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函谷關

函谷關,商代稱之爲桃林,周代在此設置小城塞,故名桃林塞,後來這裡又被晉國劃入疆域之內。到了晉國六卿內戰,秦國乘機控制此地後,秦國大庶長子蒲便在小塞的基礎上設置了一個關隘,因爲這裡扼守崤函古道里的函道,故稱之爲“函谷關”。

早在函谷關設置前,崤函便入選了時人所謂的“天下九塞”:太汾、冥厄、荊山、方城、崤函、井陘、令支、句注、居庸,現在更是當之無愧……

在喊殺聲中,又一次進攻失敗了,目視眼前的險關,盜跖眼中帶着不甘,他滿腹戾氣,但卻不得不承認道:

“句注、井陘等均不如函谷,稱之爲天下九塞之首也不過分!”

三月份時盜跖率軍繞道成周,突襲聯軍後方,誘使遊速回頭,於洛水北岸大敗鄭軍,並屠殺五千鄭國俘虜,一時間諸侯大震,從此鄭國小兒聞盜跖之名而止啼。

因爲鄭軍的潰敗,正在圍攻虢城的秦、魏聯軍自然沒法安心攻城,便解除了包圍,接下來,他們犯了開戰以來最大的錯誤——轉移到河東,然後便被趙無恤一招甕中捉鱉困在了那裡。

盜跖的大軍在虢地休整一番後,便讓韓虎出動所有還能走動的兵卒,一部分在茅津牽制部分秦、魏軍隊,其餘人統統隨他進逼函谷關。

這是趙無恤的軍令,只要破了函谷,控制風陵渡南岸,河東就徹底成了一個密不透風的大甕。

然而這座剛建立不到五年的城塞卻不是那麼好破的,還沒到函谷關,盜跖就理解了爲何提及此塞,韓虎和他手下的將吏們會一臉無奈。

作爲東去洛陽,西達秦國的咽喉,函道是盜跖這輩子走過最難走的險徑之一,泰山的夾谷、太行的羊腸道比起這裡也只能自愧不如。崤山至函谷關的路段多在澗谷之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這裡到處都是松柏,行人在幽深的谷底,但聞山中老猿悲鳴,仰首卻難見天日。

從虢城到函谷關,足足有一百里地,盜跖帶着人走了整整五天,有時候一日僅能前進十里。好在秦魏聯軍撤退匆忙,在這裡沒有設防,未能多做抵抗,四月初時,盜跖終於帶着兩萬趙、韓軍隊抵達關隘。

……

看清這座關城的模樣後,別說在這裡栽過跟頭的韓軍了,連挾大勝之威,滿身血氣的趙軍將吏也頓時沒了信心。

雖然函谷關才建立了不過三四年,遠不是後世那“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的不可攻克之城,可已經初具規模。

關前是弘農澗,它構成了函谷關的一條護城河,時值初夏,澗中水流湍急,人馬難渡。

盜跖所帥的東來軍馬必須在函谷關北渡過弘農澗,過河後,又須沿河西岸南行,進入關前一條濱河倚着高崗的窄道後,才能逼近關城,那條窄道只能容納兩匹馬並行,大軍根本無法展開。不止如此,關樓東西兩端都是高崇的黃土塬,它們猶如一道天然的城牆,成爲外敵不可逾越的防禦工事。

“秦人是怎麼選的城址……”盜跖只想翻白眼,他開始覺得自己帶那麼多兵馬是徒勞無益,因爲以這裡的地形,任憑千軍萬馬也無從施展。難怪幾年前進攻秦國時,趙無恤給韓氏分的任務就是進攻這裡,結果河西都打完了,韓氏還頓兵城下,一籌莫展。

可再難打也得打,據盜跖所知,關內僅有三千人,其餘都被拉去河西抵抗趙氏騎兵,接應韓、魏從蒲阪渡河了。

在花了數日製作好簡單的攻城器械後,盜跖讓人發動了試探性的進攻,結果都以失利告終,不僅如此,就在四月中旬時,他還從後方得知了一個噩耗。

楚王親征,帥大軍兵臨陸渾!

盜跖聽聞後笑罵道:“真是越來越熱鬧了。”

於是他便面臨一個抉擇,是繼續進攻函谷關,還是回頭去救援陸渾,阻擊楚王?

“陸渾城同樣是險隘,楚軍攻此地不比吾等攻函谷簡單。”盜跖一點沒有去救王孫勝的意思,以他對王孫勝的瞭解,此子很看重複仇和名聲,也不至於立刻投降。因爲他若降了,不但趙氏恨透他,喜歡忠勇的楚國人也要看不起他。

所以就讓他自生自滅,阻擋他的楚王叔叔爲吾等贏得時間吧,雖然沒有直說,但盜跖就是這打算。

“只要吾等於楚王破陸渾前攻破函谷,遣一師留守此地,再西入桃林、瑕地,控制風陵渡南岸,便能完成上卿之令,斷絕秦魏逃竄的最後機會……”

到時候就算楚軍全取河外又有什麼關係呢?函谷關會把他們擋在外面的,等收拾完河東殘敵,趙氏十萬大軍,還怕他五萬楚軍不成?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種棄車保帥的覺悟,聽說楚王進軍伊洛,韓氏的家主韓虎就慌得不行。

在這次戰爭裡,韓氏大概是趙無恤陣營裡最大的輸家,因爲地勢的緣故,他們第一個受到秦魏的進攻,鄭國也過來湊熱鬧,報復前幾年的虎牢關之戰。這三方雖然打不過趙氏,打韓氏卻輕輕鬆鬆,從一月到三月下旬,韓氏一直在吃敗仗、丟地盤,以自己可憐的身軀抵擋敵軍進攻,爲趙氏集結大軍贏取時間……

現如今,韓氏僅剩萬餘人,河東與河外領地也多受蹂躪,糧食被搶掠一空,領民爲避兵禍竄逃入趙,僅剩一個虢城,以及州、野王、平陽等還算完好。

韓氏再也受不起損失了,反正留在函谷關,韓卒也被盜跖滿懷惡意地點去蛾附攻城,幾日下來損失近千,還不如藉此機會撤走。

於是韓虎便與盜跖就是否回援產生了分歧,盜跖堅持要攻函谷關,韓虎卻認定破關無望,不如回頭阻止楚軍深入。

雖然隨着魏曼多被殺,魏駒叛國,韓虎已經升到了晉國次卿的高位,可盜跖豈是輕易低頭的人?他嫌韓虎不會打仗,屢屢失敗,對其放低姿態的請求完全不理。

韓虎怒極,雖然趙無恤承諾時候會補償他,可那些還算不得數,於是他便帶着八千韓卒原路返回,比起進攻,他寧可防守……

盜跖對韓虎的患得患失嗤之以鼻,在他看來,行軍打仗和爲盜並無太大區別,冒得起險才能獲得最大利益,儘管韓軍先行撤離,但函谷關這個硬骨頭,他還是得硬着頭皮啃下去。

“若是有少樑砲就好了……”

雖然帶了部分魯地工匠,可少樑砲是趙氏的核心技術,尋常工匠接觸不到,盜跖只能讓他們做一點雲梯、衝車、投石機,外加軍中攜帶的弩砲,對函谷關正面進行連續不斷的攻擊。好在這裡不缺木頭,不缺石頭,趙軍雖然很難展開進攻陣型,可猛烈的火力仍舊讓關內的秦軍守卒擡不起頭來。

但這還不夠,光靠火力壓制是無法破關的,必須有人登上城頭才行。過去幾天裡,盜跖已經利用韓虎的兵卒做填溝壑者,極大消耗了守卒的精力,又狂轟數日,利用投石機和弩砲砸坍一座城樓後,他下達了蛾附進攻的命令……

所謂蛾附,就是讓士兵扛着木梯靠近城牆,接連不斷向上攀爬登上城牆的攻城術,是最爲原始,也損失極大的一種方式。

有將吏反對:“蛾附之法,縱然成功也會導致兵卒損失慘重……”

“但這卻是破函谷關唯一的辦法。”盜跖不爲所動,從洛水邊屠戮鄭俘後,他便比以前更加冷酷,更加無情了。

與冉求愛卒如子的治兵之法不同,盜跖卻認爲在此之外,爲將者唯有嚴厲和殘酷才能訓練出一支強軍。

善用兵者,能殺卒之半,其次殺其十三,其下殺其十一;能殺其半者,威加海內,殺十三者,力加諸侯,殺十一者,令行士卒……

這不僅是在形容軍法之嚴苛,也可是認爲是作戰能承受的損失比例,韓虎連十分之一都忍不了,所以才屢戰屢敗。而盜跖,他認爲完全可以以數千條人命爲代價,攻破函谷關!

軍令如山,兵卒們硬着頭皮將雲梯搭上城牆,首先被驅趕上去的是沿途抓獲的秦國俘虜,然後是運氣不好的當地百姓,一時間城頭箭如雨下,滾木石塊也被亂扔下來。

慘叫連連,不斷有云梯被推倒,也不斷有人從上面跌下來摔碎腦袋,城下的屍體堆又高了一層。

盜跖看着這個不斷吞噬性命的屠場不爲所動,他心中有自己的打算:函谷關內糧食應該還剩下不少,可箭矢卻越來越少了,剛來的時候秦人射箭毫不吝惜,慢慢地卻只在情勢危急時射,箭頭也從銅的變成石制的、骨制的,箭桿上的羽毛也漸漸稀疏,直至變成光禿禿的,其中不少還能看出是新制作出來的。

等到守卒箭矢消耗完畢,只能就地取材用磚石和木頭砸下來阻止進攻時,盜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他猛地一揮令旗,趙氏的弓弩手開始肆意進入函谷關百步之內。

雖然嫌棄韓氏的羸弱戰力,可對於韓氏工匠的技術和效率,盜跖卻是認可的,虢城裡別的不多,箭矢和弩箭卻造了無數。因爲怯於肉搏,韓兵偏愛弓弩,這反倒便宜了盜跖,韓虎雖然走了,但輜重仍然遠遠不斷地通過函道運來。

於是漫天箭雨飛向城頭,密密麻麻的箭矢如同一片烏雲密不透風,強弓硬弩讓城下的趙軍可以遠離城頭扔下的石塊磚瓦,三千弓弩手盡情的揮霍着一支支利箭。

函谷關遠不是後世“伏屍百萬,流血漂櫓”的雄塞,城牆也不算高,在這樣猛烈的攻擊下,沒人敢擡頭。

盜跖眼看時機成熟,毅然下令攻城。

幾十面大鼓同時響起,沉悶的鼓聲猶如來自九幽的死神呼喚,催促着戰場之上的所有人。

弓弩手逐漸撤向兩側,維持着對城頭的攻擊,函谷關外200步,柳下跖抽出鋒利的鐵劍舉過頭頂,劍刃泛起一陣異常冰冷的光芒。

盜跖回過頭,身後數千名趙卒將函谷關前的窄道佔得密密麻麻,他們沒有說話,沒有抱怨,正在默默的注視着他。這些人大多是從魯國遠征而來的,其中不少是與他出生入死的羣盜兄弟,被趙無恤招安成了爲他賣命的死士。

感受着身後士卒那一道道充滿着信任與敬畏的目光,也不知爲何,盜跖突然眼眶一陣溫熱。

此戰之後,不知有多少人再也看不見明天的太陽,再也無法回到千里之外的故鄉。

食趙氏之祿,受趙氏之田,爲趙氏而戰。

先秦之人心裡沒太多彎彎曲曲,哪怕這些曾經的羣盜也是如此。簡單的理由,簡單的邏輯,卻被認爲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促使他們來到這裡。

食人田祿替人賣命,也是盜亦有道!

盜跖不再想了,他的劍指着函谷險關,卻沒有像其他趙軍一樣,喊出“天命玄鳥”之類的口號。

而是羣盜們熟悉的口號。

“跖之徒!聽我號令!”

第865章 大業第326章 一山不容二虎(下)第1039章 和氏璧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208章 成之誓第178章 損己利人第354章 造紙術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227章 衛國叛晉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448章 爭流第436章 醫者心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第43章 畏此簡書第998章 眉間赤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910章 趙與衛的差距番外5《亞歷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48章 請君憐惜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646章 大風(3)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285章 名與實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824章 大學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88章 伊尹之志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447章 交鋒第811章 大國上卿(上)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117章 心腹之患第412章 獵國(上)第1007章 卸甲第860章 古史辯第794章 壁壘第498章 宋之亂(上)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814章 遷都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1017章 馮翊第899章 計然策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367章 楫門而盜第1204章 西域列傳第648章 大風(5)第864章 光復舊土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304章 莫如樹人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第961章 趙無恤之心(上)第875章 虎牢關(下)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460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761章 降 上第1045章 怒海爭鋒(下)第1013章 入秦第502章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第510章 宋朝之美第70章 數典忘祖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657章 大風(14)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1194章 沐猴而冠第1072章 少昊之國第222章 生者當如斯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54章 冬至(三)第116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1189章 北風其涼
第865章 大業第326章 一山不容二虎(下)第1039章 和氏璧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208章 成之誓第178章 損己利人第354章 造紙術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227章 衛國叛晉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448章 爭流第436章 醫者心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第43章 畏此簡書第998章 眉間赤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910章 趙與衛的差距番外5《亞歷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48章 請君憐惜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646章 大風(3)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285章 名與實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824章 大學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88章 伊尹之志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447章 交鋒第811章 大國上卿(上)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117章 心腹之患第412章 獵國(上)第1007章 卸甲第860章 古史辯第794章 壁壘第498章 宋之亂(上)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814章 遷都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1017章 馮翊第899章 計然策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367章 楫門而盜第1204章 西域列傳第648章 大風(5)第864章 光復舊土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304章 莫如樹人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第961章 趙無恤之心(上)第875章 虎牢關(下)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460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761章 降 上第1045章 怒海爭鋒(下)第1013章 入秦第502章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第510章 宋朝之美第70章 數典忘祖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657章 大風(14)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1194章 沐猴而冠第1072章 少昊之國第222章 生者當如斯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54章 冬至(三)第116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1189章 北風其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