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聯手伏擊

武媚娘回到儲君宮,剛進門不由得一愣,只見趙慶臉色陰沉地坐在屋內,小陸子站在旁邊一臉的無奈。

武媚娘心思急轉,上前盈盈拜倒,嬌笑道:“媚娘參見殿下。殿下不是去操辦皇上大獵之事嗎,今日怎麼回來這麼早?”

趙慶並不回答,冷哼一聲道:“你去哪了?”

武媚娘幽怨地說道:“媚娘覺得悶嘛。以前還有秋兒陪着,如今她也是妃子了,又身懷龍種,宮中上下都圍着她在轉,除了小陸子都沒人與媚娘說話了。無聊之下只好自個兒在宮內四處遊玩了。”

趙慶聽了心中一軟,但仍有些懷疑,道:“你當真在宮內嗎,本王已四處派人找過了,怎麼不見你蹤影?”

武媚娘道:“媚娘又不知道殿下回來了。那些下人都是些無能之輩,又怎能找得到媚娘,媚娘是故意避開他們的。”

趙慶又信了幾分,嘆道:“媚娘,立秋兒爲妃是父王的旨意,畢竟她有孕在身,你不要心有不快,任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本王眼裡只有你一人。”

武媚看着趙慶,沒想到他這麼粗魯之人居然能說出這般文縐縐的話來,想起剛剛見過的楚錚,忽然沒來由地心裡一酸,不禁想道:在他心裡也許只有柳輕如一人吧。

趙慶見武媚娘神色黯然,以爲她仍在爲秋兒之事煩惱,起身將她摟在懷中,輕聲道:“媚娘,你也爲本王生個皇兒吧,日後本王登基,無論秋兒她生的是男是女,本王都立你的兒子爲儲君。”

武媚娘伏在他胸口,聽趙慶語氣真摯,知他所說並非虛言。她此時對楚錚已是失望之極,忽然覺得面前此人也不是那麼討厭了。雖說趙慶是被自己媚功所迷,想起當日他在葉先生面前挾死爲自己求情的模樣,心中仍有些感動。這三年來,自己爲了那莫名的理由頑固地堅守清白之身,指使着秋兒與趙慶顛鸞倒鳳,這一切無非是自欺欺人罷了,楚錚又根本不曾知曉,而三年後的首次相見,他話鋒中已是帶有殺機。何況自己既然到了趙慶身邊,一日爲儲妃娘娘終身便已揹負了這名分,楚錚就算再膽大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留自己在他身邊吧,而且在他心中也未必會認爲值得。

一夢三年,現在該是醒的時候了。雖然身邊這男人未必成器,至少他對自己是真心的,退而求其次吧。

武媚娘眼角滑落一行清淚,喃喃囈語道:“等皇上大獵之事一了,殿下,媚娘會替你生個孩子。”

旁邊的小陸子眼中突然寒光一閃,默默地低下頭去。

趙慶大喜過望:“真的,那太好了。”但又撓了撓頭,道:“可三年都未曾結果,看來本王更要加倍努力了。”

武媚娘如梨花帶雨,淡淡笑道:“過幾天媚娘到城外的道觀上上香,乞求上天保佑,聽說那裡很靈驗的。”

趙慶點點頭,興奮地說道:“好。等過了父皇大獵,楚家之事再一了,本王就沒有那麼多操心事了,就天天陪着你。”

武媚娘離開趙慶的懷抱,面帶憂色地道:“殿下仍念念不忘剷除楚家嗎?”

趙慶道:“那當然,楚家囂張跋扈,根本不將皇家放在眼裡,是可忍孰不可忍,否則本王即位後如何能掌朝中大權,難道也與父王這些年一樣嗎?”

武媚娘道:“那殿下認爲此事成算幾何?”

趙慶自信滿滿地說道:“此番攻其不備,大概有六成左右吧,本王認爲值得一搏。”

武媚娘搖頭道:“殿下,媚娘認爲一成也無。”

趙慶疑道:“此話怎講?”

武媚娘道:“殿下這六成把握是建在楚家不知情的情況下的,若他們已經知曉了呢?”

趙慶愕然,道:“此事僅你我和成侍郎等幾人知曉,成侍郎那邊不會這麼不小心吧?”

武媚娘嘆了口氣道:“殿下對宮外之事知之甚少,可知近日來朝中百官談論最多是什麼?就是楚家五公子與蘇巧彤之事,據說這二人都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了。”

“怦!”

趙慶一拍桌案,怒道:“竟有此事?那成奉之抱的是什麼心思?莫非是存心戲弄本王。”

武媚娘勸趙慶坐下,道:“此般兇險之事,成奉之決計不敢戲弄殿下,對他又無任何益處。何況若是被楚家知道了,他一個小小吏部侍郎眨眼間便可被貶到邊塞守城去了。可殿下是否想過,那成奉之爲何鼓動殿下刺殺楚名棠?”

趙慶想了想道:“大概是爲了日後的榮華富貴吧,成侍郎對父皇忠心耿耿,向來擁護我們皇家,如此做也是爲了本王着想啊。”

武媚娘無奈地笑了笑,自己這個名義上的夫君真是頭腦簡單得可以啊,也許只有在他這樣人的身邊自己纔有施展才能的機會,換做是那人,自己一舉一動都瞞不了他,不過能有個強有力的男子做依靠,那樣的日子可能會更快樂些吧。

趙慶見武媚娘怔怔出神,道:“怎麼,本王說得不對麼?”

武媚娘耐心解釋道:“若說是爲榮華富貴,別人也許有可能,成奉之決計不會。此人在朝中向來以謹慎小心出名,與他私交較好的官員都沒有幾個。成家在趙國毫無根基,就連一個尋常知府他也未必能得罪得起,因此成奉之做事歷來循規蹈矩,據說在吏部他有個綽號叫‘成櫃子’,意思就是此人就如櫃子一般,何人需要哪位官員履歷政績儘可找他,但他決不會說出自己的看法。依媚娘看,此人依附皇上只爲求自保而已,畢竟侍郎一級官員任免需經皇上同意的。”

武媚娘頓了頓,繼續說道:“可他這些時日卻一反常態,大力鼓動殿下對付楚名棠,此事無論成敗對他都無好處。若是事敗,楚名棠當然絕不會放過他,即使事成他又能如何,王方兩家還在,王家與楚家關係匪淺,方家方中誠之妻是楚名棠之女,他們奈何不了殿下,難道還奈何不了一個吏部侍郎。成奉之在朝中又無勢可依,皇上若要安撫這兩大世家,第一個替罪羊就是他。成奉之絕非一個愚蠢之人,又怎麼會看不到這些?”

趙慶愣愣地點了點頭,道:“媚娘說得不錯,本王覺得有些糊塗了。”

“媚娘認爲,此事關鍵不在成奉之,而是在於蘇巧彤……”

趙慶打斷道:“對了,你方纔所說的楚家那小子和蘇姑娘是怎麼回事?”

武媚娘只好回答道:“楚錚這些天來不理軍中公務,幾乎天天到成府找蘇巧彤,媚娘認爲其中必有古怪。”

趙慶道:“這有什麼好奇怪的,蘇姑娘國色天香,楚錚色令智昏也在情理之中。”驀見武媚娘臉色不善,趙慶忙又道:“當然了,比起媚娘來還是差了許多。”

武媚娘並不理會他的吹捧之辭,問道:“儲君,這幾年來你可曾聽說過楚錚有何風流韻事?”

趙慶道:“沒有,平日裡都很少聽到這小子的消息。”

武媚娘又道:“那儲君認爲蘇巧彤與敏公主哪個姿色更爲出衆?”

趙慶想了想,老老實實說道:“兩個都差不多吧。”

武媚娘道:“殿下你想,敏公主容貌不遜於蘇巧彤,身份尊崇更是遠勝於她,楚錚又非一個風流之人,爲何得罪敏公主,偏偏去喜歡那蘇巧彤?媚娘想來想去,只有一個可能,就是蘇巧彤身份可疑,而楚錚已有察覺。”

趙慶直直地看着武媚娘,道:“蘇姑娘身份究竟有何可疑?”

武媚娘真懷疑今天自己費這麼多口舌是否值得,長吸了口氣道:“此女極有可能是他國奸細,否則她和成奉之不會那麼急於提議殿下刺殺楚名棠,目的就是要讓大趙國陷入內亂。”

趙慶失聲道:“那成侍郎也是奸細?”

武媚娘道:“甚有可能。聽說蘇巧彤初到上京城便是由楚錚送到到成府的,想必楚錚那時就已覺得此女可疑了。”

武媚娘看着趙慶道:“殿下,雖說媚娘方纔所言僅是揣測之辭,但楚錚確是已有所覺。皇上大獵將至,現在抽身來得及。殿下只要袖手旁觀,不插手其中,蘇巧彤和成奉之所圖之事無論是成是敗,殿下都可坐收漁利。”

趙慶頹然坐下,道:“媚娘你說得有理,只是楚家一日不滅,本王心中一日不快啊。”

武媚娘勸慰道:“歷來古之明君都是善忍之人,殿下還是等到即位後,再明正言順地削除楚家勢力,急是急不來的。”

趙慶長吁短嘆,顯然是不甘心之極。

武媚娘忽然發現小陸子仍站在一旁,微微一驚,方纔自己心情激盪之下居然忘了讓他出去。不過這小太監向來對自己和趙慶忠心耿耿,應該並無大礙。

武媚娘沉聲說道:“小陸子,本宮與儲君所談的乃極爲機密之事。若有半分傳了出去,小心你腦袋。”

小陸子誠惶誠恐地說道:“小的不敢,儲君與娘娘說什麼小的一句也沒聽見。”

武媚娘點頭道:“那就好,下去吧。”

小陸子俯身退了出去,出了門,這小太監臉上忽然露出一絲陰冷的笑意。

寇大娘走在大街上,忽然覺得今日有些異樣,一眼望去四處都可看到禁衛軍,心中不由得一顫,難道楚家對成府下手了?但又看了看,那些禁衛軍神色輕鬆,並不像有何軍令在身。

一個禁衛軍士突然攔住了寇大娘,道:“這位夫人要去哪裡?”

這條巷子正是通往成府的,寇大娘神色坦然,道:“老身是吏部成大人府中的。這位軍爺,附近出了什麼事嗎?”

那軍士施禮道:“原來夫人是成大人府中之人,得罪了。不過上頭有令,我等在此操練,此路已被封鎖,請夫人還是從別處繞路吧。”

寇大娘奇道:“軍爺,這操練不去空曠之地,來此街頭小巷作甚?”

那軍士正容道:“事關機密,恕不能回答。”

忽聽一人叫道:“燕夫人!”

寇大娘回頭一看,只見是成奉之的貼身書僮匆匆跑來,道:“小的見過燕夫人。小的奉老爺之命,已在此等候多時了。這邊道路已封,請夫人隨小的這邊來。”

寇大娘跟在書僮身後,問道:“這些禁衛軍爲何會在此地?”

那小僮回首小聲道:“聽老爺說此地乃皇上大獵時出城必經之地,這隊禁衛軍來此熟悉地形的,這一帶的住戶除了老爺等人,其餘的全都能出不能進。老爺擔心夫人受阻無法回府,特命小的來接夫人從小路回府。”

寇大娘一聽不是爲成府之事,不由得放下心來,暗贊成奉之做事細心,她來京城沒多久,對京城的路況真還不是很熟悉。

走了許久,寇大娘有些奇怪,道:“怎麼還未到?”

那書僮氣喘吁吁地道:“快了夫人,穿過前面一座小橋便可從後門回府了。這些天殺的禁衛軍,將那片的路全封了,小的只能領夫人繞個大圈回去了。”

不一會兒兩人來到那座小橋前,只見橋上卻站着一箇中年文士和一白鬚老者手持釣竿正在釣魚,而且此橋頗爲狹窄,只可一人通過,這兩人前後一站,把整條橋堵得死死的。

成奉之那書僮嘴裡嘟嘟囔囔地罵道:“這兩人有病啊,非要站到橋上來釣魚。”說着走到橋前喝道:“你們二人快些讓開……”

話未說完,那中年文士手腕一抖,手中的魚竿如疾似電抽向書僮肩部。那魚竿質地極爲柔韌,竿尖霎時彎曲擊到他背上,連顫三下,分別點中了那書僮的“神堂”、“神道”、“靈臺”三大穴,書僮悶哼一聲,頓時軟軟地倒了下去。

寇大娘看得清清楚楚,心中微驚,這中年人面對着書僮,點擊他背後穴道仍如此精準,寇大娘雖自忖也能做到,但世上能做到這一點的已是有數的高手了。

中年文士將魚竿隨手一拋,走下橋來拱手道:“在下‘魔秀士’吳安然,見過寇大娘。”

那老髯老者在橋上抱拳道:“老夫龍驚天,久聞西秦寇家之名,今日能得此一見,實是生平幸事。”

寇大娘見這二人上來就叫出自己的真實姓氏,知道今日已不可能善了,沉聲說道:“二位大名老身也是久仰了,只是爲何不自重身份,卻傷這毫不會武的小廝?”

吳安然足尖一挑,將那書僮踢到一邊,道:“這也是爲他性命着想,否則過會交起手來怕會傷及無辜。”

寇大娘忽然若有所悟,道:“楚錚呢,想必他也來吧。”

只聽一人輕笑道:“當日匆匆一見,沒想到寇前輩對晚輩印象如此深刻,真是榮幸之至。”

三個身影從小河岸邊的樹林內走出,爲首那人臉上笑吟吟的,正是楚錚,後面跟着的是鷹堂另兩位供奉李長笑和陸伯春。三人看似緩步而行,轉眼卻已到了寇大娘面前。

楚錚微微拱手,道:“前輩處心積慮混入我大趙,不知多少人爲你所騙,今日你已陷入重圍,還是束手就擒吧。”

寇大娘聽得一頭霧水,自己何曾騙過人了?

卻不知楚錚一肚子花花心思,自從知道西秦魔門和佛門又有那麼多高手東來,他便已下定決心先除去寇大娘,否則到時僅她一人就可牽制自己身邊三四個一級高手。楚錚深知僅憑自己和吳安然並無把握置寇大娘於死地,一旦被她逃脫後患無窮,無奈之下只好請出鷹堂三位供奉。但成奉之既然已爲自己效力,當中還夾雜着一個蘇巧彤,這二人的秦人身份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日後還有大用。楚錚算了下,如今知道此事的只有自己和歐陽枝敏,師父吳安然曉得個大概,這二人是完全可以信任的,而三位供奉知人知面不知心,還是小心些爲好。於是便費盡心思編造謊言,對龍驚天等三人胡扯道那寇大娘是在成侍郎侄女蘇姑娘來京途中,故意設局由人假扮盜賊劫道,而她則危機時出手相救,騙取了蘇姑娘的信任,幸虧他楚公子追求蘇姑娘時明察秋毫發現了破綻,這婆娘竟是西秦寇家之人。

龍驚天等三人聽了並不生疑,這幾年來他們對楚錚愈加欣賞,這位堂主不但武功進境極快,已隱隱有和他們並肩之勢,而且心細如髮,爲堂內做了不少好事。以前鷹堂中人除了原本是楚氏族人的,其餘衆人的子女按祖訓最多隻能在堂內安排個輕鬆些的職務,楚錚執掌鷹堂後大肆改革,三大供奉和幾位執事的子女和弟子們只要有真實才學的,均可推薦去從軍或到各地爲官,雖說到目前爲止還都只是五品和副將以下的官員,但龍驚天等人已是感激不盡。昨日聽楚錚說有西秦寇家人混入趙境,三人久聞寇家之名,絲毫不敢怠慢,今日便一齊到此。

寇大娘如何能猜透楚錚心思,但她也知今日定有一場生死惡戰,“魔秀士”吳安然和“陸上游龍”龍驚天都是成名已久的宗師級高手,楚錚身後兩人雖不知其名,但這二人氣沉神凝、嶽峙淵停,看來絕不在龍吳二人之下。寇大娘心中苦笑,今日是自己生平第一次未打先怯了。

楚錚見寇大娘目光流動,顯然是要伺機而逃,笑道:“前輩就別費心思了,晚輩今日可動用了不少人手,定要將前輩留於此地的。”

寇大娘聽到陣陣腳步聲傳來,向前望去,只見樹林裡已是人影憧憧,不由得冷笑道:“老身本以爲你楚錚也算是個少年英傑,原來也只是個恃多爲勝的無恥之徒。”

楚錚肅然道:“前輩此言差矣。若是爲武林爭鋒,晚輩定回去苦練十年八載再與前輩一較高下,但事關兩國之爭、家國大事,爲我大趙楚錚就算被萬人唾罵也在所不惜。”

龍驚天等人雖已決定今日要合力擒下寇大娘,但礙於身份心裡總有些疙瘩,聽了楚錚這番大義凜然的話語,三人不住點頭。只有吳安然暗中冷笑,他對自己的這個徒弟瞭解得很,全然沒把他的話當回事,不過吳安然出身魔門,以多欺少的事也幹多了,只不過沒有楚錚那麼會找冠冕堂皇的藉口罷了。

楚錚說完後,向吳安然瞟了一眼,吳安然知道該是自己出場的時候了,楚錚事前就與他商量過,不可讓寇大娘過多說話,免得在衆人面前露了馬腳。

吳安然上前一步,道:“寇大娘,既然你不肯聽命就犯,吳某先來領教威震西陲的寇家絕學。”

寇大娘哼了一聲道:“‘魔秀士’,老身記得你是魔門血影宗的宗主吧,難道忘了魔門總堂尚在西域嗎?”

吳安然淡淡說道:“世上已沒了血影宗這一稱號,如今吳某隻是一塵世閒人而已。”說完就一掌向寇大娘劈去。

寇大娘側身閃開,口中譏道:“當年你入門時也該立過魔門血誓吧,魔門如何對對待叛門之人你應比老身清楚多了。”

吳安然一哂,道:“寇大娘,你若是魔門中人吳某倒還願意與你理論一番,他家人還是莫管別門事。”嘴上說着,吳安然手下不停,他深知面前這人是自己平生僅遇的高手,幻天掌一招一式使得嚴謹有度,不敢稍有大意。

寇大娘見無法擾亂吳安然心神,只好也凝神應戰。十幾招過後雙方高下立判,吳安然臉色凝重,寇大娘卻身形飄逸,遊刃有餘。楚錚如今並非吳下阿蒙,這幾年來與鷹堂衆多高手切磋,眼光與臨敵經驗已頗爲老到,看出吳安然雖似並不落在下風,可寇大娘只是在尋找一擊必中的機會而已,吳安然若有什麼閃失,自己和這三位供奉再想攔住寇大娘是難上加難了。

楚錚冷冷地看了龍驚天三人一眼,龍驚天和李長笑、陸伯春相視苦笑一聲,緩步上前。

寇大娘見他們向自己圍來,頓時一聲長嘯,身形一展,手中不知何時已多出一把軟劍,宛若一條銀龍般向吳安然捲去。吳安然知道寇大娘是想在龍驚天等人上來前先傷了自己,當下也不逞強,連連後退。只聽“哧哧”幾聲,吳安然衣襟上已多了數道劍痕。

吳安然所退的方向正是“長生劍”陸伯春所站之處,陸伯春見他形勢危急,不敢怠慢,長劍鏗鏘出鞘,舞出一團劍花,倏地平平刺向寇大娘胸腹。寇大娘無奈之下只好回劍相隔,忽聽身後有人沉哼一聲,一股凌厲的拳風擊向自己後腦。

眼見寇大娘已是避無可避,她身子突然矮了數尺,雙腳也已離地,整個人在半空中縮成一團,手中軟劍在地上一掃,身形已在數丈開外。

寇大娘心中暗喜,正欲借勢而遁,龍驚天卻已擋在她面前,喝道:“此路不通!”

寇大娘見無法逃脫,躲開龍驚天劈來的一掌,轉過身來澀然道:“四方拳,長生劍?你們何時也爲趙國官家效力了。”

陸伯春淡淡笑道:“西秦寇家歷代護衛秦王,不也是爲官家效力嗎?”

寇大娘無言,擡頭看了看四周,只見小橋流水,鬱樹蒼蒼,確是風景如畫。而身邊這四大高手各佔一角,圈外楚錚也在凝神戒備,不由得長嘆一聲,看來這裡就是自己埋骨之所了。

寇大娘雙眉一揚,手中原本隨風晃來蕩去的軟劍登時變得筆直,說道:“好,老身今日就捨命領略一下諸位的生平絕學。”說完,人劍如虹攻向李長笑。

李長笑憑“四方拳”威震大趙,平時甚少遇到能與他匹敵的對手,隨身從不攜帶兵器,今日碰到了寇大娘,他就算再託大也不會用肉身去接劍,一時間竟狼狽不堪。還好陸伯春和龍驚天及時趕到,才爲他解了圍。

這三人一合力,寇大娘轉眼間便沒了優勢,雙方鬥得旗鼓相當。楚錚看了一會兒,發現這三位供奉相互甚有默契,進退間極有法度,不由得哼了一聲,暗想瞧這架勢你們幾個也不知配合過多少回了,剛剛在我面前倒惺惺作態裝成前輩高人了。

吳安然並未貿然參戰,在旁看了一會兒,大致摸清了龍驚天三人出手的路數,才腳踏天羅步法進入戰圈。寇大娘頓時覺得壓力大增,數十招後已是左支右拙難以招架。剛剛閃過陸伯春的長生劍,吳安然和龍驚天又同時攻向她要害之處,寇大娘勉強讓開了,卻再也躲不過李長笑的四方拳,被他結結實實地打在右臂上,頓時聽到數記骨裂之聲,軟劍脫手而飛。

寇大娘自知已無可倖免,藉着李長笑的拳勢騰空而起,強提內息撲向楚錚,喝道:“小子受死。”

楚錚在一旁已觀點多時,龍象伏魔功已運到極致,準備找準機會給寇大娘致命一擊,沒想到她竟先找上自己。當下也不閃避,反而上前一步一拳擊向寇大娘,喝道:“來的好!”

只聽一聲巨響,兩人都踉蹌着退出七八步,楚錚臉色通紅,嘴角血跡隱隱,寇大娘則是臉色青白,胸口不斷起伏。

吳安然大驚,忙到楚錚身邊伸手搭向他脈門,問道:“你覺得怎樣,是否震傷了內腑?”

楚錚搖搖頭,含糊不清地說道:“我沒事。”

吳安然仔細察看楚錚脈象,確實並無異常,可他嘴邊血跡是怎麼回事?

吳安然心思一動,捏住楚錚下巴往他嘴裡一看,只見楚錚舌尖血肉模糊,不由得破口大罵:“你找死啊,與人拼掌還吼什麼吼,咬到舌頭了是不是,活該!”

龍驚天等三人聽了也是哭笑不得。陸伯春咳嗽一聲道:“寇大娘,你已無力再戰,還是束手就擒吧。”

寇大娘氣息漸平,看着楚錚忽然縱聲大笑道:“好個龍象伏魔功。老身今日算栽了,只可惜我寇家自古無被俘之人。”說完,笑聲戛然而止。

李長笑走上前仔細看了看,回頭對楚錚說道:“好剛烈的女子,她已自斷心脈了。”

楚錚點點頭,這樣也好,這婦人留在世上還是個大麻煩。

龍驚天指指橋下躲着的那書僮,道:“那小廝怎麼辦?”

吳安然走過去將那書僮提了過來,往楚錚面前一扔,順手解了他穴道。書僮悶哼一聲悠悠醒轉,茫然看了看四周,突然一骨碌爬了起來,向楚錚幾個拜道:“饒命啊,各位大爺,小的只是一個家奴,身無分文……”

李長笑聽這書僮言中之意竟把自己當成剪徑的小賊,怒喝道:“住口!”

楚錚笑嘻嘻地湊到書僮面前,問道:“你可認識我?”

書僮仔細看了看,頓時大鬆口氣,喜道:“小的拜見楚公子。”

楚錚道:“認得就好,你隨我來。”

楚錚將他領到寇大娘之處,道:“本公子途經此地,發現寇大娘竟橫屍此地,你可知發生了何事?”

那書僮愣了半響,哽咽道:“寇大娘與小的原本是從此地繞路回府,沒想到遇到了幾個潑皮無賴前來索要錢財,寇大娘與之論理,隨後便撕打起來,小的被他們打暈了,後面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楚錚點點頭道:“本公子也是這般推測的。唉,寇大娘也真是的,錢財乃身外之物,何苦爲此丟了性命。她是蘇姑娘的義母,蘇姑娘知道了還不知多傷心呢。”

書僮也附合道:“是啊。”

龍驚天三人聽了滿頭霧水,剛剛明明是吳安然把這書僮打暈的,怎麼又變成潑皮了?

楚錚感慨了一會兒,道:“既然出了命案,自當由官府來處置,寇大娘屍首暫時留在此地吧,本公子陪你一起去見蘇姑娘。”轉身又對吳安然等人說道:“師父和三位先生在此等候官府衙役,徒兒先走一步。”說完便優哉遊哉地走了。

三位供奉仍茫然不解地站在原地。龍驚天突然笑道:“老夫明白了。堂主爲了那蘇姑娘,也不與成奉之計較這寇大娘之事了。這也難怪,以寇大娘的武功與心計,瞞過成侍郎是輕而易舉之事。”

吳安然臉色木然道:“正是。錚兒將寇大娘之事告於成侍郎後,成侍郎也是後怕不已,這小廝便是奉他之命將寇大娘帶至此地的。”

李長笑也明白了,道:“寇大娘說起來也只是個成府的下人,堂主的意思是想就此掩過了。”

陸伯春撫髯笑道:“人不風流枉少年,堂主還年輕嘛。況且這也算不得什麼大事.”

龍驚天問道:“吳老弟,這屍首怎麼處置,不會真要報官吧。”

吳安然道:“寇大娘也是一代高手,命人找個地方埋了,入土爲安吧。”

第94章 在此一舉第143章 無語相對第37章 亡命鴛鴦第93章 功虧一簣第96章 巧彤拜師第16章 皇儲之位第138章 楚家宗祠第73章 逃出生天第12章 威逼誘降第140章 天道之徑第78章 東奔西顧第13章 河東獅吼第15章 重返上京第35章 一見鍾情第63章 兵變奪權第59章 四方雲涌(中)第109章 咸陽城內第2章 自投羅網第9章 佛魔二門第114章 得寸進尺第13章 悔意第104章 重回楚府第10章 欺上瞞下第21章 夜探第2章 風雨飄搖第14章 聯手伏擊第25章 大德高僧第21章 一親方澤第13章 左家巷子第30章 賞罰分明第六部逐鹿中原第十一章第28章 諜影第56章 別無選擇第31章 是你所爲第13章 火燒山莊第22章 鶯鶯燕燕第103章 太后楚琳第28章 出手相救第12章 威逼誘降第137章 班師回朝(下)第75章 皇室風範第12章 威逼誘降第113章 後續之策第8章 登門拜訪第47章 步步爲營第84章 一唱一和第17章 暗流第99章 前朝密室(上)第7章 恩將仇報第4章 上京風雲第35章 一見鍾情第62章 臨陣傳令第93章 功虧一簣第131章 無言以對第68章 趁勝追擊(下)第32章 善後之事第5章 火雲神駒第101章 天意難違第55章 圍三闋一第7章 京城突變第114章 得寸進尺第67章 趁勝追擊第23章 苦肉之計第6章 一敗塗地第一百三十章第2章 轉世重生第122章 大回春手第141章 一代妖孽第98章 一線生機第67章 趁勝追擊第69章 京城暗流第20章 亡羊補牢第102章 宮中巧遇第56章 別無選擇第117章 將罪折功第5章 酒樓相聚第22章 天賜良機第64章 蓄勢待發第9章 未妻先妾第7章 割袍斷義第110章 試探之舉第33章 三度進宮第20章 及時行樂第1章 北趙楚氏第2章 相逢無常第48章 有苦難言第87章 禁忌所在第98章 一線生機第7章 各懷心機第29章 試探第72章 一語成讖第82章 萬夫莫當第136章 班師回朝第105章 在劫難逃第24章 文案第22章 一國民心第14章 兄弟重會第41章 由你作主第80章 以和爲貴
第94章 在此一舉第143章 無語相對第37章 亡命鴛鴦第93章 功虧一簣第96章 巧彤拜師第16章 皇儲之位第138章 楚家宗祠第73章 逃出生天第12章 威逼誘降第140章 天道之徑第78章 東奔西顧第13章 河東獅吼第15章 重返上京第35章 一見鍾情第63章 兵變奪權第59章 四方雲涌(中)第109章 咸陽城內第2章 自投羅網第9章 佛魔二門第114章 得寸進尺第13章 悔意第104章 重回楚府第10章 欺上瞞下第21章 夜探第2章 風雨飄搖第14章 聯手伏擊第25章 大德高僧第21章 一親方澤第13章 左家巷子第30章 賞罰分明第六部逐鹿中原第十一章第28章 諜影第56章 別無選擇第31章 是你所爲第13章 火燒山莊第22章 鶯鶯燕燕第103章 太后楚琳第28章 出手相救第12章 威逼誘降第137章 班師回朝(下)第75章 皇室風範第12章 威逼誘降第113章 後續之策第8章 登門拜訪第47章 步步爲營第84章 一唱一和第17章 暗流第99章 前朝密室(上)第7章 恩將仇報第4章 上京風雲第35章 一見鍾情第62章 臨陣傳令第93章 功虧一簣第131章 無言以對第68章 趁勝追擊(下)第32章 善後之事第5章 火雲神駒第101章 天意難違第55章 圍三闋一第7章 京城突變第114章 得寸進尺第67章 趁勝追擊第23章 苦肉之計第6章 一敗塗地第一百三十章第2章 轉世重生第122章 大回春手第141章 一代妖孽第98章 一線生機第67章 趁勝追擊第69章 京城暗流第20章 亡羊補牢第102章 宮中巧遇第56章 別無選擇第117章 將罪折功第5章 酒樓相聚第22章 天賜良機第64章 蓄勢待發第9章 未妻先妾第7章 割袍斷義第110章 試探之舉第33章 三度進宮第20章 及時行樂第1章 北趙楚氏第2章 相逢無常第48章 有苦難言第87章 禁忌所在第98章 一線生機第7章 各懷心機第29章 試探第72章 一語成讖第82章 萬夫莫當第136章 班師回朝第105章 在劫難逃第24章 文案第22章 一國民心第14章 兄弟重會第41章 由你作主第80章 以和爲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