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我又虧了

“淮南王司馬允被楊太后招入朝了?是楊駿上表的?”司馬季回府之後消化今天的消息的,這太尉大人的有些操作,他這個凡夫俗子真是理解不了。

對比最近的動作,楚王司馬煒和淮南王司馬允先後入朝,楊駿應該是打着用宗室牽制宗室的主意,晉朝諸侯王雖然多,就藩的也很多。但出鎮地方的就不是很多了,司馬季這個燕王當然也算是出鎮,不過平州其實並不重要,兵權也有限。

從曹魏遺留下的制度,目前晉朝兵權最重地方有三個,關中、荊州和淮南。關中自不必說是當先對付蜀國的軍鎮,也是司馬氏最早掌握的兵權,當然十分重要。荊州也好理解,則是南下的必經之路,曹魏時期就有曹仁駐守。至於淮南麼,司馬氏掌權過程中,淮南接連三次叛亂,當然也很重要。

其他藩王掌握着比較獨立的軍權、財權、人事權,這是事實,可是並沒有大到捅破天的地步。比如財權,諸侯王只能收取封國經濟收入的三分之一,另外的上繳國庫;人事任命權,諸侯國內的核心職位由中央安排人選,所以諸侯王明明有自己的封國,可是就是待在京城不走,非得在皇帝跟前轉悠,把封國的大小事務交給信得過的人打點。

而關中、荊州和淮南、都是司馬炎的親兒子駐守、分別是秦王司馬柬、楚王司馬煒和淮南王司馬允,現在楚王和淮南王先後入朝,幾乎就破掉了司馬炎遺留拱衛晉朝的佈置。

“用宗室牽制宗室?也真虧楊駿想得出來?”司馬季想明白之後直咧嘴,他就不明白洛陽就這麼好?在他看來領兵在外比在洛陽爭權奪利強多了。

關鍵時刻還是自己的親兵靠得住,就別想那十幾萬中央禁軍了,從東漢中期以來,中央禁軍就有參與政變的記錄,到了現在都不知道參與多少次政變,簡直成了傳統。

司馬季就覺得幽州是無比安全的,要是去了洛陽,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沒準哪個禁軍校尉都能砍了自己的腦袋。無非就是和洛陽聯繫不方便,留在京城更有利於隨時接收朝廷最新動態,也更利於升遷,以便於直接進入朝廷中樞。在封國享受不了天大的權力,卻得承受天大的壓力,如果政敵在朝中打小報告,龍顏大怒,自己的仕途就危險了。

但這在司馬季看來也比去洛陽強,楊駿不能把自己怎麼樣,去了洛陽反而比較危險。現在楊駿肯定看到司馬季這個燕王無比礙眼,巴不得司馬季待在幽州永遠別在自己面前出現,司馬季也是這麼想的,和幾乎所有宗室想要掌朝相反,打死也不去洛陽。

“我就在幽州給你添堵,有種就打我啊,笨蛋!”司馬季深諳精神勝利法,事實上他也是這麼做的,讓顏嚴把所有曬鹽場的人撤回來,短時期內曬鹽場就會癱瘓。

現在的局勢非常明顯,楊駿雖然大權在握,但他沒有討伐司馬季的理由和決心,因爲他就不是那種人,所以給楊駿找麻煩危險係數並不高。

“殿下不是去接鹽官了麼?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一身宮裝的巧惜款款走來,帶着幾個侍女似乎要打掃一下內殿,卻很驚訝的發現正主回來了,不由得問道,“殿下沒有和來的鹽官把酒言歡麼?這麼快?”

“本王不快!”司馬季瞪了一眼巧惜,仔細一想好像沒對楊英那批鹽官有什麼印象,也不能說一點沒有,從從掃了一眼,好像楊英的女眷當中有個女的挺漂亮的,要不哪天打聽一下?

“刺史,燕王簡直欺人太甚,一聲不響就把所有鹽場的人全部撤走。這讓我怎麼運營?分明就是不把朝廷的威儀和太尉放在眼裡。”酒過三巡之後,楊英對着幽州刺史許猛大吐苦水,“我看燕王就是對曬鹽場被收回心中不滿。”

你知道就好!不得不說許猛也是這麼想的,這麼大一個財源他覺得一般的藩王不會不動心,當然他也看不出來燕王並不是一般的藩王。

“燕王年輕,雖然繼任王位不過一年,但就從這一年觀察來說,在封國之內可謂一言九鼎,不是我說你,剛剛就不要在燕王面前倨傲。依我看燕王一旦心中不悅,撤走鹽場的佃戶絕對不是說說而已。”許猛嘆了一口氣勸解道,“撤走之後,就不要指望燕王再把人送回來了!”

“他敢?這是和朝廷針鋒相對麼?”楊英狠狠一拍桌案道。

“他敢!記事顏嚴已經去做了!”走進來說話的是燕國中尉楊乾,同樣是弘農楊氏楊英的本家。兩人方交換了一個眼色,兩人都估計不到燕王這麼凌厲,直接擺明了告訴二人自己不會在把封國的佃戶放到鹽場了。

“這可如何是好?”沒想到司馬季真敢這麼不配合,楊英反倒氣勢一弱。本來楊英以爲來到北平郡接收鹽場是很簡單的事情,沒想到剛來到幽州就被來了一個下馬威。

但是馬上楊英又想起了楊駿,立刻就是膽氣一壯道,“燕王此舉也不過是螳臂當車而已,我立刻就讓人快馬稟報太尉,只有北平郡有人麼?從其他州郡調人,一樣可以維持鹽場運轉,以爲這麼一點小手段就能讓我知難而退,做夢。”

幾天後,楊駿就接到了楊英的消息,對着左右心腹微微一笑道,“燕王性情激烈,但我不會和一個未及弱冠的宗室一般見識,豎子還是年輕,就好像以爲區區一個燕國便是整個天下一般!立刻從周圍州郡召集佃戶遷往北平郡,不是不讓封國的佃戶繼續曬鹽麼?正好,我們一個燕國的佃戶也不要!就從幷州徵發吧,那離得近。”

“殿下真不應該如此啊,太尉掌朝,這樣不可取啊!”找了一個機會,許猛還是和司馬季通了個氣,“幷州刺史王仲興已經奉命,遷徙戶籍來北平郡了。”

“哦!”司馬季面不改色的點點頭表示知道了,這就說明你們又賺了,我又虧了。

第三百六十五章 各方心思第一百零八章 強攻橫山關第五百三十章 范陽王參戰大結局 壽終正寢第八十六章 齊聚洛陽第四百零一章 七百對十萬第五百三十二章 進抵鄴城第二百零二章 連通江淮第五百三十一章 他要做本王岳父第七百一十五章 本王又贏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要聖旨是吧?第五百八十五章 殺入太谷關第二十四章 朝貢第一百九十一章 城內動靜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打我自己第二百二十七章 操控輿論第六百零四章 宗室領袖第一百九十八章 俘虜的用處第四百六十章 齊王同意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龍虎山外援第二百零四章 魯公賈謐第九十二章 我上我就行第二百九十六章 進抵梁山第五百一十五章 兵入冀州第五百三十六章 我要鄴城第六百三十九章 討厭的中間商第三百二十八章 漢中立威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牢人滿爲患第三章 胡人第七百二十三章 沒人造反麼?第六百七十四章 戰而勝之第四百二十一章 司馬顒也怕背刺第二百三十二章 移民實邊第九十章 我反對第一百五十一章 班師回朝第八十九章 流放第四章 王府日常第六百四十六章 面子工程第四百七十一章 平州刺史第六百七十二章 匡扶波室第七十三章 燕王給我衝!第七十三章 燕王給我衝!第一百四十七章 改造扶南第六百八十三章 遊牧對遊牧第四百七十二章 司馬冏的安排第五百五十一章 百姓的勝利第三十八章 一吐爲快怎麼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羅滅亡第三百四十八章 人人都學司馬懿第二百六十二章 翻臉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們本就是晉人第二百零三章 浩大工程第五百二十八章 夜觀天象第四十三章 南征第五百八十章 下一個對手第六百六十一章 河中之戰第二百零九章 王敦王導第一百一十五章 慕容氏騎兵第六百九十七章 亞歷山大圖書館第二十九章 割發代首第六百五十一章 波斯動向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下皆反第一百六十七章 各打各的第二百六十二章 翻臉第五百零九章 自有國情在此第六百零九章 設立瀋州第六百一十五章 天子下詔第三百九十章 地圖開疆第四百七十一章 平州刺史第四百九十四章 新執政者第二十七章 燕王病重第五百四十一章 關中局勢第七十二章 歡呼雀躍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其一路第四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八十二章 陸雲上門第五百零四章 暴怒的司馬顒第六百一十五章 天子下詔第六百二十章 杯酒釋兵權?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下皆反第二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八十二章 團結的宗室第一百四十九章 朱羅帝國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戰功成第一百六十七章 各打各的第八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七章 竹書紀年第七百一十三章 迎面而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搶奪人才第三百四十四章 泰山羊氏第三百七十四章 太子被殺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場戰國官司第四百零九章 狗腿子燕王第三百五十八章 燕王沒有底線第三十章 承襲燕王第五百四十五章 攻克鄴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數學家劉徽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征助力第四百七十五章 諸王撤軍第六百一十四章 發難
第三百六十五章 各方心思第一百零八章 強攻橫山關第五百三十章 范陽王參戰大結局 壽終正寢第八十六章 齊聚洛陽第四百零一章 七百對十萬第五百三十二章 進抵鄴城第二百零二章 連通江淮第五百三十一章 他要做本王岳父第七百一十五章 本王又贏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要聖旨是吧?第五百八十五章 殺入太谷關第二十四章 朝貢第一百九十一章 城內動靜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打我自己第二百二十七章 操控輿論第六百零四章 宗室領袖第一百九十八章 俘虜的用處第四百六十章 齊王同意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龍虎山外援第二百零四章 魯公賈謐第九十二章 我上我就行第二百九十六章 進抵梁山第五百一十五章 兵入冀州第五百三十六章 我要鄴城第六百三十九章 討厭的中間商第三百二十八章 漢中立威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牢人滿爲患第三章 胡人第七百二十三章 沒人造反麼?第六百七十四章 戰而勝之第四百二十一章 司馬顒也怕背刺第二百三十二章 移民實邊第九十章 我反對第一百五十一章 班師回朝第八十九章 流放第四章 王府日常第六百四十六章 面子工程第四百七十一章 平州刺史第六百七十二章 匡扶波室第七十三章 燕王給我衝!第七十三章 燕王給我衝!第一百四十七章 改造扶南第六百八十三章 遊牧對遊牧第四百七十二章 司馬冏的安排第五百五十一章 百姓的勝利第三十八章 一吐爲快怎麼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羅滅亡第三百四十八章 人人都學司馬懿第二百六十二章 翻臉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們本就是晉人第二百零三章 浩大工程第五百二十八章 夜觀天象第四十三章 南征第五百八十章 下一個對手第六百六十一章 河中之戰第二百零九章 王敦王導第一百一十五章 慕容氏騎兵第六百九十七章 亞歷山大圖書館第二十九章 割發代首第六百五十一章 波斯動向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下皆反第一百六十七章 各打各的第二百六十二章 翻臉第五百零九章 自有國情在此第六百零九章 設立瀋州第六百一十五章 天子下詔第三百九十章 地圖開疆第四百七十一章 平州刺史第四百九十四章 新執政者第二十七章 燕王病重第五百四十一章 關中局勢第七十二章 歡呼雀躍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其一路第四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八十二章 陸雲上門第五百零四章 暴怒的司馬顒第六百一十五章 天子下詔第六百二十章 杯酒釋兵權?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下皆反第二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八十二章 團結的宗室第一百四十九章 朱羅帝國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戰功成第一百六十七章 各打各的第八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七章 竹書紀年第七百一十三章 迎面而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搶奪人才第三百四十四章 泰山羊氏第三百七十四章 太子被殺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場戰國官司第四百零九章 狗腿子燕王第三百五十八章 燕王沒有底線第三十章 承襲燕王第五百四十五章 攻克鄴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數學家劉徽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征助力第四百七十五章 諸王撤軍第六百一十四章 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