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整肅

天矇矇亮,一陣淒厲的號角聲響徹了參將營。附近幾個軍營的軍士們早已習慣了這種怪聲,翻了個身繼續呼呼大睡。

參將營內卻是另一副景象,一些黑騎軍軍士大聲斥喝着,催促着麾下的武林中人整裝待發,有幾人似並不服氣,嘴中罵罵咧咧的。若是往日,那些黑騎軍士早就罵還過去了,今日卻一反常態並不開口,只是嘴角邊卻帶着絲陰冷的笑意。

校場內依舊寒風凜冽,吹得旌旗獵獵作響。楚錚半躺在點將臺的一張大椅上,冷冷地看着分批而來武林中人,身旁一支香早已燃成了灰燼。

臺下吵吵嚷嚷的武林中人終於覺得有些不對勁了,一個個都閉上嘴,臺上這位少年將軍他們並不陌生,師門長輩曾反交待一定要聽從此人的號令,只是到精銳營這幾天他從未露過面,而負責操練的黑騎軍士們都如凶神惡煞一般,雙方起了不少爭執,不少人已將師長的話拋於腦後。

楚錚案上取過一張紙,遞給衛泰:“念!”

“季文政,王岐,章立本,周維俊……”衛泰唸了十幾人的名字,喝道:“出列!”

武林羣豪面面相覷,無一人走出來。衛泰冷笑一聲:“好啊,膽敢違抗軍令,來人,刀斧手伺候!”

“遵命!”近百名黑騎軍殺氣騰騰的圍了過。

“且慢!”一個灰衣人從隊伍中走了出來。對楚錚拱手道,“楚將軍,我等犯了何罪,竟要動用這般陣勢?”

楚錚看了他一眼,道:“你是何人?”

“在下週維俊,乃金刀門下弟子。”

“你就是周維俊。”楚錚點點頭。驀然喝道:“其餘人呢?難道沒膽站出來麼?”

隊伍中騷動片刻,三三兩兩地走出十餘人來。楚錚環視一眼:“報上姓名。”

“在下王岐。”

“季文政。”

……

……

“好。”楚錚道,“周維俊,我且問你,三日前你與韓勵琛、季觀之二人不服管教,並動手打了黑騎軍都尉王秉哲,可有此事?”

“確有此事。”周唯俊坦然承認,“但楚將軍可知這些軍士對我等殘酷不仁,動輒斥喝打罵,根本不把我等當人看待。還請楚將軍主持公道。”

楚錚淡淡說道:“軍中只有軍法,沒有公道,有也只有依照軍法做到賞罰分明。”

周維俊一愣,隨即怒上心頭:“楚將軍如此偏袒,怎能服衆。”

“大膽!”衛泰喝道。“竟敢對將軍這般無禮。”

楚錚擺擺手阻止了衛泰,喝道:“李元宗!”

李元宗上前一步,道:“末將在。”

楚錚森然說道:“本將軍命你操練這五百武林義士,到今日就這般模樣麼?”

“末將知罪。”李無宗俯首道。

“知罪就好,來人。將李元宗帶下去打二十大板。”

“得令。”

衆目睽睽之下,李元宗被帶到校場中央,趴在行刑臺上。兩名軍士手持木杖將他打了二十大板。打完後兩個軍士攙扶着李元宗重新來到將點臺前。

“末將李元宗領罪完畢,前來複命。”李元宗身形踉蹌,只不過大半是裝出來地,那幾個行刑軍士手底自有分寸,聽板子聲闆闆到肉,其實力道不重,李元宗皮糙肉厚,最多有些行動不便而已。

“你雖有罪,但麾下軍士也難逃其責。命你所部卸下盔甲。繞校場四周跑至午時,不得停歇。”

數百名黑騎軍軍士默默脫下盔甲,在幾名校尉的帶領下,圍繞着校場跑開了。

“朱通、展仲羣何在?”

展仲羣和朱通應聲而出,站到楚錚身前。楚錚道:“你二人身爲營中軍法官,執法不力,姑念爾等乃是初犯,就隨這些軍士一同受罰。”

展仲羣與朱通領命而去。楚錚事先就與他們商議過,前幾日面對這些散漫慣了的武林中人,他二人深感執法之難,見楚錚藉機大力整頓亦深爲贊同。

武林羣豪們看得大氣也不敢出,那十餘人也是銳氣大挫,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是好。

楚錚看着這幾人,緩緩說道:“李副將辦事不力,貽誤軍情,已得到懲處。你們這幾人以下犯上,視軍紀於無物,又該當何罪?”

“楚將軍。”周維俊硬着頭皮說道,“若是上陣殺敵,周某等人決不退縮,可這些黑騎軍根本就是存心折磨我等,白天操練再苦倒也罷了,可每夜至少七八次示警,從不讓人睡一次好覺,對我等隨身物品也百般刁難……”

周維俊停頓了下,楚錚接口問道:“還有麼?”

周維俊想了想,道:“大體就這些。楚將軍,我等來北疆是爲抵禦外敵報效朝廷而來,並非來受這窩囊氣的。”

“周維俊,你所說不足以作爲以下犯上的理由。夜間示警是爲提高你等警覺性,兩軍對陣敵軍劫營還分時辰麼?當日招你們入精銳營時本將軍已經說得很明白,一入此營便不再是大趙百姓,而是數十萬大軍中一員,一切行爲舉止皆以軍法爲準則。何況精銳營之所以稱爲精銳,營內任何一員都必需是軍中最傑出之士,對其要求更應嚴之又嚴,可看你等這些時日舉動,根本不配精銳二字,簡直是一羣烏合之衆!”

楚錚長嘆一聲:“本將軍原本以爲你們一腔熱血。來我北疆大營爲國效力,定是不畏任何艱險,如今看來本將軍想錯了。不過還好爲時不晚,再給你們一次機會,三柱香之內,若有人不願留下儘可直言。本將軍決不爲難。”

臺下鴉雀無聲。楚錚見狀一聲冷哼:“本將軍醜話說在前頭,日後操練強度較前幾日更勝十倍,此時不說屆時再言退者按臨陣脫逃罪論處。”

“衛泰,點香計時,有心退出者站到點將臺下右首。”

三柱香很快燃盡,還是有十幾人站到了臺下右首,方纔點到名地佔了其中過半,周維俊亦在其中,滿臉地不服。

“很好。”楚錚左手一擡,身後陸鳴手託一木盤走了過來。楚錚揭開蓋在上面的紅布,只見盤內放着十幾塊形狀各異的令牌。

陸鳴將此木盤端到那十幾人面前,周維駿等臉色大變,這些令牌都是此次前來北疆各大門派的信物,怎麼會在楚將軍手中?

楚錚冷冷說道:“取過師門信物。各自回去覆命吧。”

周維俊急道:“楚將軍……”

楚錚拍案喝道:“不從軍令,對師門亦敢不敬嗎?也罷,你們不取,本將軍自會派人送去。來人,將這些無膽鼠罪轟出軍營。”

黑騎軍轟然應是。他們早已對這些武林中人不滿。此時當然不會客氣。周維俊被推攘了幾下,不由心頭火起,反手一掌將一黑騎軍士打倒在地。

周維俊順勢起腳想將那軍士踢開。忽覺身子一沉,那腳已被一軍士抱住。周維俊只能單腳支地,正想揮拳去打,雙臂亦被兩人從身後架住。這些黑騎軍一對一自然誰也不是周維俊的對手,但皆久經沙場,年紀在三十左右,都是老兵油子了,臨戰經驗豐富,出手時機把握極準。還沒等周維俊運氣發力將那幾個軍士甩開。又是六七人一擁而上,登時把他擡了起來,期間自然不忘暗下黑手,周維俊肋下及關節處連挨十餘拳,一時間再也無力反抗。

其餘諸人膽敢還手地遭遇也是大同小異,被黑騎軍架着從營門口扔了出去。

“陸鳴,你帶着這幾人師門令牌拜會各位門主,向其闡述詳情。”

餘下的武林中人不由暗暗慶幸,如此一來周維俊等人不但是替師門抹了黑,日後在江湖上恐怕也要蒙上一個懦弱膽怯的惡名,這輩子再難擡頭了。

楚錚向臺下掃了一眼,衆人無不擡頭挺胸站得筆直。

楚錚開口說道:“諸位既然選擇留下,日後注意事項方纔已說得很清楚,本將軍不再多言。爾等都是我大趙武林的佼佼者,自該有相應的待遇,本將軍已得統領大人許可,並向兵部稟報,凡入我精銳營者,最低軍職爲牙尉,戰事結束諸位回到原籍,亦可按此到各地官府備案,若仍有意願從軍者可到上京城來,本將軍可舉薦在禁衛軍中效力。”

此言一出,臺下嗡嗡聲不絕。一人忽叫道:“將軍此言當真?”

楚錚笑道:“此地人數甚衆,本將軍若再實言,日後還哪有臉面見人。”

不少人面帶喜色,能在京中任職就算家鄉地父母官見了也要禮讓三分,何況日後如由楚將軍舉薦,等於是攀上了楚家的高枝。

其餘一些人雖對從軍沒有興趣,但對楚錚能這麼爲自己着想還是比較滿意,心中敵意亦是大減。

“不過。”楚錚話鋒一轉,“前幾日你等憊怠成性,不可不罰。卸下兵器,隨朱門主和展仲羣一同繞校場跑至午時。”

羣豪不再抗拒,反倒嘻嘻哈哈地卸下兵器,一窩蜂地跟在展仲羣和朱通身後,不時還打鬧着。

楚錚搖搖頭,回頭對許唯義和馮遠道:“從禁衛軍中抽調五十人,組成軍法隊,我看這些人還會有人不安份的。”

馮遠摩拳擦掌:“將軍你就放心吧,末將定會將當年所遭之罪十倍加以他們身上。”

方令信站在太平宮門口。心中有些惱怒。長公主派人宣自己到此晉見,可宮女進去多時了也不見動靜,着實太過無禮。

“相國大人久等了,請隨小婢來。”

方纔進去通報地宮女總算出來了。方令信哼了一聲:“煩請前面帶路。”

轉了幾個彎,穿過數條小徑,一座宏偉的宮殿矗立在方令信面前。一時間方令信竟是驚呆了。宮內居然還有這等所在?

太平宮自趙國建朝以來一直是公主地居所,除了當今這位長公主外歷代公主都十分低調,朝廷重臣極少自然也不會到這裡來。方令信當了十餘年的相國,還是第一次踏進這太平宮。

“相國大人,這邊請。”那宮女說道。

方令信嗯了一聲,回首看了看,這才發覺這太平宮的宮牆比其它地方高出不少,院內大樹鬱郁蒼蒼,將那座宮殿完全遮掩住了,難怪從外面一點都看不出來。

方令信跟在宮女身後步入大殿。有了方纔的經歷,看着這個比自己平日上朝地地方大了四五倍地所在,方令信不再那麼震驚,只是邊走邊忍不住四下打量着,暗想難怪那宮女通報了那麼長時間纔出來。如今看來已算是快的了。

楚名棠與郭懷早已到了。方令信見過趙茗後,忍不住對楚名棠問道:“這裡就是後漢太宗當年早朝之處吧?”

“不錯。”楚名棠笑道,“相國大人覺得如何?”

方令信肅然說道:“龍蟠虎踞,氣勢非凡。”他心中卻有些疑惑。傳聞本朝太祖是聽了一個道士進言這裡缺少龍脈之氣,才又重建了座宮殿而將此地封存。如今看來那道士所言根本就是放屁,自己也算見多識廣了。此地無論風水、工藝還是其它方面均遠勝於如今所用的議事大殿,太祖難道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好了,今日叫你們到此並非議論此殿地。”趙茗的聲音在空曠地大殿上略帶回音,聽來竟有種莫名的威嚴。

“新皇登基一事不能再拖了,三位可有良策?”

臺下三人齊聲道:“微臣唯長公主之命是從。”

趙茗怒哼一聲,每談起此事這三人就是這副樣子,連郭懷也都跟着學壞了。

不管了,反正今日不把話說清楚你們就別想離開太平宮。

“相國大人,你是百官之首。由你先說。”趙茗開始點將了。

方令信第一次覺得當這百官之首也有麻煩之處,何人登基這事朝堂之上不知翻來覆去吵了多少遍了,自己哪能說出什麼新意來?何況這位長公主亦是極有主見之人,她這般逼迫無非想讓自己附和她的心思罷了。

方令信囉哩囉嗦地廢話說一大堆,趙茗直聽得暈暈乎乎,可仔細一回味,其中意思還是長公主你自個作主吧,我不反對就是了。

方令信退了下去,趙茗有氣無力地說道:“太尉大人,你呢?”

楚名棠繞圈子的本事尤在方令信之上,上至三皇五帝下到周圍秦齊吳三國都拿來評論了一番。只可惜趙茗已經有了方纔的經驗,還沒等楚名棠談到這些與趙國現狀有何系便已忍不住了,臉色鐵青打斷道:“不必再說了,太尉大人真是好口才,只是叫人聽不明白。郭懷,你呢?”

郭懷本不善於言辭,讓他說些口不對心地話更非所長,吭吭哧哧了半天也道不出個所以然來,趙茗只覺比方纔聽楚方二人胡說八道更爲來氣,喝道:“夠了!”

郭懷一驚,正不如如何是好,忽見楚名棠偷偷衝他做了個手勢,示意他退下。郭懷猶豫片刻,後退一步站到方令信身後。

過了許久,趙茗緩緩說道:“昨日宮內出了件醜事,三位可已知曉?”

楚名棠和方令信默不作聲,在這等時刻宮內一舉一動都未必瞞得他二人,只有郭懷面帶驚訝之色看向趙茗。

“皇后娘娘率人闖入童妃娘娘宮內,賜白綾毒酒逼她自盡,童妃堅拒不從,皇后娘娘便令下人慾強行勒殺童妃。幸得琳妃娘娘及時趕到,童妃才免於一死。”趙茗柳眉一豎,“似這等無才無德怎能爲一國皇太后?本宮意已決,囚禁皇后,立昌平王世子趙應爲皇。”

楚名棠和方令信心中一陣輕鬆,這些話只能由趙茗之口說出,自己身爲臣子當然有所顧忌。只是畢竟要囚禁皇后娘娘,過快附和未免顯得與自己身份不符,兩人臉上幾乎同時浮現爲難之色。

郭懷則低着頭看着地上的青石板,暗暗嘆了口氣,皇后娘娘沒有了韋驊地支持,根本無法與趙茗相抗,爲何還要在後宮如此囂張?事已至此,自己唯有日後設法保住她性命,也算對得起先皇了。

臺下三人默不作聲,趙茗也不着急,悠然品起茶來。楚名棠和方令信是一對老滑頭,郭懷在朝中威望權勢遠在這二人之下,趙茗之所以拉上他,是想扶植他與楚名棠方令信相抗衡,如今看來效果不佳,此人過於老實了。

幾人就這麼僵持着。也不知過了多久,方令信忽道:“長公主,微臣……微臣可否暫且告退片刻?”

楚名棠微感驚奇,看了方令信一眼,只見他臉色忽青忽白,兩腿微微打顫,突然明白過來,這老小子內急受不了了。

趙茗強忍住笑,板着臉道:“不行,此事未有定奪之前誰也不準離開。”

方令信無奈,只好以求助的眼光看向楚名棠。楚名棠兩眼卻盯着大殿頂部眨也不眨,似是看呆了。

楚名棠,你狠。方令信暗自咒罵着,只覺尿意越來越急,若是當場出醜日後定成百官笑柄,只好道:“長公主方纔所言極是,如今朝政混亂,唯有采取雷霆方可解決。昌平王世子年輕雖輕,但才德……出衆,若能爲君實我大趙之福。”

楚名棠暗笑,這種大事方令信才說了這麼幾句,看來他是真是受不了,便上前一步道:“相國大人所言有理,長公主此舉確是良策,不過……”

楚名棠你還不過什麼?方令信差點破口大罵。還好楚名棠也不想過份與他爲難,只說了兩三句便了事。

郭懷此時也看出來了,只是他並不喜歡做那落井下石之事,道:“相國大人、太尉大人既是如此說了,微臣並無異議。”

趙茗點點頭:“本宮多謝三位大人支持。對了,相國大人如有要事請自便,來人,送相國大人。”

方令信匆匆一禮,轉身便向殿外而去,只是兩腿外張,走路姿勢極其怪異。餘下三人無不莞爾。

女子執政畢竟不同啊。楚名棠暗暗想到,換做是先皇方令信定會直言相告,決不會有今日之窘境。還是早些讓趙應登基吧,否則這種情形哪天輪到自己頭上也不得而知。

第47章 步步爲營第100章 章 前朝密室(下)第137章 班師回朝(下)第103章 太后楚琳第136章 班師回朝第10章 傷心欲絕第9章 利之所趨第18章 重回京城第102章 宮中巧遇第8章 軍中侍女第110章 試探之舉第23章 苦肉之計第19章 言多必失第69章 京城暗流第20章 內亂(下)第89章 佳人重現第20章 及時行樂第101章 天意難違第96章 巧彤拜師第6章 一敗塗地第65章 天意人心第104章 重回楚府第12章 算計第74章 長公主敏第16章 柔情第8章 登門拜訪第50章 誓血爲盟第116章 大鬧刑部第141章 一代妖孽第77章 補救措施第32章 善後之事第18章 重回京城第4章 太平不平第20章 險象環生第123章 有心失言第12章 廢長立幼第10章 欺上瞞下第137章 班師回朝(下)第117章 將罪折功第一百三十五章第82章 萬夫莫當第142章 終身大事第7章 各懷心機第50章 誓血爲盟第14章 魔之天魅第133章 魔門伏子第123章 有心失言第13章 功成名就第18章 權力重組第14章 佳人已去第15章 軍師第25章 浮出水面第7章 恩將仇報第48章 有苦難言第87章 禁忌所在第23章 蛛絲馬跡第29章 栽贓嫁禍第15章 重返上京第112章 論功行賞第90章 李代桃僵第136章 班師回朝第15章 軍師第23章 長談第92章 世事無常第120章 初登朝堂(下)第30章 整肅第18章 後悔莫及第10章 馬到成功第59章 四方雲涌(中)第4章 轉道太平第86章 葉門之迷第82章 萬夫莫當第90章 李代桃僵第20章 亡羊補牢第1章 楚氏宗主第89章 佳人重現第84章 一唱一和第4章 太平不平第23章 梨園祖師第30章 賞罰分明第23章 苦肉之計第8章 黑騎雄風第23章 苦肉之計第9章 重返大營第25章 大德高僧第90章 李代桃僵第32章 初上青樓第7章 五絕狂生第87章 禁忌所在第14章 聯手伏擊第15章 要戰則戰第8章 軍中侍女第36章 楚府大婚第23章 苦肉之計第5章 火雲神駒第13章 河東獅吼第5章 認祖歸宗第123章 有心失言第2章 自投羅網第3章 東山再起
第47章 步步爲營第100章 章 前朝密室(下)第137章 班師回朝(下)第103章 太后楚琳第136章 班師回朝第10章 傷心欲絕第9章 利之所趨第18章 重回京城第102章 宮中巧遇第8章 軍中侍女第110章 試探之舉第23章 苦肉之計第19章 言多必失第69章 京城暗流第20章 內亂(下)第89章 佳人重現第20章 及時行樂第101章 天意難違第96章 巧彤拜師第6章 一敗塗地第65章 天意人心第104章 重回楚府第12章 算計第74章 長公主敏第16章 柔情第8章 登門拜訪第50章 誓血爲盟第116章 大鬧刑部第141章 一代妖孽第77章 補救措施第32章 善後之事第18章 重回京城第4章 太平不平第20章 險象環生第123章 有心失言第12章 廢長立幼第10章 欺上瞞下第137章 班師回朝(下)第117章 將罪折功第一百三十五章第82章 萬夫莫當第142章 終身大事第7章 各懷心機第50章 誓血爲盟第14章 魔之天魅第133章 魔門伏子第123章 有心失言第13章 功成名就第18章 權力重組第14章 佳人已去第15章 軍師第25章 浮出水面第7章 恩將仇報第48章 有苦難言第87章 禁忌所在第23章 蛛絲馬跡第29章 栽贓嫁禍第15章 重返上京第112章 論功行賞第90章 李代桃僵第136章 班師回朝第15章 軍師第23章 長談第92章 世事無常第120章 初登朝堂(下)第30章 整肅第18章 後悔莫及第10章 馬到成功第59章 四方雲涌(中)第4章 轉道太平第86章 葉門之迷第82章 萬夫莫當第90章 李代桃僵第20章 亡羊補牢第1章 楚氏宗主第89章 佳人重現第84章 一唱一和第4章 太平不平第23章 梨園祖師第30章 賞罰分明第23章 苦肉之計第8章 黑騎雄風第23章 苦肉之計第9章 重返大營第25章 大德高僧第90章 李代桃僵第32章 初上青樓第7章 五絕狂生第87章 禁忌所在第14章 聯手伏擊第15章 要戰則戰第8章 軍中侍女第36章 楚府大婚第23章 苦肉之計第5章 火雲神駒第13章 河東獅吼第5章 認祖歸宗第123章 有心失言第2章 自投羅網第3章 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