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〇章 論太子的重要性

張斌之所以歸心似箭,思念家人是一個原因,畢竟出門已過半載,不想老婆孩子那是不可能的,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的大女兒,皇后張香快要生了。

如果他有事在歐陸脫不開身,那自然沒有辦法,現在既然辦完事回來了,他當然要儘快趕回去。

皇后生太子,對於一個帝國來說至關重要,因爲皇室的繼承權關乎到的利益太大了,大到足以讓兄弟反目,讓至親成仇,畢竟當上了皇帝就能一言九鼎,掌控天下,而沒當上皇帝,絕大多數連自己的命運都掌控不了。

所以,歷朝歷代都有“太子者,國之根本”一說,因爲太子關乎着一個王朝的延續和穩定,如果因爲太子之位而起了爭端,輕則皇室兄弟親族間反目成仇,重則朝野震動甚至爆發內戰。

張斌當然希望自己的女兒張香能生個太子出來,這樣一來,整個大明就有了長治久安的基礎,自己的施政理念也有了延續下去的希望。

算算日子,張香也差不多到了臨盆的時候了,所以,他才這麼急着往回趕,安排好西洋貿易的具體事宜之後,他又火急火燎率艦隊出發了。

這次,艦隊規模更小了,因爲大部分鎮遠巡洋艦都租借給各大商幫了,而且,過了馬六甲海峽就等於進入了大明的內海,在這塊海域航行,他壓根就不用擔心安全問題,所以,他總共才帶了十艘威遠戰列艦、十艘鎮遠巡洋艦和一百艘輕型鐵甲艦,一路輕裝前進直奔北直隸,就連科奎拉他都是半路派了十艘輕型鐵甲艦送回馬尼拉的。

就這樣趕了將近十天,這天下午,船隊終於抵達北直隸大沽港,早已收到消息的朱慈烺特意派出新任禮部尚書陳子龍帶着一衆禮部官員在港口碼頭好好佈置了一番,熱烈歡迎衛國公出使歐陸歸來。

張斌這時候那裡還有心思管什麼儀式不儀式,一下船他便拉着迎上來的陳子龍,急切的問道:“懋中,香兒她生了嗎?”

陳子龍聞言一愣,隨即便拱手慶賀道:“恭喜師傅,賀喜師傅,皇后娘娘生了位太子殿下。”

張斌聞言驚喜道:“真的嗎,什麼時候生的?”

陳子龍詳細的介紹道:“前天早上寅時一刻左右,天降祥瑞,皇后娘娘誕下龍子。因爲皇后娘娘臨盆,皇上還特意將早朝推遲了半個時辰呢,當天早朝皇上便親自宣佈了這個好消息,同時宣佈,大赦天下,普天同慶,這會兒京城正到處都張燈結綵呢,就跟過年一樣熱鬧。”

張斌聞言,立馬迫不及待的道:“太好了,走,我們馬上回京。”

說罷,他便率先往港口旁的車站疾步而去。

陳子龍見狀不由微笑着搖了搖頭,隨即揮手帶着一衆禮部官員跟了上去。

張斌抵達京城的時候,夜幕早已降臨,但是,皇城和皇宮卻破天荒沒有關閉大門,甚至整個長安街和皇城到皇宮一線都掛滿了燈籠。

朱慈烺知道岳父張斌肯定會連夜進宮來看外孫,而且,他也急切的想知道張斌這次歐陸之行成果如何。

張斌只是回到府中稍微洗涮了一番,又換了身整潔的官袍,隨即便帶着等候在家的洪蓉兒一起往宮中走去。

這時候,皇后張香正抱着自己的兒子在那裡逗弄呢,她知道自己的父親回來了,自然不會這麼早就休息,而且這會兒她的寶貝兒子正被她得手足亂扭,咿咿呀呀的不知道是在笑還是在生氣呢。

一旁的戚芳華見狀,不由微笑着搖頭道:“香兒,別逗了,一會兒把圳兒逗累了,他又該睡着了。”

張香有些意猶未盡的道:“爹不是就快到了嗎,我也是擔心圳兒睡着了才逗逗他的嘛。”

正在這時候,外面突然傳來一聲高唱:“衛國公覲見。”

戚芳華和張香母女聞言,不由一陣驚喜,戚芳華更是起身疾步走到門口,一把抱住張斌的胳膊,激動的道:“相公,香兒生了個大胖小子。”

張斌邊快步往裡走,邊拍着她的手道:“你們娘倆這兩天很辛苦吧?”

戚芳華幸福的道:“我倒沒什麼,宮裡的人多着呢,我就指揮一下就行了,香兒那是真累壞了。”

張斌聞言,走到牀前,關切道:“香兒,你還好吧。”

張香獻寶似的把寶貝兒子遞到張斌跟前,自豪的道:“爹,我沒事,你看,圳兒在笑呢。”

張斌連忙接過自己的小外孫,抱在懷裡細細打量起來,他滿心幸福的看了一陣,這才問道:“圳兒全名是朱和圳嗎?”

他之所以這樣問倒不奇怪,因爲朱元璋把自己子孫後代的取名方法都定好了,燕王朱棣一系的輩分是“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促,簡靖迪先猷。”,朱由檢是由字輩,朱慈烺是慈字輩,接下來自然是和字輩。

而且,朱元璋還規定,子孫後代取名是,最後一字必須是以“火、土、金、水、木”五行爲偏旁的字,朱由檢的檢字是木字旁,朱慈烺的烺字是火字旁,所以朱慈烺的兒子最後一個字要用土字旁。

這規矩皇室宗親都知道,朝中大臣也知道,倒沒什麼奇怪啊,張香點頭道:“是啊,是啊,圳兒就叫朱和圳,這圳字還是皇上挑了半天才挑出來的呢。”

這起名字爲什麼還要挑字呢?

原因很簡單,說白了是爲了老百姓考慮,因爲這個時代有個習俗叫避諱,皇帝名字裡的字不能隨便用,比如,朱元璋名字裡面有個元字,這個元字就要避諱,所以,叫了上千年的元寶到了明朝就改成了通寶,就是爲了避諱朱元璋的元字。

正是因爲這個避諱,皇子取名的時候都會盡量挑生僻字,特別是有可能繼承皇位成爲太子的,取名那一定要用最生僻的字,不然,這太子一登基繼位,老百姓就有得忙了,爲了避諱,凡是皇帝名字中的字都要改掉,如果皇帝名字裡來個通用字,那要改的地方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張斌點頭道:“嗯,這個圳字選的好,皇上英明。”

張香聞言,忍不住抱怨道:“爹,你就知道給皇上說好話,你不知道,皇上都忙的不管我們母子了,一天就知道批奏摺,處理國事,這會兒皇上還在御書房忙呢。爹,你不是答應我勸勸皇上嗎,他這樣下去不行,一天就睡一兩時辰,非得累垮了不可。”

“這”,張斌都不知道怎麼說了,一國之君如果勤勉的話,廢寢忘食那是很正常的,總不能勸皇上不要勤政吧!

不過,一天睡一兩個時辰的確有點太拼命了,這樣下去鐵人都會累倒的。

他想了想,隨即點頭道:“好,爹去勸勸皇上。”

第一章 招張斌回京第六十一章 見鬼了第一二一章 一城阻斷東西第十章 我們也有海盜第二十一章 買官賣官第四十三章 見面禮第四十二章 遼河阻擊戰第四十八章 再唱一出第四十七章 再見伊人第五十六章 知己知彼第三十一章 把握好尺度第二十章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第十六章 沒事找事第二十四章 親情第七十六章 圍攻熱蘭遮城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五十章 栽贓陷害第十七章 吃了個癟第一九二章 一面之詞第二二七章 投降也不會停止進攻第三十二章 勞役第一七九章 跟崇禎硬剛第二四六章 有錢人的生活第四十四章 十八芝第一八二章 急流勇退第二十章 恐怖的土地兼併第四十五章 嶽託示警第九十二章 玩平衡第四十五章 喝醉了容易出事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們的事第三〇〇章 論太子的重要性第四十五章 嶽託示警第二九八章 攪亂歐陸格局第二十一章 八員虎將第七十二章 荷蘭人來干涉了第三十五章 自生火銃第三十三章 張斌出手第二十八章 奸計第八章 暗夜偷襲第三十三章 回京述職第一四八章 埋伏第六十五章 打撈第十七章 納捐助餉第四十五章 蒸汽動力第三十九章 兵臨海州第五十一章 窮的叮噹響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五十章 率軍衝陣第一九一章 暫時的盟友第五十四章 亂世紜紛第八卷 第二一四章 勢如破竹第二三九章 推廣經濟作物第一三〇章 看誰耗不起第一一二章 皇太極的無奈(感謝可口不可樂i大大的打賞)第五十二章 驚天大捷第十三章 囂張無比第二十八章 把建奴給朕趕走第二十九章 天災人禍(上)第三十九章 分割第六章 貪腐之道第三十三章 回京述職第一章 瘋狂的閣部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第五十章 火車第五十一章 一日之內連下兩城第五十八章 入寇宣府第三十一章 畢自嚴入獄第二十一章 招撫鄭芝龍第八章 不破不立第十章 兒媳婦第七十九章 兩場大捷也枉然第六章 京察鬧劇第二四三章 向北延伸的鐵路第八卷 第四十二章 給他們一點教訓第一二九章 後金鐵騎覆滅第三章 英國公第二六八章 南洋承宣布政使司第二二八章 狗急了也會跳牆的第二〇八章 絕後第二一九章 內禪第八十二章 要翻身了第二一六章 成都破第二十六章 用刑第三十九章 繡樓姑娘第一六六章 終於熬到頭了第一三七章 莫名其妙的決定第一五五章 誰收拾誰第一二八章 玩騎兵過時了第三〇七章 永興改制第九章 又玩海盜劫掠第八章 貪財好色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三十一章 畢自嚴入獄第四十九章 恐怖大陣第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二十八章 賜名成功第十三章 至交第四十二章 覆命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
第一章 招張斌回京第六十一章 見鬼了第一二一章 一城阻斷東西第十章 我們也有海盜第二十一章 買官賣官第四十三章 見面禮第四十二章 遼河阻擊戰第四十八章 再唱一出第四十七章 再見伊人第五十六章 知己知彼第三十一章 把握好尺度第二十章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第十六章 沒事找事第二十四章 親情第七十六章 圍攻熱蘭遮城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五十章 栽贓陷害第十七章 吃了個癟第一九二章 一面之詞第二二七章 投降也不會停止進攻第三十二章 勞役第一七九章 跟崇禎硬剛第二四六章 有錢人的生活第四十四章 十八芝第一八二章 急流勇退第二十章 恐怖的土地兼併第四十五章 嶽託示警第九十二章 玩平衡第四十五章 喝醉了容易出事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們的事第三〇〇章 論太子的重要性第四十五章 嶽託示警第二九八章 攪亂歐陸格局第二十一章 八員虎將第七十二章 荷蘭人來干涉了第三十五章 自生火銃第三十三章 張斌出手第二十八章 奸計第八章 暗夜偷襲第三十三章 回京述職第一四八章 埋伏第六十五章 打撈第十七章 納捐助餉第四十五章 蒸汽動力第三十九章 兵臨海州第五十一章 窮的叮噹響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五十章 率軍衝陣第一九一章 暫時的盟友第五十四章 亂世紜紛第八卷 第二一四章 勢如破竹第二三九章 推廣經濟作物第一三〇章 看誰耗不起第一一二章 皇太極的無奈(感謝可口不可樂i大大的打賞)第五十二章 驚天大捷第十三章 囂張無比第二十八章 把建奴給朕趕走第二十九章 天災人禍(上)第三十九章 分割第六章 貪腐之道第三十三章 回京述職第一章 瘋狂的閣部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第五十章 火車第五十一章 一日之內連下兩城第五十八章 入寇宣府第三十一章 畢自嚴入獄第二十一章 招撫鄭芝龍第八章 不破不立第十章 兒媳婦第七十九章 兩場大捷也枉然第六章 京察鬧劇第二四三章 向北延伸的鐵路第八卷 第四十二章 給他們一點教訓第一二九章 後金鐵騎覆滅第三章 英國公第二六八章 南洋承宣布政使司第二二八章 狗急了也會跳牆的第二〇八章 絕後第二一九章 內禪第八十二章 要翻身了第二一六章 成都破第二十六章 用刑第三十九章 繡樓姑娘第一六六章 終於熬到頭了第一三七章 莫名其妙的決定第一五五章 誰收拾誰第一二八章 玩騎兵過時了第三〇七章 永興改制第九章 又玩海盜劫掠第八章 貪財好色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三十一章 畢自嚴入獄第四十九章 恐怖大陣第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二十八章 賜名成功第十三章 至交第四十二章 覆命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