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角聲響起,萬千喊殺聲之中也難以遮掩,本來一直在等待的白馬義從,此時不由得大驚,也不用多說,只是催動戰馬朝西門而來,只是到底比起邊軍的馬軍慢了一步,這邊才轉過城角,邊軍的馬軍卻已經撞上了公孫瓚的大軍,那些還在城上廝殺的公孫軍,看到邊軍來了援軍,底下已經亂成一團,卻將他們孤零零的留在上面,一時間都傻了眼,竟然有人要從攻城車上退下去。
再說底下的公孫軍,此時等於三面受敵,對這些趕來的馬軍就不由得有些畏懼,在公孫瓚的催促下,雖然開始結陣,但是兩面無法脫離廝殺,大軍一時間也不能組織起來有效的防禦,只是幾百人勉強組成了一道防線,這也是公孫瓚親自督促的原因,不然只怕早就潰敗了,畢竟他們已經也太累了。
眼見有馬軍前來,程東知道是援軍,只是此刻沒有心情猜測是哪裡的援軍,不過公孫瓚攻勢一緩,程東就知道擊敗公孫瓚最好的機會來了,不由得大喝一聲:“火油準備,給我全都投出去,打散公孫軍的陣型——”
這本來是要等到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做最後的反擊的,但是情況忽然大變,此時就是最好的機會,說不好能把公孫瓚一舉擊潰,甚至於讓公孫瓚藏身於亂軍之中,那些留着一直沒有捨得用的火油罐,此時卻被邊軍將士取了出來,就在馬軍和公孫軍撞在一起的時候,火油罐也隨着砸了出去。
這樣的確是仍不遠,但是程東早有計較,便有牛筋做了一些大彈弓,隨着一聲令下,這些火油罐就飛了出去,而同時飛出去的還有被點燃的藥芯子,滑坡天空,朝着公孫軍就砸了下去。
公孫瓚也沒有料到程東這時候竟然還能拿得出來火油,一開始廝殺的那麼慘烈都沒有拿出來,竟然在這時候拿了出來,雖然只有幾十罐,並不足以影響太大,如果是攻城的時候,也不過造成短暫的混亂而已,不會影響大局,但是此時這一砸出去,剛好是砸在前面剛剛集結成軍的公孫軍陣型上,火油罐炸開,便將周圍幾個人燃燒起來,可惜這種火油一個小罐裝不了太多,越是分散威力就越小。
但是這時候火油罐炸開,這對已經疲憊不堪,而且面對邊軍援軍的公孫軍來說,簡直就是滅頂之災,火油罐炸開,足有幾十名公孫軍燒了起來,慘叫聲響徹西城,而他們掙扎着,更讓剛剛成軍的公孫軍登時亂了起來,再被掩殺過來的馬軍一衝,登時就潰敗了,而一旦潰敗就是兵敗如山倒,那些還在整軍的公孫軍,隨着被馬俊一衝,再也堅持不住,只是四下散去,大部分衝過殘軍,然後朝政過來接應的白馬義從衝去,只有衝到白馬義從後面,他們才能活下來。
此時公孫瓚怎麼喊,甚至於斬殺了幾個人也不濟於事,終於兵敗了,不說唄馬軍殺死的,就是自相踐踏而死的也不知凡幾,到了此時,公孫瓚也無力迴天,在親兵的保護下倉皇向白馬義從退去,好在馬軍並沒有發現公孫瓚,等發現之後卻已經晚了,只是讓公孫瓚逃了去。
可憐那些殘軍本來還剩下四五百人,結果身後傳來馬蹄聲,前面潰兵面對他們卻是絲毫不懼,拼了命的要衝過去,被夾在中間一亂,登時被潰軍衝的七零八亂的,雙方擦過,各自損失了不少,真正能逃脫性命的卻並不多,而他們一邊面對邊軍,一邊面對更是,夾在中間卻無處可去,只能往下面奔逃而去,真正逃出來的也不過只有一百多人,剩下的那些到有一半多是被活活踩死的,只是可憐他們了。
再說此時眼見白馬義從趕來,程東嘆了口氣,不敢再讓馬軍追殺公孫瓚,只是嘆了口氣:“吹響號角,撤退——”
號角聲響起,馬軍匆匆朝北面撤去,路過正退回來的北門所部,雙方只是一陣對射,只是馬軍損失不大,那更是在城上和馬軍的夾擊下,頭損失了三百多人,只餘下七八百人算是退了回去,至此薊縣算是危機解除了。
被白馬義從搶回來的公孫瓚,望着無數的屍體,只是不由得嘆了口氣,終於無力的說了一句:“吹響號角,讓東門也撤回來吧。”
話說此時東門更是剛剛衝到離着城池不過三百步,雙方都已經做好了交戰的準備,卻不想忽然間聽到了號角聲,更是自然知道這是他們撤退的號角,一時間不由得愣住了,終於在薊縣將近二百步的時候,大軍停住了,緩緩地朝南面而去。
馬軍撤到北門,但是白馬義從並沒有追過來,公孫瓚對着五百軍不感興趣,就算是滅了這五百軍,如果追過去,程東未必會打開城門,絕不會給自己機會,又或者會藉助城中的器械,反對自己的白馬義從造成威脅,既然已經敗了,公孫瓚還是自認爲輸得起的,所以儘管心裡很不是滋味,卻還是下令撤退。
等回到大營的時候,公孫瓚清點了一下人數,單單戰死的就有三千多人,傷者也有兩千多,等於減員了一半,最重要的是,還沒有攻下薊縣城,這讓公孫瓚情緒有些低落,回來之後,一方面下令緊鎖大營,一方面卻是回了大帳,好半天都沒有出來。
公孫軍撤了回去,士氣有些低落,誰也想不到薊縣的邊軍竟然是如此難啃的硬骨頭,大營裡充斥着傷兵的哀嚎聲,至於收回來的死者的屍體,更是堆積如山,一副荒涼破敗的景象,很多營帳都空了下來,畢竟連動亂的包括戰死的,人數將近過半,換做任何人都有些接受不了,何況城中只有兩千邊軍。
相對於公孫軍的損失,邊軍就要好接受了,即便是死了不少的同袍,但是那都在他們預料之中,而且勝利了,勝利沖淡了對死去同袍的眷戀,包括城中百姓,很多人都鬆了口氣,街上也多了許多的百姓,除了那些死了人的家裡傳來哭聲,但是大部分還是很高興的,甚至於百姓們還主動出來幫忙照顧傷者。
程東佔據薊縣雖然時間短,但是卻收服了民心,雖然大動作沒有,但是一些坐起來相對簡單的事情就可以做了不少,比如說孩子上學,無非是一些廢棄的民房,經過民軍整修以後,在添置些桌椅板凳,這所費了了,也就是請一個先生,薪酬雖然不高,但是程東將這些官辦的學堂納入了官員體系,雖說都是芝麻小官,但是卻能享受官員的待遇,這對於那些料到的書生文人還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儘管邊軍能走多遠誰也不知道,但是何樂而不爲,教書育人也是聖人之道。
另外就是程東開設的醫館,程東連打帶哄的蒐羅了十幾個郎中,至於學徒就多了去了,然後在城中開辦了一個官方的醫館,由州府發放薪酬,只收取藥錢,對家庭困難者,甚至於是無家可歸的人,經過查證之後,會免費看病,就連藥錢都不要了,當然沒錢的可以用纔要來頂,加上縣裡的衙役會協助查訪,總之這收到了百姓的讚賞,最少程東結果了薊縣城之後,百姓除去正常死亡之外,在沒有餓死的和因爲無錢看病而病死的。
另外最重要的是生活保障,程東安排衙役和民軍聯合查訪,將城中的困難戶和無力照顧自己和家人的,對那些沒有生存能力的人,又或者孤兒老人,有州府縣裡統一進行照顧,家裡有人的,就發放活命的糧食,減免稅賦,至於那些孤兒和老人,則有縣裡用閒置的民房,作爲照顧這些孤兒的場地,食宿由縣裡統一安排,當然孤兒也可以讀書,但是卻需要進行一些簡單的勞作,比如說自己種菜打水等等。
這些東西所費不多,加上程東的強壓政策,根本不管你願不願意,比如說那些郎中,原本自己有醫館,結果縣裡的醫館一出現,大部分郎中並不願意去,可以被程東逼着去了,當然也有的是等醫館出現之後,因爲價格公道,所以很多自己的醫館就經營不下去了,最後還是投了醫館。
不管程東怎麼做的,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程東所做的得到了絕大部分百姓的支持和愛戴,當然也上海了少部分富人的利益,只是程東拳頭大,沒有人敢出那個黴頭,當初剛剛接手薊縣,程東開始從新劃分土地,所有的土地按人口分配,可不管你原來如何,這一來讓那些富人可就接受不了了,於是就有人去找程東,一開始程東耐着性子和他們講道理,但是幾次之後,程東覺得說不通,隨即就下令凡有抵制政令者格殺勿論,可惜當時都以爲程東好脾氣,還真有幾家抵制,結果當時人頭就掛在了城門口,有一個抵制的就殺一個,所有人才知道程東真的很狠,不是那種心慈手軟的主,不過好在程東雖然狠,但是卻不絕,分配過土地之後,將一些荒地以低廉的價格賣給了這些有錢人,甚至於一些官田也賣了出去,雖然損失了很多錢,但是在高崖政策之下,薊縣的有錢人也沒有翻出什麼風浪,當然這也有很多原因,比如當時有一個家裡在朝爲官的富戶,仗着有人當官,將一個六品的折衝將軍瞧不到眼裡,只是不理睬,甚至於公開咒罵程東,當時程東親自登門,一開始好言相勸,不想那家人變本加厲,甚至於開始當面嘲弄咒罵,勸解無效後,程東親手祭起了屠刀,殺了一家六口人,殺的再也沒有人敢說一個不字,當時程東一身血衣從那戶人家走出來的時候,所有富戶當時就全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