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光復舊土

ps:12點還有一章

銅鞮雖然只是個空架子,但既然是遷都,模樣總的做足,宮室旁也有三卿辦公開會的官署,建築的大小、風格完全照辦了新絳。

寬敞的廳堂裡,魏駒、韓虎二人進去就一眼看到,三本紙製的書本放在正中的案几上……

紙製作的書,這是趙氏工匠製作的新穎東西,在魏韓那裡尚屬少見,何況這三本書極爲龐大,兩尺長,一尺半寬,厚度則有百多頁,封皮用的是牛皮,染成黑紅相間的肅穆顏色,金色的絲線將上等桑皮紙裝訂在一起。

趙無恤修長的指尖撫着其中一本道:”從晉文公四年在大蒐於被廬,作三軍,以郤莊子(郤縠)爲元帥開始,包括我,晉國已經有十九位中軍將了。我特地讓史官爲他們都做了專門的傳記,過去兩年裡,我可沒有因爲忙於征伐而忘了文教。”

“每個人都有?”

“有,不僅是十八位執政,還有其餘諸卿。”

魏駒韓虎略顯詫異,紛紛照着趙無恤的樣子,翻開這本書,果然,裡面保存着晉國十八位執政,以及所有三軍將佐的全部歷史,每個位列卿席的人都在書中留有一頁,用來記載姓氏與事蹟。

他們的關注點自然在各自祖先身上,好在書中無論是魏還是韓,都不乏稱讚之辭,尤其對魏昭子、韓獻子最爲欣賞,不過對於魏武子和韓宣子,就沒那麼客氣了……

至於與趙氏敵對有仇的欒、卻、範、中行等,前幾代人也未胡亂抹黑他們。比如對欒書,就如此寫道:“欒武子率師救鄭,伐蔡至汝南,又敗秦國於麻遂,破楚於鄢陵,屢建功勳,晉悼公中興霸業,欒書奠之。然其族趙氏,殺“三郤”,弒厲公,擅行廢立,雖有赫赫武功,仍不能抵擾亂朝堂,屢興內鬥之罪,晉國諸卿亂戰之禍起於此。威彊敵德曰武,與有德者敵,諡爲武子,不亦可乎?“

甚至連範鞅、知躒從政中爲數不多的閃光點,書中也不帶情緒地寫了出來,這種中立的態度讓人歎服。

總之,全書以簡練而不乏文采的文筆寫出,且行文精煉、嚴密而有力,堪稱這時代史書裡的精品之作。

韓虎嘖嘖稱奇:”這是誰人所作?“

”吃一個雞子覺得可口,何必知道下蛋的是哪隻雞呢?“趙無恤卻拒絕透露史官的名字。

韓虎一再追問,他才解釋道:”這個史官有幾分董狐和齊國南史的骨氣,秉筆直書,不妄加讚美,也不隱其惡行。看趙宣子那一段時,就曾氣得我數次拍案,差點拿他問罪,好容易才忍住,倘若他真的寫了什麼不該寫的,我至多將其卷宗封藏,不得流傳於世,卻不會傷他性命,二位說不定也會有此想法,還是不要知道爲好。“

對於這個,魏駒韓虎倒是沒有太多意見,春秋之世,對於史的態度是很嚴肅尊重的,史官們的職業操守也還未被皇權閹割,很能堅持己見。

但翻到最後,魏駒和韓虎發現,他們和趙無恤的部分,依舊是一片空白,它甚至沒有記載趙無恤的外逃魯國,崛起於異邦。沒有寫韓虎在銅鞮一戰裡被知瑤打得狼狽而逃,沒有寫魏駒在長平戰場上的倒戈一擊……

“正所謂蓋棺定論,吾等的部分,還是交給後人來添加好了。”

合上書頁,趙無恤笑着如是說。

”不過,我也不想讓後人在寫到吾等時,只能落筆寥寥可數的幾句,顯得吾等爲卿的時代,竟是如此貧乏無趣。“

韓虎和魏駒表示贊同,他們也知道,今天會談的正席終於開始了……

”一頁頁看下來,二位也很清楚了,晉國的執政施政,除了尊王攘夷外,其核心理念無外乎兩個重點,一是內和諸卿,比如韓獻子、趙文子,二是外伐敵國,比如卻莊子、欒武子。“

”各個時代面對的形勢不同,卻莊子希望大敗齊、秦、楚,爲晉國重新贏得霸業,向外拓地,讓諸卿有更好的發展空間。趙文子則希望通過對楚國的綏靖,享受弭兵之會帶來的和平,迴避戰爭,搞好各卿族之間的關係,也談不上孰是孰非。“

”對於吾等而言,六卿內戰纔剛剛結束兩年,因爲齊、秦、鄭佔據我舊土,知氏反攻晉國之心日盛一日,諸侯亡我三家之心不死,所以必須對外反擊。但想要做到這一點,前提是要內部和睦!”

”據我所知,過去兩年裡,魏迫於秦國,韓迫於鄭國,都無法佔據上風,就算是趙氏,也無法全力對付齊人。這是必然的,因爲五根分裂的手指,永遠無法對外出擊。”

廳堂之中,趙魏韓三人相對而做,韓虎和魏駒都在聽趙無恤發言,今天的商議,簡直是他的獨角戲。

只見他將手掌握緊成拳狀,猛地砸向案几:“但若三家合力,便能給外敵以雷霆一擊!”

提倡三家聯合,好達到共贏的局面麼?

魏駒和韓虎默然不言,兩人閃爍其詞,其實這道理大家都明白。晉地披山戴河,相對於四通八達的中原來說比較封閉,趙魏韓背靠着背相鄰,如果內鬥,就會被拖在晉這個封閉的環境裡,誰都無法發展。

但是魏、韓兩家只能出一半的力量對付秦、鄭的原因,不就是因爲背後有強大的趙氏麼?他們都害怕被趙氏如同滅代一樣突然消滅,更何況魏韓之間,也因爲領地分歧而有不少齷齪,趙魏韓三家的格局,決定了他們的相互提防。

趙無恤將這光景看在眼裡,心知還是缺乏一些火候。

他記得歷史上,三家滅知以後,也陷入了相互猜忌提防的狀態,直到魏文侯站了出來。當時韓、趙兩家不和,韓氏向魏氏求援兵,說:“希望能借兵給我去討伐趙氏。魏文侯說:“寡人與趙兄弟,不敢從。”趙氏也向魏氏請求援兵,去進攻韓氏,魏文侯用一樣的話回絕了他們。

韓、趙兩國的使者本來極爲生氣,但魏文侯又故意讓他們知道魏給另一方的答覆,使得趙韓恍然大悟,對魏產生信任,一起朝拜魏文侯。魏氏就這樣做了三晉盟主,三家合力,頓時打得秦、齊、楚不要不要的,最後一起列爲諸侯。

雖然那種結果不是趙無恤想要的,但最初三晉一體對外擴張的過程,卻是他今日要促成的。只是想要讓韓魏兩家聽命於趙,按照自己的計劃行事,就必須做出”坦誠相待“的架勢,把畫餅描繪得更可口一些才行。

他曬然一笑道:”我知道二位在擔心什麼,但無恤無半句虛言,兩年了,我完成了遷都和滅代,我不知道我的上卿任期還有多少年,今日在此,我便將我在上卿位置上真正想做的事情,說與二位聽一聽。“

“先軫元帥、卻莊子、欒武子,是對外強硬的代表,不過他們的強硬,要麼是爲了讓晉國贏得霸業,要麼是爲了報復私仇,要麼是爲了鞏固地位。”

“但時代不同了,也不知從哪一代正卿開始,晉國諸卿心裡就沒了公室。所以我想要對外征伐,爲的都不是這些,而是爲了趙氏自己的利益,想必子騰、子寅也是如此。”

這是大實話,魏駒韓虎點了點頭。

他起身,張開雙臂,對韓魏二人道:“吾等既然在桃園結義,宣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那我有話便直說了。五十年前,吳國的延陵季子適晉,悅趙文子、韓宣子、魏獻子三人,他預言說,晉國其萃於三家乎?如今晉國民聞公命,如逃寇讎,政在三家,季子的預言已經應驗了!可我還想更進一步。”

“晉國霸業衰微,不可扶救,從平公以後,歷代晉卿都知道這一點,我的前任,範鞅滿足於侷限於晉地,將所有陰謀詭計都用在壓制其餘卿族上;知瑤則追求的更少,不惜割地給鄰國,引賊入室,我只能說,他們的心志太小,走錯了路……”

“趙魏韓卻不一樣,吾等是繼承了晉國的勝利者,祖輩的霸業在吾等心中延續,父輩的旗幟則握於手中,在內戰的血與火中重生,甲兵合在一起超過二十萬,三家從未如此強大過。聯合出征吧,爲晉國光復舊土,得手之後河西歸魏,上洛歸韓,河間歸趙。若能實現這一點,在這本歷代晉卿傳記裡,吾等三人便能佔據一個巨大的篇幅,無愧於祖先,也無愧於後世了!”

(~^~)

第12章 呦呦鹿鳴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544章 首誅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1152章 塞外天子第114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下)第677章 可願來此一會?第1222章 大結局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第1189章 北風其涼第509章 致師第47章 心懷愧疚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1101章 不絕如縷第35章 豎子敢爾!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211章 鼓聲隆隆第804章 三家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1095章 無題第656章 大風(13)第1129章 長兄如父第22章 贈我緇衣第150章 震懾宵小(上)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268章 金蟬脫殼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38章 中門迎客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83章 雨我公田第865章 大業第644章 大風(1)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657章 大風(14)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562章 千金市馬骨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1217章 獲麟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101章 嘉禾重潁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388章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第884章 匹夫不可奪志也第475章 舟師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861章 中山第1章 家族黑歷史第444章 叛徒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303章 陪臣執國命第33章 魏舒方陣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546章 墮郈(上)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811章 大國上卿(上)第839章 徐國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1013章 入秦第9章 姑布子卿第516章 訪賢第702章 蒼茫世變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61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第84章 蹴鞠練兵第567章 列爲正卿第159章 心亦憂止第657章 大風(14)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1183章 白公勝變法(上)第237章 道路輿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1110章 天子東狩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799章 趙魏第774章 搬山第1038章 長樂未央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1章 家族黑歷史第789章 太陽照常升起(下)第761章 降 上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
第12章 呦呦鹿鳴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544章 首誅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1152章 塞外天子第114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下)第677章 可願來此一會?第1222章 大結局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第1189章 北風其涼第509章 致師第47章 心懷愧疚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1101章 不絕如縷第35章 豎子敢爾!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211章 鼓聲隆隆第804章 三家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1095章 無題第656章 大風(13)第1129章 長兄如父第22章 贈我緇衣第150章 震懾宵小(上)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268章 金蟬脫殼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38章 中門迎客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83章 雨我公田第865章 大業第644章 大風(1)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657章 大風(14)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562章 千金市馬骨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1217章 獲麟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101章 嘉禾重潁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388章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第884章 匹夫不可奪志也第475章 舟師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861章 中山第1章 家族黑歷史第444章 叛徒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303章 陪臣執國命第33章 魏舒方陣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546章 墮郈(上)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811章 大國上卿(上)第839章 徐國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1013章 入秦第9章 姑布子卿第516章 訪賢第702章 蒼茫世變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61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第84章 蹴鞠練兵第567章 列爲正卿第159章 心亦憂止第657章 大風(14)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1183章 白公勝變法(上)第237章 道路輿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1110章 天子東狩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799章 趙魏第774章 搬山第1038章 長樂未央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1章 家族黑歷史第789章 太陽照常升起(下)第761章 降 上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