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

“爲什呢不去!...去揚州大地方跟人家師傅學木匠手藝,不是你大爺託人的話,人家哪個把你去啊?”

“不曉得你腦子想什麼,有門手藝在手上,走哪都不怕沒飯吃...”

陸文亮沒法理解堂弟爲什麼不肯去揚州學藝,但任憑他怎麼說,堂弟始終是那句話:“我不去揚州。”

原本心思很熱的陸廣遠見小叔不去,也就不想去了。

說白了,就是廣遠覺得自己一個人去,人生地不熟的怕被人欺。有小叔陪着,那就好多了,再不濟遇上事總有個商量的人。而且打小兩人就在一起長大,一起玩耍,突然分開廣遠也不適應。

“你曉得什麼!...犟!...就這樣一天到晚窩在家頭有出息啊!”陸文亮叫堂弟氣得沒法子,又說不動他只得去和他爹說了。

正在編竹筐的陸有才一聽小四子不肯外去學手藝,氣的把手裡的半個竹筐甩出多遠,然後怒衝衝的就過來了。

“小四子,你不像話了,乖幾,叫你去揚州學手藝是害你啊?你也不望望你多大個人了,你老子多大了,怎麼,你還要你老子苦一輩子養住你啊!...”

陸有才是真氣,弟弟不在家,作爲大伯的他就得照顧侄子。這好不容易託老婆娘家那邊的親戚關係給兩孩子謀份好交易,小四子怎麼就一點好歹也不曉得,犯渾不去呢。

陸廣遠打小就怕爺爺,站在一邊不敢吭聲,內心裡倒是想着小叔能答應去揚州的,畢竟那揚州可是大地方。鄉里人但有能從揚州回來的,走路都比別人高一截。

不曾想他那小叔卻跟吃了秤砣鐵了般,任他爺爺怎麼說,怎麼罵,就是不去,打死也不去那種。

“好好好,你不去學手藝就下田!”

陸有才氣得到外面把鐵鍬拿進來扔在陸四腳面前,然後氣呼呼的走了。

望着大伯有些駝背的身影,陸四也不知怎麼說,只能暗歎一聲:不是他不想去,而是揚州那地方真去不得,會沒命的!

“老爺,揚州那麼好,你怎麼就不去的?”陸廣遠把鐵鍬拿在手中,都不用問下地肯定有他一份。

陸四沒有告訴侄子爲什麼揚州去不得,只是拍了拍這個比自己大一歲的侄兒,撇了撇嘴道:“我先到地裡去,你家去拿兩個山芋...我餓了。”

........

山芋是淮揚人對紅薯的稱呼,這玩意是萬曆年間纔出現的新作物,香甜軟滑,除了非常可口外,還能充飢。

二十多年前,因父喪居上海老家的官員徐光啓認爲紅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將這東西引進到了南直隸,並在江北淮安、揚州等府縣大規模推廣。

別說,這紅薯生長的確簡單,根本不需要打理,連鹽鹼地也能長,因此短短二十年間,江北很多地區都長了紅薯。

有錢人家可能看不上這玩意,把紅薯當作餵豬的飼料,可貧苦人家卻把紅薯當成一頓主食。

陸四印象中,這十來年基本每頓早飯都是煮紅薯就粥喝。

陸有才讓侄兒和孫子乾的農活也不是什麼重活,就是在地中間挖排水的溝,目的是防止雨水多了淹了麥種。

“小四子來挖溝了?”

陸四扛着鐵鍬到地頭的時候,鄰居周旺兩口子跟他打了招呼。周旺是個獨眼龍,一隻眼瞎的。

不過周家條件比陸家要好些,所以早早就給周旺娶了媳婦,媳婦是新興場那邊的,姓齊,陸四一般喊她叫“週二嫂”。兩口子生了個兒子,模樣可愛,沒事的時候陸四常抱着走東串西。

“小四子,聽你家大爺說要把你和廣遠送到揚州學手藝,有這事?”

周旺兩口子也在挖溝,七歲的兒子大寶在邊上的渠裡摸小魚玩。裡面的水早就幹了大半,沒有危險。

“嗯哪,”

陸四用力將鐵鍬往泥裡鏟了進去,擡頭朝周旺又說了句:“我跟我大爺說不去了。”

“怎麼不去的?學個手藝不好嗎?”說話的是週二嫂,顯然她對陸四不肯去揚州學手藝感到很不解。

畢竟,在她們這些鄉民眼中,揚州是個好地方,也是個大地方,能到那種地方學手藝是有出息的好交易。

“沒什麼,我不想去...我想等我爺回來再說。”

陸四同樣也不好跟周旺兩口子解釋什麼,怕兩口子刨根問底,便故意埋下頭裝作用力挖溝的樣子。

見狀,周旺兩口子也就沒再問了。不遠處的地裡早就有了鄉民在那或開溝,或擔水,或鋤草。

農民,祖祖輩輩就是一刻也歇不下來。

陸四挖了一會就有些吃不消,雖然身體的原主人農活幹的很好,但他畢竟沒碰過。二來是手上的裂口子疼,時已是冬月底,氣溫早就冷了下來,那裂口子就更加疼了。

除了裂口子,十個手指上的倒刺也叫陸四頭疼,停下用牙把指頭上的亂皮刺皮咬掉後,陸四暗自苦笑一聲,這會要是有盒百雀靈多好。

就他現在雙手的模樣,等到了臘月不生凍瘡纔怪。

所以,不管是在陸有才父子眼裡,還是在周旺兩口子眼裡,學門手藝永遠比種地強。

至少,沒這麼苦。

可揚州那地方,陸四真不敢去。

wωω◆Tтkā n◆C O

跟小命相比,再好的前途都是雲煙!

這會心裡倒是想他大爺是不是擱其它地方給他謀個交易什麼的,哪怕到鎮上給人當夥計也行啊。

不過估計大爺這會被他氣得夠嗆,今年是甭想他老人家再託人了。

沒多大一會,陸廣遠來了,不但給他老叔拿了兩根煮熟的山芋來,還有一個雞蛋。

雞蛋是生的,殼上面還沾着一根雞毛呢。

“你偷的?”

陸四的嫂子也就是陸廣遠他娘田娥是個很會過日子的女人,家裡養的雞生的蛋自家從來不捨得吃的,都是拿到集市上跟人家換油,換鹽,換家裡用得着的東西,難得一次才捨得給家裡人吃上幾個。

這不是摳門,而是這年頭百姓家的常態。

窮人家的媳婦手再巧也難爲無米之炊,這話擱哪朝哪代都錯不了。

陸廣遠“嘿嘿”一笑,沒有說話就是默認。

陸四也咧嘴笑了笑,然後將雞蛋在鐵鍬上敲了下,擡頭竟是直接把生雞蛋灌進了嘴中,一點也不嫌腥味直接“咕嚕”進了肚。

然後“啊”的一聲,意猶未盡的樣子。

這是真饞。

“老爺,你慢着吃,我去挖邊上的。”

雖說陸四他爺爺在的時候給三個兒子都分了地,但這麼多年來三家的地卻都是一塊種的。

一來是陸有才這個大伯要幫襯下面兩個弟弟;二來是下面兩個弟弟經常不在家。

陸四嗯了聲,一邊咬着山芋一邊走到渠邊看下面的周旺兒子摸小魚玩。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渠裡稍大些的魚早被鄉民弄光了,餘下這些沒法吃,要不然陸四早就卷褲腿下去摸了。

兩根山芋下肚加上那顆生雞蛋,肚子有食不慌,陸四對着滿是裂口的雙手呼了口氣,走到地裡繼續幹活。

不管他內心裡是否願意,眼下他的職業就是農民。而且就他大伯陸有才的氣勁,他要是敢偷懶,中午回去肯定又得被數落。

廣遠那孩子可不是偷懶的主,幹起活來很是賣力。陸四這當叔的瞧在眼裡,自然是不能叫侄子小看了,便也咬牙狠生幹起來。

別看叔侄倆所挖的溝不寬也不深,但挖好一條溝至少得大半個時辰。地裡的活說白了就是磨人。

日頭漸漸高了起來,再幹一會叔侄倆就能回去吃飯了。遠處的村子已經生起條條炊煙了。

煙火,也讓這個陸四陌生的時代透着真實感。

隔壁的週二嫂準備收拾東西回去做飯,這時,在渠裡摸小魚玩的兒子大寶卻一身泥水的爬上來對娘說肚子疼得厲害。

週二嫂以爲兒子拉肚子,趕緊放下手頭的活過來給兒子脫了褲子。小娃娃家的肯定不避着人,沒想到大寶剛蹲下解手,卻聽週二嫂發出一聲驚叫,把不遠處的陸四和廣遠都給嚇了一跳。

“怎麼了?”

周旺放下鐵鍬疑惑的看着婆娘,卻見兒子好像見了什麼可怕的東西嚇得直往他娘身後躲,連褲子都沒提好。

“蟲,蟲...”

週二嫂的臉色也難看的嚇人,說話都在哆嗦。

陸四那邊以爲出了什麼事,二話沒說就拿着鐵鍬奔了過來,可到了地方一看,頭皮那是一下就麻了。

原來地上竟是幾條纏成一團的蟲子,長長的,蠕動着。

蛔蟲!

雖曉得蛔蟲只是人體內的寄生蟲,前世小時候在學校也經常吃打蟲藥,但再一次看到這種叫人生嘔的玩意,陸四也是有點發慌。

廣遠跑過來一看,也是愣在那裡,不過好奇心很快驅使着廣遠折了根小棍去挑那蛔蟲,這可把週二嫂和大寶嚇壞了,就好像廣遠挑的是蛇一般。

“蟲子啊?沒事,沒事,大寶不怕,不怕...”

周旺卻是見怪不怪,一邊讓媳婦給兒子擦乾淨屁股,一邊交待媳婦明天去鎮上藥鋪抓些打蟲藥回來。看樣子,他這個當爹的肯定也有過肚子裡的蟲子突然掉下的經歷。

陸四朝大寶臉上看去,這才注意到小傢伙臉上有幾處白斑,不出意外的話肯定是蟲斑。

這年頭沒有自來水,鄉民有條件打井的也少,大多數人的生活飲用水就是取自居所旁邊的河流,如此肚子生蛔蟲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好在,上岡這一帶水源還算乾淨,沒有血吸蟲。要不然,鄉民那才叫遭罪呢。

印象中好像江南這一片鬧血吸蟲最厲害的就是上海青浦那一片。

不管多壯的勞力,只要得了血吸蟲病,整個就成一廢人。

“行了,別挑了,挖個坑把蟲埋了。”

說了廣遠一句後,陸四扭頭對週二嫂道:“二嫂,以後家裡最好煮開水喝,別再讓大寶喝冷水了...水裡有蟲。”

“噢,噢,”

週二嫂可能真沒見過蛔蟲,還慌神着。

聽老叔說水裡有蟲,陸廣遠下意識的朝自已肚子看去,卻被他老叔白了眼:“放心,你肚子裡沒蟲。”

“你怎知道?”陸廣遠半信半疑。

陸四笑了笑:“你臉上沒蟲斑。”

雖說不知道這年頭的打蟲藥是什麼材料製成的,但見周旺沒放在心上,陸四估計那藥肯定有用,便沒再多說什麼。

經了這一幕,陸四也沒心思再挖溝,便叫廣遠跟他回去。叔侄倆一前一後扛着鐵鍬往家趕,到了村口的時候看到里長老馬正對着從地裡回來的村民說什麼。

里長相當於陸四前世村裡小隊長的意思,太祖洪武皇帝開國時給大明的農村定了個“裡甲制”,就是把110戶劃爲一里,由丁糧最多的10戶擔任里長,其餘100戶則爲甲首。

一般里長以10年爲一個週期輪流應役,先後順序根據丁糧多寡預先編排。並且每年還由一名里長帶領10名鄉民充當差役,管理這一里之地的事。

除里長外,太祖又規定每個裡還得有老人一職,這個老人俗稱鄉老,專門負責教化、勸農以及對民間輕微案件的審理。

“裡”上面還有“都”這一簡單行政劃分,不過陸四曉得這一片沒有都,而叫區,區裡的不叫區長,而叫糧長,就是由那些田賦數額較多的大戶擔任。

至於爲什麼沒有都,而有區,可能是兩百多年發展下來,地方上根據實際情況做的調整吧。各地有各地的不同管理法子,叫法也不相同,因地而宜而矣。

能當糧長的基本就是地主——士紳在大明朝最底層的代表。

里長還不夠格。

如此,縣衙、六房、糧長、里長(鄉老)便構成了大明朝的基層政權。

“裡甲制”和“衛所制”有一個類似點,就是也有軍事組織的雛形。官府有什麼事,能通過里長迅速將農民組織起來。

陸四如果想要造反,第一關就是老馬這個里長,也就是老馬和他手下擔任一年差役的10個農民。

老馬人還是不錯的,聽說他家祖籍是蘇州的,後來“洪武趕散”給遷到了鹽城縣來。

“行了,大傢伙都在,別吵吵了,聽我說啊!”

老馬一邊將手裡從縣上領來的榜文貼在旁邊的老槐樹上,一邊跟鄉民們大聲道:“縣裡來通知了,叫各村出人到淮安府挑河,老規矩,一家出一個壯勞力,不想出人的就出糧,誰家要頂替的回頭單獨找我。”

第一百八十章 成真龍的機率第十四章 漕運總督 巡撫淮揚第四百五十九章 退路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軍四鎮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四初一,清軍十五第一百五十章 督師,您老回吧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弟就不想回家看看?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四子,富貴不能忘本啊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八百一十八章 高職低配 百官郊迎第五百五十六章 若能孕,兩國可交好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式皮球前進戰術第五百三十章 破北京,封親王第六百七十九章 尚書侍郎 七省巡撫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還是不降!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七百二十七章 忠王、遼王、秦王(大明三傑)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大壽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幫爛魚蝦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門無忠貞第三百三十八章 滿洲,不可冒犯第五百九十二章 沾血的事情大傢伙做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六百七十六章 御駕永壽宮第二百二十章 悄悄的進寨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國天子,菩薩也!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二百七十五章 賭品好,放手用第四百八十三章 第三代闖王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四百二十章 人家說的對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們纔是正規軍!第七章 奇貨可居第四百四十八章 阿濟格是死的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七百四十四章 定北撫南俱歸順第五章 世間最美是肉味第二百七十七章 先取山東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七百三十七章 數萬西軍齊解甲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事可定第一百三十四章 要城不要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弟就不想回家看看?第四百零七章 刺殺第七百六十九章 奉順王,奉順王!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四十九章 風林火山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爲大明齊王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敵要來了(謝盟主碧血劍)第五百八十章 大清出關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跟聖公走?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陸四豈能造反!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七百零一章 捐輸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想當皇帝?第六百七十七章 太上皇配福晉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朝要用新人第十六章 有兵就是爺 沒兵屁不是第六百七十四章 老太爺,您老要當太上皇咧!第六百零八章 狗奴才太精第三百二十五章 鷹視狼顧,國家大禍第七百三十七章 賞官賞銀賞女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二百七十五章 佛爺度你一程!第六百八十章 你們說說,我爹怎麼安排?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二百二十八章 眼前的敵人是僞軍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王上煤山第十章 最後的救贖第八十七章 任重而道遠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五百五十三章 入關!入關!入關!第七百七十一章 一統天下勢已成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六百五十五章 國庫 皇室 女人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七百四十七章 俺對不住大兄弟啊!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兵多保重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管怎麼說,優勢在我第一百零五章 你們都不行第四百八十九章 十萬順軍奉監國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有人,不可輕侮第七章 奇貨可居第九百九十六章 合和店會議第三百二十六章 果然桀驁不馴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個?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朝要用新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三百零三章 虎父無犬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朝要用新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二百零四章外甥李延宗
第一百八十章 成真龍的機率第十四章 漕運總督 巡撫淮揚第四百五十九章 退路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軍四鎮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四初一,清軍十五第一百五十章 督師,您老回吧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弟就不想回家看看?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四子,富貴不能忘本啊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八百一十八章 高職低配 百官郊迎第五百五十六章 若能孕,兩國可交好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式皮球前進戰術第五百三十章 破北京,封親王第六百七十九章 尚書侍郎 七省巡撫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還是不降!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七百二十七章 忠王、遼王、秦王(大明三傑)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大壽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幫爛魚蝦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門無忠貞第三百三十八章 滿洲,不可冒犯第五百九十二章 沾血的事情大傢伙做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六百七十六章 御駕永壽宮第二百二十章 悄悄的進寨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國天子,菩薩也!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二百七十五章 賭品好,放手用第四百八十三章 第三代闖王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四百二十章 人家說的對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們纔是正規軍!第七章 奇貨可居第四百四十八章 阿濟格是死的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七百四十四章 定北撫南俱歸順第五章 世間最美是肉味第二百七十七章 先取山東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七百三十七章 數萬西軍齊解甲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事可定第一百三十四章 要城不要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弟就不想回家看看?第四百零七章 刺殺第七百六十九章 奉順王,奉順王!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四十九章 風林火山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爲大明齊王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敵要來了(謝盟主碧血劍)第五百八十章 大清出關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跟聖公走?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陸四豈能造反!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七百零一章 捐輸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想當皇帝?第六百七十七章 太上皇配福晉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朝要用新人第十六章 有兵就是爺 沒兵屁不是第六百七十四章 老太爺,您老要當太上皇咧!第六百零八章 狗奴才太精第三百二十五章 鷹視狼顧,國家大禍第七百三十七章 賞官賞銀賞女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二百七十五章 佛爺度你一程!第六百八十章 你們說說,我爹怎麼安排?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二百二十八章 眼前的敵人是僞軍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王上煤山第十章 最後的救贖第八十七章 任重而道遠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五百五十三章 入關!入關!入關!第七百七十一章 一統天下勢已成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六百五十五章 國庫 皇室 女人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七百四十七章 俺對不住大兄弟啊!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兵多保重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管怎麼說,優勢在我第一百零五章 你們都不行第四百八十九章 十萬順軍奉監國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有人,不可輕侮第七章 奇貨可居第九百九十六章 合和店會議第三百二十六章 果然桀驁不馴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個?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朝要用新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三百零三章 虎父無犬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朝要用新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二百零四章外甥李延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