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戰略精髓”

薊城並沒有收到戰事的影響,當然也可能是餘波還沒有擴散到這裡。該幹嘛幹嘛,就算是多一段時間會受到影響,薊城的百姓也應該原諒燕王,也必須原諒。

以現在晉朝的邊界,薊城再大的發展不過就是一處軍事重地,不會有再大的潛力。一個邊城還想如何發展?這是一個隨時會遭到戰火的城市,誰會用心經營?

薊城想要變成千年之後的重要城市,東北是必然要拿下的,只有東北在手薊城纔有重要性,它纔是連接兩個大平原的樞紐。中國也只有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纔可能形成一個區域性的共同體,其他版權的地形太過餘破碎化。

比起華北,東北地方足夠大而且地形封閉,形成一個區域共同體比華北還要容易,裡面的人互相看着會有一種親切感,這個共同體在現代社會叫東北人,看住了這就是整個天下的助力,看不住這就是禍亂之源。

也只有薊城這個地方,具備同時關注兩個大平原的條件。至於其他地方,就算是出問題了也不過是一州之地。還有就是,一旦拿下東北,蒙古高原方向的威脅就會減輕。

蒙古高原的遊牧民族想要進一步的強大,西域和東北必然要拿下來一個。要是都拿不下來縮在蒙古高原,可以把自己代入到後世的蒙古國民衆,體會一下三面被包圍的感覺。

旌旗陣陣,安營紮寨,司馬季端坐在中軍大帳當中,一點也沒有要馬上攻克前面關隘的意思,顯示代表大晉給高句麗的守軍來一個下馬威,教教對方什麼叫靜坐戰。

這種不慌不忙的態度也讓平州軍將領大爲疑惑,東夷校尉何龍旁敲側擊的詢問,鎮東大將軍到底心裡是怎麼想的,夜間奔襲是他,到地方施施然的安營紮寨也是他,到底是怎麼回事?大王你倒是說出來,讓我們心裡有底啊?

“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攻城也要攻城器械,攻城器械不是還沒過來麼?驟然攻城必然帶來大量死傷,你是最知道的,我們不過一萬五千人。”司馬季不鹹不淡的開口,把這位東北地區的直接軍事長官一頓糊弄。

官字兩張口,隨便燕王怎麼說。根本原因還是司馬季想要摘桃子,但又不想承擔太大的損失,但在慕容氏面前他不能這麼說,還必須要表現出來一副比慕容氏更加躍躍欲試的態度。態度是真的,他真的想要把回家的道路打通。給慕容氏打雞血也是真的,都是真的,只不過考慮的側重不同。

誠然,燕王對慕容氏十分敬重,但這不耽誤他借刀殺人,這兩者又不矛盾。他連給慕容廆的信都寫好了,雖然路途艱險,但平州軍披荊斬棘一路奔襲,定然能在十日之內攻克關隘,以秋風掃落葉之態,滅掉高句麗,請慕容廆做好自己的分內工作,在高句麗以西佯動,裡應外合斬除後患。

信裡面還是一副老子纔是主攻的口氣,慕容氏只要清繳邊緣角落不拖後腿就行了。實際上完全不是這麼回事,燕王安營紮寨的本事還是很強的,不然林邑王範逸也不會一籌莫展。

再說平州軍本身就是主攻,他在這裡安營紮寨,這裡的守軍就不會支援慕容廆那邊,從側面也屬於是被慕容氏的大軍減輕了壓力,作用很大,只不過一般人看不出來,哪有幾個燕王這麼深謀遠慮之人?

長途奔襲不需要休息麼?需要!所以在士卒當中這不是問題,那就是沒問題。

“高句麗撮爾小國,不服王化,每每有掠邊之舉,今上國燕王率領大軍前來征討,如若知曉敵我懸殊,馬上開城投降,豈不美哉?”

每天早中晚三次司馬季都會派人去叫陣,雷打不動,同時嚴防對方可能會衝出來劫營。兩天過去了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燕王很生氣,高句麗這羣懦夫,林邑土人才是真正的勇士,還好意思立足於北方,契丹、女真、鮮卑的臉都被你們丟盡了。

中軍大帳之內,燕王正在和衆將校吃酒,今天的酒宴很熱鬧,因爲平州軍的叫囂都是何龍的直屬手下,相互之間都十分熟悉,開起玩笑也沒什麼顧及,一些個活躍分子,更是很快進入酒宴的氣氛。軍人麼,都是豪爽果敢之人,酒場上也絲毫不遜色,互相分成親疏遠近拼酒。酒宴進行到後半段時,酒量淺的已經被擡了下去,好一點的正在發瘋,再好一點的則幾人組成一個小圈子拼酒。

“呃……”一聲響亮悠長的飽嗝響徹中軍大帳,真是聞者傷心聽者落淚,司馬季不鹹不淡的開口道,“條件艱苦,大家就對付一下吧,糧草相信已經在路上了。雖然軍中糧草只能維持三個月了,但我們一定要堅持住。”

“是是,大將軍明見萬里……”同樣是一羣不鹹不淡的恭維聲,隨軍還有三個月的糧草,真的能算是缺糧麼?還是幽州的缺糧標準不一樣?

這處關隘並不是繞不過去,只不過不打下來有可能被襲擾。就算是東北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必經之路,總要有一個小城作爲據點爲基礎,才能繼續推進。

這邊燕王以靜坐戰這種英法聯軍對抗德軍的高超手段制敵,另一邊的慕容廆可是粗糙的多,率領慕容氏的大軍突破關隘之後,狠狠地在高句麗西部的腹地進行洗劫。不是所有人都住在城中,農業社會村落必然存在,慕容氏大軍所過之處見什麼搶什麼。很開就把高句麗的西部搞的烏煙瘴氣。

等到了所有高句麗人都退到各城之後,慕容廆才接到了燕王司馬季的信,看了一眼就神色詭異,慕容運回來之後曾經說過,燕王對兵力極爲看重,可以說是從來不出計謀,就是正面對決,還輔之各種軍械,看來司馬季用兵有侷限之處啊?

“不管他們,我們打我們的!”就算是沒有晉軍,慕容廆也可以自己出徵,只不過剛開始被司馬季的漂亮話給蠱惑了,不過仔細想想,晉軍也起到了自己的作用,只要他們在那裡,自己這邊的壓力就小了很多。

燕王要是知道慕容廆這麼想,肯定會大感欣慰,鮮卑大都督終於領會到了兩千年之後的戰略精髓,不愧是一族之長,有自己的過人之處。

第一百二十六章 這是蒸餾?第三百一十九章 洋井第四百一十章 中心開花第四百三十一章 司馬穎要響應第五十五章 燕山大營第五百六十七章 東西對進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務正業的俊才第五百四十一章 關中局勢第三百零四章 敲詐豪強第三百四十九章 文體兩開花第六百二十二章 平定江南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情之請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拍即合第六百零九章 設立瀋州第三百五十九章 巧了,我也是第一百零一章 見見世面第四百九十五章 晉陽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馬穎就藩第二章 奴隸買賣第六百零六章 大晉第一善人第五百零五章 軍事同盟第五十八章 同出一源的備胎第六百九十四章 本王不夠寬容麼?第二百九十二章 正面迎擊第四百五十九章 議罪銀第二十章 感謝三哥不殺之恩第三百九十五章 勾心鬥角第六百三十一章 衆望所歸第四百二十六章 秦王要浪一波第二百六十八章 燕王回首掏第二百四十二章 林中獵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入口爭奪戰第九十六章 大起大落第三百九十二章 冰火兩重天第四百五十八章 瓜分勝利果實第八章 愛民如子第三百零一章 生俘賊首第一百九十五章 列陣攻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列陣迎敵第三十四章 司馬龍陽?第六百零二章 釣魚執法第六十九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七十九章 河北軍備競賽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套第一百七十二章 連戰連捷第二百四十章 遠交近攻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艦隊第四百二十三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十四章 永安裡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王碰瓷第七百二十章 和羅馬和談第三百一十八章 徙戎論第三十九章 這叫總體規劃第三百七十六章 辭官歸隱第一百二十七章 上道的扶南第二百零七章 土木工程愛好者第三百章 追擊叛軍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韓應對第四百八十六章 右侯張賓第五百一十六章 刺客信條第五百九十二章 本是同根生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紙合約第六百八十二章 重操舊業第五百零二章 一戰定幷州第六百七十九章 阿拉伯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河間張方第四百九十章 上疏彈劾第三百六十二章 祖訓第七百二十章 和羅馬和談第三百七十四章 太子被殺第七百零九章 匍匐後退第三百三十七章 衆矢之的第二百四十二章 林中獵人第五百八十九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九十五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三十三章 人才輪換第四百六十三章 力斬三王第六百三十六章 攻滅真臘第六百八十九章 慕容翰回師第二百零三章 浩大工程第二百五十五章 嘴強王者第四百二十三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一十二章 測試板甲第六百八十六章 禍水西引第六百五十二章 烏孫王第三百五十三章 外援第四百九十五章 晉陽第一百七十九章 士氣大振第一百零五章 實乃酒囊飯袋第六百三十章 各部之父第七十九章 殺羊、殺楊第四百八十五章 司馬穎的不滿第三百五十章 恐嚇受害者第六百四十三章 滅驃國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間靠岸第六百二十五章 元康十八年第四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九十一章 蕭關第三百八十九章 燕王不靠譜
第一百二十六章 這是蒸餾?第三百一十九章 洋井第四百一十章 中心開花第四百三十一章 司馬穎要響應第五十五章 燕山大營第五百六十七章 東西對進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務正業的俊才第五百四十一章 關中局勢第三百零四章 敲詐豪強第三百四十九章 文體兩開花第六百二十二章 平定江南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情之請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拍即合第六百零九章 設立瀋州第三百五十九章 巧了,我也是第一百零一章 見見世面第四百九十五章 晉陽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馬穎就藩第二章 奴隸買賣第六百零六章 大晉第一善人第五百零五章 軍事同盟第五十八章 同出一源的備胎第六百九十四章 本王不夠寬容麼?第二百九十二章 正面迎擊第四百五十九章 議罪銀第二十章 感謝三哥不殺之恩第三百九十五章 勾心鬥角第六百三十一章 衆望所歸第四百二十六章 秦王要浪一波第二百六十八章 燕王回首掏第二百四十二章 林中獵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入口爭奪戰第九十六章 大起大落第三百九十二章 冰火兩重天第四百五十八章 瓜分勝利果實第八章 愛民如子第三百零一章 生俘賊首第一百九十五章 列陣攻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列陣迎敵第三十四章 司馬龍陽?第六百零二章 釣魚執法第六十九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七十九章 河北軍備競賽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套第一百七十二章 連戰連捷第二百四十章 遠交近攻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艦隊第四百二十三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十四章 永安裡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王碰瓷第七百二十章 和羅馬和談第三百一十八章 徙戎論第三十九章 這叫總體規劃第三百七十六章 辭官歸隱第一百二十七章 上道的扶南第二百零七章 土木工程愛好者第三百章 追擊叛軍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韓應對第四百八十六章 右侯張賓第五百一十六章 刺客信條第五百九十二章 本是同根生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紙合約第六百八十二章 重操舊業第五百零二章 一戰定幷州第六百七十九章 阿拉伯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河間張方第四百九十章 上疏彈劾第三百六十二章 祖訓第七百二十章 和羅馬和談第三百七十四章 太子被殺第七百零九章 匍匐後退第三百三十七章 衆矢之的第二百四十二章 林中獵人第五百八十九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九十五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三十三章 人才輪換第四百六十三章 力斬三王第六百三十六章 攻滅真臘第六百八十九章 慕容翰回師第二百零三章 浩大工程第二百五十五章 嘴強王者第四百二十三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一十二章 測試板甲第六百八十六章 禍水西引第六百五十二章 烏孫王第三百五十三章 外援第四百九十五章 晉陽第一百七十九章 士氣大振第一百零五章 實乃酒囊飯袋第六百三十章 各部之父第七十九章 殺羊、殺楊第四百八十五章 司馬穎的不滿第三百五十章 恐嚇受害者第六百四十三章 滅驃國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間靠岸第六百二十五章 元康十八年第四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九十一章 蕭關第三百八十九章 燕王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