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兩場大捷也枉然

天啓四年,寧遠城修復,關寧錦防線修築完畢,山海關、寧遠、錦州、廣寧已然連成一片,遼西走廊再無後顧之憂。

孫承宗上書天啓請增發軍餉二十四萬兩,以收編屯衛,固守關寧錦防線,這樣就可以抽調十萬大軍發動進攻,收復整個遼東了。

但是,這個時候朝中黨爭日趨激烈,因孫承宗是東林黨大佬,閹黨把持的兵部和工部不顧國家利益,對其收復遼東的計劃橫加阻撓,魏忠賢更是向天啓進讒言,不能他給錢,這傢伙想私吞!

孫承宗上書多次,催促無果,只能繼續固守關寧錦防線。

而這個時候,魏忠賢卻不斷欺瞞崇禎,大肆清洗東林黨人和朝中正直之士,內閣首輔葉向高、韓爌、朱國禎先後被罷免;崔呈秀、吳淳夫、徐大化等一大批被罷免的貪官污吏不斷被提拔,竊居高位;楊漣、趙南星、高攀龍等東林黨人全部被驅逐出京,朝中正直之士大多致仕以躲避閹黨之禍,朝堂形勢日趨糜爛。

孫承宗意欲回京勸說天啓親政,不要被閹黨所蠱惑,但又怕魏忠賢耍流氓,動用東廠和錦衣衛把他扣留,於是,他便以巡視薊州鎮之名,帶着數千親衛,直奔京城。

魏忠賢聞訊,連忙讓自己的族侄,內閣首輔魏廣微跑去天啓面前進讒言,說孫承宗想以清君側之名誅殺他,又親自跑到天啓面前哭訴。

天啓信以爲真,連忙派快馬阻止孫承宗回京,孫承宗剛抵達通州便收到了天啓的旨意,只得無奈退回遼東。

魏忠賢這次着實被孫承宗給嚇壞了,因爲孫承宗是帝師,他原本不想跟孫承宗起衝突,但是,這次他卻不得不出手收拾孫承宗了。

於是乎,朝中閹黨官員不斷上奏彈劾孫承宗盲目擴軍只爲冒領軍餉,孫承宗無奈,只得罷免總兵尤世祿和李秉誠等將領,並裁撤軍隊一萬七千餘人。

但是,魏忠賢目的並不是讓孫承宗裁軍,而是想將孫承宗拉下馬,就算孫承宗裁軍縮減軍餉,他還是不斷的命自己的黨羽找機會彈劾孫承宗。

天啓五年九月,山海關總兵馬世龍誤信降將劉伯漒,派人襲取耀州,結果中了建奴的奸計,損失四百餘人,魏忠賢黨羽趁此機會,大肆彈劾馬世龍和孫承宗,孫承宗被迫辭呈,魏忠賢派出黨羽高第接任薊遼督師。

高第上任後立刻下令,命關寧錦防線所有軍民全部撤回山海關內,將遼東剛剛收復的四百餘里河山拱手讓給建奴!

這幾年,因爲孫承宗修築的關寧錦防線太過牢固,讓建奴無從下手,努爾哈赤不得不轉戰蒙元草原,征服蒙元諸部,在此過程中,他將投降的遼東平民和蒙元部族編成了蒙八旗和漢八旗,並從中徵召了將近十萬協從軍,他得知孫承宗辭職後再無顧忌,立刻率軍大舉進攻關寧錦防線。

這高第和努爾哈赤一個下令撤退,一個大舉進攻,就如同打配合一般,誓要讓遼西走廊的大好河山再次易主。

但是,這個時候,袁崇煥和一衆遼東軍將領不答應了,遼東軍付出無數鮮血和汗水收復的河山爲什麼要拱手讓給建奴?

他們拒絕執行高第的命令,就算是死,也不後退!

天啓六年正月,努爾哈赤後金軍抵達寧遠,薊遼督師高第和總兵楊麟擁重兵于山海關,壓根就不去救援寧遠。

此時,寧遠城中守軍僅有萬餘,袁崇煥隨即寫下血書,召集滿桂、左輔、朱梅、祖大壽、何可綱等將領盟誓,以死守城,絕不將大好河山拱手讓給建奴!

wWW★ttκan★C O

袁崇煥一面堅壁清野,一面讓同知程維楧盤查奸細,通判金啓倧守護糧草,並傳檄給前屯守將趙率教、山海守將楊麒,如果寧遠城守軍有人逃到他們那裡,可全部斬殺!

努爾哈赤勸降無果後立刻率軍大舉進攻寧遠城,並讓士兵舉着盾牌攻鑿城牆,而袁崇煥讓羅立等人指揮西洋巨炮,炮轟後金軍,後金軍在巨炮的攻擊下潰不成軍,連續攻城兩天,損失慘重,努爾哈赤不得不下令退兵。

傳聞,在此戰中,努爾哈赤因坐騎中炮,跌落馬下,留下了暗疾,回去之後,不到幾個月時間便不治身亡了。

袁崇煥率不到兩萬守軍創造了一個奇蹟,他們竟然將六萬後金精銳和十餘萬蒙漢協從軍組成的聯軍給擊退了,還殲敵數千人,這是大明與建奴開戰以來首次取得如此驚人的大勝,消息傳回京城,滿朝上下無不歡欣鼓舞,建奴幾乎不敗的神話終於打破了,他們彷彿看到了收復遼東的希望。

魏忠賢這會兒想的卻不是怎麼收復遼東,而是怎麼把自己的親族提拔起來,光宗耀祖!

寧遠大捷,來的正是時候,他將所有親族全部寫進了遼東軍將領名單,就連只有一兩歲,還在喝奶的嬰兒都被他寫成了領兵將領!

這一戰,魏忠賢並沒有出力,他甚至讓高第下令遼東所有軍民撤回關內,省得麻煩,袁崇煥抗命不尊,不肯率軍民撤回關內,正是違抗了他的命令,但是,袁崇煥取得大捷之後,所有功勞卻成了他提拔親族的工具!

他的親族幾乎全部因寧遠大捷的軍功加封正一品的五軍都督府都督,他的族侄魏良卿進封肅寧侯,他的族侄魏良棟進封東安侯,他的族孫魏鵬翼等全部因軍功進封伯爵!

而真正率軍取得大勝的袁崇煥卻只是進了一個小品階,他原本就是從五品的寧前兵備僉事,立此大功卻只是加了個五品的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如此濫用國器,搶奪軍功,大封親族,直接令遼東將士心寒不已,袁崇煥更是氣得差點沒噴出血來!

天啓七年五月,皇太極率十餘萬大軍再次來襲,他率兵直抵錦州,將其包圍。

錦州守將趙率教與紀用一方面閉城堅守,一方面派人向寧遠求援,袁崇煥手中本來就沒有多少兵力他還是讓讓尤世祿和祖大壽率領精銳騎兵四千繞到建奴大軍後面騷擾,又派出水軍從東面進行牽制,並請求薊鎮等地發兵東護山海關。

皇太極久攻錦州不下,又分兵來攻寧遠,袁崇煥與劉應坤、畢自肅率將士登上城樓防守,在濠溝內排列陣營,用炮遠距離轟擊。而滿桂、尤世祿、祖大壽也率軍在城外與建奴激戰,雙方死亡都相當慘重,連大將滿桂都中箭負傷,袁崇煥更是渾身浴血,死戰不退。

皇太極見寧遠不可下,只得從寧遠撤兵去加強錦州的攻勢,但是,仍舊無法攻克錦州,他率軍進攻了將近一個月,不但一座城池都沒拿下來,還傷亡慘重,無奈之下,他只有率軍撤退,袁崇煥再次率軍擊敗建奴,取得大捷。

寧錦大捷後,魏忠賢再次搶奪軍功,他自己連遼東都沒去過,卻因軍功進封一等公爵,他的侄子魏良卿連遼東在哪裡都不知道,也因軍功進封太師、肅寧公,他的侄孫魏鵬翼還是個嬰兒,也因軍功進封太子太保、安平侯,而袁崇煥卻因不聽他的命令,被他指使黨羽彈劾!

這次,真把袁崇煥給氣壞了,他直接提出辭呈,不幹了。

魏忠賢把人軍功都奪完了,自己的親族也全部封侯進爵了,這袁崇煥好像也沒什麼用處了,所以,他毫不猶豫的批了,直接讓袁崇煥滾蛋!

就這樣,接連取得兩次大捷的袁崇煥什麼好處沒撈到,還被人彈劾的怨氣沖天,憤而辭職,回家種地去了!

第三十章 感動第四十三章 規劃第一八六章 崇禎落幕第五十六章 知己知彼第三十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二〇六章 我說你能行你就能行第九十二章 玩平衡第三一二章 戰東籲第二九五章 誰的拳頭大第二四三章 向北延伸的鐵路第十八章 應招而來第二五〇章 這錢還是不夠用第二八六章 復興的希望第五十一章 養傷第四十四章 輕型鐵甲戰艦第十三章 半個下馬威第四章 與皇太極博弈第七十三章 勇者的選擇血戰到底第一一四章 上當了上當了第二七八章 大明帝國不好惹第二九七章 被盟友拋棄第五十一章 養傷第十四章 投其所好第四十六章 幫忙第二十五章 政績第二十一章 開源節流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一章 進京第七章 連升三級第三十四章 陣營第六十六章 這裡是大明的領土第十六章 沒事找事第十二章 強盜邏輯(下)第一〇六章 鼓舞士氣吹牛逼第二十九章 羅汝才扛不住了第一章 危機降臨第二六八章 南洋承宣布政使司第十一章 置府邸第八十一章 朕也耍耍你們第七十七章 還是打洋人收穫大第二十七章 整頓官場第二十三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一三〇章 看誰耗不起第五十四章 有奸細第二四五章 有時候天災也可以利用第二三九章 推廣經濟作物第二七一章 荷蘭人望風而逃第二八三章 夢中的白馬王子第七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二四九章 稅賦暴增至三千多萬兩第二三〇章 被大明佔領只是時間問題第一七九章 跟崇禎硬剛第九十五章 鉅貪上任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二三五章 國公力壓親王第三十章 遼東在行動第五十四章 有奸細第三十三章 兄弟同登科第二八五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二〇〇章 東林不足與謀第二五九章 同盟協議第十二章 楊鶴論罪第三十六章 救援第四十四章 十八芝第五十九章 野戰虎蹲炮第二〇三章 左將軍你有病啊第三十七章 都察院易主第十四章 你偷襲京城我偷襲遼東第六十五章 重回澎湖第八十三章 從車輪舸到輪船(上)第五十六章 年節第一章 加徵遼餉第三一三章 逮住他隆王第四十六章 只爲伊人第十四章 說服英國公第四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十二章 曹化淳第三十二章 奸宦和賢宦第六十二章 測試槍炮第二八五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八卷 第十三章 又一記響亮的耳光第二卷 第四十章 風流才子第二五九章 同盟協議第三十三章 青天大老爺第五十一章 一日之內連下兩城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一八六章 崇禎落幕第七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五十四章 大敗荷蘭第五十三章 以逸待勞第六章 貪腐之道第七十二章 東瀛割地賠款第五卷 第七十一章 開放通商口岸第三章 第一次升堂第一〇一章 兵臨海州城第二十五章 崇禎暴怒第十四章 說服英國公第二十章 搶奪超級戰列艦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隊
第三十章 感動第四十三章 規劃第一八六章 崇禎落幕第五十六章 知己知彼第三十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二〇六章 我說你能行你就能行第九十二章 玩平衡第三一二章 戰東籲第二九五章 誰的拳頭大第二四三章 向北延伸的鐵路第十八章 應招而來第二五〇章 這錢還是不夠用第二八六章 復興的希望第五十一章 養傷第四十四章 輕型鐵甲戰艦第十三章 半個下馬威第四章 與皇太極博弈第七十三章 勇者的選擇血戰到底第一一四章 上當了上當了第二七八章 大明帝國不好惹第二九七章 被盟友拋棄第五十一章 養傷第十四章 投其所好第四十六章 幫忙第二十五章 政績第二十一章 開源節流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一章 進京第七章 連升三級第三十四章 陣營第六十六章 這裡是大明的領土第十六章 沒事找事第十二章 強盜邏輯(下)第一〇六章 鼓舞士氣吹牛逼第二十九章 羅汝才扛不住了第一章 危機降臨第二六八章 南洋承宣布政使司第十一章 置府邸第八十一章 朕也耍耍你們第七十七章 還是打洋人收穫大第二十七章 整頓官場第二十三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一三〇章 看誰耗不起第五十四章 有奸細第二四五章 有時候天災也可以利用第二三九章 推廣經濟作物第二七一章 荷蘭人望風而逃第二八三章 夢中的白馬王子第七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二四九章 稅賦暴增至三千多萬兩第二三〇章 被大明佔領只是時間問題第一七九章 跟崇禎硬剛第九十五章 鉅貪上任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二三五章 國公力壓親王第三十章 遼東在行動第五十四章 有奸細第三十三章 兄弟同登科第二八五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二〇〇章 東林不足與謀第二五九章 同盟協議第十二章 楊鶴論罪第三十六章 救援第四十四章 十八芝第五十九章 野戰虎蹲炮第二〇三章 左將軍你有病啊第三十七章 都察院易主第十四章 你偷襲京城我偷襲遼東第六十五章 重回澎湖第八十三章 從車輪舸到輪船(上)第五十六章 年節第一章 加徵遼餉第三一三章 逮住他隆王第四十六章 只爲伊人第十四章 說服英國公第四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十二章 曹化淳第三十二章 奸宦和賢宦第六十二章 測試槍炮第二八五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八卷 第十三章 又一記響亮的耳光第二卷 第四十章 風流才子第二五九章 同盟協議第三十三章 青天大老爺第五十一章 一日之內連下兩城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一八六章 崇禎落幕第七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五十四章 大敗荷蘭第五十三章 以逸待勞第六章 貪腐之道第七十二章 東瀛割地賠款第五卷 第七十一章 開放通商口岸第三章 第一次升堂第一〇一章 兵臨海州城第二十五章 崇禎暴怒第十四章 說服英國公第二十章 搶奪超級戰列艦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