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三箭懾敵(下)

餘額不足

呂問天勉強收弓,額頭上已是密密的汗珠,爲了不丟醜只好緩緩而爲,只覺得收弓較拉弓更吃力三分。呂問天長吁了一口氣,有些懷疑地問道:“先前楚將軍連發數箭,用的真是此弓?”

李元宗不滿地說道:“呂首領,你這話什麼意思,剛剛已經說得很明白了,難道你信不過我李元宗?”

呂問天啼笑皆非,暗想:“我與你只交過一次手,今日才攀談了幾句,何來是信得過之說。”當下也不辯解,連弓帶箭一同交還給了楚錚。

“李將軍休得無禮,”楚錚接過羿王弓,說道,“呂首領,在下不敢有瞞,方纔用的確實是此弓。”說完,將鐵箭置於弓弦上,何勝男身子忍不住微微一顫,不覺向丈夫身邊靠近了一些。

楚錚回首將弓挽成滿月,喝道:“林*士向兩邊退出十丈!”

洪文錦遠遠答道:“遵命!”

楚錚等了片刻,手指一鬆,鐵箭帶着利嘯聲離弦而出。呂問天與何勝男目力均遠超常人,但也只是看到一道依稀箭影直奔一棵樹而去,一聲悶響過後,樹頂的積雪簌簌而落。

楚錚又迅速從囊間取出兩枝鐵箭,仍向那棵樹射去,三箭過後,那樹冠晃了幾晃,整棵樹從中而斷,轟的一聲摔到地上,登時積雪飛揚。

楚錚對呂問天做了個請的手勢,呂問天強攝心神,點了點頭,兩腿一夾馬腹向樹林走去。沒走幾步,遠處馬賊陣中傳來騷動聲,呂問天回首道:“夫人,告訴諸位兄弟不必擔心,爲兄去去就回。”

楚錚笑道:“呂夫人請放心,在下對呂首領絕無惡意。”

何勝男亦明白楚錚方纔若有禍心,那在如此近的距離內弓箭對準自己夫婦,兩人恐怕都難以倖免,便轉身做了幾個手勢,也驅馬跟了上來。

李元宗則亦是第一次見楚錚這般射法,張大了嘴,愣愣地坐在馬背上一動不動。

三人來到那棵倒地的樹前,只見斷裂之處有半尺粗,楚錚方纔所射的那幾箭全都穿透而過,無一留於樹杆內。

呂問天長嘆道:“此弓應是世間僅有,呂某今日得見,已不枉此生。承蒙楚將軍之情,呂某在此立誓,有你楚將軍在北疆大營一日,我灰鬍兒絕不再搶奪北疆大營一物。”

何勝男看了楚錚和呂問天一眼,不禁滿面愁容。

楚錚看在眼裡,道:“呂首領,呂夫人,請去那邊說話。”

三人來到一空曠之地,楚錚問道:“在下有一事不解,想請教呂首領。”

“楚將軍請說。”

“呂首領應知押運這批輜重有上萬我大趙軍隊,即便不是黑騎軍,恐怕也未必輕易得手。在下曾聽黑騎軍將領說過,灰鬍兒甚少搶奪北疆大營之物,怎麼此次……”

呂問天苦笑道:“我等何嘗不知此番若是得手,定會觸怒北疆大營,但也是無奈之舉。兩月前北疆便已連綿大雪,較往年陰寒數倍,而我灰鬍兒等幾部人馬大都乃胡漢混血,呂某和賤內亦是如此,自懂事起便不知父母是何人,既不容於胡,亦不容於漢,想去最近幾個城中購買過冬之物亦是不可得。衆兒郎的家眷已有數人凍死,再這般下去都快走投無路了,不得已纔打這批輜重的主意啊。”

楚錚沉默良久,道:“呂首領,這些輜重件件登記在案,在下也無權動用,不過在下倒是另有一法,可解你們灰鬍兒之憂。”

出乎楚錚意料,呂氏夫婦聽了並不爲其所動,反而目露戒意,呂問天拱手淡淡地說道:“楚將軍的好意呂某心領了,不過我灰鬍兒從不無故受人之情,告辭了。”

楚錚不明所以,道:“呂首領,在下絕無惡意……”

何勝男打斷道:“似你這番話,我夫婦已經聽過多次了,給點銀子給點糧就想收編我灰鬍兒,讓我等上陣殺胡人,我們灰鬍兒郎的性命就這麼賤麼?”

楚錚訕訕說道:“在下其實並無此意。”

何勝男冷笑道:“若無此意你會白白給我等過冬之物?天下哪有這等好事。況且灰鬍兒非胡非漢,並非趙國臣民,爲何要爲你們趙國效力。”

楚錚沒想到何勝男反應這般激烈,想了想道:“呂夫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北疆畢竟是我大趙領地,灰鬍兒生長於此就是我大趙臣民,似這般四處流浪以馬賊爲生也不是長久之計,北疆大營對你等只是暫時無暇理會,日後總要兵戎相見。何不趁突厥來犯之際爲我大趙效力,建功立業也好爲麾下兒郎謀個好出路。”

呂問天笑了笑道:“楚將軍初到北疆,對我灰鬍兒所知不多。灰鬍兒前任首領乃是呂某夫婦義父,當年王老統領也如今日楚將軍一般招攬我灰鬍兒,義父一念之差答應了此事,率衆投奔了北疆大營,與胡蠻交戰也立下了不少戰功,呂某也曾官至校尉之職,說起來與北疆大營現任前將軍華長風還曾撮土爲香結爲兄弟。憑心而論,王老統領待我灰鬍兒還算公道,但對多數漢人將領而言,似我夫婦這等胡漢混血只是卑下之民,不僅私下百般刁難,在沙場上更是將我等性命視爲草芥,上萬灰鬍兒不到半年便只餘下不足三千人。義父忍無可忍之下找帶兵的北疆大營右將軍陶虎理論,反被他以不從軍命之罪杖殺。呂某夫婦聞此慘訊,深夜潛入大營,誅殺陶虎等三名將領,率兵反出了北疆大營。這在當年可是震驚趙國的大事,只是過了這麼多年,朝廷中記得的人已經不多了。”

楚錚默然不語,良久才道:“那我外公可知其中詳情?”

呂問天道:“自然知道,承王老統領之情,未曾對我灰鬍兒趕盡殺絕,但我等對漢人已經徹底寒心,絕不願再受趙國節制,重蹈當年覆轍。灰鬍兒只願做草原天空的雄鷹,無拘無束,即使過得窮苦一些,也不想受何羈絆。楚將軍,呂某敬你是條好漢,此事不必再提了。”

何勝男哼了聲道:“夫君只怕是看走眼了,這位楚將軍若真是條好漢,方纔你觀弓時也不會將手搭在刀柄附近了。”

楚錚臉一紅,這婦人真是心細如髮,竟給她看出來了。

呂問天笑道:“爲夫與楚將軍初次相識,防人之心不可無,他若真無半點戒備之心反讓爲夫看輕了。”頓了頓,呂問天低聲道:“楚將軍,你那部下李元宗來了,你我所談之事將軍大概也不想讓他知曉吧。”

楚錚輕嘆道:“既是如此,在下也不勉強了。”

“今日能結識楚將軍,實是平生幸事。”呂問天調轉馬頭,高聲說道,“楚將軍,李將軍,呂某夫婦就此別過。”

楚錚拱手道:“兩位走好,恕不遠送。”

李元宗卻叫道:“呂首領,何時你我再較量一番?”

呂問天並不回頭:“他日草原再度相逢,呂某願領教李將軍高招。”

“好,一言爲定。”

楚錚和李元宗返回趙軍陣營,洪文景臉色陰沉地迎上來,方纔見楚錚單獨與呂問天夫婦在一起簡直叫他心驚肉跳,見過楚錚後,劈頭蓋臉將李元宗痛罵一頓。李元宗也知自己理虧,一聲也不敢吭。

“楚將軍,馬賊退兵了。”衛泰前來稟報道。

楚錚點了點頭,道:“命輜重兵埋鍋造飯,全軍在此修整兩個時辰再行軍,爭取明晚能趕到北疆大營。”

楚錚轉身對那胖乎乎的軍需官說道:“倪大人,將士們擊退了馬賊,可要好好犒勞一下,把你平日捨不得的那些東西全拿出來吧。”

“那是那是,”軍需官臉上的肥肉都擠到了一起,“小的這就去辦。”

楚錚緩步走到禁衛軍中,見多數人神色有異,笑道:“都怎麼了,沒精打采的。此次弟兄們作戰有功,本將軍已吩咐軍需官把上好的燻肉都拿出犒賞大家。”

一聽這肉字,頓時響起陣陣反胃聲。馮遠有氣無力地說道:“將軍不要說了,我等哪還吃得下這些東西,方纔撤回林中途經那片殺戮之地,我的娘喲,屬下這輩子還沒見過這麼多死人,全都血肉模糊,還熱氣騰騰。”

馮遠不說還好,他這一說身邊十數人一捂嘴,忙起身跑到樹後嘔吐起來。許唯義啪地打了他一下:“哪有你這麼說話的,還熱氣……”許唯義也覺一陣噁心,說不下去了。

楚錚嘆了口氣,對鄧世方道:“鄧副將,全體禁衛軍集合。”

“末將遵命!”

禁衛軍在林外雪地之中整齊列隊,楚錚負手站在一個較高的土丘之上,身後站着幾個黑騎軍士,其中一個人不少禁衛軍軍官都認識,就是誓師大會上受太尉大人召見的黑騎軍都尉古三郎。

鄧世方策馬來到土丘前,行禮道:

“赴北疆禁衛軍集結完畢,實到兩千九百九十八人,請參將大人訓示。禁衛軍偏將鄧世方。”

“入列。”

“遵命!”

楚錚看着這些京城子弟兵,緩緩說道:“諸位禁衛軍軍士,今日你們初上沙場,本將軍本已做好準備,認爲可能會有軍士陣亡,但爾等鎮定自若,表現之佳出乎本將軍意料,看來這一路操練並未白費。洪將軍等人對此亦是盛讚有加,你們可曾感覺到,連黑騎軍軍士看我禁衛軍的眼神也有了些許變化,不再是老兵看待新兵那般高高在上,而是帶着驚異與讚賞,這足可說明只需再磨鍊一番,我禁衛軍三千將士定能與黑騎軍一樣,可成爲我大趙之棟樑。”

雖然寒風凜冽,但聽到讚譽,禁衛軍的腰桿挺得更直了。只聽楚錚繼續說道:“但本將軍有些失望,不對針對你們,而是對那些馬賊極爲失望,我軍不傷一人,是因馬賊一擊便退,除了放幾箭,對我軍根本未構成威脅,本將軍想檢驗我軍真正實力的想法也化爲泡影。可若是對陣突厥,爾等將面對的是兇如豺狼、悍不畏死的對手,不會再有今日這般幸運。方纔本將軍見不少弟兄見了死屍噁心嘔吐,此乃人之常情,本將軍也並不好受,古都尉,你當年初上戰場殺敵是何感受?”

古三郎俯首道:“回楚將軍,屬下與禁衛軍兄弟都不差不多。略有不同的是屬下第一次上沙場便是一場惡戰,我北疆大營八千新兵奉命開拔,途中遭遇六千胡蠻騎兵。胡蠻一個衝殺我等就傷亡近三成。屬下當時心中一片空白,只記得與另一人合力砍翻了一個胡蠻騎兵,胡蠻暫退後,屬下對着那屍首連膽汁都吐出來了。”

楚錚笑道:“似這般模樣,胡蠻若再衝上來還如何能抵抗?”

古三郎面帶憂傷:“楚將軍說的是。不久胡蠻便又衝了過來,屬下渾身無力,都已閉目等死,屬下身旁那人爲了救屬下,以一對二,砍死一個胡蠻後,卻被另一胡蠻從身後一刀削去了半個腦袋,腦漿濺了屬下一臉,屬下當時居然還伸出舌頭舔了舔,覺得很淡,只有一股濃濃的血腥味。”

禁衛軍隊列中又響起一片乾嘔聲,古三郎似若未聞,繼續說道:“那胡蠻殺了那弟兄後,又向我古三郎衝來,我古三郎不如如何又有了力氣,什麼都不顧了,只想與那胡蠻同歸於盡,爲那弟兄報仇。那胡蠻見我與他拼了命,反而縮手縮腳,也許是那位弟兄在天之靈保佑,不知從何方射來一流矢,那胡蠻掉下馬來,我古三郎上去一刀便砍下了他腦袋,隨後不再猶豫,跑去幫忙別的弟兄。此時八千新兵已經不到四千人,可硬是支撐了半個時辰,直至北疆大營的援軍趕到,全殲了這六千胡蠻,可我等也只餘下不足千人。”

古三郎突然扯開胸甲,取下一塊鐵牌,高高舉起:“諸位禁衛軍兄弟,這塊鐵牌是從那位死去的兄弟身上取下的,當時我只知他叫李大哥,在這批新兵中他是最爲勇猛的一個,可爲了救我這懦弱無能的古三郎,都未曾落下個全屍。我古三郎從那戰以後,時刻將此鐵牌掛在胸前,我這條命是李大哥給的,他這般對我,我也這樣對待其他兄弟,我黑騎軍上下都是如此。在沙場只有相互呼應支援,纔能有活命的機會,懦弱膽小隻顧自己性命的人總是死得最快的一個。”

另幾個黑騎軍軍官也談了個人初上疆場的情形,楚錚等他們都說完了,對禁衛軍說道:“你們可聽清了?這是古都尉他們幾人歷經數百次血戰的經驗之談,自古兩軍相逢勇者勝。爲將者再怎麼如何神機妙算運籌帷幄,始終仍需短兵相接,這時就要看軍士是否較敵更爲勇猛,戰法更爲嫺熟,方可有取勝之望。戰法本將軍倒並不擔心,你們與古都尉他們有所不同,他們幾人初上沙場仍是新兵,而你們最少也在禁衛軍中待了兩年,重要的是能否將平日所操練的在沙場上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而且禁衛軍偏重於步兵操練,來犯的突厥則是不折不扣的騎兵,步兵對抗騎兵衝殺,氣勢猶爲重要,所列方陣只要有一角潰敗,定是全盤皆輸!你們記住了嗎?”

禁衛軍齊聲吼道:“記住了!”

楚錚來回踱了幾步,沉吟良久忽道:“記得本將軍在出徵前便對諸位兄弟說過,此次我三千將士赴北疆,是爲抵禦突厥,護我大趙江山而來,絕非只是到此一遊。若到了此時還有人認爲本將軍乃當朝太尉之子,定不會身犯險境,那就是大錯特錯。今日大夥也該體會到了,本將軍所說並非虛言,若不是那些馬賊無膽進攻,否則兩千騎兵強衝我軍盾陣,縱使有黑騎軍相助,我軍至少也要傷亡數百人。”

楚錚環視一眼,冷冷說道:“本將軍方纔跟在你們身後,就是想看看是否有人會臨陣脫逃,也事先吩咐過陸校尉等人,若有後退者,殺無赦。所幸馬賊先行退去,顧全了我等同袍之誼,但也將心有異志者掩蓋了起來,本將軍在此給爾等最後一次機會,心有畏懼想回京城者,出列站到本將軍右側,本將軍決不會爲難你們,並書公文准許爾等隨輜重兵一同回京。”

三千禁衛軍鴉雀無聲,可楚錚看得分明,有幾人目光遊離不定,哼了聲道:“只給你們一頓飯的功夫,你們自個兒斟酌一番。此時不走,若到了北疆大營再有何異舉,則以動搖軍心之罪論處,定斬不饒!”

良久,一個人悄悄走了出來。楚錚看了他一眼,也是認識的,此人名叫舒裕,乃是方家的遠親。舒裕向楚錚拱拱手,想說些什麼,可咳嗽了數聲終究低下頭去。

有舒裕帶了頭,其他人也就沒那麼多顧忌了,三三兩兩地走了出來,既有原十一營的將士,也有從其他各營抽調而來的人,不一會兒楚錚左側便聚集了一百多人。

忽見一人從隊列裡急奔而出,楚錚見了也不禁愕然,居然是馮遠!陣中許唯義更是破口大罵:“姓馮的,原來你也是個孬種,老子算瞎了眼了,居然把你當兄弟!”

馮遠不答,跑到那百餘人中間,將一個畏縮着身子的都尉扳了過來,看了看其面目頓時拳腳相加:“不成器的東西,我們馮家居然出了你這種廢物。”

楚錚想起來了,那都尉是馮遠的堂弟,當初是馮遠硬求着自己把他的名字最後添加進來的,他們馮家歷代從軍,難怪馮遠會如此惱火。

“馮遠,退回隊中去。”楚錚喝道,“人各有志,不必勉強。此時退出總比沙場上衝鋒陷陣時再往後跑來得好。”

馮遠又踢了一腳才恨恨地住手,回到隊列中。許唯義滿面笑容迎了上來:“小馮……”

“滾!”

馮遠一個巴掌扇了過去,許唯義紋絲不動,“啪”的一聲,臉上多了幾道紅印。

馮遠一愣,道:“你爲何不躲?”

許唯義摸了摸臉,苦笑道:“誰讓我居然不相信自己兄弟,確實該打。”

馮遠也感恨意猶在,搓了搓雙手:“那讓我再打兩下好不好?”

“去你的。信不信老子會還手?”

楚錚見陣中不再有人走出,說道:“伍紹一,帶他們回去收拾行裝。”

舒裕猶猶豫豫地說道:“將軍方纔不是說讓我等隨輜重兵一同回京麼?”

楚錚懶懶說道:“你們就在此地紮營,等上三天,倪大人返京時自會把你們帶上。”

舒裕一愣:“我等不到北疆大營了?如果那些馬賊捲土重來該如何是好?”

鄧世方在一旁冷笑道:“你們已不屬北上禁衛軍之人,爲何還去北疆大營?難道還嫌我禁衛軍臉丟得不夠嗎?”

一名黑騎軍軍官過來拍拍舒裕肩膀:“放心吧,灰鬍兒不會無故殺人,如果你們真那麼倒黴死在他們手中,等擊退了突厥,我等會爲你們報仇雪恨的。”

舒裕頓時無言。

“楚將軍!”衛泰從林中策馬而來,稟報道:“探子來報,有近千餘騎向我軍左側而來。”

楚錚不驚反奇,馬賊們就算去而復返也不會只來一千人啊。

“那爲何不聞號角聲?”

衛泰答道:“那些人馬穿着我大趙百姓服飾,洪將軍已派人前去查問。”

“這倒是件怪事,”楚錚上馬挽起繮繩,“走,去看看來者何人。”

楚錚趕到時,數千禁衛軍正嚴陣以待,洪文錦見楚錚來了,上前道:“參見楚將軍。”

楚錚翻身下馬,問道:“洪將軍可知那些是什麼人?”

洪文錦答道:“回楚將軍,據他們所稱,這些人乃是我大趙武林自發組成的義軍,願在我北疆大營帳下效力,共御來犯之敵。”

楚錚一皺眉:“怎麼,是武林中人?”也難怪楚錚皺眉,他前段時日南下,連屠趙國武林兩大世家破釜山莊和太平展家,幾乎已成了武林公敵。

洪文錦從親兵手中取過幾份文書:“這些是地方官府所批的通行文書,應該不假。以青州項千帆爲首的十餘人正在林外等候想求見將軍,他們見我軍在此紮營,想與我等一同前往北疆大營。”

洪文錦見楚錚臉色不豫,小心地說道:“楚將軍,大趙武林歷來有自發組織義士抗敵的傳統,這項千帆末將雖未曾見過,但也久有耳聞。此人在大趙武林聲望極高,多次率義士來我北疆大營,與王老統領、兵部尚書郭大人和孟統領私交甚好,將軍還是見上一見吧。”

楚錚暗想既是如此,看在外公面子上也不能過於怠慢,何況自己也不能當一輩子武林公敵,武俠小說裡那可是一個大反派的角色,到最後都不得好死的,如果藉此機會化解恩怨那是再好不過了,就算化解不了,武林中人也不是鐵板一塊,分化收買總是可以的。

“呵呵,那就有勞洪將軍出林迎接,本將軍在此恭候。”

第5章 冤家路窄第33章 春宵第1章 北疆首戰(上)第1章 一石二鳥第8章 黑騎雄風第142章 終身大事第127章 勢在必行第9章 皇上駕崩第16章 魔門血祭第5章 認祖歸宗第22章 天賜良機第9章 利之所趨第51章 三方會盟(上)第48章 有苦難言第2章 自投羅網第64章 蓄勢待發第7章 割袍斷義第12章 恃強凌弱第16章 魔門血祭第13章 火燒山莊第13章 功成名就第2章 自投羅網第29章 栽贓嫁禍第115章 母子相見第14章 火狐第18章 後悔莫及第9章 皇上駕崩第104章 重回楚府第82章 萬夫莫當第25章 食殺第18章 重回京城第17章 後世名人第52章 三方會盟(中)第8章 楚家鷹堂第30章 餘波未平第2章 針鋒相對第94章 在此一舉第18章 重回京城第30章 整肅第39章 程氏一族第96章 巧彤拜師第110章 試探之舉第33章 春宵第104章 重回楚府第9章 利之所趨第10章 傷心欲絕第123章 有心失言第96章 巧彤拜師第9章 未雨綢繆第109章 咸陽城內第六部逐鹿中原第十一章第9章 未妻先妾第14章 佳人已去第70章 北疆宣撫第131章 無言以對第101章 天意難違第122章 大回春手第73章 逃出生天第91章 不死不休第12章 威逼誘降第48章 有苦難言第113章 後續之策第56章 別無選擇第93章 功虧一簣第142章 終身大事第23章 長談第18章 重回京城第15章 竟是故人第14章 太平展家第40章 離家出走第14章 火狐第2章 針鋒相對第26章 前塵往事第61章 偷樑換柱第10章 欺上瞞下第120章 初登朝堂(下)第29章 栽贓嫁禍第111章 朝堂爭執第1章 春意濃濃第78章 東奔西顧第128章 力所能及第24章 史書之迷第17章 暗流第46章 暗渡陳倉第41章 由你作主第140章 天道之徑第12章 算計第72章 一語成讖第14章 太平展家第33章 三度進宮第62章 臨陣傳令第4章 上京風雲第一百三十五章第3章 東山再起第28章 出手相救第73章 逃出生天第20章 內亂(下)第8章 有心投效第6章 離家出走
第5章 冤家路窄第33章 春宵第1章 北疆首戰(上)第1章 一石二鳥第8章 黑騎雄風第142章 終身大事第127章 勢在必行第9章 皇上駕崩第16章 魔門血祭第5章 認祖歸宗第22章 天賜良機第9章 利之所趨第51章 三方會盟(上)第48章 有苦難言第2章 自投羅網第64章 蓄勢待發第7章 割袍斷義第12章 恃強凌弱第16章 魔門血祭第13章 火燒山莊第13章 功成名就第2章 自投羅網第29章 栽贓嫁禍第115章 母子相見第14章 火狐第18章 後悔莫及第9章 皇上駕崩第104章 重回楚府第82章 萬夫莫當第25章 食殺第18章 重回京城第17章 後世名人第52章 三方會盟(中)第8章 楚家鷹堂第30章 餘波未平第2章 針鋒相對第94章 在此一舉第18章 重回京城第30章 整肅第39章 程氏一族第96章 巧彤拜師第110章 試探之舉第33章 春宵第104章 重回楚府第9章 利之所趨第10章 傷心欲絕第123章 有心失言第96章 巧彤拜師第9章 未雨綢繆第109章 咸陽城內第六部逐鹿中原第十一章第9章 未妻先妾第14章 佳人已去第70章 北疆宣撫第131章 無言以對第101章 天意難違第122章 大回春手第73章 逃出生天第91章 不死不休第12章 威逼誘降第48章 有苦難言第113章 後續之策第56章 別無選擇第93章 功虧一簣第142章 終身大事第23章 長談第18章 重回京城第15章 竟是故人第14章 太平展家第40章 離家出走第14章 火狐第2章 針鋒相對第26章 前塵往事第61章 偷樑換柱第10章 欺上瞞下第120章 初登朝堂(下)第29章 栽贓嫁禍第111章 朝堂爭執第1章 春意濃濃第78章 東奔西顧第128章 力所能及第24章 史書之迷第17章 暗流第46章 暗渡陳倉第41章 由你作主第140章 天道之徑第12章 算計第72章 一語成讖第14章 太平展家第33章 三度進宮第62章 臨陣傳令第4章 上京風雲第一百三十五章第3章 東山再起第28章 出手相救第73章 逃出生天第20章 內亂(下)第8章 有心投效第6章 離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