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發配許昌

哎!一聲重重的嘆息打破了房中的沉寂,幾個席地而坐的人皆相顧無言,心中不平、惶恐的情愫在交織蔓延,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夠活多長時間,不要說這間小小的府邸,就是整個洛陽城都瀰漫着肅殺之氣,他們這些太子黨羽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死於非命。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殊死一搏,僅剩下的幾個人聚集在此地,商討對策。保護自己的性命和匡扶江山社稷兼而有之,總之不能坐視太子落得如此下場。

可事到臨頭,這些太子的餘黨卻茫然失措,只能聚在此處共商大局。;

“不管怎麼說,太子對我們都有知遇之恩,現在太子身陷囹圄,正是需要我們的時候,再者皇后亂政,矇蔽天子,爲臣者自當匡扶社稷。不能讓皇后的圖謀得逞,篡了大晉的江山。這樣的話,在外的宗室諸王不會善罷甘休。”許超眯着眼睛低聲道,對我們而言也是時不我待,目前有尚書令和太尉想辦法勸說皇后,但效果不大,一旦過一段時間皇后騰出手來,肯定會對我們這些太子的人痛下殺手,當初她不就是這麼對待楊氏的麼,我們早已經無路可退。”

聽着許超的話,在座衆人皆是神色凝重的點頭,所有人都明白,現在的局勢對他們這些太子黨的人來說,局勢前所未有的惡劣。人頭落地是隨時可能發生的事情,整個洛陽的中央禁軍在皇后手中,只要一聲令下,他們不會比當年的楊氏結實多少。

“爲今之計,能夠讓皇后害怕的只有外敵的藩王,可是他們遠水解不了近渴。而起藩鎮領兵的藩王如此衆多,萬一有皇后的心腹呢,事情太大不好聯絡,稍微不注意就是何進把董卓召進來的下場。”司馬雅輕咬着嘴脣謀劃道,“只能從京師的宗室當中尋找忠義之輩,營救太子,我覺得淮南王最爲合適,是武帝的親子還是太子的叔叔,威望足夠,年富力強。”

“萬萬不可!”司馬雅還沒有說完,許超就伸手打斷了司馬雅的話,引得其他幾人一陣側目,不知道許超爲何有這樣的舉動。

僅憑藉他們幾個人有心殺賊,同樣盡憑他們幾個卻無力迴天。這樣尋找宗室德高望重之輩做後援,本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怎麼會萬萬不可呢?

“聽我慢慢道來!諸公稍安勿躁。”許超有些慌亂的解釋道,“現在在洛陽的武帝之子有四位,清河王司馬遐在當初抓衛瓘的時候蛇鼠兩端,不是一個可信之人,把希望放在他身上不可取,他手中也沒有兵權。”

見到幾個好友都在點頭,許超深吸了一口氣繼續道,“吳王司馬晏身有殘疾,素來不爲武帝所喜,能照顧自己都算是不錯,何德何能參與如此大事?但皇后竟然讓他做射聲校尉,明顯是覺得吳王不構成威脅,一旦我們尋找吳王,可能被吳王身邊的人告發,等於自投羅網。”

此時的許超很有一種煮酒論英雄、舌戰羣儒的風範,把洛陽的宗室諸王如數家珍的數落了一遍,“豫章王司馬熾年齡太小,只是散騎常侍。剩下就是淮南王司馬允了。”

“不錯,我的意思正是以淮南王爲外援,衆所周知,武帝對秦王、楚王和淮南王寄予厚望,現在楚王以死,秦王遠在長安而且聽說身體不好,我們就只剩下淮南王可以仰仗。”司馬雅接過話來,加重口氣道,“淮南王威望甚高,年富力強,只有他纔有這個能力凝聚宗室之心,而且我有一個朋友叫士猗,爲殿中中郎,可以裡應外合,一旦淮南王振臂一呼,便可誅殺皇后,將太子解救出來。”

司馬雅、許超一個是右衛將軍、一個是常從督,而士猗則是殿中中郎,殿中中郎是當年孟觀、李肇的軍職,孟觀兩人正是因爲當初參與誅殺楊氏才步步高昇。可見這個位置的重要性,不過他們三個加一起,面對洛陽的禁軍仍然勢單力孤,纔想要聯絡宗室諸王一起行事。

“將軍,正是因爲淮南王是武帝的親子,太子的叔叔,我們纔不能找他。你明白麼?”許超直勾勾的看着司馬雅,陰測測的道,“你能保證淮南王一定會保護太子麼?”

“怎麼不會,他可是太子的親叔叔……”司馬雅噗嗤一笑,慢慢的笑容凝固了,他本身就是宗室的遠親,當然一下子就理解了許超話中的潛臺詞。

越是和太子在血緣上關係近的宗室,在這個時候越加的不可靠。因爲一旦太子出事,最大的受益者就是這些天子的兄弟,太子沒了,他們就有了做繼承人的機會。誰能保證在這種誘惑面前,他們還會顧忌叔侄的情分?

一旦到時候淮南王因爲皇位的誘惑,朝中與淮南王結黨的臣子們,利用當時人心惶惶的亂局,趁機向賈皇后施壓,要擁立淮南王爲嗣,他們這些太子黨就是給淮南王做了嫁衣。

皇后生子到了現在都沒有人相信,不然的話,現在賈南風把太子搬倒之後,第一件事應該是製造輿論,準備冊立新太子。但現在什麼都沒有發生,這段時間也沒有大臣說過要冊立新太子。

“這怎麼辦?總不能找東武王吧,這傢伙可是親自下令殺了太子的生母,他絕對不會聽我們話的!”司馬雅又把宗室的人過了一圈,有些泄氣的道,“看來我們只能等着大禍臨頭了。德高望重者,樑王是大將軍,可他手下沒有兵權。”

“有,禁軍右將軍趙王司馬倫。”許超壓低了聲音和幾個好友道,“趙王這個人貪婪,本身不被賈南風所看重,右將軍的俸祿很低,趙王時常心有怨言。”

“可趙王並非是一個德高望重之輩,能行麼?”馬上就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司馬倫是什麼貨色,幾乎整個洛陽都知道,押寶在這種人身上,他們自己心裡都沒底。

“越是沒有威信,纔不會引起皇后的懷疑。就咱們做的事情,就沒有十拿九穩的可能。我們無路可退,只能孤注一擲的行事。”許超給幾個人都倒上了一杯酒,拿起酒杯道,“超,願意同諸公共進退,請滿飲此杯。”

“好,滿飲此杯!”所有人都舉杯,到了這個時候都豁出去了,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我會找到一個適當的時候,和趙王談,諸公靜等好消息。”司馬雅摸了一把嘴,看着幾位好友作揖道,“最近一段時間,諸公一定要小心。”

“將軍小心!”包括許超在內的衆人一起拱手,在此時臨別之際平添了三分惆悵。

太子餘黨不甘失敗,準備想辦法政變廢了皇后,可是他們萬萬想不到自己棋差一招,東武王已經接到詔書來到皇宮,賈南風早已經在這裡等着了。

“太子謀反證據確鑿,京師之內有很多亂黨蠢蠢欲動,東武王可能並不理解這種擔心。”賈南風慢吞吞的開口,看着司馬澹道,“皇嫂也是很擔心的,東武王應該明白,一直以來皇嫂對你不薄,這中護軍的位子皇嫂也是頂了很大的壓力才交付到你的手上,並不是人人都服氣。”

“臣弟明白!”司馬澹心中冷嘲,如果不是自己下令殺了太子的生母,早已經和皇后綁在了一條船上,這中護軍的位置還能輪到自己麼?不過回報也是很豐厚的,燕王司馬季一個遠親宗室,何德何能被任命爲鎮北大將軍,超過衆多宗室,和武帝的親子淮南王平起平坐?

還不是抱上了皇后的大腿?有了皇后支持才幾次出兵,建立了如此大的威望,燕王可以,他東安王未必就不行,已經深明燕王行我也行奧義的司馬澹,毫不猶豫的跪拜道,“皇嫂有事情直言便是,臣弟在所不辭。”

“好,京中混亂,很多人蠢蠢欲動,太子在金墉城並不令人放心,遷移他處才能令心懷叵測者死心,斷了他們的念想,再慢慢收拾。”賈南風嘆了一口氣吩咐道,“皇嫂覺得許昌就不錯,請東武王護送到那裡,皇嫂要對付一下其他人了。”

“不知道皇嫂還有沒有吩咐的?”司馬澹沒有擡頭,還在等待着進一步的暗示。

“許昌已經有人接應了,東武王只是保證太子安全到達許昌即可。”賈南風一甩衣袖吩咐道,“看看到時候誰在相送。”

“臣弟知道了!”司馬澹起身對着賈南風見禮後,便匆匆離開皇宮直奔金墉城。金墉城本身就具有軍事用途,城牆極高,看起來十分壯麗,可他現在缺沒有功夫觀賞,拿出聖旨之後便讓守衛看門。

而與此同時,賈南風也沒有閒着,直接下旨讓各大重臣進入皇宮宣讀最新的處理辦法。直接在宗室和大臣面前來了一個先斬後奏,告訴大臣們,東武王司馬澹明天會護送太子司馬遹和家眷前往許昌,並且告訴大臣們不許相送。

賈南風的快速動作,直接把許超、司馬雅他們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他們還在商量如何營救太子的時候,賈南風已經把太子轉出了洛陽,而他們這些禁軍的軍官,所擁有的一些力量充其量在洛陽有一定的作用。

太子離開洛陽,他們會更加的師出無名,不論是許超還是司馬雅,不能借助太子的威望,在聯絡宗室的時候回更加的被動,落到一個附屬位置。

不過賈南風還是留出了一天的時間,這麼短的時間如果用來發動政變,她肯定會非常高興,因爲這種漏洞百出的政變,對已經準備應變的她來說就是送菜的。可一天的時間足夠讓受過太子恩惠的官吏出現,得到消息出來送行是絕對夠用的,賈南風就想要知道司馬遹身邊到底有多少忠心耿耿的官吏,一旦他們出面立刻就會被抓。

張華兩人這次的反對沒有一點作用,甚至都沒有得到爭辯的機會,賈南風讓董猛宣讀完聖旨之後,直接就讓宗室好大臣離開,明擺着就是他們,這只是履行程序通知你們,並沒有徵求你們的意見,在太子這件事上,她也不會再被任何阻力嚇退。

最終張華只能唉聲嘆氣的離開,心裡安慰自己,離開金墉城說不定也是好事,沒準皇后會放太子一馬。

“皇后竟然這麼快就按耐不住了,我們怎麼辦?”得知太子要被遷出金墉城的消息之後,許超、司馬雅這些傾向於太子的禁軍武官一下子亂套了。這已經打亂了他們的計劃,本身他們想要謀定而後動,可剛開始謀,卻來不及動了。

“我們要不要去送太子,江統他們好像已經出城了?”賈南風這一步直接把他們都弄懵了,說出來的話都開始不過大腦,處在六神無主的狀態。

“絕對不能去,江統他們沒有兵權,我們一旦去了,就徹底救不出來太子了。現在不要亂!”許超還保持着理智,對着衆人安撫道,“皇后此舉就是要看看,有沒有心向太子的官吏出來送別,明日洛陽一定會很危險。”

“不錯,我已經接到了調令,不準任何人在洛陽送別太子,江統他們也不能出現。”司馬雅接口道,“他們如果非要去的話,最好距離洛陽遠一點。”

“這幫文人就是不聽勸,腦子裡面那股勁一上來,什麼話都聽不進去。”許超也有些憤憤的道,“我們按兵不動,希望太子能夠等到我們把洛陽的事情辦妥。”

www ⊙тт kán ⊙¢ o

第二天一早,天剛矇矇亮的時候,東武王司馬澹率領的一千禁軍就來到了金墉城,將裡面的太子以及家眷解出來,這一千禁軍將在司馬澹的帶領下,護送司馬遹前往許昌。

離開金墉城的時候,洛陽百姓已經有不少出現在街道上,看着這一支長長的隊伍久久不語,禁軍隨行的還有治書侍御史劉振。治書侍御史掌管律令。劉振的任務是看守監視太子,皇帝令劉振持節,按照晉朝法令,持節者可以殺無官位之人。當時太子已被廢黜爲庶人,所以在法理上,劉振有權將太子先斬後奏。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戰功成第三百八十四章 相國第五百九十八章 我的霸府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間破關第三十六章 徵徭役第八十六章 齊聚洛陽第三十二章 保甲制度第三百章 追擊叛軍第一百九十四章 城中內亂第二百一十八章 分分合合第五百一十四章 高車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安樂公劉恂第一百九十七章 得加錢第三十八章 一吐爲快怎麼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分兵進擊第二十六章 販馬不如販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召回第五百三十九章 青州來援第六百八十八章 本王要出全力第四百六十六章 我大晉有錢第一百八十章 夜間行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抵達洛陽第五百零六章 外援是孃家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女真抵達第三百八十章 景帝一脈第五百二十四章第一百二十章 外鬆內緊第四百零八章 豬隊友第三百六十八章 心腹之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強人所難第五百零一章 全線崩潰第五百一十五章 兵入冀州第二百三十五章 遠交近攻第四百零四章 皆有反意第三百四十七章 莊園經濟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個承諾第二百三十二章 移民實邊第十二章 包藏禍心第六百六十三章 粟特僕從軍第六百八十一章 單純的波斯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割韭菜的季節第四百九十二章 南守西攻第兩百章 狼狽爲奸第二百七十二章 騎虎難下第六百零三章 如何分封第五十三章 就叫慕容復吧第三百三十七章 宗室第一百四十五章 鳳顏大悅第四百四十九章 洗劫趙國第三百四十一章 話不投機第五百八十六章 用兵方略第五百零一章 全線崩潰第一百七十八章 慕容氏北進第一百一十章 象兵第四百二十一章 司馬顒也怕背刺第一百二十三章 扶南國第四百七十七章 強奪土地第四百四十二章 女真抵達第一百一十二章 廣州軍登陸第五百二十二章 列陣迎敵第六百一十八掌 一道送命題第六百一十三章 燕王身邊有奸佞第四百七十四章 三駕馬車第四百零二章 兵敗身死第六百三十四章 南征第五百九十五章 跪迎燕王第一百五十九章 執法嚴明第一百二十五章 封賞第一百九十九章 賣個好價錢第六百一十四章 發難第二百七十八章 和談第七百零三章 十字軍第六百零七章 四藩第三百一十四章 調解爭端第五百一十二章 八萬援軍第五百三十四章 本王很看好你第二十六章 販馬不如販人第六百二十四章 百年大計第五百八十五章 殺入太谷關第四百七十九章 河北軍備競賽第四百七十八章 軍心可用第二十六章 販馬不如販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全部斬首第一百零六章 準備就緒第三百零九章 大病初癒第四百零三章 石崇末日第四百八十八章 幽州武衛第二百三十二章 移民實邊第五百六十九章 不期而遇第二百八十六章 抵達洛陽第六百五十一章 波斯動向第三百二十八章 漢中立威第六百七十一章 圖斯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外援第六百六十一章 河中之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弁韓滅亡第五章 范陽王到訪第五百七十五章 全線壓上第二百七十章 進軍東濊第二百零五章 生財有道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戰功成第三百八十四章 相國第五百九十八章 我的霸府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間破關第三十六章 徵徭役第八十六章 齊聚洛陽第三十二章 保甲制度第三百章 追擊叛軍第一百九十四章 城中內亂第二百一十八章 分分合合第五百一十四章 高車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安樂公劉恂第一百九十七章 得加錢第三十八章 一吐爲快怎麼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分兵進擊第二十六章 販馬不如販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召回第五百三十九章 青州來援第六百八十八章 本王要出全力第四百六十六章 我大晉有錢第一百八十章 夜間行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抵達洛陽第五百零六章 外援是孃家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女真抵達第三百八十章 景帝一脈第五百二十四章第一百二十章 外鬆內緊第四百零八章 豬隊友第三百六十八章 心腹之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強人所難第五百零一章 全線崩潰第五百一十五章 兵入冀州第二百三十五章 遠交近攻第四百零四章 皆有反意第三百四十七章 莊園經濟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個承諾第二百三十二章 移民實邊第十二章 包藏禍心第六百六十三章 粟特僕從軍第六百八十一章 單純的波斯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割韭菜的季節第四百九十二章 南守西攻第兩百章 狼狽爲奸第二百七十二章 騎虎難下第六百零三章 如何分封第五十三章 就叫慕容復吧第三百三十七章 宗室第一百四十五章 鳳顏大悅第四百四十九章 洗劫趙國第三百四十一章 話不投機第五百八十六章 用兵方略第五百零一章 全線崩潰第一百七十八章 慕容氏北進第一百一十章 象兵第四百二十一章 司馬顒也怕背刺第一百二十三章 扶南國第四百七十七章 強奪土地第四百四十二章 女真抵達第一百一十二章 廣州軍登陸第五百二十二章 列陣迎敵第六百一十八掌 一道送命題第六百一十三章 燕王身邊有奸佞第四百七十四章 三駕馬車第四百零二章 兵敗身死第六百三十四章 南征第五百九十五章 跪迎燕王第一百五十九章 執法嚴明第一百二十五章 封賞第一百九十九章 賣個好價錢第六百一十四章 發難第二百七十八章 和談第七百零三章 十字軍第六百零七章 四藩第三百一十四章 調解爭端第五百一十二章 八萬援軍第五百三十四章 本王很看好你第二十六章 販馬不如販人第六百二十四章 百年大計第五百八十五章 殺入太谷關第四百七十九章 河北軍備競賽第四百七十八章 軍心可用第二十六章 販馬不如販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全部斬首第一百零六章 準備就緒第三百零九章 大病初癒第四百零三章 石崇末日第四百八十八章 幽州武衛第二百三十二章 移民實邊第五百六十九章 不期而遇第二百八十六章 抵達洛陽第六百五十一章 波斯動向第三百二十八章 漢中立威第六百七十一章 圖斯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外援第六百六十一章 河中之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弁韓滅亡第五章 范陽王到訪第五百七十五章 全線壓上第二百七十章 進軍東濊第二百零五章 生財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