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下雪了

下午,天陰了下來,稀稀落落地飄下雪花來。桔子算計着寧氏的酸辣湯差不多該收攤了,就告辭出來。婉兒給桔子帶來的食盒裡裝滿了穆府的小點心,還裝了一些稀罕的水果。

雖然時間還早,天色卻十分昏暗,片片烏雲彷彿要壓下來似的。桔子拉了拉上衣,拉着江澤的手,快步向碼頭工地走去。到了碼頭工地,雪越下越大。江常安夫婦已經收拾好了,正準備讓江浩去接桔子兄妹。李多銀很想去見識一下穆府,正在積極申請一起去,就看見桔子她們回來了,很是失望。李多金則早早地,跟着煤畈子張華的送煤車,回去了。

雪斷斷續續下了一夜。今年冬天從進入十一月份,就時常有小雪,只是時間都不長。這是入冬後的第一場大雪。天矇矇亮的時候,桔子就起來了。昨天寧氏堅持要把酸辣熬上,她現在不僅是爲了掙錢。天越來越冷,好多碼頭上的工人已經離不開,這中午的一碗熱湯。現在,既然碼頭工地沒有停工,寧氏也不想酸辣湯斷了供應。可酸辣湯是露天的攤位,在這大雪天裡可怎麼辦呢?

“娘,我想想辦法。”桔子安慰着寧氏。她心裡想的是,在她原來的世界裡的遮雨蓬。可是這個世界沒有塑料布,要用什麼不透雨,又便宜的東西代替。桔子看着外面的雪,模糊地想,這麼大的雪,還得打着傘到處去找材料,不知道來不來得及。突然桔子靈機一動,雨傘呀。以前去旅遊點遊玩,很多地方會撐起遮陽傘供遊客休息、就餐。遮陽傘可不僅僅能遮陽,是可以避雨的。

桔子問寧氏:“娘,雨傘是在哪裡做的。”桔子家裡沒有雨傘。村裡有雨傘的人家也很少,遇上下雨大家都是,戴斗笠穿蓑衣的。寧氏說:“鎮上有一家做雨傘的鋪子,離你姑姑家不遠。他們自己做自己賣,油紙傘和綢傘都做。我們不用雨傘,我們有蓑衣。”桔子搖了搖頭,對寧氏說:“不是給我們自己用。”

因爲江浩、江澤還沒有開始用毛筆寫字,上次買的紙還剩下不少。桔子拿細木棍蘸着墨,畫了遮陽傘的樣子和尺寸。讓江浩拿到去鎮上去,儘快做出來一把油紙面的遮陽傘。桔子沒畫下面的長杆,只是在下面留下卡口,等會兒讓江父削一根竹子到時候綁上去就行了。好在當初修房子的時候,李滿屯幫忙砍了幾根很粗的長竹杆。

比較麻煩的是底座的穩定性。桔子想了半天也找不出家裡有什麼比較重,又能固定在竹杆下面的東西。最後桔子決定等到工地,去借工地的鑿子,在地上鑿一個深洞,將山寨遮陽傘固定進去。

李多金昨天回來後,就上山把要用的黃泥給挖了回來。做煤餅的事並沒有受大雪的影響。今天一早,也要把跟潘大良約定的,買爐子送煤餅活動中,要用的煤餅給送過去。李多銀和李多銅一起來桔子家,找她們一齊去鎮上。李多銀對做煤餅生意大感興趣,強烈要求由他送貨。李嬸拗不過他,只好讓李多銅來幫忙賣酸辣湯,好在李多銅也十一歲了,雖然不如李多銀靈活,但也幫得上忙。

因爲是第一次送煤餅,只裝了一筐。江常安就把裝湯的桶,綁在小毛驢的另一邊。小毛驢很得力,一邊煤餅,一邊湯桶的,走着並不見吃力。昨天入夜之後,雪應該下得不算大,但一宿下來,地上還是有不少積雪,走起來還是很滑。桔子暗自慶幸,幸虧小毛驢買得及時。

先到工地,卸下裝酸辣湯的桶,李多銀就獨自牽着小毛驢去了鐵匠鋪。到工地的時候,江浩已經等在那裡,懷裡抱着做了油紙遮陽傘。這種遮陽傘只是比平常的雨傘大了一些,工藝並不複雜。只是江浩要是急,粘油紙的漿糊是傘鋪老闆,想辦法烘乾的,所以多付了二成的錢。

桔子去管事蘇玉海那裡去借鑿子。蘇玉海前天是聽見,丁易請桔子去穆府的。見桔子借鑿子,就一起跟過來拉關係。他看見江浩吃力地,在地上鑿洞,乾脆叫了工人過來幫忙。地上鑿了一個深深的洞之後,桔子把裝配好的山寨遮陽傘插進去,又找些小石塊填上空隙。遮陽傘雖然有些搖晃,但總算是立住了,只要不去特意搖它,看起來還算結實。

桔子把爐子放到遮陽傘下開始升火,飄落的雪花落在傘的上面。碼頭上做事的人大多穿着衰衣,包括桔子他們。蘇玉海卻是手撐雨傘的。下雨天不用在野外做事的人,纔會打雨傘,所以雨傘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蘇玉海看了看手中的雨傘,又看看桔子做的人工避雨亭,開始理解丁易對桔子他們的客氣。從煤餅爐到遮陽傘,有這麼多奇思妙想的家庭,必定不會久居人下的。

桔子在遮陽傘下,看着那些工人過來,看見酸辣湯的攤位還在,臉上露出輕鬆的笑容。買一碗湯,在雪地裡匆匆忙忙地喝完,又趕去上工。桔子心裡有些發熱,她這會兒理解寧氏,爲什麼不顧大雪,非要出來賣酸辣湯了。雪一直不緊不慢地下着,酸辣湯的生意卻比平常好一些。收攤時,一向節儉的寧氏,拿出今天賺的大半錢來,讓江浩再去定一把遮陽傘,讓來喝湯的人有個避雨雪的地方。這次不用趕時間,第二天去拿就可以了。

寧氏在肉鋪定下了豬骨頭,每天收攤後要去拿。就和江浩說好了在集市口會合。寧氏他們在集市口等了好一會兒,纔看見江浩陰沉着臉過來。寧氏有些擔心地問:“怎麼啦?傘鋪的老闆不肯給我們做了嗎?”江浩搖了搖頭不肯說話,桔子見江浩去的時候還高高興興地,回來就完全變了臉色,就說:“哥,你有什麼事不能說出來的。我們是一家人,無論遇到什麼事,都要一起解決。”江浩低着頭,半晌才說:“我遇到姑姑了。”

作者有話說:新的一個月,新的一週。本文繼續裸奔中。各位大大,你們的支持是運運繼續寫下去的動力。有票票不要浪費,點擊推薦運運都要。要是嫌太瘦,就收藏一下吧。運運每天都在期待中。

第98章 徒弟(下)第203章 進京第182章 心意觸動第103章 梅子的小心眼第153章 煤場主管第141章 江山中秀才第189章 告別第116章 送荷包第10章 穆佑軒和穆婉兒第62章 祭竈第118章 常家第78章 官司第15章 家庭大廚第169章 奴婢第167章 婉兒的婚事第185章 拒絕第114章 蓮癡雲澤洋第222章 返京第218章 論功第44章 穆府族學第89章 捉妖第57章 年禮(下)第67章 年夜飯(下)第58章 高價的土豆第78章 官司第147章 相親(上)第59章 江常安的變化第94章 曲轅犁第157章 災民(下)第227章 秦王側妃第62章 祭竈第238章 房玉晨出嫁第166章 年三十第242章 付家第146 馬師爺說媒第218章 論功第13章 人蔘補身第111章 六畜興旺第20章 兩碗肉引發的風波(中)第152章 擴大經營(下)第197章 打了引號的偶遇第149章 相親(下)第222章 返京第150章 買煤礦第109章 通勤車第104章 雲先生的教導第62章 祭竈第239章 返鄉(上)第178章 謠言(上)第66章 年夜飯(上)第227章 秦王側妃第6章 第一桶金第92章 李亦溪請客第73章 送鋪子第123章 修馬車第211章 捐獻(下)第156章 災民(中)第206章 冬衣(上)第25章 鴻運樓的土豆餅第9章 栗子糕與算帳第43章 送湯第36章 酸辣湯第143章 江山的算計第228章 定遠侯夫人第152章 擴大經營(下)第176章 適齡青年第102章 重辣的水煮魚第119章 孫媒婆第30章 穆家的禮物第78章 官司第91章 處置第23章 李家兄弟打絡子第126章 真相第43章 送湯第116章 送荷包第29章 素描的魅力第147章 相親(上)第5章 打絡子 做絹花第7章 賺到銀子了第235章 談判第152章 擴大經營(下)第33章 立契分戶(上)第116章 送荷包第208章 敗露(上)第6章 第一桶金第86章 新式廁所第156章 災民(中)第99章 舅舅上門第216章 傷病營(中)第76章 私房錢第26章 銷售分股協議第182章 心意觸動第169章 奴婢第212章 軍中救護(上)第216章 傷病營(中)第29章 素描的魅力第30章 穆家的禮物第70章 挖藕第233章 想家
第98章 徒弟(下)第203章 進京第182章 心意觸動第103章 梅子的小心眼第153章 煤場主管第141章 江山中秀才第189章 告別第116章 送荷包第10章 穆佑軒和穆婉兒第62章 祭竈第118章 常家第78章 官司第15章 家庭大廚第169章 奴婢第167章 婉兒的婚事第185章 拒絕第114章 蓮癡雲澤洋第222章 返京第218章 論功第44章 穆府族學第89章 捉妖第57章 年禮(下)第67章 年夜飯(下)第58章 高價的土豆第78章 官司第147章 相親(上)第59章 江常安的變化第94章 曲轅犁第157章 災民(下)第227章 秦王側妃第62章 祭竈第238章 房玉晨出嫁第166章 年三十第242章 付家第146 馬師爺說媒第218章 論功第13章 人蔘補身第111章 六畜興旺第20章 兩碗肉引發的風波(中)第152章 擴大經營(下)第197章 打了引號的偶遇第149章 相親(下)第222章 返京第150章 買煤礦第109章 通勤車第104章 雲先生的教導第62章 祭竈第239章 返鄉(上)第178章 謠言(上)第66章 年夜飯(上)第227章 秦王側妃第6章 第一桶金第92章 李亦溪請客第73章 送鋪子第123章 修馬車第211章 捐獻(下)第156章 災民(中)第206章 冬衣(上)第25章 鴻運樓的土豆餅第9章 栗子糕與算帳第43章 送湯第36章 酸辣湯第143章 江山的算計第228章 定遠侯夫人第152章 擴大經營(下)第176章 適齡青年第102章 重辣的水煮魚第119章 孫媒婆第30章 穆家的禮物第78章 官司第91章 處置第23章 李家兄弟打絡子第126章 真相第43章 送湯第116章 送荷包第29章 素描的魅力第147章 相親(上)第5章 打絡子 做絹花第7章 賺到銀子了第235章 談判第152章 擴大經營(下)第33章 立契分戶(上)第116章 送荷包第208章 敗露(上)第6章 第一桶金第86章 新式廁所第156章 災民(中)第99章 舅舅上門第216章 傷病營(中)第76章 私房錢第26章 銷售分股協議第182章 心意觸動第169章 奴婢第212章 軍中救護(上)第216章 傷病營(中)第29章 素描的魅力第30章 穆家的禮物第70章 挖藕第233章 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