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皇室風範

王老侯爺一行穿過柔然諸部的防線,走了不到半個時辰,便來到當日決戰之地。

春季草原應該處處都是生機勃勃,但唯有這一帶遍地泥濘,且呈暗紅色,顯然是與鮮血混成,四周幾乎難以看到一片青草,走在其間,馬蹄時不時帶出斷肢殘骸,簡直猶如身處深羅地獄一般。

楚芳華姐妹和葉扶風葉摘星畢竟是女子之身,終難忍受四周瀰漫的血腥腐臭之氣,已有數人開始嘔吐。趙敏聽到聲音,忙讓她們躲進自己的馬車內。

蘇巧彤帶着面紗,臉色也不太好,卻仍強笑道:“這也難怪,大趙西秦,東西突厥,再加上柔然諸部,恐怕有近百萬大軍在此廝殺,這片草原至少需數年纔可恢復元氣。你們聽,外邊風聲呼嘯,那便是幾十萬陣亡將士的冤魂在哭嚎。”

楚芳華姐妹頓時一聲尖叫,葉扶風和葉摘星雖坐在那裡沒出聲,但眼中亦流露出驚恐之色。

趙敏也被嚇得不輕,埋怨道:“巧彤姐,你就別說了。”

馬車忽然停了下來。坐在前側的葉扶風和葉摘星也不見有何動作,人已飄然到了車外,鷹堂四劍侍相互看了眼,正待起身,卻被蘇巧彤叫住:“行了,都坐着吧。她二人已經去察看了,還跟去做什麼?你們幾個跟隨你家公子也有些時日了,何時見過他與人事事爭風?”

鷹堂四劍侍訕訕不語。不一會兒,葉摘星進來稟報:“長公主,使團已至西秦戰俘看守營所在。王老侯爺請示公主是否一同前往?”

趙敏從小生長在宮中,對這裡一切很是不適應,剛想婉拒,忽想起蘇巧彤所說的“多巡視”,便說道:“你去稟報王老侯爺,就說請他稍候,本宮即刻就到。”

“巧彤姐在車內歇息,還是與小妹一同前去?”趙敏問蘇巧彤。

蘇巧彤伸了懶腰:“同去同去,幾萬戰俘聚集到一處亦可算是一奇觀,錯過此次。恐怕今生就再無沒機會了。”

趙敏與蘇巧彤與王老侯爺等人會合,一同向戰俘營而去。方纔趙敏在馬車內還不覺得。待親身策馬走在外面,才知這種感覺是如何催人慾嘔。蘇巧彤比她好不到哪去,反正所騎馬匹甚爲乖順無需她掌控,索性輕閉雙眼來個眼不見爲淨。

“咦,郭大人不在前線督戰,怎麼會在此地?”

耳邊傳來趙敏驚異的聲音。蘇巧彤睜開眼,只見對面過來數百騎,爲首地正是兵部尚書郭懷。在他身側是一個二十餘歲的青年將軍,神采飛揚,看來就是前些時日王明泰所說的杜承恩了。

趙敏盯着蘇巧彤臉龐,似想從她這邊找到答案。蘇巧彤湊了過來,在趙敏耳邊說道:“姐姐若是說,此次北疆大捷與郭尚書郭元帥毫無關聯。妹妹可否相信?”

“什麼?”趙敏震驚之極,但心中理智告訴她,蘇巧彤絕不會在這等事上開玩笑。

蘇巧彤輕聲道:“但不管真相如何。最重要是此戰大趙勝了,而且是場前所未有的大勝。從古至今,有一事實史書很少直言,那就是勝者無可指責,至少短期內不可指責。”

趙敏沉默不語,心中卻在冷笑:“看來昨日胡蠻的出現,僅僅是一開始啊。”

郭懷到了近前,翻身下馬。只見他面色灰白,雙目之中血絲密佈,人較離京時至少瘦了一圈,對着趙敏長揖一禮:“臣郭懷,拜見長公主殿下。”

趙敏輕點臻首:“郭元帥免禮。”

聽到“元帥”二字,郭懷嘴角微微抽搐,欲言又止,長嘆一聲:“謝長公主。”

王老侯爺看在眼裡,心中暗樂,不等郭懷上前,笑道:“郭元帥不必多禮了,此番郭元帥率我北疆大營,大破西秦及東西突厥六十萬大軍,此等功勳我大趙建朝以來堪稱第一。爲此,老夫在京城亦時常自傲當年慧眼識人哪。”

郭懷聞言眼前一黑,仰天緊閉雙目,痛苦地搖了搖頭:“老統領,你是在折辱於我麼?”

見他這般神態,王老侯爺亦有些不忍了。當年郭懷雖是趙王心腹,但王老侯爺對他領軍才華亦極爲欣賞,並未因此而另眼相看,待其亦如子侄一般,後將統領之位交付於他亦是心甘情願,畢竟當時胡蠻勢力猶存,唯有郭懷纔可堪此重任。至於日後漸成對立之勢,皆因彼此出身不同,這等矛盾亦是避無可避的。

“郭大人,看你樣子已是極爲疲累,長公主與老夫只是先四處看看,不必一旁作陪了。”王老侯爺道,“承恩,扶你家元帥下去歇息。”

杜承恩應道:“遵命。”

郭懷卻甩開杜承恩攙扶,昂首道:“謝老侯爺好意。長公主在此,郭懷身爲臣子,理應在側。”

趙敏忽下馬來到郭懷面前,道:“郭元帥,先去歇息。本宮在此還請元帥還是以自家身體爲重,若不然,我大趙就少一擎天柱了。”

謀士傅平也走過來道:“大帥,長公主所言極是,身體爲重,您已數夜未閤眼了。”

郭懷看着趙敏,忽語帶哽咽:“臣,遵旨。”

郭懷與傅平走後,趙敏對杜承恩淡淡說道:“是杜將軍麼?本宮謹代皇上巡視北疆大營,前方帶路吧。”

杜承恩一愣,回首看了看後面的王老侯爺。趙敏見狀,冷冷地嗯了一聲,聲音雖輕,但皇家威嚴之勢盡顯無遺。杜承恩不禁一顫,再不敢怠慢,躬身:“長公主請。”

趙敏儀態端莊。緩步走在最前方,葉扶風和葉摘星手持黃羅傘緊緊相隨。王老侯爺與成奉之等人見狀,不敢越禮,紛紛下馬交馬交於隨從,跟在了趙敏身後。蘇巧彤此時亦只能陪在成奉之身旁,看着趙敏的背影,一時間心中不知是何滋味。

王老侯爺走着走着,忍不住對旁邊楚名南道:“這小丫頭比她兄長強多了

楚名南向前瞟了一眼才輕嘆道:“此等時刻方見本色,老侯爺說的是啊。”

方令白踮着腳尖,小心翼翼避開地上隨時出現地可疑之物。卻一不留神絆了下差點摔倒,幸好身邊之人將他扶住。方令白驚魂未定。整整衣冠,看着前面趙敏從容不迫地身影。嘟囔着說道:“我看皇上也未必如她。”

衆人雖不便接口,卻不約而同地微微點了點頭。

一進戰俘營,迎面一股惡臭撲來,頓時壓倒了瀰漫四周的血腥味。趙敏強行忍住腹中不適,自行走到營內一臨時搭建木臺上,昂首顧盼。衆北疆軍士雖早已知王老統領和當朝長公主要來,可趙敏這般徑直而入。一時均有些不知所措。

杜承恩見不對,忙走至木臺下,一撩下襬單膝點地:“末將杜承恩,率北疆大營鷹揚軍拜見長公主殿下。”

有了他領頭,衆軍士向趙敏齊行軍中之禮:“拜見長公主。”

“衆將士請起。”趙敏聲音聽似不大,卻遠遠地傳了開去。“我大趙自太祖即位,百姓百年安寧,皆有賴爾等衛戍邊疆。此番北疆大捷。振我國威……”

趙敏雖不甚通軍務政事,但楚錚率禁衛軍離開京城前那場誓師她亦在場,楚名棠在出徵將士面前那番激勵之言慷慨激昂,她亦深爲之震動,便記了下來。今日這番話語趙敏已在心中琢磨了許久了,結合楚名棠當日所言,此時說來倒也層次分明,毫無不暢之處。

王老侯爺等人聽了,亦是寬心少許,趙敏至少已在言語中承認稱讚了這場北疆大勝,那麼接下來地事就好辦多了。

這邊趙敏已經說完,衆北疆將士齊呼公主千歲。王老侯爺哼了一聲,按禮數應該由他登臺了,只不過這一切已變爲全由趙敏主導,他自然難免有些不快。

隨後,趙敏提出去看一下秦軍戰俘。杜承恩有些爲難:“啓稟長公主,戰俘所在之地污穢不堪,恐怕有污長公主清目。”

趙敏卻道:“本宮既是受皇上所託,自當盡職盡責,杜將軍不必再說了。”

王明泰瞪了杜承恩一眼:“還不前方帶路!”

趙敏見蘇巧彤仍站在衆人之中,不由一笑:“蘇姑娘,請到這邊來。”

蘇巧彤無奈走了過來,小聲道:“長公主,這有些不妥吧。”

趙敏背對着衆人小做了個鬼臉,拉起蘇巧彤手道:“巧彤姐你得陪着小妹,方纔在臺上心裡就不停打鼓,唯恐說錯什麼,一身的冷汗。還是姐姐在身旁感覺安心些。”

趙敏來到秦軍戰俘所在之處,不由一驚。只見空曠地平地上挖了四五個巨坑,坑深達數丈,三面陡峭,唯有一面成坡形,都有數裡方圓。每個坑內密密麻麻擠滿了衣衫襤褸秦軍戰俘,趙軍將士堅盾利矛、張弓搭箭守在坑四周,不敢有絲毫懈怠。

“杜將軍,爲何將這些秦軍安置在坑內?”趙敏語氣不善,“莫非你等想學那戰國白起坑俘之事?”

王老侯爺笑道:“長公主錯怪他們了。秦軍歷來兇悍,雖說手無寸鐵已成戰俘,但絕不可大意,我朝史上就有過戰俘譁變奪取兵器逃脫之事。何況此次戰俘多達三萬餘人,承恩這小子麾下不過萬餘人,稍有不甚便可釀成大禍,似這般掘坑看押亦是無奈之舉。”

“原來如此,多謝王老侯爺爲本宮解惑。”趙敏點點頭道,但還是有些不懂,不禁又問道,“這些巨坑也是我軍所挖的?不是說還有突厥戰俘麼,本宮看到的似乎只有秦人。”

杜承恩語塞,王明泰在一旁代答道:“秦軍此番作戰還有十萬民夫跟隨,秦軍大敗後,有八萬餘民夫落入我軍掌控之中,這幾坑便由他們所挖掘而成。”後勤保障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戰爭中都同樣重要,在這冷兵器時代,大部分後勤以及雜事都由徵招來的民夫所爲,通常十萬大軍就需近十萬民夫,這是難以避免的。

“那些民夫呢?”

王明泰道:“在北方十里處,由我軍兩千人和柔然兩萬餘部看守。期間也幸得柔然諸部相助,不然戰俘民夫十餘萬人,僅靠我軍二萬人根本難以掌控,因此按事先協議,突厥萬餘戰俘便交於柔然諸部處置。”

“那萬餘突厥戰俘算是給柔然人地酬謝了?”趙敏語帶嘲諷,但心中亦知這亦是不得已,皇帝不差餓兵的道理她還是懂地。

王明泰面不改色:“正是。”這萬餘突厥戰俘說來也是柔然諸部所戰得來的,在那日進攻雪騎之時,柔然人殺到後來野性大發,也不管秦人還是西突厥一併攻擊,而達頭可汗無心戀戰,率金帳鐵騎等精銳之師快速逃離,而這些萬餘雜兵便成了趙軍和柔然人囊中之物。

還有一事王明泰並未明說。歷次秦趙之戰,戰後雙方將所俘民夫亦當做軍俘上報朝中,唯有這一次不同,僅正規戰俘數目就已駭人聽聞,再加上這八萬民夫,說出去根本無人會信,朝廷恐怕亦會首先調查此事。反正各級將領所需軍功早已足夠,因此樊兆彥與王明泰商議了下,便將這八萬民夫從戰報中抹去了。

忽然,前方地戰俘坑內一人高聲說道:“大秦飛雲將軍麾下副將高君令請見趙軍主將!”

蘇巧彤微微一震。高君令是秦軍飛雲將軍顧明道的結義兄弟,顧明道每次回咸陽都要跑到她的瀟湘別院門前騷擾一番,高君令通常陪着他一同前來,蘇巧彤煩不勝煩,有幾次爲了打發他們只好出門相見。

此時聽到高君立這名字,蘇巧彤難免有些心慌。幸好下車前爲了遮擋空氣中的異味,蘇巧彤仍載着面紗,但能不見此人還是不見爲好。

第112章 論功行賞第112章 論功行賞第14章 兄弟重會第67章 趁勝追擊第128章 力所能及第22章 一國民心第45章 別有用心第29章 救駕之功第1章 一石二鳥第7章 去蕪存精第6章 有心無力第23章 梨園祖師第101章 天意難違第20章 亡羊補牢第9章 佛魔二門第4章 無可奈何第20章 亡羊補牢第89章 佳人重現第33章 三度進宮第122章 大回春手第19章 三家聯盟第86章 葉門之迷第106章 楚家長孫第35章 暗下伏子第23章 苦肉之計第49章 棋逢對手第15章 竟是故人第8章 登門拜訪第11章 大出風頭第28章 出手相救第29章 栽贓嫁禍第4章 轉道太平第17章 後世名人第118章 陽奉陰違第61章 偷樑換柱第6章 一敗塗地第120章 初登朝堂(下)第55章 圍三闋一第55章 圍三闋一第23章 梨園祖師第86章 葉門之迷第43章 北疆大帥第3章 家門醜事第10章 馬到成功第137章 班師回朝(下)第14章 太平展家第21章 各取所需第95章 起程返京第29章 救駕之功第3章 三箭懾敵(上)第75章 皇室風範第131章 無言以對第9章 重返大營第40章 離家出走第2章 針鋒相對第46章 暗渡陳倉第131章 無言以對第28章 大功告成第19章 內亂(上)第86章 葉門之迷第14章 佳人已去第16章 柔情第13章 悔意第8章 軍中侍女第9章 皇上駕崩第58章 四方雲涌第24章 排除異己第83章 乘勢而來第30章 賞罰分明第六部逐鹿中原第十二章第77章 補救措施第123章 有心失言第8章 軍中侍女第47章 步步爲營第108章 用人不疑第12章 恃強凌弱第46章 暗渡陳倉第15章 再度入宮第29章 救駕之功第21章 夜探第8章 有心投效第143章 無語相對第14章 聯手伏擊第124章 同心避諱第20章 內亂(下)第52章 三方會盟(中)第127章 勢在必行第9章 皇上駕崩第85章 遇人不淑第16章 皇儲之位第10章 兄弟重聚第39章 程氏一族第105章 在劫難逃第31章 使詐第13章 舉手之勞第15章 軍師第15章 軍師第20章 亡羊補牢第6章 一敗塗地第143章 無語相對
第112章 論功行賞第112章 論功行賞第14章 兄弟重會第67章 趁勝追擊第128章 力所能及第22章 一國民心第45章 別有用心第29章 救駕之功第1章 一石二鳥第7章 去蕪存精第6章 有心無力第23章 梨園祖師第101章 天意難違第20章 亡羊補牢第9章 佛魔二門第4章 無可奈何第20章 亡羊補牢第89章 佳人重現第33章 三度進宮第122章 大回春手第19章 三家聯盟第86章 葉門之迷第106章 楚家長孫第35章 暗下伏子第23章 苦肉之計第49章 棋逢對手第15章 竟是故人第8章 登門拜訪第11章 大出風頭第28章 出手相救第29章 栽贓嫁禍第4章 轉道太平第17章 後世名人第118章 陽奉陰違第61章 偷樑換柱第6章 一敗塗地第120章 初登朝堂(下)第55章 圍三闋一第55章 圍三闋一第23章 梨園祖師第86章 葉門之迷第43章 北疆大帥第3章 家門醜事第10章 馬到成功第137章 班師回朝(下)第14章 太平展家第21章 各取所需第95章 起程返京第29章 救駕之功第3章 三箭懾敵(上)第75章 皇室風範第131章 無言以對第9章 重返大營第40章 離家出走第2章 針鋒相對第46章 暗渡陳倉第131章 無言以對第28章 大功告成第19章 內亂(上)第86章 葉門之迷第14章 佳人已去第16章 柔情第13章 悔意第8章 軍中侍女第9章 皇上駕崩第58章 四方雲涌第24章 排除異己第83章 乘勢而來第30章 賞罰分明第六部逐鹿中原第十二章第77章 補救措施第123章 有心失言第8章 軍中侍女第47章 步步爲營第108章 用人不疑第12章 恃強凌弱第46章 暗渡陳倉第15章 再度入宮第29章 救駕之功第21章 夜探第8章 有心投效第143章 無語相對第14章 聯手伏擊第124章 同心避諱第20章 內亂(下)第52章 三方會盟(中)第127章 勢在必行第9章 皇上駕崩第85章 遇人不淑第16章 皇儲之位第10章 兄弟重聚第39章 程氏一族第105章 在劫難逃第31章 使詐第13章 舉手之勞第15章 軍師第15章 軍師第20章 亡羊補牢第6章 一敗塗地第143章 無語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