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平衡

“趕情有地是壞事?總比咱一畝地沒有要強吧,沒有地,你逃得了徭役?”

“做小買賣,你不要交各種雜稅?稅卡饒得過你,門攤稅你不交?”

天啓年間,對民間的各種稅費的徵收都達到了較高的水準,天啓四年時,朝廷的白銀收入就達到了近八百萬兩,比起萬曆六年時的二百六十萬兩增加了好幾倍。`

還是差不多的人口和一樣的耕地,還是一樣水平的實物徵收,白銀收入增加的幾倍只能是從田畝加賦和稅關加稅中得來,也就是說普天下的百姓的負擔也增加了若干倍。

如果再算上北方在小冰期的嚴重的自然災害,就是說他們在萬曆末年到崇禎年間這二三十年裡負擔增加了十倍以上。

原本的富裕或小康之家都面臨破產,更不要說普通的百姓或赤貧階層了。

在場的人議論紛紛,竟是感覺在這個當口得到土地並不是好事,不排除有嫉妒心理在作祟,但無論如何,這一番議論在二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那個時候,恐怕在場的人們費盡心血,無非是要買幾畝地留給子孫後代,更不要說一下子好幾十畝地了。

“你們消息不靈通啊。”一個弓手持着鳥銃在外圍護衛,聽了滿耳朵的議論聲,他終於忍不住開口道:“給陣亡將士家族的賜田是巡檢司範圍內,黃榜銀子照交,白榜由咱們巡檢和上頭打擂臺,最少也少交一半,那邊的田都有水,還有人教着怎麼種地,每畝地最少收五六石,比起外頭的地要多收三四倍!”

“我聽說過這事。”一開始最早說話的中年男子道:“張巡檢自己買的田都引水用水車,投入很多,還有很多肥田的辦法,收成確實很高。`”

“這個我也聽說,還專門去過,咱們也想學,沒銀子啊,那水車最少幾百兩銀子,夠咱賺十輩子,就算湊份子也湊不起,還得挖渠引水呢。”

“可恨那些田主,防張東主防賊一樣,去年人家要買地,我們那邊的秀才死活不賣,還罵張巡檢魚肉鄉里,地他倒是保住了,一百畝地的收成也不如人家十來畝,這旱田能和水田比,靠老天吃飯終歸不如靠自己。”

“要是有水渠,沒水車俺自己挑水都成,不怕吃苦,可俺那最近的水渠都隔着五六裡地,累死也挑不來水啊。”

“唉,也不知道張巡檢那邊還缺不缺扛活的……俺想舉家都搬到李莊去住。”

“還輪得到你?李莊那邊早就不收人了!”

“說來說去咱就是苦命鬼唄。”

“弓手,我要當弓手去。”一個青年男子開始也愁眉不展,只能用羨慕的眼神看着拿撫卹的那一家人,此時突然醒悟過來一樣,蹦起來道:“三十五歲以下都能當弓手,我今年才二十五,我要去報名。”

“也對……”那個中年男子眼神一亮,說道:“我今年三十四,身體也壯,還夠格。”

不少年齡或感覺自己體能標準還夠的男子都面露思忖之色,當弓手其實就算是全職當兵了,不過,待遇好,吃的好,穿的好,練的雖苦,可拿的銀子是邊軍的好幾倍。

實在倒黴,死在戰陣之上,也是爲了保衛鄉里而死,落個好名聲不說,還能叫全家人下輩子都吃喝不愁。`

於其這樣捱苦受罪,還真不如當弓手搏一把!

後頭的議論紛紛,馬人等人也是聽了滿耳朵,不過他們此時不便分心,更不能回頭鼓勵這些人加入商團……

商團立了大功,而且是分散性的,各地的總團都不是一個人,比如靈丘商團名義上是朱慶餘當總團,這一次朱慶餘在倒韓事件中選擇正確,在前一陣倒戈一擊,把中尉被殺一事推到民練總團身上,又指出民練總團來自韓畦的授意和派出的人手,這件事可能成爲壓跨韓畦的最後一根稻草,加上鄭國昌當了巡撫,朱慶餘估計是要高升了。

最大的可能就是選取御史,或在京,或在地方任巡按,對朱慶餘這種有實際正印官經驗,又經歷過“戰事”的文官來說,是很有可能被外放爲巡按的。

天成和鎮虜兩衛的團原本是指揮使張武昌,張指揮調任,新的指揮使對商團有敵意,暫時還沒有總團團,只是由馬人暫代。

由於這些商團名義上不在張瀚或是和裕升之下,而且佔了團練名義,現在張瀚決定再給各地的商團各擴編兩個局,預計到天啓元年的年底擴編一個司,這樣張瀚可以控制十二個司的弓手兵力,人數可以達到近八千人。

這也是建立在和裕升現在良好的運營情況和充裕的財力之下所做的設想,能不能擴編完成,還得看下一步的財力是否充足。

訓練也是按李莊的訓練大綱進行,人員還要進行常態的交流,這樣在天啓元年的底年到二年春夏的時候,八千人左右的隊伍穩固下來,各部的水平應該相差不多,不過肯定還是第一和第二司兩個司擁有較強的戰鬥水平,畢竟他們離李莊工場最近,最新的軍工產品是優先列裝,然後老兵和有經驗的軍官人數最多。

這也是張瀚的意思,商團的水平要趕上來,不過也要維持兩個最精銳團隊的存在,給後來者一點追趕的空間,不管怎樣的軍隊都有精銳和普通之分,張瀚更希望自己的部下會如同流水一般,不那麼容易安於現狀和腐朽下去。

這些事情普通身份的團隊中人也不會知道,馬人卻是十分清楚,他當然期望天成衛這邊的商團力量更加壯大,倒不是他想着能把這支武力納爲已用,而是馬人也好,甚至蔣大臨張彥宏等人此時都是明白過來,有商團在,才能保護商會和自己的身家平安!

做完了這件撫卹的工作,回到馬車上的馬人閉目養神,蔣大臨和張彥宏相對要輕鬆很多,他們坐在馬車的另一邊喝茶閒聊,還享受着馬人密藏的小點心。

在輕微的顛簸中,馬人瞟了這兩個舊日同伴一眼。

這兩人也還算努力,馬人心裡盤算了一下,打算明年時援引這兩人進入理事會,或是到評事會擔任要職,根據馬人收到的風聲,以後還會在各地6續成立新的商會,並且進入的股本要求下調了……張瀚希望能照顧到更多的中小商人,也使得商會裡有更多中小商人聲,能夠代表他們自己的利益,他不希望各地的商會搞成大鱷們的俱樂部,把中小商人的利益徹底拋在一邊。

由於中小商人進入很多,理事會的門檻相應卻提高了,畢竟理事會是商會的日常管理機構,就算各地的商會秉承的是張瀚的意志,但張瀚卻沒有分身術,無法進行繁雜的日常管理,各地的商會情況也不同,張瀚也不想派出分支機構進行垂直領導……這樣的體制張瀚覺得會有問題,會有“中央”和“地方”之爭,各地的商人肯定優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而垂支機構肯定優先考慮的是總部利益,派出機構的弊端大於利益,有限的自治比直接管理要高效的多,也能在利益之爭上儘量杜絕決裂或是徹底的離心離德,最好的辦法就是各地商會成立的理事會自治,不過張瀚也要確保他能完全控制各地的商會,股本佔大頭只是一部份,理事會小而精,人員少而容易受控,這纔是張瀚需要的。

至於評事會的設立,當然是爲了平衡,理事會小而精,權力巨大,張瀚沒有精力同時照管那麼多商會,爲了防止理事會的權力過大,當然需要加以制約,由中小商人組成的評事會就是對理事會的有效制約。

等回到商會之時,三個商人都驚奇的現商會大門被士兵給包圍了。

當然不是商團的弓手,也不是邊軍,包圍商會的是來自天成衛的衛所士兵。

從破爛的幾乎看不到顏色的鴛鴦戰襖,掉色的破舊鐵網靴,還有那些朽爛的長槍和生鏽的槍頭明顯就能看的出來,幾乎不需要任何詢問或打聽就能確定的事。

大約有三四百左右的衛所軍人圍住了商會,並且扣押了過往人員,包括商會倉儲區出門的幾輛運貨的貨車。

有二十幾個家丁模樣的在衛所軍人中間,他們明顯是中堅人物。

一個叫李國華的指揮僉事正好騎馬過來,遠遠看到馬人幾個,雙方一打照面,李國華的臉上滿是尷尬之色。

“老李!”馬人的身份地位,遠在一個四品丘八之上,他指着眼前場面,厲聲道:“這是在鬧什麼花樣!”

“我哪是作主的人?”李國華一臉委屈的道:“還不是上頭有令。”

“上頭?”馬人沉着臉道:“鄭指揮這是犯了什麼痰氣?”

不說馬人現在掌握的實力,就拿他以前的舉人身份和家世來說,一個掌印指揮在他面前,還真沒有什麼優勢可言。

...

第七百九十五章 揹負第九百一十五章 遭遇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煙火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拉開第八百四十四 三汗第八十五章 縣衙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信仰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偷眼第一千四十七章 壓力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塘報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天妒第八十九章 遼東事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詢問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英雄第六百六十九章 攀山第四百零八章 流民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心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移動第一千零一章 探索第三百零四章 不疑第六百七十六章 雪中第四百零一章 礦場第二十間 蒲州張氏第七百八十三章 隘口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黑夜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七百八十章 投效第一千四百零五 白馬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寒冬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第三十二章 操練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報知第三百三十二章 念頭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高舉第二百八十四章 諸生第一千八十四章 排陣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五百四十章 廣渠第二百四十四章 口令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愚蠢第七百二十二章 吼聲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求戰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出手第七百三十九章 禁閉第一千四十章 天時第三百一十章 後手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兄弟第一千三十章 木頭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全勝第四百三十三章 混亂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路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九百二十三章 示威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擁立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一千二十三章 無谷第一百五十三章 真正的變化第三百零一章 算賬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漢民第十二章 繪畫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中心第八百八十七章 熬刑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九百四十七章 軍法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將來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局面第三百三十六章 內宅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跳躍第八百五十章 機器第一千三十九 大寫第五百四十二章 吃喝第九百二十九章 捐贈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天譴第六十二章 遇襲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說兵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退卻第六百三十三章 動搖第八百零二章 歡騰第九百零九章 斷絕第六百一十八章 道士第六百五十五章 步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心第七百一十三章 援手第五百九十一章 傳承第二百七十二 接任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離京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騎銃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跳幫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三路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黑夜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哥第一百七十二章 運氣第八百八十八章 趨勢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九百六十九章 開閘第四百七十一章 好說第二十八章 出門押貨第一百七十七章 震撼山嶽第九百三十五章 簡報
第七百九十五章 揹負第九百一十五章 遭遇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煙火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拉開第八百四十四 三汗第八十五章 縣衙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信仰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偷眼第一千四十七章 壓力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塘報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天妒第八十九章 遼東事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詢問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英雄第六百六十九章 攀山第四百零八章 流民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心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移動第一千零一章 探索第三百零四章 不疑第六百七十六章 雪中第四百零一章 礦場第二十間 蒲州張氏第七百八十三章 隘口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黑夜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七百八十章 投效第一千四百零五 白馬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寒冬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第三十二章 操練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報知第三百三十二章 念頭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高舉第二百八十四章 諸生第一千八十四章 排陣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五百四十章 廣渠第二百四十四章 口令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愚蠢第七百二十二章 吼聲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求戰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出手第七百三十九章 禁閉第一千四十章 天時第三百一十章 後手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兄弟第一千三十章 木頭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全勝第四百三十三章 混亂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路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九百二十三章 示威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擁立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一千二十三章 無谷第一百五十三章 真正的變化第三百零一章 算賬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漢民第十二章 繪畫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中心第八百八十七章 熬刑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九百四十七章 軍法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將來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局面第三百三十六章 內宅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跳躍第八百五十章 機器第一千三十九 大寫第五百四十二章 吃喝第九百二十九章 捐贈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天譴第六十二章 遇襲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說兵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退卻第六百三十三章 動搖第八百零二章 歡騰第九百零九章 斷絕第六百一十八章 道士第六百五十五章 步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心第七百一十三章 援手第五百九十一章 傳承第二百七十二 接任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離京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騎銃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跳幫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三路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黑夜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哥第一百七十二章 運氣第八百八十八章 趨勢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九百六十九章 開閘第四百七十一章 好說第二十八章 出門押貨第一百七十七章 震撼山嶽第九百三十五章 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