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六節

大漢建興五年(公元201年)十一月。

十一月上,長公主和丞相蔡邕等朝中重臣到達河東蒲阪津。

徵西將軍龐德、蕩寇將軍兼領涼州刺史皇甫酈書奏朝廷,羌人於十月底退出漢陽郡,翼城、上邽一線暫告無憂。至於羌人爲何撤離,原因尚不清楚,有可能是雷子、柯比熊的河西遠征軍已經殺進武威,也有可能嚴冬臨近羌人缺乏足夠食物無力支撐。

大將軍李弘書奏朝廷,大軍攻擊洛陽受阻,糧草輜重嚴重不足,爲此不得不暫時休戰,重新調整攻擊部署。隨同奏章送到朝廷的還有一份詳細的攻擊方案。

長公主和朝中大臣們同時鬆了一口氣。

洛陽戰場和西涼戰場的戰事先後停下,將極大緩解朝廷的財賦危機,尤其是大將軍在洛陽攻擊策略上的改變,讓長公主和蔡邕、李瑋等大臣十分驚喜。雖然大將軍沒有直接承認自己的失誤,但他在重新擬定的攻擊部署中把攻擊洛陽的時間定在明年三月中,等於是接受了朝廷的兵事決策。

大將軍態度的轉變緩解了朝堂上的危機,籠罩在長公主和大臣們心頭上的陰霾迅速散去,長公主更是做出了一個讓大臣們瞠目結舌的決定,她要立即趕到洛陽去。

丞相蔡邕、太傅楊彪、中書監陳羣(田疇去職不久,陳羣繼任爲中書監)等大臣急忙阻止。天子行宮和朝廷諸府遷到關中櫟陽,事務繁多,迫切需要長公主坐鎮,豈能甩手離開?

長公主有急赴洛陽的理由。天子和朝廷遷到長安後,有很多事需要做,其中最關鍵的就是中興策略的調整。明年大軍收復洛陽全取中原,那麼朝廷接下來應該幹什麼?怎麼幹?用什麼辦法才能又快又穩妥地平定天下?中興策略的調整不能沒有大將軍的參予。這次朝廷和大將軍在兵事決策上的衝突,原因很複雜,但當時大將軍如果就在晉陽,事情不會鬧得如此不可收拾。我這次去洛陽,就是把大將軍請回長安。大將軍曾說過,他不打下洛陽,絕不回晉陽,但現在朝廷遷到了長安,他回朝議事,不算違背誓言。

大臣們聞言不再勸阻,只是請長公主早日返京。宗正卿楊奇自告奮勇,願意陪着長公主一起到洛陽說服大將軍。

十一中,長公主和楊奇、陳羣等大臣從茅津渡棄舟登岸,新任弘農太守楊懿率衆相迎。

車駕經澠池、新安、函谷關到達洛陽城下。

天子、大將軍李弘、左衛將軍麴義、右衛將軍張燕、護軍將軍賈詡、新任河南尹令狐邵等大臣趕到谷水河畔相迎。

長公主這個時候突然趕到洛陽,大將軍李弘和一幫大臣們心裡或多或少都知道長公主的目的是什麼。長公主神情喜悅,安慰了衆臣一番,然後和天子一起入駐上林苑。當天晚上,長公主在天子營宴請文武大臣。席間,楊奇藉着三分酒意,悄悄對大將軍說,殿下降尊紆貴,親自趕到洛陽城下,這份心意大將軍應該能明白。你我相交十幾年,知根知底,有些話我就挑明瞭說。如今正是大漢走向中興的關鍵時刻,大將軍該爭的爭,不該爭的就暫時放棄。社稷中興大業的最後是天子,而天子能否承擔中興大業,纔是大將軍應該真正考慮的至關重要的問題。如今這種形勢下,大將軍韜光隱晦,未嘗不是一種好辦法。

李弘笑着點了點頭,湊到他耳邊問道:“老大人這句話是代表自己說的,還是代表楊家說的?”

楊奇微微一笑,“大將軍舉薦了八位大臣爲天子師,這其中沒有李瑋大人,卻有我兄長楊彪,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大將軍何必明知故問?”

李弘用力握了握楊奇的手,頗有深意地問道:“老大人對袁家怎麼看?”

楊奇似乎對此問題早有考慮,他不假思索地說道:“自古以來,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袁家這一代的家主應該是公臺(袁術),如今公臺不在了,袁家的家主自然應該是顯光(袁耀)這孩子。”

“關、洛一帶的門閥世家也這麼認爲?”李弘笑着問道,“穎、汝一帶的高門大族是否有同樣的看法?”

“袁紹已經完了。”楊奇平靜地說道,“但袁閥的勢力依舊十分龐大,如果大軍攻克了洛陽,再把袁閥勢力整個拉過來,朝廷是否還需要南下平叛就很難說了。”

李弘稍稍想了片刻,又問道:“那麼在中興策略的調整上,太傅大人、丞相大人、太尉大人和御史大夫大人是否能保持一致?”

“這個難度太大。”楊奇笑道,“中興策略事關社稷興亡,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周全,很難協調一致。不過,大將軍現在既能得到鄭玄大師的支持,又能得到關、洛士人的支持,在中興策略上佔據主導優勢,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李弘心領神會,和楊奇舉爵而飲。

第二天,長公主和天子一起,趕到顯陽苑安撫難民,並饋贈了大量糧食和衣物。洛陽百姓感激涕零。接着長公主又巡視了各部軍營,巡視了輜重營,給了將士們、民夫和工匠們很多犒勞和賞賜。

第三天,長公主在天子行轅聽取了河南、弘農兩地官吏的稟報。攻打洛陽的戰鬥已經停了下來,當務之急是安置難民重建家園,力爭在明年春耕的時候,洛陽和弘農兩地的百姓能在土地上播下種子,能夠自給自足,減少朝廷沉重的賑濟負擔。

第四天,長公主在行轅召見大將軍。兩年多沒見面,長公主更加成熟更加漂亮,而大將軍的頭上竟然長出了很多白髮,臉上也更顯滄桑。

長公主望着大將軍頭上的白髮,心裡驀然酸楚,眼圈馬上紅了,“你老了。”

大將軍愣了一下,眼角掃到長髮裡的白絲,臉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一絲苦笑,“我也該老了。”

長公主忽然站起來,走到了大將軍身邊。大將軍詫異地看着她,不知她要幹什麼。長公主俯身仔細看了看李弘的一頭長髮,然後慢慢蹲下,伸手在李弘的長髮中找到一根白絲。長公主這個動作太過親暱,大將軍侷促不安,想出言阻止卻又不知如何開口。

“不要動。”長公主輕聲說道,“我幫你把白髮拔了。”

長公主嬌嫩的身軀粘在李弘的背上,一股淡淡的幽香悄悄飄入李弘的心裡,霎時間,兩人中間的那點點隔閡煙消雲散,只剩下苦澀的綿綿情意。

兩隻纖細的手指夾着一根長長的白髮在李弘眼前晃動,長公主幽怨的聲音輕輕傳來,“把白髮拔了,你就不老了。”

李弘伸手握住了那根白髮,也握住了長公主的手。長公主的手冰涼冰涼的,冷得讓李弘的心一陣顫慄。長公主任由李弘握住自己的手,小臉輕輕貼到了李弘的長髮上。

一聲低低的嘆息在空蕩蕩的大帳內悄然響起,縈繞在李弘的心底久久難以散去。

李弘緩緩鬆開了長公主的小手,長長的白髮晃悠悠地落到了地上,“算了吧,不要拔了,拔了它還會長出來。”

“不……”長公主的櫻脣湊到了李弘耳邊,“我要拔,我不願看到你頭上有白髮。”

一滴冰涼的淚水落在了李弘的臉頰上,接着又是一滴……

李弘心裡一痛,眼淚差點掉了下來。

第五天,大將軍召集各部將領軍議。

大將軍決定陪同天子和長公主返回京都。

左衛將軍麴義大人坐鎮行轅,指揮各部包圍洛陽,繼續做好攻擊洛陽的一切準備工作。

後將軍玉石大人即刻奔赴陳留坐鎮,前將軍、衛尉呂布大人將返回京都。

左將軍顏良大人坐鎮穎川戰場,密切注意荊、豫兩州叛軍的動向。

十一月下,天子、長公主在大將軍李弘、前將軍呂布、龍驤大將軍趙雲等大臣的護送下,速返長安。

十一月,長江,採石渡。

在袁譚、曹操的努力下,孫權終於趕到了採石渡口商談開闢東路戰場的事。

孫權被河北激怒了。河北一再催要賦稅,甚至最後派個使者來催討。這個使者很狂妄,在吳老夫人面前威逼利誘,把吳老夫人嚇得不輕,逼着孫權如數交付了賦稅。賦稅交了也就交了,反正數量不大,江東還能承受。但接着河北又來了一道聖旨,說爲了支援洛陽戰場,要從江東征調五百艘戰船,三千名製造船舶的熟練工匠,另外再以低廉的價格購買一批糧食。河北的目的顯而易見,他們要一步步削弱江東的武力。

孫權勃然大怒,堅決不給。呂布聞訊,命令青州臧霸,把江東運糧的船全部扣下,並且書告江東孫權,如果你繼續兩面三刀,和朝廷爲敵,我大軍必在攻克洛陽後南下江東,誅殺爾等叛逆。這次吳老夫人也生氣了,河北未免欺人太甚,這樣發展下去,江東孫家遲早都要死無葬身之地。

恰好此時曹操、袁譚先後來書,邀請孫權北上合肥,共商抗擊河北。劉表也從荊州書告周瑜,詳告劉備、劉璋、劉磐穩定益州,準備聯軍北伐關中開闢西路戰場一事。另外,西疆的形勢越來越惡劣,羌人勢不可當,北疆軍已經退守到翼城,關中岌岌可危。洛陽戰場上的北疆軍突然停止攻擊,估計就是因爲西疆局勢危急不得不迅速調整部署。劉表因此推測河北已經陷入困境,開闢東路戰場的條件已經成熟,希望江東爲了挽救社稷而放棄前嫌,聯手對抗河北。

周瑜此刻就在柴桑,他和魯肅仔細分析了局勢,權衡了利弊,接受了劉表的建議,並急告孫權。認爲在目前這種情況下,保住洛陽,把北疆軍趕回黃河北部,乃是建立南北對峙的唯一機會。江東則可利用南北對峙的機會,迅速增強實力。將來如果社稷重振,則有桓、文之功,如果社稷傾覆,則兵出荊襄,確保大漢半壁江山。

孫權、孫賁、吳景、張昭、張紘等人經過多方討論,遂決定與河北決裂,轉而尊奉襄陽天子,和曹操、袁譚等人聯手開闢東路戰場。

曹操現在也是怒不可遏。呂布、高順、臧霸等人陳兵青兗兩州邊境,威脅徐州也就罷了,派使者到徐州催討賦稅也罷了,但出兵攻打睢陽實在無法容忍。北疆軍打睢陽的目的太明顯了,一旦洛陽攻克,北疆軍就從睢陽南下,直殺江淮。一邊磨刀霍霍要殺我,一邊還和我稱兄道弟,以爲我是白癡啊?既然你不仁,那就不要怪我不義,大家割袍斷義,恩斷義絕。

會談非常順利。形勢發展到現在,曹操和孫權已經沒有退路了。要麼和河北決裂,不是死就是生;要麼投降河北,給河北做孫子。但天下一旦平定,則必死無疑。誰要是相信李弘不會砍掉自己的腦袋,那純粹是個如假包換的白癡。

開闢東路戰場的事確定下來以後,三方具體商議攻擊部署。何時集結兵力,集結多少兵力,從哪裡開始攻擊等一些關鍵事項一一議定,但何時展開攻擊卻因爲沒有得到西路戰場的具體消息而無法確定。

此次能否擊敗北疆軍,關鍵不在東路戰場,也不在中路戰場,而在西路戰場。只要劉備奪取了長安,佔據了關中,形成了對洛陽的夾擊之勢,則北疆軍必敗。也就是說,東路戰場和中路戰場都是牽制戰場,這兩個戰場上的很多關鍵攻擊部署都要基於西路戰場的攻擊策略而制定。

西路戰場若想攻擊順利,必須要得到中、東兩個戰場的策應。即使東路戰場不能開闢,劉備也需要劉表在中路戰場上的幫助,否則只要洛陽分兵回援,則劉備必遭敗績。所以劉表肯定知道劉備的北征之策,只不過他擔心計策泄漏,不敢隨意告訴曹操、袁譚和孫權而已。

曹操隨即決定,三方各派大吏急赴襄陽,帶着東路戰場的攻擊之策和劉表再做商議。

大漢建興五年(公元201年),十二月。

十二月,襄陽。

曹操的長史荀彧、孫權的司馬張紘、周瑜的部屬魯肅、袁譚的長史劉獻聯袂趕到襄陽,拜見了天子,然後和劉表商討抗擊河北之策。

聽說曹操等人已經決定開闢東路戰場,劉表非常高興,他和蒯越、劉先等人拿出了荊州制定的中路戰場攻擊之策,雙方商議了數天,各自做了很多調整,但自始至終,劉表都沒有提到西路戰場的具體攻擊之策。

荀彧忍不住,率先問到西路戰場的事。如果西路戰場出了什麼問題,不能攻擊關中,那東、中兩路戰場的攻擊就沒有太大意義。以目前北疆軍的強大武力,完全可以守得住洛陽外圍防線。

劉表很無奈,說劉備到目前爲止,雖然書信不斷,但都沒有奏報具體的攻擊之策,甚至連一個大概的攻擊時間都沒有。劉備在書信中解釋說,漢中通往關中只有四條棧道,除了陳倉道外,其它三條棧道都已年久失修,需要時間修繕。另外大軍何時通過棧道,還要看老天能不能幫忙,如果今年冬天秦嶺雪大,融雪時間過長,大軍翻越棧道的時間肯定要延遲,所以他無法確定具體的攻擊時間。

荀彧等人有些茫然。

劉表着到他們神情沮喪,大爲生氣。說到底,你們還是缺乏自信,擔心自己遭受了損失,沒有一往無前的勇氣。我們既然是牽制戰場,那當然應該率先展開攻擊以牽制北疆軍的兵力,這還有什麼好猶豫的?我們在洛陽外圍打得越猛,對劉備攻擊關中就越有利。退一步說,就算劉備拿下了關中,但我們如果在洛陽外圍遭到北疆軍的重創,無法拖住北疆軍的主力,那劉備還能在關中站住腳嗎?劉備不能佔據關中,北疆軍稍加恢復元氣就能捲土重來,洛陽還是守不住。

劉表的一頓訓斥起了些作用,衆人稍稍振作精神,商議決定在三月初的時候向北疆軍發動攻擊。

劉表隨即書告劉備,請他在四月前後發動攻擊,最遲不得低於五月初,否則洛陽的情況會越來越糟糕。

十二月,關中,櫟陽。

本月初,天子、長公主一行直接趕到了長安。

右車騎將軍徐榮、將作大匠董昭、京兆尹趙戩、武威將軍何風、長安令士孫平接駕。

徐榮等人奏報了長安城的重建方案,並帶着長公主巡視了未央宮舊址。未央官佔地很大。洛陽南、北兩官加在一起,大概也只有未央宮的一半多。過去赤眉軍焚燒長安城的時候,它已經毀了。前幾年被李傕、郭汜等人燒燬的未央宮,是光武皇帝下旨重建的,規模只有過去未央宮的一小半。徐榮、董昭等大臣的意思是在舊址上完全重建未央宮,並陸續重建建章宮、長樂宮,重現大漢昔日的輝煌。

長公主對這個重建方案一直不滿意,認爲它太奢侈了。此刻親自趕到現場,她更加無法接受。按照現在的重建才案,大漢皇官相當於三個洛陽城,宮殿臺閣有數百座之多,其規模之大難以想象,其耗費更是驚人。

長公主的臉上一直沒有笑容。她在晉陽的時候,晉陽宮裡的宮殿臺閣只有七座,宮內的宦官、侍婢不過一百多人,但她覺得住得很寬敞,國事處理得也很好,足夠用了。皇官有必要這麼宏偉,這麼奢侈嗎?

“非壯麗無以重威。”大將軍站在她的身後,用力揮了揮手,“這是本朝丞相蕭何大人說的,說得非常有道理。這是大漢的皇宮,是大漢的威儀所在,越大越好。”

長公主回頭看了他一眼,欲言又止。

“大將軍說得對,皇宮不僅僅是皇帝居住和處理國事的地方,它更是大漢的一種象徵。”董昭躬身說道。

“它還是大漢的門面,是皇帝的面子,也是你們的面子,是不是?”長公主語含怒氣。

董昭一縮腦袋,急退一步,躲到了大將軍身後。

“非壯麗無以重威。”大將軍沉聲說道,“殿下,這個門面無論如何都要撐起來,這代表着我大漢的力量,無堅不摧的力量。”

長公主“哼”了一聲,又瞪了大將軍一眼,但這一眼隱有嬌嗔之意,顯然是接受了大將軍的奏議。

本月上,天子、長公主一行進駐櫟陽。

櫟陽的天子行宮已經修繕一新,遠比晉陽宮要大,氣勢上也較雄偉。

此刻中、內朝的尚書檯、中書監、侍中寺等臺府已經搬遷完畢,外朝的丞相府、太尉府、御史臺、大司馬府等公卿府衙也基本就位。長公主到達櫟陽的當天下午,就傳詔各府大吏,從明日起,進宮議事,諸多繁瑣事務盡皆交付從事掾屬處理。

當天晚上,大司農李瑋和筱嵐夫婦趕到大司馬大將軍府看望李弘。大將軍聞訊,親自迎出府門之外。三年沒見,李瑋的鬢角上已經隱見白絲,臉色也極爲憔悴,看上去蒼老了很多,很難想象他是一個三十五歲的人。大將軍一直握着李瑋的手,很是感慨,“我打了三年的仗,你給我送了三年的糧草,太辛苦你了。

“能煩勞大將軍親自出迎,我就算死了,也無以爲憾。”李瑋淚花閃動,激動不已。筱嵐站在一側,也是暗自抹淚,哽咽無語。

大將軍把李瑋夫婦引進書房,秉燭而談。雙方稍稍閒聊幾句後,李瑋再次解釋朝廷在九月的決策,希望得到大將軍的諒解。

李弘靜靜聽完李瑋的話,沉默了很長時間,書房內的氣氛一時很壓抑。李瑋和筱嵐漸漸有些不安。

“仲淵,我離開晉陽之前,曾給你一道手令。”李弘突然說道,“你知道我爲什麼給你嗎?”

李瑋略微一愣,接着眼露喜色,輕輕點了一下頭。筱嵐駭然心驚,瞪大眼睛望着李瑋,臉上閃過一絲恐懼。

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三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節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的官制等級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七節漢朝沒有馬鞍馬鐙嗎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九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下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八節(上)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九節(下)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五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八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一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四節(下)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六節(下)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四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三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五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五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四節(下)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五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一節第14章 壯士斷腕計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九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六節(上)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六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八節-第二十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節起點浪子書友整理的大漢大事記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四節三國人物介紹吳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五節漢朝沒有馬鞍馬鐙嗎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九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三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七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七節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四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八節(下)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五十節(上)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七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一節
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三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節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的官制等級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七節漢朝沒有馬鞍馬鐙嗎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九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下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八節(上)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九節(下)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五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八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一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四節(下)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六節(下)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四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三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五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五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四節(下)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五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一節第14章 壯士斷腕計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九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六節(上)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六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八節-第二十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節起點浪子書友整理的大漢大事記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四節三國人物介紹吳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五節漢朝沒有馬鞍馬鐙嗎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九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三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七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七節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四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八節(下)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五十節(上)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七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