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孫子兵勢

打扮得如同一名老軍吏的中年人,正是近些年來聞名遐邇的孫武,被跟隨他學習兵法軍爭之術的吳國太子夫差尊稱爲“孫子”。

孫武本是齊國陳氏支系,名將司馬穰苴之族侄,十多年前,齊國國、高、鮑、陳四氏明爭暗鬥,導致司馬穰苴被迫害冷落,發疾而死。孫武眼見齊國“公聚朽蠢,而三老凍餒”,且卿大夫忙於內鬥,無自己能施展的空間,遂出奔。

以他的眼光和志向,自然瞄上了在南方迅速崛起的吳國。吳國自壽夢稱王以來,聯晉伐楚,國勢漸盛,頗有新興跡象,正是有志之士發揮才能,建功立業的絕佳場所。

然而不巧的是,孫武剛到吳國時,正巧趕上了公子光遣專諸刺殺王僚,彗星之夜後吳國上層政局一時動盪。礙於在齊國的遭遇,孫武便掩藏身份,闢隱深居,只與舊相識伍子胥往來。

直到吳楚兩國開始醞釀大戰,吳王闔廬感到吳軍缺乏將才,伍子胥知道吳王的心意,便向他推薦了孫武。

從那天開始,吳軍的訓練也好作戰也好,都開始發生明顯的變化,輕勇好死的吳人被勒令結成了一個個密集的方陣。

孫子參考《司馬法》著述的兵法十三篇,在初入吳時已經獻給夫差的父親吳王闔廬了,每陳一篇,吳王都會沉迷期間,不知口之稱善,其意大悅。此兵法不輕易授人,夫差早已好奇已久,直到做了太子。才得以入室受教,所以聽得極其認真。

孫子說道:“善戰者追求形成有利的勢。而不是苛求士卒,因而能選擇人才去適應和利用已形成的勢。善於創造有利‘勢’的將領。指揮部隊作戰就象轉動木頭和石頭,所造就的勢,就象讓圓石從極高極陡的山上滾下來一樣,來勢兇猛,利用好了,則可以戰無不勝!”

夫差微微點頭,受吳王闔廬和大行人伍員的影響,他對孫武是非常推崇的。隨着年齡的增長,他也漸漸有了帶兵的機會。若是能學盡兵法十三篇,天下誰人能當?霸業可期也!

然而,夫差身後的席上卻有人不買賬,一個不諧的大嗓門頓時在居室內響了起來。

“孫子說得頭頭是道,彷彿學會了這兵法便能天下無敵,若是如此,爲何數年前攻楚,孫子卻讓吳軍大敗而歸?”

孫武目光看了過來,卻見說話的是個和夫差同齡的吳人青年。他留了一頭蓬頭短髮,臉上刺有青色的雙魚形紋面,穿着鱗片狀的鱷皮短甲,腰間皮帶上彆着一把一尺短劍。劍柄以銅銀相飾成一條鰒魚狀。

此人名爲專伯魚,正是十多年前進炙刺王僚的專諸之子,專諸行刺前。被吳王闔廬許下了允諾,會將其身當成己身。父母妻子俱養之。

到了專伯魚成年後,隱然有其父之忠勇。便被卓拔爲吳國最年輕的大夫,同時也是夫差的親隨,整日伴其左右,可以一同聽孫武傳授兵法,看得出是被當做吳國太子未來的班底培養的。

但專伯魚雖然劍術超羣,技擊勇悍,卻唯獨坐不住。這才聽孫武講了一會,便如坐鍼氈般抓頭撓腮,尋着孫武說話的間隙,居然公然起身反駁。

他性格莽撞,想一出做一出,但前面的夫差可是個有心眼的人,頓時一驚,在孫武那冷冰冰的目光掃過來的瞬間,便起身將專伯魚一腳踹倒在地。

“放肆!”

專伯魚身材矮小而彪悍,一瞪眼,恍然有有萬夫莫當之氣。然而夫差一呵斥,此子的氣勢便頹然消退,被踹了一腳,又瞧見吳國太子使的眼色後,順勢跪倒在地,靜如處子了。

夫差轉過身替專伯魚向孫子賠罪道:“此睚眥之輩一時妄言,不識兵法之精妙,還望孫子切勿見怪。”

太子夫差打心裡是有點懼怕孫武的,因爲那日在吳宮中,他可見識過這個齊國人兇殘的一面,那便是至今讓宮人談之色變的“吳宮教戰斬美妃”。

孫武初次以宮女演兵,便在吳王面前扔下虎符,強行將亂行的兩名吳王美妃處死。他冰冷的面孔,硬邦邦的齊地口音,還有地上栩栩如生的美人頭顱,紅得發黑的兩灘鮮血,都給當時纔是個少年的夫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還有亢奮。

縱使句吳人充滿了野性,喜好暴力,但也沒見識過如此大膽的中原人,令人驚奇的是,當時頗感不快的吳王闔廬卻最終任用了孫武,讓他操練吳軍。

此時的孫子恍如當初,面對夫差的求情不發一言,而是擡鞮啪踏啪踏踱着標準的軍人步伐走到了專伯魚身旁。

他的聲音一改方纔宣課時的緩和,化爲發令時的短促有力:“我有令在先,在此聽我傳授兵法,一切亦如軍規,驚擾堂上者受小杖二十,伸出手來。”

專伯魚鼓着眼睛擡頭瞧了瞧孫武。

“伸出手來!”

伯魚又瞧了瞧夫差,見他微微點頭,方纔一咧嘴,伸手任由孫武用帶木刺的小杖在他那雙滿是練武老繭的手掌上打了二十下。

“啪!啪!啪!”

從始至終,專伯魚眉頭都沒皺一下,而孫武也打得極其認真,一板一眼,彷彿真的是在行刑執行軍令一般。

打到十多下時,小杖竟然斷了!

孫武平靜地伸手道:“再給我拿一根來。”

夫差一揮手,門口的豎人便戰戰兢兢地獻上,隨後趨步逃了,在孫武面前,他們不敢有絲毫造次,裡面那個雙魚面紋的專大夫也實在是膽大!

一下不少,一下不多地打完之後,孫武方纔說道:“伯魚,你爲何不喜歡學兵法?”

專伯魚方纔一聲不哼,這會傲然擡頭道:“以伯魚之勇。敵方被甲十人,仍不能擋我持劍一擊。既然如此,我何必再學這繁雜的花花架子!”

孫武不以爲然。他揹着手冷笑:“勇?此乃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

伯魚怒視孫武:“我父爲大王刺殺王僚,奪取王位時,孫子還在山中隱居,依着孫子之言,此亦是匹夫之勇乎?”

這位虎士礙於夫差在場,不敢起身,只能擡着頭雙目瞪圓。吳人好用劍,輕死易發。若是換了個人,專伯魚恐怕早已拔出腰間的魚腸劍與他決死了。

卻聽孫子繼續道:“昔日專子劍摩萬乘,刺王僚,爲大王立下大功,當然是爲大勇;可你只見其一不見其二,專子刺殺,也是用了兵法的。”

“還用上了兵法?”

專伯魚面色頓時呆滯住了,見孫武拿亡父的絕命之作來打比方,不知不覺間卻是聽進去了。

孫武雙手並用。一爲拳,一爲掌,向夫差和伯魚展示玄妙的虛實之道:“善於調動敵軍的人,向敵軍展示一種或真或假的軍情。敵軍必然據此判斷而跟從;給予敵軍一點實際利益作爲誘餌,敵軍必然趨利而來,從而聽我調動。凡欲殺人者。必先求其所好,專子當年專程去太湖學炙魚。而大王也示之以虛,設宴待之。再擊之以實,這不是兵法,還是什麼?”

專伯魚一拍蓬頭的腦袋恍然大悟:“竟然還有這種緣由,伯魚卻是從未想到過。”

孫武目光斜瞥他道:“汝空有庶民的小勇,卻沒有學到真正的大勇。上了戰場,你若是還頭髮蓬亂、髻毛突出、纓冠低垂,着短後之衣,瞋目而語難,相擊於前。縱然上能斬斷脖頸,下能剖裂肝肺,這也就是匹夫之勇,跟斗雞沒有什麼不同,一旦命盡氣絕,對於國事就什麼用處也沒有,學了兵法,能勇以率衆,則其勇勝於匹夫之勇也!”

漸漸地,孫子和專伯魚的身份迴歸到了夫子和小徒,夫差也鬆了口氣,孫武只是拿出對付軍中刺頭的相激手段,再一舉說服之,伯魚日後必定俯首帖耳地聽話。

然而,夫差也發現了,從始至終,孫武迴避了專伯魚的問題。

這其中的緣由,夫差是清楚的。

孫武在得到吳王闔廬重用,操練吳軍後,一出手便是擾楚疲楚的游擊戰術。

隨後更是一出神來之筆,用區區三萬吳軍在淮河舍舟登陸,千里奔襲楚國腹地,柏舉之戰擊潰楚國兩千乘戰車,十萬大軍。吳軍五戰破郢,燒高府之粟,破九龍之鐘,鞭楚平王之墓,舍章華之宮,何其偉哉!

如果戰爭到此結束,吳國將獲得一場完美的勝利。

但之後孫武兵法十三篇的上乘境界,“不戰而屈人之兵”在破郢後並未得到貫徹。吳國沒有及時收拾民心,反而施加令人髮指的暴行,激起了楚人全民反抗。

但夫差知道,這些舉措和孫武關係不大,他在吳國的權力決策圈裡並不處於中心地位。

孫武也是有苦難言,當時被複仇蒙了眼的伍子胥一門心思在雲夢澤中追捕楚王,楚國全民反抗,越王允常攻擊吳國後方,而申包胥求的秦國援軍也到了。在數次失利後,吳王闔廬的兄弟夫概也回國稱王內訌,一舉滅楚的機會由此失去。連遭慘敗的吳軍撐不下去了,只能撤退歸國,楚國得以復國。

孫武撫摸着方纔在專伯魚手上打斷的小杖,暗自打算道:“若是吳王能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若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則去之!”

他在破郢之戰後本來心灰意冷打算再次出走,在伍子胥的極力挽留下才答應繼續呆在吳國。

“好在大王和子胥都是知錯能改之人,在平定夫概之亂後,先後與齊、宋聯姻,轉而消化新奪得的徐地和淮夷,隨後準備對楚國、越國繼續用兵。”

不過孫武也吸取了教訓,若是吳王和伍員再一意孤行,他便會毫不猶豫地離開!

“如今吳陣之整已經天下聞名,楚國甚至遷都避讓吳之鋒芒,吳越民衆、風俗、言語相同,有吳則無越,有越則無吳,只要吞滅越國,便能西進擊楚,大霸南國,指日可待!”

……

衛國甄邑,邑外之戰兩天之後,一場軍吏會議已經接近尾聲。

趙無恤坐於上首的案几之後,手輕輕摸着甄邑虎符,對着卒長們宣講道:“治理大軍團就象治理小部隊一樣有效,是依靠合理的組織、結構、編制;指揮大軍團作戰就象指揮小部隊作戰一樣到位,是依靠明確、高效的信號指揮系統,我方纔所說的,汝等可記住了?都回去將甄之戰的過程細細思索一番,想想戰法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進。”

衆人應諾,嚴肅的表情下卻掩蓋不住喜形於色。

甄之戰,武卒死19人,傷92人;齊人當場戰死146人,先後被俘640人。繳獲完整的戰車九輛,馬三十匹,輜車十餘,戈矛劍戟數百,編綴皮甲百餘副,其餘還有攻城器械、糧秣等。

總之這是一場大勝,隨之而來的還有巨大的威望加成,甄邑國人從此服服帖帖,甄氏再也不敢陽奉陰違。

最後,趙無恤拿出了一份帛書對衆人說道:“此外,晉國中軍佐所率的晉國大軍,將在明天抵達甄邑!”

……

ps:因爲左傳無載,所以孫武的身世是個謎,網上認爲孫武是陳無宇的兒子陳書,或者是陳書的孫子。然而按照左傳記載,陳書直到孫武消失十多年後的前486年齊吳艾陵之戰還在露面,並被吳軍俘虜,無論他是孫武本人還是孫武的爺爺,邏輯和時間明顯不對……所以只能學習《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模糊化了。

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1180章 剛愎自用第1009章 函首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240章 刺客列傳第647章 大風(4)第178章 損己利人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863章 魏韓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1012章 雖行無道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363章 楮皮紙第1004章 決戰風陵渡(上)第725章 韓氏之敗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546章 墮郈(上)第44章 始作俑者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445章 野心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886章 少樑砲第995章 叔侄第208章 成之誓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1190章 惟郢路之遼遠兮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1075章 離離原上草第862章 燕國第839章 徐國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851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番外6 《史記西楚世家(中)》白話譯文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569章 譬如北辰第1206章 夸父逐日同人《若使人生如初見》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824章 大學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6章 亂序者死第766章 宥之?殺之?第39章 逼門而入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860章 古史辯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103章 囹圄隸妾第722章 公孫勝第152章 欲殺之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90章 君子有爲第49章 有女如雲第630章 爲淵驅魚(上)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528章 弒君者(終)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20章 術業專攻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1028章 王孫歸不歸?(上)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182章 董安於(下)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504章 夫差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819章 無爲有爲(上)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896章 吳中劍客第1111章 子張之儒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492章 侯犯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513章 右翼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535章 鬼神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
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1180章 剛愎自用第1009章 函首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240章 刺客列傳第647章 大風(4)第178章 損己利人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863章 魏韓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1012章 雖行無道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363章 楮皮紙第1004章 決戰風陵渡(上)第725章 韓氏之敗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546章 墮郈(上)第44章 始作俑者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445章 野心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886章 少樑砲第995章 叔侄第208章 成之誓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1190章 惟郢路之遼遠兮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1075章 離離原上草第862章 燕國第839章 徐國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851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番外6 《史記西楚世家(中)》白話譯文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569章 譬如北辰第1206章 夸父逐日同人《若使人生如初見》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824章 大學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6章 亂序者死第766章 宥之?殺之?第39章 逼門而入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860章 古史辯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103章 囹圄隸妾第722章 公孫勝第152章 欲殺之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90章 君子有爲第49章 有女如雲第630章 爲淵驅魚(上)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528章 弒君者(終)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20章 術業專攻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1028章 王孫歸不歸?(上)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182章 董安於(下)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504章 夫差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819章 無爲有爲(上)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896章 吳中劍客第1111章 子張之儒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492章 侯犯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513章 右翼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535章 鬼神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