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節 奕欣的應對

香港的各國商人,早就對朱敬倫抱有期待,他們跟中國商人不一樣,他們極其渴望中國的官員都是朱敬倫這種可以合作的對象,可是他找遍了整個中國,也就發現,只有朱敬倫這麼一個對洋人比較瞭解,對西方規則能夠接受和理解的官員。

那麼如果朱敬倫能夠掌握這個國家,至少也是主政一方,那對他們的利益也是巨大的促進。

12月的時候,英國人派代表去南京考察了一下太平天國,對華公使威妥瑪和海軍司令賀布一起前往,他們身負三個使命,第一是希望化解這個勢力對上海的威脅,第二是試探一下這個勢力的態度,第三則是將中國目前的三大勢力做一份調查報告,讓英國政府判斷一下支持那個勢力對英國的利益最有好處。

歷史上,應該是巴夏禮去的,但是巴夏禮瘋了,所以這件事就落到了威妥瑪頭上,威妥瑪跟赫德一樣都是中國通,論專業能力,他比赫德還要強得多,比如他對中國語言文字就極有研究,他發明出一套書寫漢語的字母體系,稱作威妥瑪拼音,是後來一些列拼音的鼻祖,他跟赫德不一樣的是,他研究的是中國的語言文字,而赫德讀的是中國的四書五經,一個是從中國人說話方面着手,一個直接探究的是中國人的思想,顯然在這方面,赫德要比威妥瑪更能理解中國人的想法,這就是後來爲什麼別人都覺得中國官員難打交道,只有赫德能跟奕欣、李鴻章等人相處的如魚得水的原因。

但威妥瑪的專業素質還是不差的,只能說赫德下的功夫更深一層。

威妥瑪的能力,讓他成功的完成了外交任務,之前在7月份的時候,攻取了蘇杭一帶的李秀成派兵攻打上海,最後被華爾的洋槍隊阻擋,但是洋槍隊損失慘重,幾乎損失了三分之一,華爾本人都受傷逃走,最後英國海軍被迫開炮,才保住了上海,李秀成這個名將所帶領的新生的一股力量,讓英國人覺得比清軍強了太多,所以決定試探一下,第一要貿易,第二要和平,他得到了太平天國大洪棍洪秀全的承諾,允許他們來做貿易,但是不能販賣鴉片,也答應太平軍不會攻打上海。

整個中國也就太平天國在官方層面禁止鴉片,清政府和朱敬倫都不敢動這個敏感東西,但這不意味着太平天國就真的禁止了鴉片,他們只是官方和口頭上的禁止,威妥瑪在南京城裡看到無數的煙館,並不比廣州少,也看到了太平天國同樣禁止的妓館,而開辦這些產業的,很多都是太平天國各種封號的“王”,這怎麼禁?

清政府是真的禁不住也不敢禁,朱敬倫雖然暫時也不敢禁,但是他卻是唯一能做到完全控制這項貿易的人,赫德組建的緝私隊已經成功的阻斷的各種走私,他如果要禁止鴉片貿易,在技術上是完全可行的。

威妥瑪又提出跟太平天國合作的事情,英國海軍看的很透徹,太平軍輸就輸在沒有制江權,如果英國能派出海軍幫他們控制長江,他們應該是有能力攻下沿江的武漢等大城市,然後跟清廷劃江而治的,跟一個腐朽的政府談,總不如讓他們有個競爭對手,就像印度土邦那樣,就能分而治之了。

結果洪秀全表示外國應向太平天國納貢,天王是各國之主,而不是跟英國人平分國土,他要的是“我爭中國,意欲全圖;,事成平分,天下失笑;不成之後,引鬼入邦”。

洪天王的態度,顯然沒有讓英國人滿意,歷史上,之後他們就開始徹底支持清政府了,派現役軍官戈登幫助李鴻章訓練洋槍隊,甚至運作了阿思本艦隊,也是希望能讓清政府的力量更壯大一些,好早點收拾了太平天國,讓英國人能夠深入長江貿易。

但是這個時代,還有一個朱敬倫可供選擇,威妥瑪都不用再次跟朱敬倫接觸,回去之後直接寫了一份報告,告訴政府,在中國,只有一個人能夠友好、合理的跟西方國家交流,那就是廣東的朱敬倫,目前朱敬倫已經組建了自己的軍隊,並且控制了廣東大部分區域,雖然這種控制還不夠穩固,但是值得期待,建議政府一旦在清朝政府跟朱敬倫的地方政府之間爆發戰爭的話,英國應該嚴守中立。

威妥瑪考察中國目前三大割據勢力的時候,奕欣也在琢磨廣東的局勢。

他已經徹底的掌控了朝政,跟慈禧的聯盟,讓他得到了霸氣權貴、掌兵大臣,和兩宮太后三大勢力的支持,而肅順等人則除了他們自己,就只有手上一封詔書了。

當押解肅順進法場的時候,北京的旗人高喊着“肅老六你也有今天”,旗人的態度,其實早就註定了這場鬥爭的結局。

收拾肅順沒有費什麼事情,可是他卻無暇他顧,讓廣東突然出現了驚天的變故。

到目前位置,其實奕欣也沒弄明白廣東發生了什麼事情,如果光看廣東給北京發來的一份份奏章,只會更加的迷糊,因爲那些奏章已經堆積了很多了,有早先時候耆齡奏報新安縣勇鬧餉的,有朱敬倫和穆克德訥奏報的,綠營和八旗也加入了鬧餉的奏章,後來則是耆齡奏報說朱敬倫謀反,朱敬倫和穆克德訥則一口咬定,是耆齡有心逼反全城士兵,後來雙方的口水仗打了許多。

奕欣一開始覺得,耆齡跟朱敬倫二人,光看奏章的話,肯定是發生了誤會,耆齡舉措不當,導致士兵鬧餉,是有責任的,但是之後突然耆齡說朱敬倫造反,要發兵攻打廣州,朱敬倫則狀告耆齡此舉是想逃脫責任,徹底逼反全城士兵。

奕欣是各聰明人,他光從奏報就能看出來,後來穆克德訥倒向了朱敬倫,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讓他百思不得其解,朱敬倫到底造反了沒有?如果造反了,難道穆克德訥也造反了,就算穆克德訥是被逼迫造反的,全城八旗兵也跟着造反了?

根據後來傳回來的消息,外界也有說反的,也有說沒反的,還有人看見穆克德訥一個人出現在新會鎮壓新會縣令,說是耆齡餘黨云云,一點都不像是被脅迫的,而更多人傳回確切的消息,全城的八旗兵,除了個別軍官之外,都參加了朱敬倫的軍隊。

一萬八旗兵啊,全體投降了?

這大清朝兩百年也沒出過這等奇事啊。

奕欣想不通,他找來柏貴問,柏貴是最瞭解朱敬倫的人。

一封封奏報,柏貴也早就看過了。

嘆了口氣道:“我早說他離開新安準出事。”

當時剛剛亂起來的時候,連洋人都登岸了,那時候柏貴就說過這句話。

不過洋人後來被朱敬倫勸回去了,奕欣就不關心了,他只關心到底反沒反。

奕欣問道:“他到底反了沒有?”

柏貴嘆道:“怕是在反與未反之間。”

奕欣問道:“反是何意?”

柏貴道:“這是被耆齡逼急了,不是逼他,而是那些當兵的,耆齡剋扣軍餉,乃至士兵鬧餉,時候在加以兵威,兵卒畏法,自是要反,怕是強迫朱敬倫帶他們反。所以啊,這不但新安縣勇要反,連咱旗人都跟着反了,耆齡這是該死啊。”

奕欣道:“那未反又是何意?”

柏貴道:“朱敬倫這個人,有大志,卻過於輕浮,缺乏歷練,不懂得輕重,做事又不按常規,他本人怕是不想反的,又被兵卒所迫,不得不虛與委蛇,恐怕是想借機安撫士卒。不然何至於穆克德訥跟他步調一致,恐這二人此時身不由己,都已被兵卒中的悍將所挾持。”

柏貴心中有一個先入爲主的觀念,那就是朱敬倫不會造反,他也不敢想象朱敬倫在他的羽翼下一步一步成長到了可以謀反的程度,那樣他脫不了干係,潛意識中他就不敢相信朱敬倫謀反,奕欣問他,可真是問錯人了。

但奕欣覺得柏貴說的不無道理。

“你的意思是,士卒畏法,所以要反,朱敬倫和穆克德訥受人挾持但卻不想反。這麼說只要對兵卒不予追究,對朱穆二人加以安撫,粵省一事不至於敗壞?”

奕欣也有先入爲主的掛念,他希望還可以撫,說真的,再派兵去廣東打仗,朝廷也實在是承受不了了,每年八旗綠營軍費數千萬,湘軍七八百萬,還要給洋人一千多萬的賠款,在哪裡去找錢啊。

“王爺高見!”

柏貴奉承道。

奕欣道:“那依你看,這撫軍一事,派誰去合適?”

嘴上在詢問,眼睛卻直勾勾盯着柏貴。

柏貴只能嘆息一聲:“王爺若信得過,奴才去一趟吧。”

奕欣點點頭:“你去最好。你前日說那朱敬倫頗有洋務之才,若其有意,可用總理衙門之幫辦相請,若其無意,他的官職也可以動一動了。耆齡昏聵,竟私免朝廷命官,怕朱敬倫心有怨忿,又有懼意,若不敢來京,廣東一地,便是道員也可許他。新皇登基,正是示恩於臣子的時候,過去種種既往不咎,都還是朝廷的好臣子。”

“道員!”

柏貴聽完,內心驚歎,倒不是這個官位太高,把朱敬倫從一個小小的縣令提拔上道員,以實職直升三級,世所罕有,這說明奕欣根本就不相信朱敬倫沒有反心,否則不至於用這種手段拉攏。

朱敬倫如果反了,他柏貴也要受牽累,柏貴心裡明白,嘴上卻不敢說,急忙告退。

看柏貴走出去,奕欣嘆息一聲,多事之秋啊。

第一百二十節 瑞典人的意外收穫第八百零八節 步入世界的中心第一百七十七節 使團第三百七十六節 整肅軍紀第六百八十節 能戰方能談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症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第三百四十五節 楔形衝擊第五百八十五節 金融市場的想象力第一百零三節 千年宗族第四百三十六節 身股制改革第八百零九節 中國的世界政策第四百五十二節 李秀成三打上海第八百節 擴大公局法案第五百七十四節 美國人在背後第七百七十一節 休斯敦大會戰 1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一百四十二節 把人民組織起來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第一百二十二節 新安交易所第八百三十一節 日本人的小算盤第三百二十八節 大造軍艦第一百一十八節 鉅額訂單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五百八十五節 金融市場的想象力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二百零三節 整編第三百九十八節 場外遊說 2第三百八十九節 登基第一百七十三節 軍事演習第六百八十四節 赫德的活動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三百五十三節 信仰崩塌第九節 翻譯官第七百九十一節 明俄滿蒙協定第一百零六節 與東印度公司對賭第五節 離開第六百二十四節 雲南他們守不住第一百六十三 爲了中國茶的未來第三百七十六節 整肅軍紀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一百零二節 方山借款第七百一十八節 富商和國王第一百五十九節 城下之盟第一百一十三節 釐局弊病第七百九十八節 東亞大陸協定第三百六十六節 徐榮村的大買賣第七百九十七節 海軍軍備競賽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五百九十節 大明棉紡業困境第六百三十三節 工業革命降臨第三百六十節 浮出水面第一百六十四節 我叫何士文第一節 廣州陷落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二十二節 月香樓第七百五十三節 佩科斯戰役第七百四十二節 洪天王借屍還魂第八十節 練兵第六百三十七節 英國的小動作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八百一十節 中英太平洋協定第七百三十三節 大明的應對第五百四十七節 登高必跌重第六百四十九節 日本的態度第八百二十四節 關於加州的戰和第七百零六節 峴港會戰 1第六百一十二節 災情第八百零二節 東亞火藥桶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六百三十五節 法國的困境第二十三節 墨琴第八百三十節 參觀日本繅絲廠第四百四十九節 各方聯動第一百一十九節 十三行巨鱷第一百零二節 方山借款第五節 離開第五節 離開第六百七十四節 凜冬將至第二百九十七節 控制廣東 2第四百二十五節 傳統和現代第一百九十二節 拉攏穆克德訥第七百四十二節 洪天王借屍還魂第六百零五節 反彈第八百一十節 中英太平洋協定第七百九十六節 後發國家的工業化路徑第三百九十八節 場外遊說 2第八百零二節 東亞火藥桶第一百二十一節 美國人的野望第一百二十三節 瑞典顧問團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爭財纔開始第四百一十八節 給日本人貸款第六百五十四節 動真格的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六百一十五節 大移民潮第七十節 幫辦團練
第一百二十節 瑞典人的意外收穫第八百零八節 步入世界的中心第一百七十七節 使團第三百七十六節 整肅軍紀第六百八十節 能戰方能談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症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第三百四十五節 楔形衝擊第五百八十五節 金融市場的想象力第一百零三節 千年宗族第四百三十六節 身股制改革第八百零九節 中國的世界政策第四百五十二節 李秀成三打上海第八百節 擴大公局法案第五百七十四節 美國人在背後第七百七十一節 休斯敦大會戰 1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一百四十二節 把人民組織起來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第一百二十二節 新安交易所第八百三十一節 日本人的小算盤第三百二十八節 大造軍艦第一百一十八節 鉅額訂單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五百八十五節 金融市場的想象力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二百零三節 整編第三百九十八節 場外遊說 2第三百八十九節 登基第一百七十三節 軍事演習第六百八十四節 赫德的活動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三百五十三節 信仰崩塌第九節 翻譯官第七百九十一節 明俄滿蒙協定第一百零六節 與東印度公司對賭第五節 離開第六百二十四節 雲南他們守不住第一百六十三 爲了中國茶的未來第三百七十六節 整肅軍紀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一百零二節 方山借款第七百一十八節 富商和國王第一百五十九節 城下之盟第一百一十三節 釐局弊病第七百九十八節 東亞大陸協定第三百六十六節 徐榮村的大買賣第七百九十七節 海軍軍備競賽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五百九十節 大明棉紡業困境第六百三十三節 工業革命降臨第三百六十節 浮出水面第一百六十四節 我叫何士文第一節 廣州陷落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二十二節 月香樓第七百五十三節 佩科斯戰役第七百四十二節 洪天王借屍還魂第八十節 練兵第六百三十七節 英國的小動作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八百一十節 中英太平洋協定第七百三十三節 大明的應對第五百四十七節 登高必跌重第六百四十九節 日本的態度第八百二十四節 關於加州的戰和第七百零六節 峴港會戰 1第六百一十二節 災情第八百零二節 東亞火藥桶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六百三十五節 法國的困境第二十三節 墨琴第八百三十節 參觀日本繅絲廠第四百四十九節 各方聯動第一百一十九節 十三行巨鱷第一百零二節 方山借款第五節 離開第五節 離開第六百七十四節 凜冬將至第二百九十七節 控制廣東 2第四百二十五節 傳統和現代第一百九十二節 拉攏穆克德訥第七百四十二節 洪天王借屍還魂第六百零五節 反彈第八百一十節 中英太平洋協定第七百九十六節 後發國家的工業化路徑第三百九十八節 場外遊說 2第八百零二節 東亞火藥桶第一百二十一節 美國人的野望第一百二十三節 瑞典顧問團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爭財纔開始第四百一十八節 給日本人貸款第六百五十四節 動真格的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六百一十五節 大移民潮第七十節 幫辦團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