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四子分封

說到這裡,那豎寬哭喪着臉,突然連連稽首道:“僕臣也覺得計吏這話說的有點糊塗,但僕臣確信沒有聽錯啊,求主上切勿責怪,要不僕臣再去問問?”

“不必了,你下去吧……”

趙鞅不爲人察覺地嘆了口氣,經過冬狩獲麋的事件後,他以爲無恤也就是騎射出衆,想把他培養成一員猛將,誰想,這孺子在文韜上竟也屢屢能給人以驚喜。

也罷也罷,或許將他束縛在趙氏之宮,放在身邊,反倒會扼殺了他的才能。更何況,過去這十三年間,趙鞅自問從未起到過君父的職責,這孩子不就在他的執意忽略下,獨自成長爲如今的……怪才?

趙鞅又想起了姑布子卿的預言,“此子當爲真將軍!”自從那一夜後,那個神秘相士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不過看來,他並沒有將那天相面的情形告知任何人,所以趙鞅才能夠隱秘地對兒子們做進一步的考驗。

他發誓,一定要爲趙氏的將來磨練出一個完美的世子,在六卿之爭中拔得頭籌。

“也好,我便將剩下這一處鄉邑封給你!讓你去做臨時的鄉宰!”或許讓無恤放開腳步去治理一方土地,他就能給趙鞅以更大的驚喜……

於是,那案几上最後一枚鎏金虎符,終於由趙鞅親自剖爲兩半,將左半部分遞給了趙無恤。

虎符硬木製成,通體漆成烏黑色,上刻錯金篆書,古樸而輕巧,但捏在趙無恤手中,卻沉甸甸的。

這一刻,他感受到了權力的重量!

無恤小聲念出了虎符上面的細微篆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成鄉(無恤作爲鄉宰的地名)。凡興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烽燧之事,雖毋會符,行殹!”

大概意思就是,當主君需要調遣成鄉的兵員五十員以上時,調兵的使者必須出示虎符合對,但如遇下宮燃起烽火緊急召喚,那麼不用合符,也可以發兵馳援。

同樣,當鄉宰自己對鄉外用兵超過五十人次時,也需要派人向趙鞅請示,否則就是違反家法,罪當死!

趙無恤鬆了口氣,終於,他緊緊捏着拳頭,他得到了最想要的,邁出了改變歷史的第一步!

我的封地,我做主!這是多麼令人嚮往的生活,雖然,只是個小小的鄉邑,雖然還是假鄉宰,也就是臨時任命,受到種種家法束縛,要是一年內做不出成績,或許就得乖乖滾回來了。

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作爲知道歷史進程的穿越者,他的野心可不止於此,百戶之鄉、千室之邑、萬戶之縣、乃至整個趙氏,晉國!天下!

在趙無恤這心馳神往的間隙,趙鞅卻再次宣佈了一項對趙氏四兄弟的考驗。

“你們兄弟四人現在各有一處鄉邑,帶去邑里的人手、農具、兵員、種子等,各自前往府庫補充,三日內便去上任!在一年之內,你們可以放開手來治理,我絕不出手干涉,當然,也不會再提供任何幫助!”

趙鞅話頭一轉道:“但一年後的冬至日,我要你們回來述職,交上這一年的上計,我也會差人考察你們的政績,看誰能得最佳!”

衆家臣聽罷恍然,主上賜予的權利,已經不僅僅是一邑之宰了,這幾乎等同於一個實封的邑大夫啊!

難不成,這是要在此次較量中選出世子了?

果然,趙鞅繼續拋出了一個更驚人的決定:“誰要是能得第一,就任由他在我趙氏封地裡,挑選一個萬戶大縣,世襲罔替,與趙氏同休!”

衆臣震撼,而四子大喜,存着較量的心思相視之後,一齊拜謝趙鞅。

伯魯微微嘆息,知道這又是一次世子之爭的考校,縱然他不想爭,卻不得不強打精神面對弟弟們的挑戰。

仲信之前被師高打擊,有些萎靡不振,現在卻迅速恢復了過來,咬着牙想着,要乘此機會一舉勝過趙無恤。

而叔齊,則是在心裡默默盤算開了,要如何投機取巧,能借助哪些人的力量幫忙,要在幾個兄弟的邑里安插多少搗亂的暗子。

下大夫傅叟回味着這句話的意味,那可是一座萬戶大縣啊,他服侍了趙氏二十餘年,想外放做一大縣之宰,尚且不易。所以,這次的勝利者,將實力大增,成爲最有潛力的世子人選!

他目光在趙鞅四子中流轉,最終鎖定在了趙無恤身上,或許此子……最有希望?

對於趙無恤而言,萬戶之縣!又一個巨大的誘惑。如果說百戶鄉邑相當於後世一個鄉鎮,人口千餘,那萬戶大縣則至少擁有六七萬的人口。要知道,趙氏僅有十三縣,其中趙鞅可以直接掌控的也不過五個!

趙無恤熱血沸騰,他甚至連來歲成爲勝利者以後,要選擇去哪一處都已經想好了!

他情不自禁地問道:“父親,真的可以隨意選擇麼?”

趙鞅聞言看向了趙無恤:“然也!除了趙氏之宮外,晉陽、長子、趙城、原、屏五縣,可以任意選擇一處去戍守。”

在以上五城中,位於後世長治盆地的長子最富庶繁榮,趙氏的老家趙城則最爲穩固容易治理。但無恤想選擇的,卻不是它們,而是晉陽!那座讓趙氏連續度過了兩次滅族危機的堅城!堡壘!也是後世唐季五代軍閥們的龍興之地。

叔齊在旁嘲諷道:“無恤,你既然這麼問了,就是是有信心拿下上計第一?也太看不起兄長們了吧。”

趙無恤再次成了殿內目光的焦點,但他卻不能當衆認慫,於是便索性向趙鞅表決心道:“小子定不叫父親失望!”

趙鞅輕撫美須笑了,笑得意味深長:“食言者肥,大話說在了前頭,可不能反悔啊,你還是去地圖上,請傅叟大夫指給你看看你的那處鄉邑吧。邑名‘成鄉’,正是上次冬狩時,孤從上士成何手裡削掉的!”

納尼!趙無恤有種不祥的預感,自己這次或許要被便宜老爹坑了。

“這個鄉是下宮周邊最爲貧瘠難馴的,而且聚居的成氏族人很多,你上次傷了他們的宗子成何,他們會服你麼?哈哈,你現在還敢保證,能得上計第一?”

咳,果然有詐,但話既然已經說出口,再收回已經來不及了。

何況,趙無恤之前在馬廄裡日思夜想,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早已有了一個粗略的規劃,他現在索性就拍拍小胸脯說大話了:“父親放心,一年,只需要一年,我一定讓成邑鄉變爲一塊膏腴之地,上計稅賦至少翻兩番!”

翻兩番?這話讓伯仲叔三兄弟臉都綠了,你翻兩番,那我們還不得使出全力才能追上?

趙鞅這回卻收斂了笑容,虎目瞪圓道:“爾等給我記住,稅賦不是唯一的標準!我趙氏在下宮之難後,之所以能死而復生,在六卿中立足,爲什麼?靠的就是先祖的德澤,靠的是能得國人之心!”

趙鞅說罷抽出了青銅長劍,一劍斬在案几的一角上。

“若是你們膽敢爲了增加賦稅而肆意壓榨國人,休怪爲父翻臉無情!殘民者,猶如此案!”

四子凜然,齊聲應諾。

此時,中大夫傅叟也收回了在趙無恤身上的目光,心想,畢竟主上正年富力強,或許,還是再待價而沽一段時日吧。

……

趙氏正殿中發生的事情,從樂師高大笑着揚長而出後,就在下宮中傳頌。這一來二去,便傳進了離正殿不遠之處的客舍中,那位貴賓,宋國大司城樂祁的耳朵裡。

此時的樂祁,正笑吟吟地對着他的幕僚陳寅說道:“子虎,老夫沒有看錯人吧,本想那小君子只是個弓馬嫺熟的少年勇士,誰知他還嫺熟詩樂。雖然並不是詩三百中的斷章取義,而是發乎於心的新句式,卻更是顯得難能可貴啊。如今看來,他與我家聞絃歌而知雅意的女兒,是何等的般配啊。”

陳寅也笑着拱手道:“主上目光灼灼,僕臣佩服,我記得姑布子卿也對那位無恤小君子另眼相待,日後定非庸碌之人,定然不會委屈了君女。”

樂祁捋了捋長鬚,慨然而嘆:“好事還不止一件,出使的事情總算是有了些眉目了。趙孟已經差人進虒(si)祁宮,將宋國前來獻貢的事情告知晉侯,而範鞅迫於趙氏壓力,也鬆了口,同意讓我們入朝。”

“朝見晉侯的時間,就定在冬至日那一天!”

樂祁站在窗前,望向陰雲密佈的南方,“等這事情畢了,總算是可以回家了吧,夏初討伐鄭國時我便離了家。來時楊柳依依,等到達商丘時,大概已經雨雪霏霏,也好,泗上正是冰結魚肥之時,我可是很想念靈子親手做的鱸魚燴了!”

不好意思,傳漏了一段,現在補上了,求推薦,求收藏……

番外7 羋月傳(上)第541章 新宋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96章 莫如兄弟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1083章 生於憂患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722章 公孫勝第1009章 函首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555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693章 哀其不幸第509章 致師第650章 大風(7)第702章 蒼茫世變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968章 大盜與王孫第447章 交鋒第635章 庶人劍,諸侯劍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581章 干將莫邪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1166章 夫差之亡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68章 少君魏姬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876章 版築之間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68章 少君魏姬第211章 鼓聲隆隆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88章 伊尹之志第第470章 醫院第39章 逼門而入第1091章 獅子回頭望虎丘第284 魯國大夫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47章 心懷愧疚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302章 落魄的三桓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366章 不朽者第1193章 楚王勝第705章 試探第44章 始作俑者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545 師徒、父子第313章 其命維新(下)第236章 二桃殺三士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889章 禮不伐喪第599章 夙願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第664章 六卿的平衡(下)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789章 太陽照常升起(下)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632章 牧野洋洋(上)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361章 邾國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657章 大風(14)第951章 連橫(上)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1010章 奴隸制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1088章 王侯盡北望(上)第101章 嘉禾重潁第469章 第藥第824章 大學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1002章 跖之徒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645章 大風(2)第75章 騂騂角弓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324章 亂(下)第686章 子見南子
番外7 羋月傳(上)第541章 新宋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96章 莫如兄弟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1083章 生於憂患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722章 公孫勝第1009章 函首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555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693章 哀其不幸第509章 致師第650章 大風(7)第702章 蒼茫世變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968章 大盜與王孫第447章 交鋒第635章 庶人劍,諸侯劍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581章 干將莫邪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1166章 夫差之亡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68章 少君魏姬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876章 版築之間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68章 少君魏姬第211章 鼓聲隆隆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88章 伊尹之志第第470章 醫院第39章 逼門而入第1091章 獅子回頭望虎丘第284 魯國大夫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47章 心懷愧疚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302章 落魄的三桓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366章 不朽者第1193章 楚王勝第705章 試探第44章 始作俑者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545 師徒、父子第313章 其命維新(下)第236章 二桃殺三士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889章 禮不伐喪第599章 夙願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第664章 六卿的平衡(下)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789章 太陽照常升起(下)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632章 牧野洋洋(上)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361章 邾國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657章 大風(14)第951章 連橫(上)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1010章 奴隸制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1088章 王侯盡北望(上)第101章 嘉禾重潁第469章 第藥第824章 大學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1002章 跖之徒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645章 大風(2)第75章 騂騂角弓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324章 亂(下)第686章 子見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