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離家出走

這少年正是楚家三公子楚原是也。

見樑臨淵這麼不客氣,楚原臉也板了起來:“樑大人,你是禮部侍郎而非兵部侍郎,我楚原身上有沒有軍令關你何事了。”

樑臨淵一窒,這一月來他在北疆大營耳濡目染,言談中不自覺亦帶了絲殺伐之氣,可楚原說得沒錯,自己的確是無權過問他。

孟德起見樑臨淵受窘,便道:“本人孟德起,這位可是楚參將?”他一聽楚原二字,便知道眼前是何人了,心想難怪看他有幾分眼熟,原來是楚錚的兄長。

楚原嚇了一跳,沒想到這身着便服之人就是北疆大營統領,忙行以軍中之禮:“禁衛軍參將楚原參見統領大人。”

“不必多禮。”孟德起將他扶起,“不知楚參將來我北疆所爲何事?”

楚原瞟了眼樑臨淵,小聲道:“統領大人,可否容末將稍後私下稟報?”

孟德起見樑臨淵面色鐵青,猶豫道:“這個……”

孟德起滿臉的遲疑,“這個”了老半天,樑臨淵再笨也明白了,強捺心頭怒火,道:“統領大人,下官告辭了。”

孟德起立馬拱手道:“恕不遠送,樑大人一路順風。”

看着樑臨淵一行漸漸走遠,孟德起忽道:“楚將軍與樑大人似有芥蒂?”

“也沒什麼。只是末將有次一拳將他打得昏迷數日。”楚原頗有些喪氣,“不過未曾料到這拳竟打出個禮部侍郎來。”

孟德起一愣,不由搖頭苦笑。

到了統領大帳,王明泰已得親兵通報在此等候。當年王明泰回京探親,楚原也見過這舅舅幾面,不待他開口搶前一步施禮道:“甥兒拜見舅舅。”

王明泰面沉似水:“你來北疆作什麼。可曾得你父親許可?”

“請舅舅放心。”楚原笑道:“孩兒身邊有皇上地密旨,否則哪敢私出京城。”

王明泰心中一凜:“此話當真?”

楚原從懷中取出張皺巴巴的絹紙:“請統領大人和舅舅過目。”

王明泰和孟德起接過一看,只見上面寫道:“着禁衛軍參將楚原出京考察民情,各地官員見諭便宜行事。”

王明泰看了半天,輕輕對孟德起說道:“看似不假,至少所蓋玉璽是真的。”

孟德起點了點頭,王明泰又問楚原:“皇上是讓你考察民情,你爲何跑到北疆大營來了?”

楚原笑道:“孩兒來到北疆附近。想起舅舅也在此地,特前來拜見。”

“既已見過,你還是快些離開吧。”王明泰冷聲道,“大戰即起,在此多有不便。”

“別啊舅舅。”楚原急道,“孩兒與小五亦許久未見了,等他回來再說不遲。”

王明泰此時已是心中雪亮,毋論這密旨是真是假,楚原身邊居然沒有一個隨從。何況他還滿身塵土,倒似日夜兼程而來,其中肯定有蹊蹺。

王明泰看了孟德起一眼。孟德起卻視若未見。反正這楚原有密旨在身,即使日後追究起來也可交待了,世家之事就是世家的人去操心吧。

“也罷,你就暫且留下。”孟德起的心思王明泰也明白,考慮再三後還是決定不趕楚原走了,他孤身一人萬一在路上出什麼差池可就麻煩了。稍後派人回京稟報太尉大人就是了,由他來做定奪吧。

“多謝舅舅。”楚原偷偷抹了把汗。

“謝就不必了。”王明泰哼了一聲,語氣忽轉嚴厲,“原兒。你畢竟不是我北疆大營的人,凡事都需避嫌,平日就呆在錚兒帳中,不可隨意走動。若惹出什麼事端來,不必等統領大人治罪,舅舅便饒不了你。”

孟德起在一旁聽着,忽然覺得有些奇怪,王明泰平日裡對楚錚十分和氣,未語先笑,自己還以爲是他畏懼楚太尉不敢得罪其子,可今日看來,同樣是外甥在這楚原面前卻端足了長輩地架子,真是耐人尋味。

王明泰把該交待的都當着孟德起的面對楚原交待了。孟德起說了幾句不痛不癢的場面話,藉口巡營便離開了。

“先到舅舅那邊吧。”王明泰道,“錚兒營內還有你在禁衛軍和南線大營時的舊部,看你灰頭土臉的,哪還有一絲爲將者的風範,也不怕丟了顏面,待清理整齊了舅舅再送你過去。”

“此事稍後再說,舅舅。”楚原苦着臉道,“能不能叫人先給孩兒準備點吃的,我都快餓暈了。”

楚原直吃得肚皮溜圓,又舒舒服服地泡了個澡,梳洗完畢跟在王明泰身後向楚錚營帳走去。一路上王明泰仍不時出言試探,楚原卻只提京城趣事,半點口風也不露。

“咦,那兩丫頭呢?”王明泰四下看了看,只見楚錚帳中空無一人。

“丫頭?”楚原奇道,“小五帳中還有女子服侍?”

“北疆不同於南疆大營。”王明泰瞪了楚原一眼,“此事你心裡知道便是,回京不得亂嚼口舌。”

“孩兒明白。”楚原卻想到歪處去了,心裡正琢磨着日後回京是對先對柳輕如說呢還是先告訴敏公主。

內帳門簾忽一掀,採雲捧着幾件衣物走了出來,見王明泰在此,忙行禮道:“奴婢參見王將軍。”

王明泰還答話,又一人赤裸着上身從內帳走出。

“舅舅來了……三哥?!”突厥大營距此不足百里。楚錚與程浩然道別後連夜起程,剛剛回到自己營帳王明泰就來了,可萬沒想到楚原也在此,着實大吃一驚。

“原來錚兒已回來了。”王明泰頓時放下心來,“正巧,哼哼。原兒說他途經北疆,特意來看你了。”

“小五啊。”楚原摸着下巴,眼神在楚錚身上瞄來瞄去,口中嘖嘖有聲,“你可真是風流成性,居然在軍中也敢白晝宣淫。”

“去你地。”楚錚笑着一拳捶了過去,“小弟出塞一月有餘,只用雪水沖洗了幾次身子,衣衫都有些發臭了。便先回帳換了……三哥是受父親之命而來?”

王明泰冷冷說道:“錚兒此番可猜錯了,你三哥是奉了皇上密旨而來。”

“皇上?”楚錚臉上笑意頓時僵住。

“不過那密旨上雖蓋有玉璽,可連年月都未曾填寫,也不知是何人所擬。舅舅若是知道了定參他一本不可。”王明泰哼了一聲,“原兒,將密旨給錚兒看看,他在京中時日之遠多於你,正可分辯下真僞。”

“舅舅。三哥再膽大妄爲也不會僞造聖旨,給我楚家帶來災禍。”楚錚盯着楚原,道“不過三哥。小弟在此問一句,你來北疆,父親他老人家可否知道?”

楚原猶豫了半天:“自然……不知。”

果然是離家出走。楚錚苦笑,自己早該想到三哥要來北疆就算父親許可,孃親那邊也是決計不準的。

“三哥私自來北疆想必亦是情非得已,此地並無外人,可否坦承相告?”

楚軒搖搖頭:“小五你就別問了,我是不會說地。三哥只想在此呆一段時日,回頭再向父親請罪。”

楚錚道:“三哥此時不說。可你既是來到了北疆,小弟不得不向父親稟報,父親他人家總該知道你是爲何離家出走吧?”

“父親也未必……”楚原嘆了口氣,“總之,小五,哥哥我算是給你身邊的女人害苦了。”

楚錚大奇,忙追問到底是怎麼回事,可楚原怎麼也不肯說了。

而王明泰卻更在意新皇趙應爲何會給楚原密旨,此事可大可小,他畢竟是王家子弟,不問清楚總覺心裡不安。

楚原被逼得沒去,兩害較其輕,便將密旨的來歷招了。原來趙應登基後,牢記父親之言韜光養晦,並不過多過問政事,因此閒暇之時頗多。他方到京城不久身邊也沒有什麼熟悉之人,只有楚原是和他從小玩耍到大,雖有些過節,但大都是兩人年幼時意氣之爭,並無深仇大恨,而楚原平日也幫不了父親什麼,在京中亦是百無聊賴,兩人不自覺便湊到了一起,喝喝小酒,談談童年趣事,倒也不亦快哉。因此楚原有了離家出走之心後,就把主意打到趙應頭上,把他灌得暈暈呼呼後騙來一張出京體察民情的密旨,和禁衛軍統領趙無忌交待一聲後出京直奔北疆大營而來。

“楚名棠,此事不給我個交待,我郭懷與你沒完!”

楚府內院,郭懷正對着楚名棠。戟指大罵。由於太長公主介入,加上自己女兒確實不小了,郭懷勉爲其難同意了她與楚原地婚事。他自己感覺已經夠委屈地了,沒想到訂親之日楚原這小子居然蹤影全無,郭懷胸氣怒氣如火山爆發,一發不可收拾。

楚名棠亦是臉色鐵青,小心翼翼地避開郭懷的唾液星子,道:“我已派人四處查找,若抓到這小畜生,定綁至郭府任由郭兄處置。”

“還是這番套話,聽得我耳朵都生繭了,有個屁用!”

你這老小子每天到我府上翻來覆去也不就那幾句話,什麼抽筋剝皮高懸城門三日,我也聽得耳朵起繭了。楚名棠腹中暗謗,可此事終究錯在已家,只得陪笑道:“郭兄說的是,不過請郭兄看在你我多年兄弟之情的份上,再寬限那麼幾日。”

“也罷,楚老伯對我有大恩,我也不過分緊逼於你。幸好此事朝中百官所知者不多,否則郭某哪還有臉面見人。唉,告辭!”

郭懷感到與楚家結親實是愧對先皇。訂親之事定要竭力從簡,楚名棠拗不過他,想到反正只是訂親,日後大婚再操辦也不遲,便連新任禮部尚書楚名南等族人都未邀請。如今看來反倒是件好事了,不然非鬧得滿城風雨不可。

楚名棠親自將郭懷送至府門外。郭懷上了馬車。臉色頓時由陰轉晴,直感心曠神怡,能讓楚名棠低聲下氣實在是件大快人心之事,沒聽他都稱自己爲郭兄了,哈哈,哈哈!

楚名棠回到內院,只見夫人坐在屋內,柳輕如和蘇巧彤不知何時也來了。

“這郭石頭每天到我楚府發癲,比上朝還準時,依妾身看來他是故意羞辱夫君。”楚夫人不想看郭懷這張老臉。一聽他來了就躲到內室到去了,直到此時纔出來。

“爲夫何嘗不知,可那又如何?”楚名棠長嘆一聲,對蘇巧彤問道,“可有原兒消息了?”

蘇巧彤輕施一禮:“經派出去地人打探。已可確定三公子是向北而去了。”

楚名棠點點頭,對楚夫人道:“原兒自幼生富貴之家,應不會長久在外流浪,爲夫除了家母和琳妹外並無其他親人,只有夫人幾個堂弟在邊疆大營。原兒又喜兵戈之道。想必去北疆找錚兒了。”

“輕如,你速命人趕往北疆大營轉告錚兒,若原兒真到了北疆。讓他替爲父執行家法把這小畜生拿下,決不可再跑了,否則唯他是問。”

柳輕如應道:“輕如遵命。”

楚夫人道:“夫君,這些時日可否叫倩兒多去郭府找找穎兒,替她三哥陪些不是,穎兒是個好女子,此番是我們楚家對不住她了。”

“就依夫人地意思吧。”

蘇巧彤忽道:“楚伯父,小女子還有一事稟報。”

“何事?說吧。”楚名棠道

“據宮中御醫診斷,大少奶奶是憂心成疾。並無大礙,只需細心調理便可。不過院內丫環來報,大少奶奶茶飯不思,長此下去,恐怕病情難免會有反覆。”

楚名棠隨口道:“既是如此,就讓謝太醫暫且住在府內,等小仙痊癒後再回宮內吧,你二人平日亦抽空多陪陪她。”

“是。”

“嗯,下去吧。”

柳輕如和蘇巧彤走後,楚名棠嘆道:“好好的一場婚事竟鬧到這等地步,原兒這小畜生……”楚名棠恨得直咬牙。

楚夫人並不答話,神色竟有些恍惚。

楚名棠覺得有些奇怪,叫道:“夫人?”

“夫君。”楚夫人道,“妾身一直在想原兒爲何要逃婚。這孩子雖是調皮了些,但對你我還是很孝順的,要知媒妁之約向來由父母作主,穎兒文靜端莊,相貌也是上乘,原兒縱有何不滿也不該如此極端行事,這事真有些奇了。而且……方纔巧彤最後所言亦有些古怪。”

楚名棠想了想道:“夫人所指地是小仙病情之事?”

“不錯,巧彤畢竟還算是個外人,這番話應該輕如來說纔是。可妾身見輕如眼神遊離,臉色有異,似有什麼事瞞着你我夫婦一般。”

夫婦二人沉默片刻,楚夫人忽道:“夫君,小仙是何時病倒地?”

“上月二十出頭,是在郭懷答應婚事後兩三日吧。”楚名棠說到此臉色忽一變。

“妾身記得原兒那段時日經常去探望小仙,一呆就是數個時辰,夫君爲此還訓斥過他。”

“是有此事。”

楚夫人喃喃說道:“妾身還記得當年在平原城時,這幾個孩子尚小,寧方謙帶家眷來我府上,小仙似有些怕軒兒,倒與原兒玩耍時間居多。”

楚名棠也陷入沉思:“錚兒將斷劍山莊羅聞楓主僕挖眼割舌留在羅山縣大牢內,爲何原因從沒對爲夫提及,而原兒回京後沒幾日便親赴羅山縣將這二人斬首。”

“小仙受了那麼大委屈亦從不在你我夫婦面前哭訴,反而日漸開朗,上月卻又突然病倒。而巧彤方纔竟似語帶暗示……”

楚名棠夫婦均是一震,相視無語,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種深深地恐懼,頓時出了身冷汗。

不知過了多久,楚名棠顫。巍巍地坐了下來,嗓音竟有些嘶啞:“夫人,小仙在京城住了些時日了,該叫軒兒接她回平原城了。”

“是啊。”楚夫人聲音亦有些顫抖,“叫軒兒親自京城來一趟,向小仙陪個不是,一同回去吧。”

此時已是初春時分,小徑旁邊小樹上已有不少枝頭綻出了一抹嫣紅,翠苓和小月遠遠地跟在柳輕如和蘇巧彤身後,商量着何時到此採摘些花兒放在屋內,少夫人和蘇姑娘肯定喜歡。

“巧彤,你覺得公公婆婆都猜到你所說何意嗎?”

“應該能猜到吧,小妹已經說得很直白了。唉,小妹此番可算棒打鴛鴦,日後不要有報應纔好。”

柳輕如忍不住笑道;“妹妹多慮了。不過說來還是多虧妹妹先知先覺,不然若是那日大嫂和三公子同時不知去向,姐姐想想都有些心悸難安。”

“楚三公子欲與郭家小姐訂婚之事一傳出,寧小仙便臥病不起,三公子常去探望,兩人悄悄話兒一說就是數個時辰,叔嫂之間哪來這麼多話可說?想必定是寧小仙道明瞭心跡。唉,這楚三公子看似豪放不羈,其實亦是個多情人,爲人又衝動了些,說不定還是他先提出要帶寧小仙遠走高飛。寧小仙聽了想必喜極而泣,無語凝噎。可他二人萬沒想到訂婚前幾日小妹寸步不離跟着寧小仙,又命人四周把守,不讓楚三公子進入踏青圓半步,又甘心就此訂親,只得獨自一人離開京城。不過此招也因人而定,若是碰到輕如姐的小郎君,再多幾倍的人也無法攔住他。”

柳輕如嗔道:“好你個妮子,取笑起姐姐來了。”

第17章 後世名人第19章 言多必失第128章 力所能及第31章 走馬上任第8章 軍中侍女第25章 食殺第17章 後世名人第25章 大德高僧第58章 四方雲涌第4章 三箭懾敵(下)第106章 楚家長孫第138章 楚家宗祠第125章 體制問題第85章 遇人不淑第35章 暗下伏子第33章 三度進宮第24章 排除異己第45章 別有用心第9章 重返大營第16章 魔門血祭第2章 風雨飄搖第17章 後世名人第22章 戒心第13章 舉手之勞第5章 順水推舟第115章 母子相見第9章 佛魔二門第54章 大秦寇家第103章 太后楚琳第67章 趁勝追擊第7章 恩將仇報第27章 募兵第35章 一見鍾情第32章 初上青樓第69章 京城暗流第6章 斬除羽翼第31章 是你所爲第82章 萬夫莫當第57章 臨別託孤第3章 顛倒乾坤第116章 大鬧刑部第17章 暗流第53章 三方會盟(下)第46章 暗渡陳倉第13章 河東獅吼第7章 京城突變第16章 大趙一葉第44章 出謀劃策第88章 冰釋前嫌第9章 未雨綢繆第109章 咸陽城內第127章 勢在必行第2章 轉世重生第51章 三方會盟(上)第108章 用人不疑第3章 顛倒乾坤第116章 大鬧刑部第35章 暗下伏子第9章 重返大營第19章 內亂(上)第3章 顛倒乾坤第24章 弄巧成拙第3章 東山再起第19章 內亂(上)第25章 咬文嚼字第20章 亡羊補牢第25章 咬文嚼字第76章 楚錚迴歸第9章 皇上駕崩第33章 春宵第4章 太平不平第39章 程氏一族第12章 威逼誘降第12章 算計第22章 鶯鶯燕燕第15章 再度入宮第24章 文案第29章 救駕之功第120章 初登朝堂(下)第56章 別無選擇第10章 綿裡藏針第6章 大趙儲君第17章 羿之神弓第31章 是你所爲第30章 整肅第23章 苦肉之計第127章 勢在必行第20章 亡羊補牢第49章 棋逢對手第35章 暗下伏子第98章 一線生機第13章 左家巷子第7章 去蕪存精第93章 功虧一簣第23章 苦肉之計第78章 東奔西顧第124章 同心避諱第21章 各取所需第79章 何去何從第77章 補救措施
第17章 後世名人第19章 言多必失第128章 力所能及第31章 走馬上任第8章 軍中侍女第25章 食殺第17章 後世名人第25章 大德高僧第58章 四方雲涌第4章 三箭懾敵(下)第106章 楚家長孫第138章 楚家宗祠第125章 體制問題第85章 遇人不淑第35章 暗下伏子第33章 三度進宮第24章 排除異己第45章 別有用心第9章 重返大營第16章 魔門血祭第2章 風雨飄搖第17章 後世名人第22章 戒心第13章 舉手之勞第5章 順水推舟第115章 母子相見第9章 佛魔二門第54章 大秦寇家第103章 太后楚琳第67章 趁勝追擊第7章 恩將仇報第27章 募兵第35章 一見鍾情第32章 初上青樓第69章 京城暗流第6章 斬除羽翼第31章 是你所爲第82章 萬夫莫當第57章 臨別託孤第3章 顛倒乾坤第116章 大鬧刑部第17章 暗流第53章 三方會盟(下)第46章 暗渡陳倉第13章 河東獅吼第7章 京城突變第16章 大趙一葉第44章 出謀劃策第88章 冰釋前嫌第9章 未雨綢繆第109章 咸陽城內第127章 勢在必行第2章 轉世重生第51章 三方會盟(上)第108章 用人不疑第3章 顛倒乾坤第116章 大鬧刑部第35章 暗下伏子第9章 重返大營第19章 內亂(上)第3章 顛倒乾坤第24章 弄巧成拙第3章 東山再起第19章 內亂(上)第25章 咬文嚼字第20章 亡羊補牢第25章 咬文嚼字第76章 楚錚迴歸第9章 皇上駕崩第33章 春宵第4章 太平不平第39章 程氏一族第12章 威逼誘降第12章 算計第22章 鶯鶯燕燕第15章 再度入宮第24章 文案第29章 救駕之功第120章 初登朝堂(下)第56章 別無選擇第10章 綿裡藏針第6章 大趙儲君第17章 羿之神弓第31章 是你所爲第30章 整肅第23章 苦肉之計第127章 勢在必行第20章 亡羊補牢第49章 棋逢對手第35章 暗下伏子第98章 一線生機第13章 左家巷子第7章 去蕪存精第93章 功虧一簣第23章 苦肉之計第78章 東奔西顧第124章 同心避諱第21章 各取所需第79章 何去何從第77章 補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