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公開的秘密

“公子,這事聽我慢慢道來。”林楓整理了下思路說道,“福建路有兩大姓氏,一爲林姓,一爲陳姓。林姓氏族人數最多,分佈最廣,在福建路的歷史也最爲悠久,林姓家族所從事的事務繁多,經商務農做工等都有,但很少涉足官場。而陳姓氏族入朝者甚衆,或爲官,或爲吏,盤根錯節,形成一張巨大的陳姓網,這張網無所不在,可以說福建路的官場基本上是被陳姓氏族把持。公子所言的土地丈量,倒讓我想起一件往事。那還是70年前吧,朝廷曾經對福建路的經界進行過一次清查覈定,當時是從泉州府開始,朝廷任命福建提點刑獄陳公亮、漳州知州朱熹一同措置漳、泉、汀三州經界,但因遭到權貴豪強的反對,無法實行下去,以致整個福建路的經界界定都無法進行,最後不了了之。自此以後,朝中對這裡的經界也就乾脆不理不問了。”

“看來福建路的經界問題由來已久啊。”

“公子,正是如此。前兩年賈臣相意欲在兩浙路和福建路同時推廣公田法,又一次遭到福建路豪強的集體抵制,還是不了了之。先帝崩殂,新帝即位後,商業部官田司再次對於福建路的土地進行丈量,各地官府同樣也是集體敷衍了之,弄虛作假,欺上瞞下,五花八門,什麼方式都有。”

“那福建制置使也不管嗎?我記得制置使施宏生並非福建人氏,而我朝關於土地的律法也是相對比較完善的。”

“呵呵,公子有所不知,福建路真正的話事者並不是施宏生施大人,而是副制置使兼宣撫使陳心書陳大人,陳大人也是福建路陳姓各家族公推的大族長,這些情形在福建路的官場幾乎成了公開的秘密。至於律法嘛,我想我朝其它各路也是一樣吧,用一句話來形容,就叫形同虛設,對下不對上。”

“不會都是這樣吧?”

“唉!”林楓嘆道,“公子,我林家雖然久居福建,但和各路江湖人士都有往來,閒時也會聊聊各地風情,各地的基本情況都是一樣,官府貪污[***],層層相互,你要是不貪不腐,根本無法融入其中,反而會遭到排擠。我朝的律法,也就只能適用於那些無權無勢的平民百姓而已。”

我沉默片刻道:“這事總會改變的,今新帝登基,銳意變革,雖說朝中陋習根深蒂固,但我相信,朝廷不會讓其長此下去的。”

“但願吧,自先帝端平更化後,這官場是越來越黑暗了啊。”

“對了,林莊主,那施宏生不知道這些事嗎?”

“公子,施大人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

“此話怎講?”

“公子不是外人,林某就說句不該說的話,朝廷任命施大人爲福建路制置使本身就是個大錯誤。施大人通曉文采,卻根本不諳官場之道。在福建路的武林,流傳着這樣一種說法,四年前,也就是施大人上任之初,曾遇山賊劫之,恰好被回家省親的陳心書所救,陳大人也是先帝年間進士出身,頗有些文章在胸,兩人一經交談,相互仰慕,大有相見恨晚之感。施大人上任時有不少護衛相隨,少數幾個山賊自然不敢對其下手,而我福建路境內也沒有成羣的山賊出沒,所以大家都在私下猜測,這些山賊就是陳心書派人假扮的。”

“是嗎,還有這麼一段故事?”

“只是猜測,沒有證據。施大人到任後,感激陳心書救命之恩,對其十分信任,又見其學識不凡,且對福建路的情況瞭若指掌,便向朝廷推舉,讓陳心書擔任了副制置使,全權負責福建路的一切政務,陳心書也的確有些能耐,加上這幾年福建路一直沒有受到蒙古戰亂的影響,使得整個福建路發展得很快,其中的泉州,福州也一舉超越了兩浙路的港口,成爲我朝排名前兩位的大型港口。這樣一來,施大人更是放心,自己只是管管教學,因而這幾年福建路的進士舉人倒也一直名列各路前茅。正是基於對陳心書的信任,施大人對於福建路的政務從不過問,所以,林某才說有可能或不可能。”

我點點頭道:“那依莊主之意,這陳心書還是有功於福建路嗎?”

“這個很難說。”林楓想了想道,“公子,要看從什麼角度去看了。林某舉一個並不恰當的例子,假如陳心書從事的行業所獲利潤爲5-10兩,陳心書賺了10兩紋銀,按理應該上交國庫七兩,另外三兩用作地方發展和建設,但是陳心書只上交國庫四兩,用於地方三兩,自己卻進賬了三兩紋銀,這是一種情況,另外一種情形,陳心書只賺了五兩紋銀,上交國庫三兩五,地方一兩五,自己不獲分文,公子以爲那種情形對國家更有利呢?”

我沒想到林楓拋出這樣一個問題,國家,地方,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該如何分配,本身就是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只能從不同時期,不同地點,根據利與弊的得失衡量,來做出合適的選擇,也僅僅是合適的選擇,至於正確與否,只能留待歷史去做評論和檢驗了。

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只要利大於弊而又不傷大雅就該是適合的選擇。

社會是包容的,它允許各種各樣的物事存在,甚至包括光明與黑暗,美好與醜惡等極端事物。

我突然笑了起來:“林莊主,有見識,而且是非常前端的見識。只是你這個問題是屬於沒有統一答案的問題,從不同的角度會得出不同的結論。我的看法是,在不違揹人類發展的規律下,凡是利國利民的就是可行的。任何一個朝代,只有國富民強,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所以要看陳心書的出發點了,他的所作所爲是爲了國家,百姓,還是爲了他自己。如果只是爲了自己的私利,那他無論賺多少銀兩,都是不可取的。況且貪污也是違反了我朝的律法,同樣該受到懲罰的。”

“恩,有道理。”

我沒有正面回答,也不知道林楓是否明白,接着道:“這是朝廷的事,讓他們去艹心就是了。”

林楓也笑道:“公子高見,那其餘兩件事我們一有消息便會通知公子。”

“好,有勞莊主了。”

“公子剛說過,我們是一家人,現在怎麼自己又見外了?”

“呵呵,說得是。莊主,時候不早了,我們先行告辭。”

“這麼快?公子,你們不如就住在這裡,反正離城也很近的。”

“不用了,還是住在城裡。”

“那公子吃完晚飯再走不遲。”

“莊主無須客氣,我們還是進城去再吃了。”

“那好吧。林瑩,你去把陳渺叫來。公子,這陳渺是我林家外系弟子,從小在福州府長大,對於其中的道路十分熟悉,就讓他和林瑩隨你們進城,你們在福州期間,可以使喚使喚,一來可以給你們帶帶路,二來也方便聯絡。”

“好啊,林姐姐這般美麗,我可是很喜歡的,這下有個伴了。”方靈呵呵笑道,替我答應下來。

有林家之人在,可能會方便不少吧,自古就是強龍不壓地頭蛇。如果我再拒絕,似乎也有些不近人情了。

第95章 演福寺第486章 夜戰南門第151章 美女間的較量第235章 軍改會議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373章 崩潰第4章 後宮之主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426章 風雲雷電第152章 林家家主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82章 禁軍第154章 破局第32章 優勢劣勢第291章 法律和慣例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299章 許願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384章 成事也在人第23章 歲末賀生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77章 金華剿匪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285章 臨安府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249章 主帥人選第391章 回家第213章 又見李庭芝第61章 開源節流第85章 武舉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528章 王堅師弟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239章 分權體制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197 又是蒙面人第387章 劫持第249章 主帥人選第239章 分權體制第22章 道法之信第423章 下江南檄第396章 紙老虎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44章 夜襲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78章 點火爲號第357章 無罪推定法第346章 渺灣村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413章 方言第487章 雲南軍區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520章 戰俘第449章 出兵龍尾洲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53章 方靈返京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345章 聖者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66章 鹹淳科舉第124章 賈似道的掘墓者第212章 一掃而空第152章 林家家主第61章 開源節流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373章 崩潰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245章 太師鬥蟀第54章 我相信你第424章 點將第269章 十萬水軍第90章 歐陽建青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202章 銀莊開業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346章 渺灣村第19章 老臣江萬里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354章 後天爲實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373章 崩潰第67章 寧缺母濫第161章 蒙古帝師第141章 多維空間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68章 以剿代練第488章 強攻灌子灘
第95章 演福寺第486章 夜戰南門第151章 美女間的較量第235章 軍改會議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373章 崩潰第4章 後宮之主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426章 風雲雷電第152章 林家家主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82章 禁軍第154章 破局第32章 優勢劣勢第291章 法律和慣例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299章 許願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384章 成事也在人第23章 歲末賀生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77章 金華剿匪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285章 臨安府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249章 主帥人選第391章 回家第213章 又見李庭芝第61章 開源節流第85章 武舉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528章 王堅師弟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239章 分權體制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197 又是蒙面人第387章 劫持第249章 主帥人選第239章 分權體制第22章 道法之信第423章 下江南檄第396章 紙老虎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44章 夜襲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78章 點火爲號第357章 無罪推定法第346章 渺灣村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413章 方言第487章 雲南軍區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520章 戰俘第449章 出兵龍尾洲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53章 方靈返京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345章 聖者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66章 鹹淳科舉第124章 賈似道的掘墓者第212章 一掃而空第152章 林家家主第61章 開源節流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373章 崩潰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245章 太師鬥蟀第54章 我相信你第424章 點將第269章 十萬水軍第90章 歐陽建青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202章 銀莊開業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346章 渺灣村第19章 老臣江萬里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354章 後天爲實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373章 崩潰第67章 寧缺母濫第161章 蒙古帝師第141章 多維空間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68章 以剿代練第488章 強攻灌子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