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訪賢

“遊速真是明智而果斷,將利則進,不利便退,真符合鄭國人的做派……”

趙無恤整個戰役期間都未離開指揮部,身上沒有一點塵土和鮮血,但卻大汗淋漓,眼睛痠痛,累的夠嗆。

指揮萬人級別的作戰就是這麼辛苦,眼睛要一眨不眨地盯着戰場動向,擔心自己的招數會不會被對方破解,擔心自己的意志能不能落實到陣線上去,此外還要考慮到天氣、風速,以及連自己也始料未及的意外……

好在一切都還算順利,突騎的作用很好地發揮了出來,雖然途中出了大意外,但盜跖還是準時趕到,武卒的推進更是乾淨利落,絲毫不拖泥帶水……

哐哐哐,敵軍大營處鳴金了,這是收兵撤離的標誌,鄭軍的魚麗之陣只差一點就能徹底擊穿己方中軍,看到橫亙在他們之後的那道溝壑。

和遊速想的一樣,趙無恤的確在後面動了手腳,因爲視線遮擋,斥候又統統被騎兵驅趕捕獲,所以遊速看不見,在中軍的戰場後挖開了一條溝壑,裡面佈滿泥漿和削尖的樹枝。所以曹兵頗有背水一戰的逼迫感,即便怕得要死,他們也無法掉頭,向前是死,向後也是死,只能硬撐,在司馬耕的鼓勵下超常發揮,等待繃不住時跪地投降就行。

好在他們臨崩潰的邊緣時,這邊卻反敗爲勝了。

此時鄭軍正有序地後撤,趙無恤當然有心派人去留住他們,但最近的曹軍已經膽寒,向氏兵直接被打殘,跟根本無法追擊。左翼的混戰和收割尚未完全結束,右翼的樂氏兵則被遊速安排的預備隊拖住,如今只能希望已經連衝數次的突騎還能發起追擊,多留下一些鄭人。

到了午後時分,戰役基本結束,到處都是橫倒的屍體和被拋棄的旗幟兵刃。無主的馬匹亂跑,舔舐鮮血間的巖塊和草根。

“也罷,窮寇勿追。”

魚麗陣進可攻,退可守。他們且戰且行,苦戰多時的騎兵也佔不到太多便宜,最後走脫了三千餘鄭人。

對此,趙無恤不無遺憾:“我計劃裡要打一場和坎尼會戰類似的兩翼包抄,中部擠壓的殲滅戰。最後還是沒能獲得全功。”

不過,今天能以劣勢兵力打成這樣,已經極爲不錯了,衛國三千人或死或被俘,宋國公室叛黨一千人被殲滅大半,連公子辰的屍身都來不及運走。而他的哥哥公子地,也只帶着數百蕭邑兵脫逃,其餘全部被殲滅、俘虜。

而這邊的損失雖然還未統計出來,但武卒死傷不超過五百,樂氏兵死傷不超過八百。三千曹國人只剩下兩千,最慘的是向氏之兵,死傷過半。

比較可惜的還有初建的突擊騎兵,馬匹死傷近百,不少騎從抱着受重傷的馬兒眼淚汪汪,捨不得結束它們的生命,這些良馬都是晉國趙氏提供的,可是一筆不小的花銷啊。

總之,這是一場大勝,是宋國內戰的大轉折。所有人都需要嘉獎,尤其是抄了敵軍後路的盜跖,他是此戰的勝負手。

但歸根結底,趙無恤能想到這一出奇策。還是靠了那位神秘人物的指路,他真實的身份究竟是誰呢?會不會就是自己一直在尋找的那人?

所以當趙無恤巡視戰場,找到了正在指揮手下搜掠死人財物的盜跖時,第一問的是他有無受傷,屬下損失幾何,而第二問的。便是……

“那位獻計說孟諸中有小徑,還願意爲吾等帶路的先生呢?我要好好感謝感謝他。”

盜跖又一次立下大功,面上本來是志得意滿和大盜那標誌性的玩世不恭,哪怕面對趙無恤時也是如此。但當趙無恤提起“先生”時,他卻難得地收斂神色,肅然起敬起來。

“稟司寇,那位先生,他……”

……

事情的緣由,還要從半個月前說起。(倒敘哈,別看糊塗了)

八月下旬時,天已轉涼,而宋國的內戰卻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繼趙無恤和曹國後,鄭、衛陸續捲入,齊國也大車大車的糧食往宋國運。戰爭進入中期,雙方不再是謹慎的接觸,而是開始攻城拔地。

但趙無恤在這時卻忙裡抽空,去了一趟樂氏控制區域內的葵丘。

他來這裡,是因爲想要尋找一個人,一個隱士,一個不爲人知的宋國賢人。

在戴城時,趙無恤便詢問過關於此人的事情。

“計然?”大舅哥樂溷對這個在他治下的名字一無所知,偏着頭看向自家阿妹:“靈子,你可知曉?”

趙無恤頓時無語,樂溷基本一問三不知,這些天許多調度內務都是樂靈子在側幫忙處理的,究竟誰纔是家主?不過也虧得這樣,樂氏家臣極爲依仗樂靈子和趙無恤,彷彿他們纔是主君和主母……

樂靈子頷首施禮,說道:“曾聽父親提及過一次,計然者,原爲辛氏,名然,字文子。其祖先乃是晉國流亡公子,來到宋國已經有好幾代了,或許就是晉文公諸子之一,漸漸湮沒爲士人。據說此人自小非常好學,求學於成周守藏室,通覽羣書,年少時便博學無所不通,尤善計算,曾爲樂氏計吏,故又稱之爲計然……”

樂溷撓了撓頭:“有這樣一個人,我怎麼不知?”

樂靈子解釋道:“據說這位先生外表貌似平庸、愚鈍,年少時在邑中並不出名,年長後又品行剛直,酷愛山水,做了計吏不久便辭官而去了。他常駕車泛舟出遊,又不肯主動遊說,自薦於諸侯,所以儘管才冠當世,卻不爲天下人知……”

趙無恤瞭然:“如此說來,是個隱士了?他現在在何處?”

樂靈子道:“不遠,戴城西北三十餘里的葵丘邑,濮上鄉有他的別居,或許是在那兒……”

“既然才冠當世,卻又不爲人知,大概是欺世盜名之輩罷!”樂溷卻尤自不信,也沒有去求訪的**,反而疑惑地問妹妹:“你是如何知道得如此詳盡的?”

趙無恤也奇怪地看向樂靈子,他三年前在宋國時就有求訪此人的想法。但四處求問,只知其人在世,卻不得詳細位置,包括樂靈子處。也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可現在爲何……

樂靈子垂目道:“因爲君子先前有尋訪此人的想法,我卻幫不上忙,這兩年間我便譴人細細查訪了。”

“原來如此……”趙無恤感動之餘,也有些心疼。因爲南子失蹤一事,樂靈子這些天可謂是吃不好睡不着,眼看着消瘦了一圈。

他就當樂溷不存在,撫着靈子的小手承諾道:“勿要擔憂,此戰吾等必勝,且不管南子在何處,我都會將她找到,帶回你身邊。”

兩人的親密舉動氣得樂溷在旁邊直翻白眼,趙無恤也不太想理他。

遠的不說,在服服喪期間。這貨居然和妾室生了兩個娃,也太過於明目張膽了!這事在樂大心添油加醋下,成了司城樂氏無德叛亂的罪證之一,雖然不至於讓趙無恤和樂氏陷入輿論被動,但傳出去也不太好聽。至於近的,這貨前幾日剛輸給鄭國人一場仗,搭上了千條性命,讓戰局對他們極爲不利!

所以從西魯過來的援軍和輜重便極爲重要,趙無恤親自率兵接應,同時也要途經葵丘……

所以。就順路去看看?

樂溷連自家後院藏着一個寶都不知道,樂靈子知道其詳細情況,卻不清楚這個人的真正能耐,但趙無恤卻記得。

漢興三傑:蕭何、張良、韓信爲史所稱道。但原本的歷史上。越王勾踐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育三千越甲可吞吳”也有三傑輔佐,即文種、范蠡和計然。前兩人趙無恤記得是楚國人,後來跑越國當了大夫,不知現下具體身在何處,但想來是不得志的。至於計然,趙無恤也是來到這時代後。才知道他是宋人的!

在吳越相爭中,文種直接管理越國政務,范蠡以軍事輔佐勾踐,計然不同於文種、范蠡,他的主要貢獻在經濟方面。計然對治理國家的策略極有研究,善於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談論治國方略,他教授范蠡“計然七策”,范蠡輔佐越王勾踐,只用了其中五條,就富國強兵,消滅了強大的吳國,洗刷了會稽之恥。

對趙無恤來說,隨着領地的擴張,他現在急需人才。以前是連自己都朝不保夕,沒有財力也沒有信心招攬,可現如今他好歹邁入了“百乘之家”的行列,還在朝竊取一個“千乘之國”的中期目標而努力,這樣一個經濟人才就在手邊,哪能不去瞧瞧?

……

“其實我上次離宋入魯時來過這裡,還和孟談一同在齊桓公葵丘會盟臺上憑弔了一番……”

九月季秋將至,天氣越發涼快,趙無恤去曹宋邊境接應完輜重後,讓能臣幹吏們繼續往戴城去,自己則拐了個彎,去了戴邑西北三十里的葵丘。

故地重遊,沿途風景秀麗依舊,只可惜已經物是人非。

因爲宋國諸卿內亂的緣故,肥沃的田野上少見農人,路經的鄉、裡亦多人煙稀少,行在塗道上,許久不見一個人蹤,部分是被樂氏徵召了,部分則躲在里閭的牆垣內。趙無恤目睹這番內戰裡凋敝的景象,雖非宋人,卻不覺慨嘆,對隨行的衆人說道:“宋國本是中原富庶之地,雖無山川之饒,卻能致蓄藏,而今卻十室三空,兵戈之災,兇於猛虎……不知道何日何月才能結束戰亂,讓宋國復安。”

衆人只聞唯唯,無恤心裡卻有其他想法。

趙無恤現在還是魯國大夫,和宋國間隔着曹國,他的手伸不了那麼長。即便戰勝,且不說吃掉宋國會不會把自己撐死,貪宋爲己有也會惹得諸侯憤慨,兩百年後齊國滅宋還惹得五國伐齊,萬乘之國的東帝差點嗝屁,就更別說他這“百乘之家”的小身板了。

所以在趙無恤的計劃裡,他的底線是能在宋國扶持一個親趙氏的政權,那就再好不過了……

尤其是大舅哥樂溷這種有時明白有時有糊塗的主政者,最容易控制和傀儡化……

所以戰勝樂大心、四公子,驅逐外國干涉者。勝利後排擠向氏兄弟,架空宋公,讓司城樂氏成爲執政和最大的卿族,讓他成爲趙氏和西魯的強大助力,便是趙無恤此戰的目標了!

五千乘勁宋可是號稱戰國第八雄的,她的潛力若能好好利用,將來對趙無恤在魯國的地位鞏固,以及趙氏在晉國的掌權獨大至關重要!

這是他兩年前,不對,半年前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卻藉着此番大亂有了機會。只可惜,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勝負都是貴族上層獲益的事。

內亂前,宋國有人口百萬,經過此番大亂,不知能剩下九十萬人不能?

只希望戰亂結束後,能將宋國也納入魯-曹的經濟圈內,讓民生得以儘快復甦罷。

葵丘會盟臺既已看過就不必去了,辦今天的正事要緊,十餘騎在小道上前行,爲了表示鎮重,趙無恤還特地乘車。他記得信陵君訪侯贏時就玩過這一出,若是有機會,邀請賢人上車細談也是種手段,總不能說你上馬來我帶你騎一段吧,那樣待美人還行,如此待名士的話,畫風頓時就不對了……

虛席而待,爲之駕車,不慍不怒……把戰國四君子招攬門客那套拿出來,就不信所謂的隱士不上鉤!(。)

ps:感謝號的打賞!感謝男兒行31,閒看微雲,霹靂小丘,一品黃山吸菸有害健康,言士極,二次轉生,天冷弘揚,打瞌睡的水獺,神幻界,自戀的瓶子的打賞!感謝各位的月票!

第208章 成之誓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1157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第1022章 姑蘇臺上烏棲時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38章 中門迎客第1176章 特赦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531章 投其所好第900章 損有餘而補不足第66章 韓氏有女第133章 嬴秦嬴趙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651章 大風(8)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581章 干將莫邪第582章 鐵與血第64章 仲尼弟子(下)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48章 請君憐惜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749章 赳赳武夫 下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35章 豎子敢爾!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198章 山陽遇盜(上)第679章 叛臣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836章 復辟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814章 遷都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1011章 國殤第1122章 遠赴絕域第966章 熵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930章 鄒魯第744章 濟濟多士第648章 大風(5)第930章 鄒魯第297章 軍旅之才第635章 庶人劍,諸侯劍第3章 沒車的男人傷不起第543章 宮闕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76章 一步之遙第198章 山陽遇盜(上)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第889章 禮不伐喪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52章 冬至(一)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934章 天道遠第1222章 大結局第384章 禮樂征伐自大夫出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7章 車騎之爭第416章 欲將輕騎逐(上)番外2 我老秦人路在何方?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10章 可憐夜半虛前席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536章 求婚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136章 大射儀(中)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141章 上善若水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942章 刑人(上)第1209章 非戰之罪
第208章 成之誓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1157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第1022章 姑蘇臺上烏棲時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38章 中門迎客第1176章 特赦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531章 投其所好第900章 損有餘而補不足第66章 韓氏有女第133章 嬴秦嬴趙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651章 大風(8)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581章 干將莫邪第582章 鐵與血第64章 仲尼弟子(下)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48章 請君憐惜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749章 赳赳武夫 下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35章 豎子敢爾!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198章 山陽遇盜(上)第679章 叛臣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836章 復辟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814章 遷都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1011章 國殤第1122章 遠赴絕域第966章 熵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930章 鄒魯第744章 濟濟多士第648章 大風(5)第930章 鄒魯第297章 軍旅之才第635章 庶人劍,諸侯劍第3章 沒車的男人傷不起第543章 宮闕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76章 一步之遙第198章 山陽遇盜(上)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第889章 禮不伐喪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52章 冬至(一)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934章 天道遠第1222章 大結局第384章 禮樂征伐自大夫出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7章 車騎之爭第416章 欲將輕騎逐(上)番外2 我老秦人路在何方?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10章 可憐夜半虛前席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536章 求婚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136章 大射儀(中)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141章 上善若水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942章 刑人(上)第1209章 非戰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