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臨陣傳令

天色一亮,秋仲伊則藉口自己通宵未眠極爲睏乏,將手頭之事交給前來接班的伍紹一,自己回到帳內假做歇息,乘郭懷親兵接與禁衛軍進行防務交接時,偷偷來到黑騎軍營地。楚錚率部起程時,秋仲伊夾在其中也離開了北疆大營。

而此時楚原已被傅平誆至帥帳,在郭懷的注視下對着一疊公文奮筆疾書,渾然不知自己兄弟已經棄自己而去。

楚錚一行快馬加鞭,只用了大半個時辰便趕到離孟德起部十里處。楚錚一勒馬停了下來,洪文錦和鄧世方見了忙命麾下將士停下。楚錚對秋仲伊說道:“秋先生,灰鬍兒距此不過百里,你我就此作別。”

秋仲伊點點頭,向楚錚拱拱手便調轉馬頭準備離去。忽然,秋仲伊又回頭道:“楚將軍,秋某雖已立誓爲將軍效命,可呂首領亦對秋某有救命之恩,有句話秋某本不該問,可若是不問總覺放心不下。敢問將軍當真對灰鬍兒只有赦免之心而無加害之意?”

“秋先生,者來你對本將軍還是所知甚少。”楚錚淡淡說道,“本將軍若有心對灰鬍兒不利,還不至於用到誆騙這等手段。”

秋仲伊沉默良久,道:“楚將軍說的是,是秋某多心了。”

“不過,秋先生,本將軍有些話也要說在前頭,承諾灰鬍兒之事本將軍絕不食言。”楚錚森然道,“但灰鬍兒若拒受本將軍所託。一月之內,北疆草原灰鬍兒將不復存在!”

秋仲伊一震,盯着楚錚道:“楚將軍在危言恫嚇麼?將軍想必也知道那樊兆彥對呂首領恨之入骨,念念不忘剿滅灰鬍兒,可十幾年始終未能如願。楚將軍就鞝擻邪鹽眨俊?br/“本將軍只是想讓先生明白一事,灰鬍兒先前能縱橫北疆多年,固然因其驍勇善戰來去如風。但究其主因還是北疆大營內有人暗中相助,且大營從未全力出兵圍剿。此戰過後。北疆會有大變,無論下任大營統領還是本將軍,都絕不允許北疆再有灰鬍兒這等流寇,要麼爲我所用,要麼爲我所滅,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楚錚忽微微一笑:“先生心體舊主亦是人之常情,既是如此。此去灰鬍兒先生更應勸解呂首領接受我北疆大營招撫,日後或許亦可成爲一方諸侯。至於本將軍方纔那番話只需先生心中明白就是了,無需轉告呂首領,若是轉告反而適得其反。”

“沙鉢略與程浩然真是這麼說的?”西突厥達頭可汗看着跪伏於地地程浩繁,有些難以置信地問道。

程浩繁擡起頭,道:“小人絕不敢欺騙大汗,那沙鉢略道,東突厥與柔然達成協議,並收買了北方趙軍主將,只要大汗同意他提議。就不再攻擊我部。任由大汗收攏大軍,傾盡全力攻擊秦軍防線力爭打開缺口。而東突厥亦將隨後從我大軍左側向秦軍發起攻擊,唯有如此我西突厥尚有一線生機。”

“該死的沙鉢略。既然收買了北方趙軍主將和柔然人,爲何不早些與本可汗商議,非要讓我們的突厥勇士之間先拼得你死我話?”達頭煩躁地來回走動着。程浩繁不敢接口,心中卻在暗想之前你的心思全在聯趙秦攻東突厥上,若是還未開戰程浩然就放自己回來,你非但不會相信,恐怕還會砍我的頭不可。再說西突厥如果不受重創,東突厥哪敢與我等聯手啊,持到衝破秦軍防線到了安全之地,你達頭會放過沙鉢略嗎?”

達頭忽停了下來,看了看站在左方的幾位大將,道,“你們覺得沙鉢略的話可信嗎?”

左側一鬚髮花白地突厥老者道:“大汗,秦趙兩國加上東突厥和柔然人,總共超五十萬,我們西突厥已經傷亡都快有十萬了,再這麼下去全軍覆沒是遲早的事,沙鉢略沒有必要再來騙我們,看來他也是怕秦趙兩國滅了我西突厥後再向他們下手。大汗,不管怎麼樣,向西突圍的確是最好的選擇,向北就算衝過趙軍和柔然人防線,也只能進入沙漠,那是一道與魔鬼打交道的路線,能不能走出去是還要靠神靈保佑;往別的方向不但離阿爾泰山趕來越遠,而且沙鉢略也不同意……唉,大汗,還是下令吧。”

另一老者也道:“是啊,大汗。東突厥和北方趙軍還正與我突厥勇士廝殺,還是先答應吧。就算以後沙鉢略不懷好意,一頭猛虎總比一羣惡狼好對付。”

“兩位叔叔說的是。”達頭狠狠說道,“傳令下去,點燃五道狼煙,告訴沙鉢略本汗答應他了。”

華長風見西突厥陣營內忽然燃起幾道狼煙,雖不知這是何意,但仍不敢大意,命麾下將士小心戒備。這三萬趙軍除了五千人在操縱武鋼車,餘下的只在一旁看着東西突厥廝殺,早就已經手底發癢,偏將劉倚山問道:“華將軍,我等何時起兵啊?這西突厥看來也不過爾爾,兄弟們早就等得不耐煩了。”

華長搖了搖頭,道:“不必心急,有你們痛快廝殺的時候。”

“咦,奇怪。”旁邊有個校尉忽叫了起來,“華將軍請看,怎麼東突厥退兵了?”

華長風一驚,向遠處望去,只遠處原本戰成一團地東西突厥軍士正緩緩向各自陣前退去,而且有條不紊似約定好了一般,彼此間連一支箭矢都不曾射出。華長風回首厲聲喝道:“劉將軍,速派人去程浩然處,問問他究竟意欲何爲?”

劉倚山領命。點了幾個親兵向東突厥陣前而去。華長風想了想,又命麾下所部悄悄退後半里,並嚴陣以待。

過了會兒,那幾個親兵回來了,身後還跟着一騎東突厥,約百餘人,爲首的正是程浩然。華長風沒想到他居然會親自前來。倒有些意外,猶豫了下帶着劉倚山等人迎上前去。

到了跟前雙方下馬。程浩然拱手道:“在下見過華將軍。”華長風無心與他閒扯,當即便問道:“敢問程先生,東突厥爲何突然撤兵不戰?”

程浩然微微一笑,道:“華將軍,我東突厥答應郭元帥之事已經做到,何必再戰?”

華長風一愣:“程先生,你此言何意?”

程浩然笑而不答。他身邊忽走出三人。爲首那人對華長風施了一禮,道:“卑職見過華將軍。”

華長風覺得這人有些眼熟,微一細想頓時勃然怒道:“陸鳴!你不在楚參將身邊,跑到這裡作甚?”

陸鳴從懷中緩緩取出支金色令箭和一卷軸,道:“卑職是奉命從帥帳而來,大帥有令,此戰原定計策有變,請華將軍接大帥令箭、軍令!”

華長風狐疑地看了陸鳴一眼,從他手中接過令箭與軍令,打開一看。華長風更是臉色大變:“這不可能!大帥怎會……”

陸鳴迅速打斷道:“大帥有令。命華長風將軍及所部三萬人,伺機而動。配合東突厥突襲西秦!”

偏將劉倚山等人頓時都驚呆了。華長風仍不住搖頭:“不可能不可能。大帥從未都對我說這事,一點都未曾……”

陸鳴面無表情,道:“華將軍是懷疑此份軍令是假,還是存心想違抗軍令?”

旁邊程浩然則笑道:“華將軍。這等機密之事自然知曉之人越少越好,何況當時薛方仲尚在行營之中,西秦軍中高人不少,而此事又頗爲驚世駭俗,郭帥亦是擔心衆將得知此事後議論紛紛,泄露了天機啊。”

華長風充耳不聞,只是將令箭軍令看了又看,這兩物他這一生不知觸摸過多少次,自然看得出來絕非僞造之物,而軍令上元帥大印、署名及他老人家地私人印鑑一應俱全,華長風辨認了半天,仍看不出有任何可疑之處。

陸鳴雖神色無異,可心裡也是頗有些緊張。他比華長風還早幾個時辰來到東突厥,只是直到此時才現身,而軍令上郭懷的署名正是他臨摹所寫。郭懷的筆跡是典型的武將風格,棱角分明高低有致,楚錚從帥帳中偷偷取出了十餘份他的手跡,陸鳴對着苦練了四天四夜,雖說所練時間不算長,但若僅是“郭懷”二字已經寫惟妙惟肖,甚至擺到了傅平面前半天他也看不出真假來。至於帥印則不消說了,私人印鑑亦是真的,楚錚整日在帥帳中,以他的武功趁郭杯熟睡時潛入帳中,任何物品都可輕鬆到手。

見華長風仍無動靜,陸鳴在一旁提醒道:“將軍若有何疑問,可速派人前往帥帳求證,但軍令不可有違,請將軍點兵即刻備戰。”

放屁!華長風冷冷地看了陸鳴一眼,從此到帥帳來回至少三個時辰,若按軍令從事,就算到時再證明此令是假也是無力迴天了。

“陸鳴,元帥可曾交待過你,若華某不遵此令又如何?”華長風將軍令合上,平靜地說道,

“依軍規行事,當即革職,並由劉倚山將軍接任。”

“胡說八道!大帥怎會下這等軍令,臭小子,老子劈了你……”劉倚山拔出腰刀,卻被華長風一把拉住。

“按我大趙軍規所書,若劉將軍亦不從命,則由張副將接任,若張副將也不從,則由軍中威望較高之校尉接任,卑職就不信我華將軍麾下會盡是些無視軍規軍紀之人。”陸鳴說完忽臉色一變,忙單膝點地俯首道:“卑職一時激憤胡言亂語,請將軍治罪!”

“算了,陸校尉請起。”好個尖牙利齒地少年。華長風不由苦笑,真不愧爲楚錚屬下……

楚錚?華長風心中一凜,看了看手中令箭軍令,難道……不可能不可能,他竟是如此膽大?

陸鳴站起身來,臉上露出絲笑意,道:“多謝華將軍。卑職離開帥帳之前亦頗有幾分懼意,畢竟此令非同小可,可我家將軍卻道華將軍明辨事理,寬宏大量,又將卑職訓斥一番,說卑職以己度人不知好歹。如今看來,果然如此。”

華長風冷哼一聲,道:“陸鳴,你且過來。”

兩人走到一旁。華長風聲音低沉,道:“陸鳴,本將軍且不問此令是真是假,只問一事,除華某外,還有何人接到此令?”

“王明泰王將軍。”

華長風冷笑,這原本就在他意料之中:“還有麼?此道軍令與先前完全背道而馳,華某與明泰麾下不過六萬餘人,根本難堪大用。”

陸鳴猶豫了下,道:“稟華將軍,北路軍王將軍並非只三萬人,尚有近七萬胡蠻在其麾下效命。”

“什麼??”華長風驚得目瞪口呆,忽然想起楚錚先前無故滯留突厥大營等許多不合理之事,此時卻似一一找到了緣由,“原來,如此……”

“華將軍,”陸鳴欲言又止,想了想還是說道,“家姐亦有番話需卑職轉於將軍……”

“令姐是?“華長風感覺頭有些痛,今日有太多地事情匪夷所思了。

陸鳴輕聲道:“家姐單名一個媚字……”

華長風突然知道他所說是何人了,楚錚帳中那神秘女子絕對是自己此生印象最深地女子,相貌雖有些記不清了,但正是她揭開了自己塵封二十幾年的傷疤,絕對永生難忘:“令姐有何吩咐?”

“家姐道,華將軍前程不可限量,而爲將者只需謹尊軍令便可,何必爲他事操心。”

陸鳴嘴裡答道,心中卻是大奇,姐姐她何時認識華將軍地,而且看華長風這副模樣,對姐姐竟似比對公子還要來得敬重些。

華長風沉默許久,忽然轉身大步回到麾下衆將身前,將手中軍令遞給劉倚山:“即刻將此軍令傳至全軍,若有不服者,將尉革職,軍士處斬,半個時辰後重新在此集結,厲兵秣馬,隨時待戰。”

第115章 母子相見第86章 葉門之迷第21章 一親方澤第42章 兩相擇利第12章 廢長立幼第5章 順水推舟第129章 世家之忌第5章 順水推舟第104章 重回楚府第81章 文中巧喻第26章 指點第39章 程氏一族第58章 四方雲涌第1章 北趙楚氏第105章 在劫難逃第114章 得寸進尺第16章 魔門血祭第2章 風雨飄搖第36章 楚府大婚第11章 迷惘第1章 西秦咸陽第30章 餘波未平第12章 威逼誘降第139章 浪子回頭第58章 四方雲涌第13章 左家巷子第5章 萬事具備第26章 再度相遇第91章 不死不休第11章 兩權擇利第10章 綿裡藏針第6章 大趙儲君第12章 算計第36章 楚府大婚第16章 大趙一葉第4章 無可奈何第119章 初登朝堂(上)第88章 冰釋前嫌第23章 梨園祖師第8章 有心投效第31章 是你所爲第139章 浪子回頭第81章 文中巧喻第31章 使詐第32章 初上青樓第73章 逃出生天第2章 轉世重生第6章 大趙儲君第52章 三方會盟(中)第35章 暗下伏子第9章 未雨綢繆第79章 何去何從第8章 軍中侍女第41章 由你作主第63章 兵變奪權第107章 聖女媚娘第73章 逃出生天第67章 趁勝追擊第2章 風雨飄搖第26章 指點第22章 鶯鶯燕燕第95章 起程返京第19章 三家聯盟第105章 在劫難逃第20章 內亂(下)第77章 補救措施第32章 初上青樓第117章 將罪折功第97章 大長公主第136章 班師回朝第51章 三方會盟(上)第32章 夜襲第138章 楚家宗祠第3章 心生疑竇第129章 世家之忌第24章 弄巧成拙第6章 驚喜交集第7章 恩將仇報第136章 班師回朝第23章 蛛絲馬跡第110章 試探之舉第10章 兄弟重聚第35章 一見鍾情第31章 是你所爲第14章 聯手伏擊第137章 班師回朝(下)第14章 火狐第11章 大出風頭第7章 去蕪存精第92章 世事無常第1章 北疆首戰(上)第4章 轉道太平第70章 北疆宣撫第13章 舉手之勞第34章 心思第10章 傷心欲絕第13章 舉手之勞第15章 竟是故人第142章 終身大事第29章 栽贓嫁禍
第115章 母子相見第86章 葉門之迷第21章 一親方澤第42章 兩相擇利第12章 廢長立幼第5章 順水推舟第129章 世家之忌第5章 順水推舟第104章 重回楚府第81章 文中巧喻第26章 指點第39章 程氏一族第58章 四方雲涌第1章 北趙楚氏第105章 在劫難逃第114章 得寸進尺第16章 魔門血祭第2章 風雨飄搖第36章 楚府大婚第11章 迷惘第1章 西秦咸陽第30章 餘波未平第12章 威逼誘降第139章 浪子回頭第58章 四方雲涌第13章 左家巷子第5章 萬事具備第26章 再度相遇第91章 不死不休第11章 兩權擇利第10章 綿裡藏針第6章 大趙儲君第12章 算計第36章 楚府大婚第16章 大趙一葉第4章 無可奈何第119章 初登朝堂(上)第88章 冰釋前嫌第23章 梨園祖師第8章 有心投效第31章 是你所爲第139章 浪子回頭第81章 文中巧喻第31章 使詐第32章 初上青樓第73章 逃出生天第2章 轉世重生第6章 大趙儲君第52章 三方會盟(中)第35章 暗下伏子第9章 未雨綢繆第79章 何去何從第8章 軍中侍女第41章 由你作主第63章 兵變奪權第107章 聖女媚娘第73章 逃出生天第67章 趁勝追擊第2章 風雨飄搖第26章 指點第22章 鶯鶯燕燕第95章 起程返京第19章 三家聯盟第105章 在劫難逃第20章 內亂(下)第77章 補救措施第32章 初上青樓第117章 將罪折功第97章 大長公主第136章 班師回朝第51章 三方會盟(上)第32章 夜襲第138章 楚家宗祠第3章 心生疑竇第129章 世家之忌第24章 弄巧成拙第6章 驚喜交集第7章 恩將仇報第136章 班師回朝第23章 蛛絲馬跡第110章 試探之舉第10章 兄弟重聚第35章 一見鍾情第31章 是你所爲第14章 聯手伏擊第137章 班師回朝(下)第14章 火狐第11章 大出風頭第7章 去蕪存精第92章 世事無常第1章 北疆首戰(上)第4章 轉道太平第70章 北疆宣撫第13章 舉手之勞第34章 心思第10章 傷心欲絕第13章 舉手之勞第15章 竟是故人第142章 終身大事第29章 栽贓嫁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