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陪張斌喝酒的,除了王承恩基本都是明末的武器專家,他們的話題自然離不開武器。
酒至微醺,大家關係也已相當融洽,孫元化終於忍不住好奇道:“畢大人,巡撫大人到底請你來做什麼武器啊。”
畢懋康聞言,直接舉起酒杯笑罵道:“什麼大人,這裡都是自己人,不帶這麼喊的啊,罰酒一杯。”
孫元化一臉尷尬的舉起酒杯,一口乾了杯中酒,隨即賠禮道:“孟侯兄,是小弟錯了。”
畢懋康見狀,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才搖頭晃腦道:“雙全請我來做火槍的。”
孫元化聞言,如數家珍道:“火槍可多了,什麼鳥銃、迅雷銃、掣電銃、三眼銃、五雷神機,孟侯兄準備做哪一種啊?”
畢懋康搖了搖頭,得意的道:“這些都不是,我研製了一種新型火槍,不用火繩,用燧石撞擊點火,開槍方便多了。”
孫元化不由饒有興致的道:“噢,燧石點火,怎麼個點火法?”
畢懋康直接將燧發槍的原理簡單介紹了一下,孫元化立馬拱手道:“孟侯兄果然高才,厲害厲害,對了,不知炸膛的問題孟侯兄可有辦法解決?”
這會兒的火槍可沒有後世那麼安全,開着開着炸膛了那是常有的事,特別是正德朝以來,官員貪腐日益嚴重,搞的民不聊生,軍匠、匠戶大量逃亡,火槍的質量也隨之嚴重下降,火槍簡直成了軍中的噩夢。
戚繼光在練兵紀實中就曾提到過火槍質量問題,比如“工尤粗惡,身短體薄,腹中斜曲,口面大小全無定製”,這句就凸顯了當時火槍質量之差,火槍槍管又短又薄,中間還彎了,口徑也不一致,這樣的火槍,子彈經常塞不進去,就算塞進去了,開幾槍就會炸膛,“啪”的一聲,敵人沒事,自己反而滿臉開花,這樣的火槍誰敢用!
孫元化提出這個問題倒不是有意埋汰畢懋康,這是軍中的實情,他在軍中待過,自然清楚,所以,他希望畢懋康能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畢懋康只是改進了點火方式,對槍管他可沒做任何改進,他聞言不由尷尬道:“這個,我還真沒考慮過,雙全,這個問題你考慮過嗎?”
張斌正在那裡和王徵討論鑽牀和車牀細節的改進呢,聞言不由驚訝道:“啊,什麼問題?”
畢懋康直接道:“就是火槍炸膛的問題啊。”
火槍炸膛的問題,張斌還真考慮過,這會兒火槍的確很容易炸膛。
因爲,火槍的槍管都是用薄鐵皮捲起來,然後再用熱熔焊將接口處焊住。
這薄鐵皮受熱本來就容易變形,再加上焊接也不是很牢靠,用着用着,子彈就卡里面出不來了,自然會炸膛。
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張斌輕鬆的道:“這個啊,好辦啊,直接用鑄銅或者鑄鐵槍管不就行了。”
這會兒可沒有銅管又或是鐵管賣,張斌所謂的用鑄銅或者鑄鐵槍管那意思是要自己做,這下可把孫元化和畢懋康矇住了,就比手指粗那麼一點的槍管怎麼鑄,鑄造最少也要有手指那麼大的空隙才行,不然銅汁和鐵汁都流不動,根本就鑄不出來!
孫元化估摸着道:“這槍管起碼得一指厚才鑄的出來,整個槍管豈不是有三指粗!”
三指粗那都是擡槍了,一個人使喚不來,做出來有意義嗎?
張斌聞言,灑笑道:“不用那麼粗,比原來的槍管稍微粗一點就行了。”
孫元化還以爲張斌不清楚,連忙提醒道:“不行啊,那縫隙太小,銅汁和鐵汁都流不動。”
張斌聞言一拍額頭解釋道:“不是鑄成管子,直接鑄成實心的,然後用鑽頭去鑽,現在不是有鑽牀嘛,費不了多大事的。”
這個孫元化還真沒想到,雖說炮管先前就用鑽牀鑽過,但是那炮管可不是實心的,所謂的鑽其實相當於用刮刀去將孔刮大一點,並不是將實心棒鑽成管子。
這會兒張斌一說他就反應過來了,用鑽牀鑽穿實心銅棒還真不是很費事,他不由欽佩道:“大人英明,這樣做出來的槍管就不容易炸膛了。”
說到這燧發槍,張斌反而來興趣了,他緊接着提議道:“孟侯兄,不若將燧發槍也改成子母銃,在後面裝彈吧,這樣裝填速度起碼能提高十倍還不止。”
畢懋康聞言,眼前一亮,做成子母銃的話,裝填速度的確快的嚇人,把子銃往裡一塞就算是完事了,要是前面裝填彈藥的話,先要把火藥慢慢倒進去,用釺子壓實,然後再把子彈慢慢從槍口捅下去,不知道要捅多久!
改成子母銃貌似也不是很難,只要把槍管後面一截做大一點,然後加個類似炮門的槍門就行了,衆人對這個都來了興趣,討論了一會兒,改進的方案就有了,搞的畢懋康都摩拳擦掌想要立馬開始試製了。
張斌自然不準,王徵這樣子都快累垮了,必須好好休息一下,他可不想畢懋康一動手,王徵又跟着來個通宵。
在他的強制下,畢懋康和王徵都不得不忍住衝動,陪大家吃喝了將近一個時辰,最後,畢懋康和王徵都被灌的差不多了,王徵是爬到牀上倒頭就睡,畢懋康則乾脆跟孫元化要了個房間,直接在鑄炮廠住下來了。
第二天一早,鑄炮廠的廠房裡面又多了一個瘋子,畢懋康研製起東西來,那也是相當投入的,王徵有了這個伴,幹得自然更來勁了,兩人經常性的廢寢忘食、通宵達旦,忙的不亦樂乎。
後來,畢懋康乾脆也把牀移到了廠房裡面,累的實在不行了就睡,爬起來又繼續,完全就和王徵一副模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看兩人這麼拼命,孫元化和宋應星也坐不住了,很快便加入了瘋人的行列。
於是乎,廠房裡瘋子數量又擴大了一倍,變成了四個。
宋應星負責調配鑄鐵和鑄銅的配方,提供鐵水和銅汁;
孫元化負責製造模具、翻砂鑄造,並指導火炮的加工;
王徵負責改進和操作機牀;
畢懋康負責研製新型燧發槍,並指導火槍的加工;
四個人分工合作,火槍和火炮的研製速度簡直快的驚人,沒多久,他們便把野戰虎蹲炮和改進燧發槍的樣品做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