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野戰虎蹲炮

張斌看着眼前簡陋的鑽牀,內心激動不已,別看它外觀難看之極,它所蘊含的價值卻無法估量,可以說,這是一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的機械!

用機械代替人力的夢想,自古有之,最常見的就是用水力和風力取代人力,例如水磨和風磨出現年代之久遠,已不可考。

但是,水力、風力這些自然產生的力,因其不穩定性、地域侷限乃至季節變化的影響,應用並不廣泛,也很難全面推廣。

蒸汽動力就不一樣了,這東西,說白了只需要一個鍋爐,一套蒸汽活塞,至於燒水,哪裡都可以燒,什麼時候都可以燒!

這就意味着它已經擺脫了地域和時間的侷限,具備了全面推廣,廣泛應用的基礎。

再加上其穩定、持久的特性,強勁的力道,取代人力完全不是問題,更爲重要的是,它還能提高效率,提升品質。

比如說眼前的鑽牀,如果用人力來轉動鑽頭,忽快忽慢不說,還有可能突然中斷,因爲人總是會累的,這樣不但效率極低,炮管內壁也很難做到光滑如一。

用鑽牀加工就不一樣了,鑽頭轉的飛快,轉速也很穩定,而且還能經久不息,這樣鑽出來的炮管內壁肯定光滑如一,效率更是高的驚人。

這不,還不到一刻鐘時間,大約兩尺長的炮管就鑽完了,這要是讓人來鑽,沒有半天肯定鑽不完。

王徵讓人關了閥門,又招來兩個幫手,將炮管掉了個頭,又換了個大點的鑽頭,繼續鑽起來。

這時候,張斌感覺到有點不對了,佛郎機炮後面應該是個半圓弧狀的凹槽啊,這怎麼成了一個大圓管了呢?

他不由轉頭對孫元化道:“初陽,這是在加工虎蹲炮的炮管嗎?”

孫元化聞言,連忙回道:“是的,大人,您稍等一下,那邊有做好的,屬下叫人搬過來。”

說罷,他便跑到一邊,叫了兩個人,擡過來一個做好的虎蹲炮。

張斌打眼一看,這虎蹲炮大約三尺來長,手臂粗細,上面箍有三道鐵箍以防炸膛,後面是一個半圓形凹槽,前面第一個抱箍下面還帶有兩個支架,支架抓地處還特意鑄成了虎爪形狀,這樣子,真的有點像一直蹲着的老虎!

稍微看一下,他就明白爲什麼王徵這會兒加工的是一個大圓管了,原來,他們是加工完之後再把中間一半鋸掉,在後面保留一個兩指寬的圓環,然後在圓環前面焊接一塊擋板,這樣,佛郎機炮的後半部加工起來就簡單了。

這些人,還真聰明啊。

張斌在心中感嘆,這些人果然才智非凡,這種辦法都想的出來。

不過,他總感覺有點不對勁,卻又想不起來是哪裡不對。

他想了一會兒,乾脆問道:“初陽,這個測試過了嗎,射程幾何?”

孫元化聞言,尷尬的道:“大人,按您的意思,屬下把子銃外圓稍微鑄大了一圈,還需要加工一下才能用,這會兒車牀還沒測試好,所以,這個子銃還沒加工出來。”

子銃!張斌終於想起來哪裡不對勁了,並不是說他們這樣做不對,而是佛朗機炮的結構本身就有侷限。

他前世曾看過電視裡面現代火炮發射的場景,記憶最深刻的就是,裝填炮彈。

那些炮手操作好麻利,打開炮門,將炮彈往裡一推,然後關上炮門,緊接着,令旗一揮,“轟”的一聲,炮彈就轟出去了。

佛朗機炮的子銃其實就相當於一發炮彈,只是子銃並不是一次性的炮彈,還可以反覆裝填彈藥!

炮彈,對,問題就在這裡!

佛朗機炮之所以做成這種開放式結構,並不是說開放式比封閉式好,主要是加工能力的問題,以原有的加工水平,很難做到母銃與子銃嚴絲合縫,現在有了機牀,這個加工問題已經不是問題了。

張斌興奮的道:“初陽,其實,你們不用把這半邊挖掉了,整個圓管都保留,把子銃從後面推進去就行了。”

孫元化聞言,略一思索,便尷尬的問道:“大人,這後面的炮門怎麼裝,沒有炮門,一開炮,這子銃豈不是從後面飛出來了!”

張斌稍微考慮了一下,便指導道:“後面加鑄兩個炮耳,用精鐵圓銷與炮門連接就可以了,右邊的炮耳做成可以打開的,打開右邊,炮門就可以翻到左邊,這樣就不會擋住子銃裝填了。”

孫元化聞言,思考了一下,眼睛不由一亮,不過,他隨即又遺憾的道:“大人所說的結構,用來做船上的火炮倒是可以,但這虎蹲炮後面是對地的,沒法把子銃從後面推進去啊。”

這倒是個問題,張斌皺眉沉思了一會兒,很快便想到了野戰炮,他立馬拍手道:“做個炮車,將虎蹲炮裝在炮車上,這樣後面就是懸空的了,不但裝填子銃方便,還可以隨意調整方向,最重要的,機動性能更強了,有了炮車,不管是人推還是馬拉,都比擡着走方便多了。”

用車拉着走自然比擡着走方便,別看這虎蹲炮才五十來斤,一個壯年男子都可以抱起來,好像不是很費勁,但是,那是站着不動,要是揹着跑,跑一里路就能把人累趴下!

不過,這個時候還沒有炮車的概念,戰車倒是有,炮車又是什麼呢?

孫元化不解的問道:“敢問大人,這炮車是何物?”

張斌聞言,對着地上的虎蹲炮比劃道:“炮車就是專門給火炮配備的簡化兩輪車,這炮車很簡單,就是做個放置火炮的平臺,後面用生鐵鑄個炮架,兩邊裝上車輪就行了,這樣,行軍的時候,可以將炮架搭在馬背上,直接拉着走。戰鬥的時候,只要把炮架往地上一釘,馬上就可以開炮!”

炮車結構的確簡單,只是沒人往這方面想而已,孫元化一聽就明白了,他不由興奮的道:“大人英明,這樣一來,虎蹲炮的運輸就簡單多了,屬下原本還想給虎蹲炮配上馬車呢,有了炮車,這馬車就顯得多餘了,也不實用。對了,大人,不知可否在炮車上加個架子,將子銃直接放上面?”

炮彈裝在炮車上?

這個張斌還真沒見過,不過,子銃並不是普通炮彈,而是一截可以重複裝填的炮管,不像彈殼那樣用一次就得拉回去重新加裝底火,所以,這子銃隨母銃一起運送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他直接點頭道:“嗯,這些你們考慮就行了。”

有時候發明創造需要的並不是多強的專業只是,更重要的反而是構思和創意,也就是所謂的靈感,張斌來自幾百年後的經驗見識,可以說是一個靈感的源泉,在很多方面作用都大的可怕。

比如這虎蹲炮,經他稍微一提點,立馬升級爲野戰虎蹲炮,要知道,歐陸諸國,將艦炮又或是城防炮升級成野戰炮足足耗費了兩三百年時間!

第五十八章 瘋狂研製第二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一五三章 翻臉就翻臉第五十三章 以逸待勞第五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六卷 第三十五章 懷慶府第四章 這下麻煩了第七章 連升三級第二〇四章 一醉解千愁第二〇九章 斬首第二十章 恐怖的土地兼併第五十七章 闖王末路第三十五章 責任第四十七章 激戰開始第二十一章 開源節流第二十九章 權欲熏天第一七六章 動手第四十八章 戰鬥第三〇二章 思慮周祥第二九六章 英荷終低頭第五十五章 妙計對奇謀第二二五章 東瀛被打到集體自閉第八十六章 東番兵事(上)第二十五章 蘄州李氏第二六四章 誰也弄不懂的策略第四章 糊弄第一章 籌備歸京第七十五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五十章 拼爹第三十二章 勞役第二三九章 推廣經濟作物第五卷 第七十一章 開放通商口岸第六十三章 死士第一八八章 太子問計第三十七章 金陵舊院第七十二章 東瀛割地賠款第四十八章 要變天了第二十九章 借住第二十二章 來點小伎倆第五章 澳門總督嚇壞了第四十四章 輕型鐵甲戰艦第二一八章 天下太平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一七一章 廢立太子第一章 招張斌回京第七十八章 帝師出鎮關寧錦第三十六章 消耗第一三八章 突如其來的盡頭第一四七章 死磕第十七章 吃了個癟第十二章 明末第一猛將第二卷 終章 千夫所指東林黨第五十四章 西寧堡第二四七章 好日子與窮親戚第二五〇章 這錢還是不夠用第二十二章 來點小伎倆第十七章 吃了個癟第二八八章 西班牙的曙光第八十五章 張香進宮第六十章 猜忌第二一八章 天下太平第三十一章 明朝那些太監第五十八章 大遼河堡第二十四章 人情味第四十二章 教導太子第二九三章 大明帝國的援軍第五十二章 利益共同體第五章 反賊也懂兵法第五章 兩邊都惹不起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龍入夥第三十四章 崇禎怒了第一六七章 太子吃癟第十五章 畢自嚴告狀第二章 偶遇孫傳庭第二十八章 把建奴給朕趕走第四十七章 我們也擺個鴻門宴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二十五章 鴻門宴(下)第八章 不破不立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廠第四十五章 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第二十四章 誣陷我也會玩第一三六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二二章 欲奪遼東兵權第五十一章 一日之內連下兩城第二十三章 藥聖之後第二十九章 擊鼓鳴冤第四十一章 好戲登場第二七八章 大明帝國不好惹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第四章 與皇太極博弈第四十八章 豪格跑路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龍入夥第二九二章 稱霸歐陸第十一章 組織募捐第二十五章 霸臨平戶藩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一三三章 唯有求和
第五十八章 瘋狂研製第二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一五三章 翻臉就翻臉第五十三章 以逸待勞第五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六卷 第三十五章 懷慶府第四章 這下麻煩了第七章 連升三級第二〇四章 一醉解千愁第二〇九章 斬首第二十章 恐怖的土地兼併第五十七章 闖王末路第三十五章 責任第四十七章 激戰開始第二十一章 開源節流第二十九章 權欲熏天第一七六章 動手第四十八章 戰鬥第三〇二章 思慮周祥第二九六章 英荷終低頭第五十五章 妙計對奇謀第二二五章 東瀛被打到集體自閉第八十六章 東番兵事(上)第二十五章 蘄州李氏第二六四章 誰也弄不懂的策略第四章 糊弄第一章 籌備歸京第七十五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五十章 拼爹第三十二章 勞役第二三九章 推廣經濟作物第五卷 第七十一章 開放通商口岸第六十三章 死士第一八八章 太子問計第三十七章 金陵舊院第七十二章 東瀛割地賠款第四十八章 要變天了第二十九章 借住第二十二章 來點小伎倆第五章 澳門總督嚇壞了第四十四章 輕型鐵甲戰艦第二一八章 天下太平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一七一章 廢立太子第一章 招張斌回京第七十八章 帝師出鎮關寧錦第三十六章 消耗第一三八章 突如其來的盡頭第一四七章 死磕第十七章 吃了個癟第十二章 明末第一猛將第二卷 終章 千夫所指東林黨第五十四章 西寧堡第二四七章 好日子與窮親戚第二五〇章 這錢還是不夠用第二十二章 來點小伎倆第十七章 吃了個癟第二八八章 西班牙的曙光第八十五章 張香進宮第六十章 猜忌第二一八章 天下太平第三十一章 明朝那些太監第五十八章 大遼河堡第二十四章 人情味第四十二章 教導太子第二九三章 大明帝國的援軍第五十二章 利益共同體第五章 反賊也懂兵法第五章 兩邊都惹不起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龍入夥第三十四章 崇禎怒了第一六七章 太子吃癟第十五章 畢自嚴告狀第二章 偶遇孫傳庭第二十八章 把建奴給朕趕走第四十七章 我們也擺個鴻門宴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二十五章 鴻門宴(下)第八章 不破不立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廠第四十五章 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第二十四章 誣陷我也會玩第一三六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二二章 欲奪遼東兵權第五十一章 一日之內連下兩城第二十三章 藥聖之後第二十九章 擊鼓鳴冤第四十一章 好戲登場第二七八章 大明帝國不好惹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第四章 與皇太極博弈第四十八章 豪格跑路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龍入夥第二九二章 稱霸歐陸第十一章 組織募捐第二十五章 霸臨平戶藩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一三三章 唯有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