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墮郈(上)

ps:稍微晚了點,不好意思,今天先這樣了,明天兩更,下午纔會有

九月中下旬,秋雨暫歇,宋國內戰正如火如荼,決戰即將在孟諸進行,勝負尤未可知,而魯國繼孔子誅殺少正卯後,又出了一件轟動全國的大事。¢£,

攝相位的孔仲尼拋出了醞釀已久的新國策。

一道言辭犀利的檄文從曲阜發出,傳遍三桓的領地。在檄文中,孔子從早先的南蒯之亂說起,一直說到陽虎之亂,點中了困擾魯國數十年的家臣邑宰權勢過大問題:“南蒯已矣,又有陽虎;陽虎雖去,叛臣復興,何以制之?”

總結魯國曆史教訓的同時,孔子也提出瞭解決之法,一個簡單而粗暴的解決方式。

墮城!

“欲制之,必先明禮制。古者臣無藏甲,大夫無百雉之城,故邑宰無所憑以爲亂。如今不如墮其城,撤其武備,則上下相安,可以永久也!”

對這個綿裡藏針的建議,魯國最大的領地擁有者三桓竟然一致同意,對叛臣和趙無恤的恐懼讓他們再度想起了”相忍爲國“的家訓,團結到了一起,支持孔子之策。

孔子的弟子過去幾個月開始大量進入三桓,子路出任季氏家宰,公良孺擔任叔孫氏家宰,而墮城首先指向的目標,自然是叔孫氏的叛臣,郈邑侯犯!

今年六七月間,侯犯擊殺了公若藐,又在趙無恤勸說下殺了叔孫氏的忠臣駟赤,控制了郈邑的政權。儼然是一個割據的藩鎮。他果斷拒絕執行自卸武備的墮城之命,反而鞏固城防。一副負隅頑抗的架勢,由此給了曲阜征伐他的理由。九月下旬。以叔孫州仇和公良孺爲首,魯國徵發了近萬大軍,陸續開始包圍郈邑。

而郈邑的告急信件,則像雪片一般飛向侯犯靠山,趙小司寇統轄的西魯。

……

鄆城邑寺內,一個容顏清朗,身着月白深衣的年輕人悠悠然坐在一張軟榻上,他手中拈着一卷淺黃絹箋,正漫不經心地在上面寫着字。字體文雅娟秀。他時而還端起桌上的薄酒輕啜一口,彷彿完全沒被幾乎炸了窩的邑寺驚擾到。

任誰也想不到,這樣一個出塵的年輕人,竟就是被趙無恤委以重任,西魯的攝政者,鄆城宰張孟談。

在察覺到等候之人焦急的情緒後,他停下了書寫,擡起眼睛,微微地回了一笑。笑容淺淡,卻讓人突生一股月白風輕之感。

“就這樣罷,你想辦法繞開包圍郈邑的人,去城內對侯犯說。趙師悉起,將至矣,還望他能堅守住。”

“唯……”信使垂首應諾。接過那輕若鴻毛,卻又似重過泰山的信紙。倒退着從屋內離開了。

他前腳剛走,在堂內就坐的那位戎裝虎賁就忍不住了。他叫虎會,本是趙鞅手下的武士,現如今則是趙無恤任命的鄆城司馬,掌控左近數邑防務。虎會性急,他兩步並作三步上前,向張孟談追問道:“張子,那我這就去召集邑兵、亭卒,不日便可以朝郈邑進發。”

張孟談支走信使後,依然是坐在窗下,就着燈書繼續寫信件,見虎會迫不及待地上來請戰,才擡了擡眼。

“虎司馬,”他一邊放下手中的毛筆起身朝虎會行禮,然後平靜地說:“不要着急,讓邑兵、亭卒們照常訓練即可,吾等暫時不會對外發兵。”

虎會愕然:“張子先前不是才答應要去救援侯犯麼?”

“郈邑不可救。”

虎會不解:“爲何?郈邑不是已經被吸納進西魯大夫之盟裡了麼?”

張孟談道:“第一,曲阜這次攻伐郈邑名正言順,是爲叔孫氏討伐叛逆的邑臣,雖然六七月間司寇庇護了侯犯,但主動權仍然控制在叔孫州仇手中。以臣伐君,天經地義,吾等若是爲侯犯強出頭,就等於告訴整個魯國,趙氏和叛臣站在一邊。”

虎會大搖其頭:“張子何時變得如此迂腐,這點名義上的東西,比起郈邑是吾等盟友的事實來說重要麼?”

“重要,至少對陷入宋國內亂的司寇來說,無論是名是實都很重要,此時此刻,千萬不能與全魯爲敵。虎司馬且聽我說第二點原因,那就是西魯目前沒有力量去救郈邑……“

“西魯也可以徵發萬餘人,怎麼會不夠?”

張孟談給虎會算了道算數題:“西魯所有城邑加起來,能徵發萬餘人不假。但宋亂髮生突然,而且戰爭日益升級,原來那些兵卒入不敷出,於是司寇又帶了一半的武卒、邑兵去宋國,只剩下些守城安鄉的亭卒在。至於虎司馬所說的徵發萬人,那只是明面上的數字,用來嚇唬嚇唬敵人而已,實際上,除了留守城邑、鄉亭的,剩下的不到五千,再加上其中一半也去了宋國輸送轉運糧食,吾等手裡能用之兵不超過三千!”

“三千已經足夠馳援郈邑了!叔孫氏和公氏軍隊加起來也不過一萬,加上郈邑守軍,或能一戰!”

張孟談搖了搖頭:“但也僅僅是‘或能’,這些人背後,還有季氏和孟氏的大軍,他們若進行徵發,也各自有近萬人效命。若是司寇在,甚至是柳下跖在,我相信他們能以寡敵衆,擊敗數量更多的敵軍,但如今司寇不在,還有誰敢冒這個險?虎司馬願意去指揮麼?你有自信必勝麼?”

虎會慚然,他自己的斤兩自己清楚:“我不行……但冉求,冉求一定可以!”

冉求自從在伏擊羣盜,以及雪原之戰裡立功後,也漸漸被認爲是善將兵者,在大局觀和超過千人的指揮上,他的能耐遠勝趙無恤手下的虎會、羊舌戎等人。

張孟談去將門緊緊合上,隨後才說道:“不行,這次墮城之策是由大宗伯孔子主持的,不是我懷有冉有對司寇的忠誠,而是要把所有意外發生的可能降到最低範疇。冉求是孔子的弟子,司寇可以對他用而不疑,但我卻不能將一切都賭到他身上,賭他會爲了司寇,與孔子爲敵……”

虎會面色凝重:“我見識寡陋,不知道這麼多利害計較。但我卻知道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郈邑是西魯的前沿,現如今曲阜方面諸卿放話說要墮郈,實際是想墮鄆。若此時不救,等到郈邑陷落,就要輪到西魯遭殃了!”

“我自然知道,方纔送去的信帛,就是爲了讓侯犯多守幾日的說辭而已,當年楚莊王圍宋,晉國也是靠了此計,才讓宋人堅守了三年的……”

“可這不是長久之法啊!郈邑遲早會陷落的,可堅持不到三年那麼久。”

張孟談對虎會解釋道:“我已經算好了,郈邑可是一個堅固的大城,而且瀕臨汶水,北靠泰山,沒那麼容易垮掉。攻城之法,修櫓造車,準備器械,三月纔能有成效。等到圍城開始後,若將領性情急躁,蟻附而攻之,則士卒傷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從司寇拉攏侯犯開始,便沒有吧郈邑作爲必爭的中樞,而是一個拖延敵人時間,殺傷敵人力量的前沿堡壘,這就是以空間,換時間!”

虎會依舊有點懵懂:“以空間,換時間?”

“沒錯!一如孔子自己說過的,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用郈邑拖延魯人,便可以換取司寇在宋國的勝利,可以換取他回魯的時間,以及方便我佈置後手的時間……“

張孟談又一次蘸了蘸筆尖,言語中充滿了自信:“虎司馬且放心,這也是司寇的意思。不爭只是暫時的,是爲了魯國莫能與吾等爭。有的勝利靠利劍和甲兵贏取,有的勝利則要靠紙筆和信使!這兩封信,我要分別送去費邑和晉國溫縣……不出一月,必勝的大勢便能形成!”

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627章戰爭的序幕第865章 大業第864章 光復舊土第1099章 東方未明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1183章 白公勝變法(上)第563章 我能繼之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43章 畏此簡書第1041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954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上)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839章 徐國第742章 暴行第109章 陶復陶穴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600章 阿姊(上)第743章 想跑?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657章 大風(14)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236章 二桃殺三士第419章 大雪滿弓刀(中)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39章 逼門而入第665章 朝歌之圍(上)第107章 勢同水火第9章 姑布子卿第71章 封建制度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684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516章 訪賢第337章 小司寇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64章 仲尼弟子(下)第988章 叛國罪第291章 焚劵市義第396章 鴛鴦陣!第774章 搬山第379章 取威定霸,在此舉矣第943章 刑人(下)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909章 靜女其姝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1057章 《南征記》譯者序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1140章 再戰饒樂水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1179章 朝鮮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640章 投機者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第760章 活捉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1009章 函首第915章 叔于田第1180章 剛愎自用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793章 四君子第843章 雖遠必誅!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番外6 《史記西楚世家(中)》白話譯文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506章 桐宮之囚(中)第726章 山不過來,我便過去!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283章 擲矛兵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944章 白虹貫日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517章 隱士第12章 呦呦鹿鳴
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627章戰爭的序幕第865章 大業第864章 光復舊土第1099章 東方未明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1183章 白公勝變法(上)第563章 我能繼之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43章 畏此簡書第1041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954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上)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839章 徐國第742章 暴行第109章 陶復陶穴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600章 阿姊(上)第743章 想跑?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657章 大風(14)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236章 二桃殺三士第419章 大雪滿弓刀(中)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39章 逼門而入第665章 朝歌之圍(上)第107章 勢同水火第9章 姑布子卿第71章 封建制度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684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516章 訪賢第337章 小司寇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64章 仲尼弟子(下)第988章 叛國罪第291章 焚劵市義第396章 鴛鴦陣!第774章 搬山第379章 取威定霸,在此舉矣第943章 刑人(下)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909章 靜女其姝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1057章 《南征記》譯者序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1140章 再戰饒樂水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1179章 朝鮮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640章 投機者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第760章 活捉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1009章 函首第915章 叔于田第1180章 剛愎自用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793章 四君子第843章 雖遠必誅!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番外6 《史記西楚世家(中)》白話譯文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506章 桐宮之囚(中)第726章 山不過來,我便過去!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283章 擲矛兵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944章 白虹貫日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517章 隱士第12章 呦呦鹿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