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二百三十九章 秘旨

馮家最多時在淮南、江東擁有上百家貨棧,馮家船隊還擁有上百艘巨舶往返各地運輸貨物,這些都要折價處理掉,才能變成養軍或賞賜文臣武將的錢糧。

發放官俸或賞賜,可以發放柴炭米麪、絲綢絹布,可以賞賜庭園宅田,甚至可以說賞奴婢歌姬,但沒有說賞一艘帆船的。

韓謙最終還沒有將馮家船隊都接下來,那樣的話,目標太大,痕跡太明顯,最終接手二十艘大型帆船,使得十月底集中到雁蕩磯的船隊運力提高到七萬石。

馮家船隊絕大多數選用還是僱工,但每艘船上掌事的則都還是馮家培養的奴婢或部曲,爲保證對這些人的控制,其眷屬家小都住在金陵,住在馮家伸手能控制的眼鼻子底下。

也就是說,敘州船幫的運力一下子擴張到一倍多,都不需要從敘州額外調艄工水手,僅僅是從馮家聚集到雁蕩磯不知何去何從的奴婢裡僱傭便足夠了。

船幫護衛則可以從馮府的家兵部曲中招募。

這一點看上去很理所當然,畢竟這麼多的奴婢、部曲,從踏出馮家府邸那一刻起,理論上就都是身份自由、身無餘財的流民,但涉及到人心,很多事情就會變得複雜。

一方面馮家人會習慣性的繼續將這些奴婢、部曲視爲馮家的私產,另一方面這些自感無依無靠的奴婢、部曲,對馮家人還有心理依存的慣性。

韓謙想要將悄無聲息的將所有人都騙去敘州,而且要讓整件事在外人眼裡看上去,像是所有馮家人及奴婢、部曲都自願去敘州,以及到最後馮家絕大多數的奴婢、部曲最終都交由他來接手,很多事情便需要馮繚、馮翊、孔熙榮他們暗中配合。

借條的作用主要是誘騙。

韓謙是要通過馮繚告訴那些擔憂到敘州後會落難的馮家人,作爲贖回借條的代價,韓家會在敘州給他們準備好田宅;當然了,誰都不要指望他這邊會如實歸還欠款。

就像是馮家還有最後一批被漏過的財產,但唯有到敘州之後才能兌現。

對那些實在不願去敘州,想着在附近投靠親友的馮家人,這時候就會拿李騎驢的事情進行恐嚇,暗示馮家人倘若留在金陵附近,極有可能還將會受到迫害。

這種種事情做完之後,韓謙從馮家奴婢裡招募護衛、船工,纔沒有掀起一絲波瀾。

而到離京限期的最後一天,馮府上下五千四百餘人拖兒帶女、哭哭啼啼的登上敘州船幫專門準備的三十六艘船,隨同底艙所裝的三萬石糧食,從雁蕩磯起航,離開金陵,往敘州而去。

看着莊院里人去院空的狼籍,韓謙又乘一艘烏篷小舟趕去對岸的永春宮莊園。

韓謙走進莊園,看到三皇子在沈漾、鄭暉的陪同下,正登上湖石壘砌的假山眺望船隊揚帆進入長江的情形;十數侍衛都遠遠站在一旁。

沈漾、鄭暉看到韓謙過來,臉色都頗爲陰鬱。

韓謙心裡一笑,沈漾、鄭暉不知道奚氏族人、不知道他與潭州就地禁之事所達成的交易,但就僅僅是這麼多的馮府中人,一起遷往敘州,心裡對他有所憂慮,也是理所當然的。

要不然的話,沈漾、鄭暉反應就太遲鈍了。

“韓師,我正打算派人去請你過來呢!”楊元溥頗爲高興的招呼韓謙道,“韓師你打算什麼時候離開金陵?”

聽到三皇子這話,沈漾、鄭暉心裡都是咯噔一跳,看向韓謙的眼神頓時又銳利了幾分,心想三皇子怎麼就如此信任韓謙,這時候怎能放韓謙離開金陵?”

韓謙微微一笑,說道:“沒有陛下的秘旨,沈大人、鄭大人怕是不會同意讓我將田城等人的眷屬一起帶走啊,更不要說五百左司子弟了!”

沈漾、鄭暉嘴巴張大在那裡,難以想象馮府奴婢遷往敘州,竟然是陛下定下的密謀,雖然近旁沒有他人,鄭暉還是下意識壓低聲音問道:“陛下下一步要對潭州動手?”

鄭暉、沈漾都不是蠢人,韓謙與三皇子都透漏如此關鍵的信息,他們還想不到這點,就不要指望能坐穩此時的位置了。

其實刺客夜闖郡王府一案,令他們心裡也存很多的不解,再看到這大半個月真真假假的消息,以及馮府中人這次都去了敘州,就已經起疑這一切乃是韓謙的密謀。

這一刻他們心裡憋了好久的疑惑總算是得到解答,但同時又反過來擔憂韓謙、韓道勳父子倆在敘州僅掌握這點力量,待朝廷對潭州動手裡,能發揮多少作用。

當然,他們是不知道潭州借地禁滲透敘州以及奚氏族人的事情,但這兩件事對韓謙整合敘州的作用是相互抵衝的,也就不影響他們的判斷。

韓謙當然是希望在敘州能直接湊足五六千精銳戰力,但這又是不現實的,畢竟各方面都不能表現得太遲鈍,要不然破綻就大了。

所以除了這次遷往敘州的馮家奴婢、部曲外,韓謙接下來只能一次性帶上左司斥候、韓家在金陵的家兵、奴婢以及五百左司子弟走,同時還要將田城、高紹、林海崢等左司主要武官的眷屬家小帶上。

這麼一來,韓謙便能在敘州整合出兩到三千人的精銳戰力,而同時使整件事看上去就像是一次密謀已久的潛逃。

這時候就需要沈漾、鄭暉二人的配合。

在護軍府的管控之下,田城等人一旦不經通報就將眷屬私自帶出金陵,就會以最快的速度上報到沈漾,這時候就需要沈漾幫着拖延時間。

而五百左司子弟更是現在就需要找到合適的藉口,直接從桃塢集調到永春宮莊園,以便韓謙在潛逃時,能一次性“騙”走。

不過在潛逃事發生之後,天佑帝會以西南邊陲安定爲藉口,默認韓家父子“割據”敘州的事實,甚至會將更多的左司眷屬送往敘州,以示誠意。

這麼做,是幫韓謙穩定住左司將卒的情緒,成爲控制敘州的中堅力量,同時這也是要誘導潭州誤判天佑帝及朝廷的軟弱,放鬆他們對朝廷的警惕。

不過,最遲到明年秋後,韓謙必須在敘州完成整合,配合金陵對潭州的用兵。

在韓謙跟沈漾、鄭暉二人解釋瞞天過海之策的來龍去脈之後,楊元溥這時候又懷裡將父皇所擬的秘旨出示給沈漾、鄭暉二人,之後便交給韓謙貼身收藏。

韓謙需要有這道秘旨說服他父親,同時他憑藉這道秘旨,名義上不僅能調用敘州一切資源,還能節制辰州以及沅州上游的黔中州縣配合行事。

當然了,這只是給韓謙必要時應有的大義名分而已。

辰州刺史好歹還算是朝廷委派的流官,黔中諸州則都是羈縻州,哪裡可能會聽韓謙的招呼?

最多是在韓謙收拾敘州土籍勢力,憑這道秘旨對控制這些州縣的豪族,可能會有一個阻嚇的作用。

“馮族西遷一事,府裡已經有所議論,韓大人動身,宜早不宜遲。”鄭暉看過秘旨的內容之後,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氣,轉念又說道。

這次馮氏這麼大規模的遷徒,而且都是對朝廷有怨恨的人遷往敘州,一點含沙射影的議論都沒有,那才叫奇怪呢。

不過目前只是在私下議論,還沒有人去揭蓋子,所有的計劃自然還能照常進行,但誰能保證拖多久,沒有人直接上書參劾韓家父子心存謀逆之意?

到時候天佑帝要是還繼續裝瞎的話,潭州還能不回過神來?

所以在鄭暉看來,韓謙的“潛逃”必需要在那個之前進行。

“現在盯着我這邊的,有太子那邊的人,也有信王那邊的人,他們多半是希望殿下這邊能鬧出點大亂子,所以時間還是有一些的。”韓謙笑道。

鄭暉一笑,沈漾則是一嘆。

要是三皇子麾下頭號謀臣“潛逃”,就算是爲了朝廷的顏面,天佑帝最終以默認韓家父子割據敘州的姿態,對外部掩蓋掉這樁“潛逃”醜聞,但在內部對三皇子的打擊可以說是致命且慘烈的。

在最後的真相沒有揭開之前,所有的王公大臣,幾乎都不可能再去支持三皇子登基。

在這樣的前提下,信王及太子那邊,這時候即便察覺到這邊的異常,也多半會選擇坐觀其變。

這樣就徹徹底底助韓謙完成一次完美的“欺上瞞下”,而使潭州落入陷阱之中而難覺察!

鄭暉笑是他瞬時猜到韓謙的意圖,沈漾嘆是派系之爭已經令很多人忘卻效忠的是大楚了。

當然了,鄭暉、沈漾不是沒有想到韓家父子有趁勢割據敘州的可能,但從大局考慮,以一個本來就不在朝廷控制之下的敘州,以搏整個洞庭湖的精華地域,怎麼都是值得去做的。

第五百二十八章 決定第一百八十四章 守禦山河第九十章 破寨第八十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二十二章 蜀宮隱情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不待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六百九十五章 夜談第二十八章 家兵子弟(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新年第二百八十二章 問策第二百八十八章 馬不停蹄第二百九十四章 長鄉侯第三百二十七章 獻策第四百二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六百二十八章 詭局第五百三十章 山雨欲來第三百四十三章 秋湖山第三百五十九章 病逝第六百一十章 對峙第一百七十章 舉吏第五百五十章 韓府(一)第六百三十二章 天下大局第十六章 侯府第三百零五章 賞田第一百一十章 說服第五百三十六章 秘密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患第五百三十九章 逃營第一百九十七章 皆是君恩第一百四十三章 籌貸第四十九章 慷慨第六百六十九章 和議第一百六十章 軟禁第九十八章 驚蛇出洞第八十一章 大事已成第四百三十二章 和談(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九十四章 條件第一百七十三章 扣船第二百一十六章 參觀田莊第二百四十章 天工匠書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婚(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勾結(二)第五百六十章 樑帝居心第二百九十章 文瑞臨(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東撤第七百九十章 渡江(一)零三百一十章 迎親使第四百一十章 山中第四百五十三章 清晨第一百四十一章 潛忍第六百五十七章 兵釁(三)第二百七十二章 合作第二百五十一章 封官賞爵第二百三十四章 心意順逆第三百零六章 雪峰山驛道第二百七十一章 秘旨之意第七百七十三章 戰起第五百四十四章 撤軍第一百零七章 送禮第七百九十三章 渡江(四)第四百五十三章 清晨第三十五章 誤解第三百九十八章 溧水城第七百八十五章 將死第六百七十一章 壽春第四百六十章 揚州第三百四十八章 噩耗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送給你第七百零五章 逆犯第三百五十八章 相逢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歸金陵第六百零四章 迎親(四)第五百八十四章 溯流第五百一十一章 赤山會第三百六十二章 太妃第三百三十六章 歸來第四百一十八章 學堂第二百零一章 納妾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歸金陵第十章 與人鬥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水第十三章 討杯毒酒第一百九十章 缺口第一百二十七章 重金第一百五十七章 戴罪立功第七百零三章 分兵第七百五十九章 關中(六)第二十八章 家兵子弟(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聯詞第六十三章 選人第五百六十章 樑帝居心第五百九十九章 宮中(二)第四十三章 教訓家兵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征(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送給你第三百章 水土不服第一百九十一章 激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可敵國
第五百二十八章 決定第一百八十四章 守禦山河第九十章 破寨第八十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二十二章 蜀宮隱情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不待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六百九十五章 夜談第二十八章 家兵子弟(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新年第二百八十二章 問策第二百八十八章 馬不停蹄第二百九十四章 長鄉侯第三百二十七章 獻策第四百二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六百二十八章 詭局第五百三十章 山雨欲來第三百四十三章 秋湖山第三百五十九章 病逝第六百一十章 對峙第一百七十章 舉吏第五百五十章 韓府(一)第六百三十二章 天下大局第十六章 侯府第三百零五章 賞田第一百一十章 說服第五百三十六章 秘密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患第五百三十九章 逃營第一百九十七章 皆是君恩第一百四十三章 籌貸第四十九章 慷慨第六百六十九章 和議第一百六十章 軟禁第九十八章 驚蛇出洞第八十一章 大事已成第四百三十二章 和談(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九十四章 條件第一百七十三章 扣船第二百一十六章 參觀田莊第二百四十章 天工匠書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婚(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勾結(二)第五百六十章 樑帝居心第二百九十章 文瑞臨(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東撤第七百九十章 渡江(一)零三百一十章 迎親使第四百一十章 山中第四百五十三章 清晨第一百四十一章 潛忍第六百五十七章 兵釁(三)第二百七十二章 合作第二百五十一章 封官賞爵第二百三十四章 心意順逆第三百零六章 雪峰山驛道第二百七十一章 秘旨之意第七百七十三章 戰起第五百四十四章 撤軍第一百零七章 送禮第七百九十三章 渡江(四)第四百五十三章 清晨第三十五章 誤解第三百九十八章 溧水城第七百八十五章 將死第六百七十一章 壽春第四百六十章 揚州第三百四十八章 噩耗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送給你第七百零五章 逆犯第三百五十八章 相逢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歸金陵第六百零四章 迎親(四)第五百八十四章 溯流第五百一十一章 赤山會第三百六十二章 太妃第三百三十六章 歸來第四百一十八章 學堂第二百零一章 納妾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歸金陵第十章 與人鬥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水第十三章 討杯毒酒第一百九十章 缺口第一百二十七章 重金第一百五十七章 戴罪立功第七百零三章 分兵第七百五十九章 關中(六)第二十八章 家兵子弟(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聯詞第六十三章 選人第五百六十章 樑帝居心第五百九十九章 宮中(二)第四十三章 教訓家兵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征(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送給你第三百章 水土不服第一百九十一章 激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可敵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