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

副官名爲周振,最早是廣東一帶的衛所軍官,可他這個衛所軍官和一般整天都想着如何魚肉軍戶的大部分軍官都不太一樣,每天都是按時操練,與軍戶同吃同住。

贏得了衛所上上下下不少軍戶的一致擁戴,到了兵部行文要求所有衛所開始改革的時候。

周振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就在他以爲朝廷是不是要逐步的撤掉衛所的時候。

更大的消息來了,朝廷直接開始着手廢除了軍戶制度,這讓他更加覺得終於有好日子要過了。

就在他爲底下的軍戶開心的時候,再一次的行文卻說明了建設平南軍,平叛安南人的消息。

周振心潮澎湃。

再一次參軍入伍,之前的不少軍戶紛紛跟上,不願意離開這位昔日的好軍官。

隨後編練之後,他便被分配給了冼鋒手下做副師長,而當冼鋒被提到了平南軍軍部參謀長職位之後,周振便成了師長。

之後的事情大概都清楚了..編練安南士兵的苦活,每一個師的軍官都是一臉難色,最終被冼鋒親切的安排給了自己人,也就是周振來做。

作爲一個師長,操練所謂的安南士兵還不在話下,更說不上是一件難事。

畢竟,大明現如今已經梳理出了一套符合大明情況的《新兵操練手冊》,原本週振以爲只要按照這個手冊繼續操練安南士兵,也算不上什麼大事。

可這些士兵..

卻有些不太一樣。

按照慣例和新兵操練手冊之中的要求,操練之前先要按照大明軍隊的統一規則,將這些安南士兵也按照十人一班,三班一排等編制來進行。

徵召到的兩萬安南士兵,最終將會成爲兩個安南守備師。

由於語言不同,訓練之中的溝通勢必會遇到障礙,冼鋒專門召集了大量翻譯以連爲單位部署在了這一次的訓練之中,至於哪裡來的這麼多翻譯。

這就不得不提到,阮氏王朝之下,儘管其構建的所謂安南小朝廷已經是名存實亡,但那些官員可是實打實的有點本事的,首先第一點。

要在安南當官,第一步就是得懂得一點漢語,起碼聽說讀寫不能夠有障礙。

畢竟名義上,之前的安南那可都是大明的屬地啊,另外之前大明不是在安南設置了大量的宣慰司嘛..

其中幾乎所有明朝官員,都是懂得安南話的。

這些人就都被統一進行了抽調,只不過抽調的方式就有很大的差異了。

那些大明的官員,那都是客客氣氣的用請,用借的方式調配過來。

原有阮氏王朝的那些官員可就沒有這種待遇了,直接就是綁架過來..想要活命就得配合,不然..就等着吧!

霍維華在安南執行的可不全都是懷柔的政策,對於那些原有的土司部族和阮氏王朝的官員一點好臉色都沒有。

沒有一刀直接送其歸西,都已經是仁慈的表現了。

現在平南軍需要你們的時候,還敢討價還價?這不是找死嗎?

隨後的數天時間。

全部用來編練這些士兵,首先要讓這些安南士兵對於編制這個概念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然而編制完成了,進入到正式的訓練流程之後這些安南士兵瞬間開始了叫苦連天的模式。

爲什麼呢?

因爲語言不通啊!更因爲這些傢伙對於訓練簡直牴觸到了一定的境界。

既然說話不好使,那麼這些平南軍將士們便也就開始不客氣了,幾乎是人人手持一個又粗又長的實木棍子,稍有不對就是一頓招呼。

嚴格,是訓練唯一的要求。

這其中一些在北部的山林之間爲土司部族當過兵的還好一些,但其他的在中南部當兵的安南人哪裡有訓練這樣的概念。

當兵,不就是爲了能夠更好的欺壓百姓嗎?

訓練,打仗?

沒人給他們說過當兵還要幹這些事情啊!

周振哪裡會管這樣的事情,直接就交代起了手下的將士們,一句話“只要練不死,就往死裡練!”。

炮灰軍,也要有點炮灰軍的追求。

起碼得看起來像個軍隊。

光是剛開始第一步的站隊列,就讓不少安南士兵遭受了不少毒打。

可這些安南士兵卻絲毫沒有捱了揍就要變得好一些的覺悟,捱了就捱了..畢竟他們一直以來也被打習慣了,見進度一直緩慢..

周振怒了。

自由渙散的安南士兵實在給他太大的心理衝擊,這一點難度都能讓他們叫苦連天。

若是哪天真的要他們上戰場,當炮灰,那還不得對面的敵人剛剛開始進攻,這些負責衝擊的安南士兵就得掉頭跑啊!

到時候打對面的敵人不說,自己人也得再揍揍這些安南的潰兵...

這還了得?

於是乎,訓練時候的尺度便開始了持續的加大。

...

殖民看起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將殖民地看作工業商品或者充足商品的傾銷地點,或者直接掠奪原料,將其作爲工業原料的生產地就可以了。

但實際上沒有這麼簡單,朱由檢更是深諳歷史的發展進程,當瘋狂的殺戮和掠奪開始的時候,將當地的土著作爲奴隸驅使的時候..

就很容易造成大規模的反抗勢力誕生,畢竟這種搶劫和掠奪的方式實際上還是有些太過殘忍了。

於是朱由檢想到了更加簡單的辦法,那就是重稅!

稅收制度,大明目前只有一種模式,也就是正在使用的農業稅、商業稅等稅收並行的方式。

並且由於朱由檢鼓勵農業生產和商業活動,大明內部的稅收其實是在不斷的下降的。

爲了彌補這一部分的虧空,大明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和現如今幾乎所有泰西國家一樣。

打開殖民統治這個潘多拉魔盒。

不過朱由檢的殖民方式卻有些不一樣,在朱由檢看來,殖民絕對不能夠單純的無盡掠奪。

而是要徐徐圖之。

現在的世界,殖民統治還是比較簡單粗暴的,直接軍艦和運兵船開到一處地方。

一路火槍掃射,大炮圍攻。

拿下當地的統治者之後,插上一面旗幟,這個地方就可以開始宣告易主了!

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五百章 沒轍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三百三十七章 紅毛試探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五百章 沒轍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飛梭織布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三十三章 走走過場,豪格攻城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
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五百章 沒轍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三百三十七章 紅毛試探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五百章 沒轍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飛梭織布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三十三章 走走過場,豪格攻城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