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朋比爲黨

於是趙無恤收起了方纔的失態,回禮道:“久仰張子之名,敢問可是張侯、張老之後?”

“正是乃祖。”不過,張孟談有些奇怪,他也纔剛進入泮宮半年,哪來的什麼大名可以讓人久仰?

張侯,又名解張,是張氏始祖,他是晉文公之臣,介子推密友。

而張老,和樂王鮒一樣,也是無恤曾祖父趙文子的手下。

不過,和樂王鮒的貪婪相反,張老,卻是一個極爲廉潔的賢人,趙無恤聽過,這其中還有一段典故。

下宮之難後,趙氏之宮許多地方被墮毀,到了趙文子執政時,這位一向穩重的趙氏孤兒謹慎了幾十年,總算熬出頭了,心態就有些飄忽。他開始大興土木,建造宮室,從太行山中運來上好的木料,砍削爲房椽後又加以細細磨光。

張老前去下宮,遠遠看見這情形後,就“不謁而歸”,沒有拜見文子就轉身離開了。文子聽說後,便匆匆乘車追上了張老,攔着他說:“吾有不對之處,子亦應當告訴我,爲何走得如此匆忙?”

張老回答說:“我聽說,天子的宮殿,砍削房椽後還必須用密紋石細磨;諸侯宮室的房椽需要粗磨;大夫家的房椽要加砍削;士的房子只用斬掉椽頭即可。”

“備物得其所宜,這是義;遵從尊卑的等級,這是禮。現在你顯貴後,卻忘掉了義,富有後,卻忘掉了禮,都用上天子、諸侯的規格了。我恐怕你不能免禍,下宮之難就要重演,怎能不趕緊離開?”

張老就用這種欲擒故縱的方式勸諫文子,趙文子從之,回到下宮後,命令匠人停止磨光房椽。但這樣一來,只打磨了一半,就顯得不倫不類了,匠人建議乾脆把它們全部砍掉。

趙文子說:“不必如此,我要讓它們留下來,叫後人看到,那些打磨過的房椽,是我這個不義不禮的人做的,以此爲警戒。”

這也是趙無恤站在下宮正殿下仰望時,發現房椽一半是精打細磨的光滑平整,一半卻是粗糙砍削的緣故。

由此可知,張老的性格,和同時代的樂王鮒相比,全然是兩個極端,他們當時就是政敵。不過真有意思,這兩個死對頭的後代,張孟談和樂符離,怎麼會走到了一起,而且看上去關係還很不錯。

趙無恤也知道,這兩位目前雖然向他示好,可只是在泮宮中的權宜之計,實際上,他們的家族只會投效於真正的趙氏世子。

招攬人才不能急躁,太過親暱反倒會適得其反,暫時,還是以朋友情義籠絡之吧。

他打定主意後,便與二人談笑風生。隱隱約約,以趙無恤爲核心,加上張、樂、趙廣德三人,一個趙氏之黨的小團體開始建立起來,雖然仍然有些鬆散,只是出於一種臨時性的抱團。

而另一邊,從公族大夫處結束了授課的魏駒,也來到了泮池邊的桃林,正在聽呂行、令狐博兩位堂弟彙報剛纔試探趙無恤的結果。

“他居然能勝過阿行,而且箭術離養由基只有十步之遙?”魏駒有些難以置信。

呂行情緒有些低沉:“行無能,請堂兄懲處!”

魏駒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何至於此,阿行你是我宗族中的的射術第一,他日勤加訓練,定能反敗爲勝。”

畢竟,魏駒只能想派人試探下趙無恤的本事,而不是想與其爲難。

趙魏兩家雖然現在政見不合,但只是他父親魏曼多待價而沽,並非與趙氏徹底翻臉,私下的交往還是要維持的。自從欒氏被滅後,魏氏的地位就有些尷尬,和範、中行敵對,尤其是範氏,簡直是解不開的仇怨!魏駒也有點想不明白,這次父親爲何不站在趙氏一邊反對範鞅。

對於趙無恤,魏駒今日一見,就預感到了,再過上幾十年,未來的六卿之中若是有這個人,將會是他可怕的政敵。

要是表兄趙仲信成功當上趙氏宗主,就好了。

雖然這不是他一個魏氏子能干涉的問題,但魏駒此刻便下了決心,一定要說服父親,全力幫表兄仲信拿下趙氏世子之位,將趙無恤死死壓制住。當然,這一切都要暗中來推行,萬一讓趙鞅知道了,反倒不美,而表面上,他還會與趙無恤交遊,甚至親密無間。

畢竟,在泮宮裡,他還指望夥同趙、韓一黨一同對抗範、中行兩家子弟呢。

不過可惜,若是方纔呂行能擊敗趙無恤,那以後在泮宮之中,趙氏就會低魏氏一頭,三家聯盟就能以魏駒爲首了。

……

午後,庶子大夫籍秦依然沒有出現,他一邊擔任着庶子大夫,一邊還兼任着上軍司馬,是趙鞅和中行寅的下屬,藉口忙於軍務,對公學並不上心。只是派了他的幕僚,中士鄧飛前來代爲授課,鄧飛揹着手在靶場繞了半圈後,讓衆少年進了廳堂,傳授他們《司馬法》和晉國曆代刑法。

跪坐在席上聽了沒一會,趙無恤心裡就有了譜,鄧飛對《司馬法》的研究是比不上王孫期的,畢竟不從事武職,沒有親身經歷,總是差了一點什麼。但在刑法上,他卻是頗有造詣,講的深入淺出,所以,趙無恤也聽得津津有味。

晉國曆代刑法,都抹不去兩家人的身影,一是範氏(士氏),一是趙氏。

上古刑法,創於趙氏的嬴姓遠祖皋陶,唐虞夏商周,法本來是藏於宣室之內,不示於民的,正所謂,“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所以國人庶民根本不知道自己有沒有犯罪,貴族說你犯了,你就犯了,也沒有證據可尋,無處說理去。

晉國最初的律法,叫做“士蔿之法”。

士蒍,是範氏祖先,晉獻公大夫。士,是職位名,也就是士師,士師之職,古之法官,掌國之五禁,以左右刑罰。

士蒍善於法度,他所創立的《士蔿之法》,成爲晉國後世刑法的模板。

其次,是“被廬之法”。

晉文公重耳回國後,於文公四年,作《被廬之法》。當時晉楚爭霸,勢在必戰,晉文公在被廬檢閱軍隊,制定此法,內容符合禮的要求,被列國稱讚。

還有著名的“趙宣子之法”。

在趙盾執政時,於閱兵儀式“夷之搜”上頒佈,十年前趙鞅在民間收集鐵,鑄造了刑鼎,上面就篆刻着《趙宣子之法》,是晉國第一部公之於衆的成文法。

它同時也是趙氏家法,此鼎目前還放在下宮之中,向全體國人公開。雖然一些古板君子,如孔丘,詬病說趙盾執政時“君不君臣不臣”,所以宣子之法是亂法。但在趙無恤看來,比起重俗禮和一套空話的《被廬之法》,要先進許多,當然,很多方面還有待改進。

最後,是“範武子之法”,創建者爲士會(範會),範氏始祖,在以上幾項法度中最爲成熟和全面。直至到晉悼公時期,仍然要右行辛學習範武子之法,以爲國用,這也是晉國目前通用的法度。

恍然之間,又是一陣鐘鳴,到了下課時間。衆子弟起身,如呂行、樂符離等,就直接轉身走了。因爲鄧飛只是代爲授課的幕僚,並非正式的師、傅,地位不如在場諸子。

鄧飛在案後靜靜地收拾竹卷,臉色不變,似乎早已習慣了這種待遇。只有無恤和張孟談倆人,才恭敬地向他行學生之禮,又讓他心中略爲寬慰。

趙無恤覺得此人還是有些學問的,決定下次前來泮宮,要再帶上束脩,補上一份拜師之禮。

走出廳堂後,趙無恤婉拒了魏駒邀請他再次同行,去魏氏府上燕饗的建議。

“世兄好意,無恤心領了,但無恤還要去南市逛逛。”

“南市?”魏駒看向趙無恤的眼神,頓時微變,他不由得懷疑起方纔自己對此人的評價,是不是過高了。一個無法控制自己慾望的人,再怎麼出色,終究是成不了大氣候的。

“原來如此,那就告辭了,趙子第一次來新絳,去南市耍耍,也是人之常情……”

魏駒重新將無恤打量了一通,對他的觀感降了一級,從“吾之大敵”降成了“小心即可”。

趙無恤感覺到了魏駒態度的變化,他看着魏駒等人遠去的身影,摸了摸無須的下巴,這話不太對味啊?發生什麼事了?

而張孟談也在一旁,聽了以後,臉色也微微變動,眼中不掩失望。不等趙無恤邀請,他就垂拜告辭而去,不緩不慢地上了自己的馬車,竟是顯得有些疏離,和之前的“親而不附”判若兩人。

趙無恤更是疑惑不解,自己究竟說錯做錯什麼了?

……

求收藏,求推薦,第三更在晚上8點左右

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47 2章 學校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462章 反壟斷第97章 不棄親暱第88章 伊尹之志第907章 道、勢、術第48章 請君憐惜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135章 大射儀(上)第651章 大風(8)第930章 鄒魯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447章 交鋒第116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1152章 塞外天子第602章 知瑤第850章 臥榻之側第110章 暴雨將至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1039章 和氏璧第48章 請君憐惜第865章 大業第188章 暗潮涌動(上)第1017章 馮翊第1059章 倒行逆施第227章 衛國叛晉第724章 張孟談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93章 鼓而成列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235章 晏平仲第484章 我有嘉賓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295章 尼父之丘(下)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581章 干將莫邪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第701章 當國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285章 名與實第996章 楚巫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277章 前進的方陣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314章 名法,義利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1183章 白公勝變法(上)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996章 楚巫第1134章 東胡第952章 連橫(下)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820章 無爲有爲(下)第993章 鳴條第347章 闞止第624章 灰色的翅膀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21章 四子分封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495章 墮四都!第609章 衛國太子番外6 《史記西楚世家(中)》白話譯文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783章 雌虎第300章 且歌且行三百里第372章 奧林匹克?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363章 楮皮紙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14章 老豺範鞅第260章 傾城傾國第60章 與子同浴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717章 陳恆的救衛計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336章 多難興邦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68章 少君魏姬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475章 舟師第50章 殖我田疇(上)
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47 2章 學校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462章 反壟斷第97章 不棄親暱第88章 伊尹之志第907章 道、勢、術第48章 請君憐惜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135章 大射儀(上)第651章 大風(8)第930章 鄒魯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447章 交鋒第116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1152章 塞外天子第602章 知瑤第850章 臥榻之側第110章 暴雨將至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1039章 和氏璧第48章 請君憐惜第865章 大業第188章 暗潮涌動(上)第1017章 馮翊第1059章 倒行逆施第227章 衛國叛晉第724章 張孟談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93章 鼓而成列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235章 晏平仲第484章 我有嘉賓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295章 尼父之丘(下)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581章 干將莫邪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第701章 當國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285章 名與實第996章 楚巫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277章 前進的方陣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314章 名法,義利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1183章 白公勝變法(上)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996章 楚巫第1134章 東胡第952章 連橫(下)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820章 無爲有爲(下)第993章 鳴條第347章 闞止第624章 灰色的翅膀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21章 四子分封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495章 墮四都!第609章 衛國太子番外6 《史記西楚世家(中)》白話譯文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783章 雌虎第300章 且歌且行三百里第372章 奧林匹克?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363章 楮皮紙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14章 老豺範鞅第260章 傾城傾國第60章 與子同浴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717章 陳恆的救衛計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336章 多難興邦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68章 少君魏姬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475章 舟師第50章 殖我田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