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傳信塞外

“最近一個封國是范陽國,這可以先不考慮。”司馬季拿出地圖指着范陽國的位置,因爲燕國和范陽國接壤,范陽國是什麼情況他是在瞭解不過了。范陽王司馬虓幾乎從來不回到封國當中,而是在許昌領兵。

可能他這個范陽王對自己封國的瞭解,都沒有司馬季對范陽國的瞭解多。好歹運河是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薊城,其中是路過范陽國的,司馬季當時趁着機會,已經把范陽國裡裡外外瞭解的一清二楚。范陽國的武力麼,二百守土兵,司馬季可以完全不搭理范陽國。

所以在第一個選擇當中,范陽國已經被刨除在外,他並不需要佔領范陽國和鎮守在許昌的司馬虓交惡,但是下一個就不是這麼好對付的對手了。

“鄴城,河間王。”手指狠狠的點在了鄴城的位置,司馬季陷入了沉思當中。鄴城可是曹氏的大本營,在曹魏時期就已經很繁華,晉朝對鄴城當然是十分重視,到了現在也是五都之一,有宗室領兵鎮守。

以軍鎮實力來說,在鄴城之上的軍鎮寥寥無幾,只有京師洛陽和長安高出一籌,其餘荊州和淮南,所轄的大軍和鄴城不過是在伯仲之間罷了。鄴城的軍力在晉朝內部穩居前五,紙面實力更是比司馬季高出不止一籌。

而從歷史上來看,司馬穎就是以鄴城作爲根據地,和洛陽針鋒相對,甚至一度對掌控洛陽的宗室形成壓制,所依靠的當然就是鄴城的大軍,以及所處在的關鍵位置。

如果司馬季坐鎮幽州,從他現在的角度上來看,鄴城簡直是卡在喉嚨當中的一根刺。如果薊城、長安和建康三座城是一個等邊三角形,鄴城正在這個三角形的中心點,出鎮鄴城的宗室不管是誰,是北上還是南下,或者西進洛陽長安,距離幾乎都是相等的。

三國盧毓作《冀州論》時評價冀州曰:“天下之上國也。…唐虞已來,冀州乃聖賢之淵藪,帝王之寶地。東河以上,西河以來,南河以北,易水以南,膏壤千里,天地之所會,陰陽之所交,所謂神州也。”

鄴城正是控制冀州的所在,鄴城西邊是太行山脈,東邊則是華北平原。鄴城地理位置尤其優越,爲北方溝通河南河北、連接山東山西的交通要衝。前倚大河,背靠高山,進可攻退可守,在三國時期,袁紹和曹操就先後看重了鄴城,認爲是定鼎天下的關鍵所在。

其實這和司馬季眼中後世的薊城十分相似,掌控東北和華北兩個大平原,而鄴城是處在華北平原的關鍵點,鄴城有太行山,薊城則有燕山作爲屏障,兩個城池的基礎非常類似,功能上則有衝突的地方。

如果司馬季要南下的話,就要看在鄴城的宗室是什麼態度,而且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鄴城因爲在冀州,冀州是九州之首,在晉朝優勢衆多封國所在之地。鎮守鄴城的宗室很容易得到大批宗室的支持,這是司馬季遠遠比不了的優勢。

幽州不算安樂公那一家子,只有燕國和范陽國,和冀州十三封國完全沒有可比性。一旦自己南下進軍冀州,封國所在冀州宗室,天然就會抵制,因爲他們都不想得罪鎮守鄴城的宗室,好保護自己封國的利益。

鄴城的功能和薊城類似,作用也類似,對方還有宗室諸王的潛在支持,最重要的是他還攔着司馬季的去路,如果他想要逐鹿中原,還必須要有河間王的同意,真是豈有此理。

“如果開戰,鄴城必須要控制在手裡。”司馬季死死的盯着鄴城的位置,越看越感覺到那種如鯁在喉,進退不得的窘迫。

八王之亂當中,除了洛陽因爲本身是京師有中央禁軍保護之外,剩下的三路大軍,無非就是長安、鄴城和許昌,其中前兩個應該是消滅洛陽的主力軍隊。

現在唯一的不同就是,鄴城本身是司馬穎控制的,,現在鎮守鄴城的則是河間王司馬顒,兩個人的位置和真實歷史正好調了一個個。

“鄴城足有十萬大軍,真是不好辦。”司馬季很是煩惱的想到,他現在面臨的局面比常凱申元帥在中原大戰面臨的還要差。

想來想去,幾乎在第一輪他和河間王司馬顒就要來一場硬仗,這對於想要保存實力的想法其實是非常不利的,可沒有辦法,這不是拖下去就能解決的問題。

“我特麼還怕你不成?”司馬季咬着牙,只要能承受得起損失,他燕王未必就不是河間王的對手,再說了,又不只是幽州和冀州的戰爭,誰知道到時候會不會出現盟友呢,天下大亂向來是講究合縱連橫,燕王又沒做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他就不相信司馬倫那種被天下圍攻的倒黴蛋命運,還能落在自己身上。

想到這司馬季已經明白,無論如何他都繞不過去鄴城。只要鎮守鄴城的宗室稍微有一點野心,就不會任由自己參與到爭權當中,而河間王司馬顒正在八王當中,會怎麼做抉擇幾乎是顯而易見的,兩人之間的一戰幾乎避免不了。

如果單單以幽州對抗冀州的話,司馬季會吃很大的虧,兩人能動員起來的人口就不是一個級別的,鄴城常駐大軍十萬。他在幽州當然也可以徵兵十萬,可是再多的話,就會影響到幽州的運行,而河間王司馬顒則沒有這個弱點,基本盤的差距太大。

至於平州戶籍更少,司馬季絕對不能在平州徵兵,充其量只是把東夷校尉府的兵力調回來,平州的戶籍在這種天下大亂的戰事面前,實在是有些不夠看。

“把此信交給在塞外的張達李山,他們在國內城。”司馬季寫好親筆信之後便招呼過來晉衛,鄭重的吩咐道,“不要招搖過市,秘密送達兩位將軍的手中,一定要親自看着他們拆閱,明白麼?”

“人在信在,殿下放心。”過來的晉衛見到司馬季這副樣子,一個深深的鞠躬保證道。

“這就好,快點上路吧。”司馬季揮揮手,他必須要依仗外力才能拉近雙方的平衡。

第五百章 人定勝天的王浚第六百五十六章 河中地區第四百三十一章 司馬穎要響應第二百七十九章 關中亂起第六百五十章 無字聖旨第二百八十五章 被薅羊毛第四百三十章 諸王百態第六百五十一章 波斯動向第六百八十九章 慕容翰回師第六百二十五章 元康十八年第四百二十八章 橫掃三郡第四十九章 都是爲他們好第五百零六章 外援是孃家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秦王要浪一波第七十四章 燕王奏疏第二百八十六章 抵達洛陽第九十章 我反對第六百三十一章 衆望所歸第六百五十一章 波斯動向第四十二章 五千藩軍第二百九十六章 進抵梁山第六百一十九章 流放瀋州第六百四十六章 面子工程第四百一十章 中心開花第四百八十八章 幽州武衛第六百二十章 杯酒釋兵權?第二百二十八章 三韓來背鍋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民擁戴第一百五十三章 有備而來第五百九十二章 本是同根生第三百九十九章 逼迫第一百七十六章 拐賣老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精羅震怒第二百六十二章 翻臉第三百九十七章 太守請慎言第五百零三章 攻佔幷州第三百零一章 生俘賊首第六百三十四章 南征第一百零八章 強攻橫山關第二百一十六章 男女平等第十六章 崇文觀激辯第四百一十九章 安樂公劉恂第一百零五章 實乃酒囊飯袋第一百七十八章 慕容氏北進第三百八十九章 燕王不靠譜第六百三十四章 南征第六百二十四章 百年大計第十一章 帝都洛陽第二百九十七章 圍攻梁山第五百五十四章 轉身回首掏第四十一章 朝堂爭論第六百九十四章 本王不夠寬容麼?第二百二十二章 子錢家第三百五十三章 外援第一百六十五章 強人所難第二百零五章 生財有道第四百六十四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零七章 微服出訪第六百八十四章 教書育人第七百零六章 憤怒的凱撒第十二章 包藏禍心第八十八章 還不夠第三百零二章 懷柔相待第三百三十六章 加班加點第六百四十五章 會盟第三百五十二章 清算家底第六百八十章 波斯至寶第一百一十三章 騎兵北上第六百七十章 今天下三分第六百八十五章 燕王獻策第六十一章 齊王司馬囧第四百八十一章 本王優勢很大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馬穎就藩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晉太宰第二百五十六章 弁韓滅亡第六百四十三章 滅驃國第四百六十章 齊王同意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要分賬了第七百零七章 隨風潛入夜第一章 幽州世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聯姻第三百三十章 平調第一百七十八章 慕容氏北進第五十二章 慕容氏第九十一章 舉薦燕王掛帥第七百零一章 學貫中西第七百一十八掌 兩個凱撒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蠻夷也第三百六十章 燕王和女王第七百二十三章 沒人造反麼?第九十章 我反對第七百二十一章 酒池肉林第七百一十二章 亞歷山大攻防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遷第二百二十八章 三韓來背鍋第三百六十三章 廢太子第九十五章 聞雞起舞第七十二章 歡呼雀躍第六百一十五章 天子下詔第二百八十二章 幽州無外患
第五百章 人定勝天的王浚第六百五十六章 河中地區第四百三十一章 司馬穎要響應第二百七十九章 關中亂起第六百五十章 無字聖旨第二百八十五章 被薅羊毛第四百三十章 諸王百態第六百五十一章 波斯動向第六百八十九章 慕容翰回師第六百二十五章 元康十八年第四百二十八章 橫掃三郡第四十九章 都是爲他們好第五百零六章 外援是孃家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秦王要浪一波第七十四章 燕王奏疏第二百八十六章 抵達洛陽第九十章 我反對第六百三十一章 衆望所歸第六百五十一章 波斯動向第四十二章 五千藩軍第二百九十六章 進抵梁山第六百一十九章 流放瀋州第六百四十六章 面子工程第四百一十章 中心開花第四百八十八章 幽州武衛第六百二十章 杯酒釋兵權?第二百二十八章 三韓來背鍋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民擁戴第一百五十三章 有備而來第五百九十二章 本是同根生第三百九十九章 逼迫第一百七十六章 拐賣老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精羅震怒第二百六十二章 翻臉第三百九十七章 太守請慎言第五百零三章 攻佔幷州第三百零一章 生俘賊首第六百三十四章 南征第一百零八章 強攻橫山關第二百一十六章 男女平等第十六章 崇文觀激辯第四百一十九章 安樂公劉恂第一百零五章 實乃酒囊飯袋第一百七十八章 慕容氏北進第三百八十九章 燕王不靠譜第六百三十四章 南征第六百二十四章 百年大計第十一章 帝都洛陽第二百九十七章 圍攻梁山第五百五十四章 轉身回首掏第四十一章 朝堂爭論第六百九十四章 本王不夠寬容麼?第二百二十二章 子錢家第三百五十三章 外援第一百六十五章 強人所難第二百零五章 生財有道第四百六十四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零七章 微服出訪第六百八十四章 教書育人第七百零六章 憤怒的凱撒第十二章 包藏禍心第八十八章 還不夠第三百零二章 懷柔相待第三百三十六章 加班加點第六百四十五章 會盟第三百五十二章 清算家底第六百八十章 波斯至寶第一百一十三章 騎兵北上第六百七十章 今天下三分第六百八十五章 燕王獻策第六十一章 齊王司馬囧第四百八十一章 本王優勢很大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馬穎就藩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晉太宰第二百五十六章 弁韓滅亡第六百四十三章 滅驃國第四百六十章 齊王同意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要分賬了第七百零七章 隨風潛入夜第一章 幽州世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聯姻第三百三十章 平調第一百七十八章 慕容氏北進第五十二章 慕容氏第九十一章 舉薦燕王掛帥第七百零一章 學貫中西第七百一十八掌 兩個凱撒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蠻夷也第三百六十章 燕王和女王第七百二十三章 沒人造反麼?第九十章 我反對第七百二十一章 酒池肉林第七百一十二章 亞歷山大攻防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遷第二百二十八章 三韓來背鍋第三百六十三章 廢太子第九十五章 聞雞起舞第七十二章 歡呼雀躍第六百一十五章 天子下詔第二百八十二章 幽州無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