力,先是蒙古東路軍出兵合圍,後有額都率領的五千怯薛進行追殺,再加上各州府縣衙堅壁清野,沒隔多久,挺進隊便陷入困境之中,進退兩難,

最困難的那段曰子要算被怯薛軍追擊之時,

怯薛軍速度快,英勇善戰,儘管人數少於挺進隊,但整體戰鬥力卻要強於挺進隊,加上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一度迫得挺進隊東躲藏省,只能行於山路鄉村之間,額都調動了沿路駐防元軍,圍追堵截,挺進隊只要一出大山,就會遇到元軍的圍堵,而額都率領怯薛軍又會及時趕到,

到了去年九月,天寒地凍,食物奇缺,山裡面能吃的都吃完了,住在大山裡的百姓本就十分稀少,而位於大山附近的村民一來被官府嚴重警告,不得幫助四處流竄的土匪,否則全村論斬,二來也不認同這支打着宋軍旗號的隊伍,認爲他們就是一羣“流寇”,儘管挺進隊從未搶過百姓一粒糧食,也儘量宣傳他們是大宋的正規軍,但在短時間內也無法得到這些北方漢人的認可,

無奈之下,印應雷下令,讓部隊搶劫小縣城元軍或者蒙古族人的糧草,搶了幾次後,地方上的元軍也學聰明瞭,要嘛堅壁清野,要嘛以糧草爲誘餌,引宋軍上鉤,再通知附近的怯薛實施圍攻,最爲驚險的一次,印應雷率領兩個都的兵力下山,被六百多名元軍及地方武裝伏擊,不巧的是,怯薛軍距離很近,只需兩刻鐘的工夫就能趕到,伏擊的元軍雖然戰鬥力不強,但印應雷等人一時半會也闖不出去,好在接應的韓靖及時趕到,大展神威,以一己之力,單槍匹馬擊殺了正面的一百多名敵軍,硬是生生嚇退了這支元軍,在怯薛軍到來的前一刻救出了印應雷,否則的話,很難說印應雷是否可以全身而退,

在躲藏途中,印應雷和衆將合計,皇上所說的游擊戰術,必須要在“遊”中才能抓住“擊”的機會,於是,挺進隊開始了近三個月的急行軍,以山路爲主,走到哪吃到哪,有時毫無目的,有時又分兵行動,疑兵不斷,讓後面追擊的額都四處兜圈子,雖然挺進隊將士個個疲憊不堪,但也使得額都所部到處奔波,這些怯薛軍將士人人心高氣傲,被印應雷帶得東奔西跑,卻一無所獲,就像一隻看見老鼠的貓,卻始終無法將其抓住,漸漸地,怯薛將士開始急躁起來,

終於,印應雷抓住機會,在聊城西南的一處偏僻村莊附近設下埋伏,

在說到這一段時,印天涯明顯激動起來,

當時,額都應該已經察覺到挺進隊的謀略,但自負的額都絲毫不把挺進隊的計策放在眼裡,正所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額都認爲,即使對方有埋伏,也拿他們怯薛軍沒有辦法,更何況,宋軍全是步卒,實在不行,以蒙古戰馬的速度,一走了之就是,

額都的想法得到了其他怯薛軍將領的認同,急躁的心理明顯佔據了上風,宋軍設下的圈套,在他們看來,反而變成了極好的機會,一戰解決,省得再度東奔西走了,

不可否認,怯薛軍的戰鬥力是元軍中最爲強大的,正因爲如此,怯薛軍的傲氣也是數一數二的,

當怯薛軍大搖大擺地進入伏擊點後,並沒有等到意料中的宋軍將士向其發動攻擊,而是迎來了成百上千的投擲彈,

在元朝所有軍隊中,只有中路軍見識過火器的威力,爲了不影響其他各軍的士氣,忽必烈並沒有仔細說明南朝火器的威力,只是籠統地下令,遇到南朝的火器,各軍需得小心防範,而一向驕傲的蒙古族將士,特別是怯薛軍哪裡會認爲南朝的火器有多厲害,圍剿挺進隊的元軍主將額都身爲皇族,技出名門,一杆大槍頗爲了得,即使和阿術、伯顏等人相比,也是相差無幾,但額都一直在忽必烈身邊擔任怯薛宿衛,除了武藝高強外,並無太多的實戰經驗,當年,忽必烈下令讓伯顏擔任怯薛軍的大統領,訓練怯薛,而沒有讓資格更老的額都擔任,是以,額都一直心懷不滿,在他的思維中,南朝火器厲害之說,只不過是阿術、伯顏他們爲失敗所找的理由罷了,

當一顆又一顆投擲彈在怯薛軍中炸開時,額都等人才感到了恐慌,首先是戰馬失控,即使沒有被投擲彈擊中,但煙霧、碎片以及震耳的爆炸聲也足以讓戰馬四處亂奔,接下來,不停地有怯薛軍將士落馬身亡,隨着越來越多的投擲彈在怯薛軍中爆炸,額都發現,身邊的將士能夠騎穩在馬上的越來越少,

額都想到了突圍,但四面八方扔來的投擲彈讓怯薛軍的戰馬亂作一團,最終,額都下令,組成一支三百人的敢死隊,認準一個方向,棄馬步戰,爲鼓舞士氣,額都親自揮舞手中長槍,和敢死隊一起衝在了最前面,

不過,怯薛軍沒有料到,挺進隊的投擲彈竟然有如此威力,在數千顆投擲彈的攻擊下,一向無敵的怯薛軍被炸得潰不成軍,敢死隊幾乎全軍覆滅,

武功高強的額都,雖然帶着二十多名敢死隊員衝出了投擲彈爆炸的範圍,卻也身負重傷,或許是他的運氣實在太差,命當如此,當他衝到挺進隊的陣地時,正好遇到了宋軍中的第一高手,副將韓靖,

按照兩人伯仲之間的本事,若放在平時,必會鬥得旗鼓相當,而身負重傷的額都只在韓靖槍下堅持了十餘招,就被一槍擊中,死在了韓靖手中,

敢死隊的全體陣亡,卻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後續的一千多名怯薛軍趁機衝出了包圍圈,挺進隊難以阻擋,只好任其離去,

此戰之後,挺進隊衝出了元軍的大包圍圈,並派人和李庭芝取得了聯繫,

再後來,印應雷得到我的命令,立即調整策略,向汴梁、許昌一帶靠近,並在許昌城下和張順軍匯合,一舉擊潰了郭侃所部,收復了許昌,

“印將軍此行真是不容易啊。”聽完印應雷的親自敘述後,方靈嘆道,

我最後問道:“印愛卿,抵達許昌城下時,一萬名挺進隊隊員傷亡了多少。”

印應雷聲音低沉道:“我軍傷亡將士加上部分失蹤人員,超過了四千人。”

一萬人馬損失了四千多,將近一半的比例,不可謂不大,

“印愛卿,挺進隊北進,打亂了元軍的部署,使得其位於大都的怯薛主力沒能及時地前往襄陽或者鄧州,減緩了我中路北伐軍的壓力,有可取之處,但總體說來,朕考慮欠佳,使得四千多名將士長眠於此,而且,要在敵佔區建立大規模的根據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除非付出更大的代價,這一點,朕當作自我檢討。”

“陛下,挺進隊的方式是完全可行的,只是末將對於陛下的遊擊思想領悟得不夠深,所以纔會有如此多的將士陣亡,這些犧牲的將士死得其所,他們是我軍的驕傲。”

“恩,朕和大宋都會記住他們的,印愛卿,經過實踐,火器的威力完全可以剋制蒙古人強悍的戰力,因此,挺進隊就此解散,所部編入中路北伐大軍。”

“是,陛下,末將遵旨。”

“好,印愛卿,你將你部殲滅額都的經過告訴隨軍記者,讓他們潤色後在大宋皇家報發表,這對於提升我朝百姓的信心又是一件極好的事例。”

“是,陛下。”

二月二十四曰,在到達許昌的第二天,我收到了雲南軍區汪立信的戰報,雲南境內的敵對勢力基本肅清,按照起初的規劃,雲南軍區主力部隊將會北上川中,加入西路北伐軍,

二十五曰,我收到了東路李庭芝的作戰計劃,

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166章 尋人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503章 迷宮陣第409章 壽和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101章 土地改革第461章 晉升副帥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472章 總結會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215章 十六字訣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4章 後宮之主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20章 火藥司第199章 田醉顏遊記第9章 微服私訪第174章 人選第392章 帝王學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338章 苗族守護者第521章 北伐第389章 老大的決定第540章 鹹淳入洛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63章 定調第322章 工業基地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116章 嫌疑人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491章 火器之威第425章 錦囊第9章 微服私訪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435章 再戰阿術第409章 壽和第96章 命相之術第31章 四象之說第255章 後發制人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第196章 漢苗之爭第133章 航空母艦?第379章 北上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401章 襄陽模擬戰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63章 定調第129章 夢魘第124章 賈似道的掘墓者第229章 顯文閣第131章 賈似道的捷報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106章 農業部第151章 美女間的較量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473章 何爲勢?第71章 誠威鏢局第397章 索無極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1章 南宋少帝陵442章 將門虎子第167章 宋無心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260章 面試第258章 奸相之後第477章 行雲流水第334章 幸福指數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354章 後天爲實第474章 突襲計劃第325章 無頭案第269章 十萬水軍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230章 行省制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304章 錦衣衛第156章 太守碑第520章 戰俘第156章 太守碑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430章 鉅艦返航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174章 人選第201章 出兵廬州
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166章 尋人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503章 迷宮陣第409章 壽和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101章 土地改革第461章 晉升副帥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472章 總結會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215章 十六字訣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4章 後宮之主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20章 火藥司第199章 田醉顏遊記第9章 微服私訪第174章 人選第392章 帝王學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338章 苗族守護者第521章 北伐第389章 老大的決定第540章 鹹淳入洛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63章 定調第322章 工業基地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116章 嫌疑人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491章 火器之威第425章 錦囊第9章 微服私訪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435章 再戰阿術第409章 壽和第96章 命相之術第31章 四象之說第255章 後發制人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第196章 漢苗之爭第133章 航空母艦?第379章 北上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401章 襄陽模擬戰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63章 定調第129章 夢魘第124章 賈似道的掘墓者第229章 顯文閣第131章 賈似道的捷報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106章 農業部第151章 美女間的較量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473章 何爲勢?第71章 誠威鏢局第397章 索無極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1章 南宋少帝陵442章 將門虎子第167章 宋無心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260章 面試第258章 奸相之後第477章 行雲流水第334章 幸福指數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354章 後天爲實第474章 突襲計劃第325章 無頭案第269章 十萬水軍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230章 行省制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304章 錦衣衛第156章 太守碑第520章 戰俘第156章 太守碑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430章 鉅艦返航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174章 人選第201章 出兵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