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章 內禪

革左五營既滅,兩京十三省再無大股反賊,肆虐了將近二十年的義軍算是被剿滅了,大明終於迎來了難得的太平。

張斌匆匆安排好善後事宜,便帶着福廣軍、關寧鐵騎和川軍乘船北上,直赴京城,那浩浩蕩蕩的陣勢簡直就像要率軍回去清君側一樣。

他爲什麼要帶着十多萬大軍回京呢,京城的一切不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了嗎?

他之所以帶着這麼多人,自然不是爲了去清君側,而是爲了造勢,因爲太子朱慈烺要繼位登基了!

太子即將登基,盛世即將開啓,他相信,只要自己能堅定不移的實施各種改革,將大明存在的弊端全部革掉,大明必定中興,而且還將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那麼,盛世靠什麼來開啓呢?

當然是太平,所謂太平盛世,只有天下太平才能迎來盛世,如果到處是戰亂,又怎麼可能會成爲盛世,而天下的太平正是靠強有力的軍隊來保證,張斌帶着福廣軍、關寧鐵騎和川軍回京就是要讓老百姓看看,大明有無敵天下的精銳,能保這天下的太平,同時也讓大明藩屬、蒙元諸部,甚至是東瀛、歐陸列強等都見識見識明軍的實力。

太子登基這事,可大可小,可以從簡,可以按規矩操辦,也可以辦的隆重無比,如果要按老套路來,張斌直接把所有事丟給禮部就行了,他什麼都不用管,但是,他卻不想躲這個懶,因爲太子不但是未來的皇帝,還是他的弟子,他的女婿,他這個做師傅,做岳丈的怎麼能不上心呢。

他回京以後,命福廣軍、關寧鐵騎和川軍在城外一紮,隨即便開始安排太子登基的事宜了。

這登基典禮要辦的隆重,需要準備的東西很多,比如,讓各國使節前來觀禮,大明周邊所有國家,不管是不是大明藩屬,張斌都派人前去通知了,歐陸列強,甚至是建奴張斌也派人去通知了。

至於他們派不派人前來觀禮,張斌隱隱在國書中表達了自己的意思:最好派使節團隆重前來,不然,後果會很嚴重!

還有太子的婚事,還有登基後的國號,還有大典的細節等等等等,千頭萬緒,要全準備好,最少得幾個月。

登基大典需要籌備的東西很多,其中有個東西尤其重要,可以說,沒這東西,登基大典就辦不成,那麼這個必不可少的東西是什麼呢?

這個必不可少的東西就是詔書,繼位的詔書,沒有詔書就名不正言不順,這個詔書一般都是先帝的遺詔,不過,這會兒崇禎還沒死,那麼該準備什麼樣的詔書呢?

張斌回京的第二天便帶着一份詔書來到了乾清宮,他名義上是來找崇禎簽字的,其實是想來看看崇禎的精神狀態,因爲太子登基必定入住乾清宮,崇禎必須搬走,至於要不要讓皇后及所有嬪妃都去陪他,那就要看他現在腦子正不正常了。

崇禎的腦子到底正不正常呢?

這段時間他真的要瘋了,他一個人被軟禁在這乾清宮中,沒有大臣來奏事,沒有嬪妃來侍寢,沒有兒女來請安,什麼都沒有,陪着他的就是一堆冒牌錦衣衛和已經背叛他的曹化淳!

這簡直是要他命啊,他可是當朝皇帝,竟然被人如此對待,一開始的時候,他着實很瘋狂,又是叫又是鬧,又是威脅又是謾罵,甚至還動手打人!

但是,沒一點效果,沒人害怕他,沒人把他這個皇帝當回事,幾乎所有人都是沉默以對,唯有曹化淳會時不時勸解他一番。

他鬧夠了也瘋夠了,終於消停了,好長一段時間了,他每天都不到寅時便起來了,然後陰沉着臉,坐在御書房發呆,直到天色完全黑下來他纔會回寢宮去就寢,天天如此,就如同個隨時可能爆發的神經病一般,嚇人的很。

這天,他正坐御書房發呆呢,曹化淳突然在外面朗聲高唱道:“太子太師,內閣首輔張斌求見。”

多麼熟悉的聲音啊,剛聽到曹化淳高唱的時候,崇禎的臉上甚至露出了罕見的欣喜之色,但是,一聽到張斌的名字,他的臉立馬就拉下去了。

他也不吭氣,就那麼陰沉着臉盯着門口,眼神中滿含這屈辱、怒火,甚至是殺意。

很快,張斌便拿着詔書雲淡風輕的走了進來,他也不行禮,也不問好,就那麼站在書房中間淡淡的看着崇禎,臉上無喜無悲。

崇禎與他對視了一陣,終於忍不住咬牙切齒道:“你這個亂臣賊子,來幹嘛,想弒君嗎?”

張斌淡淡的搖頭道:“我可是一心爲國爲民的忠良,怎麼會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你還好意思說自己是忠良,崇禎氣得差點從椅子上蹦起來,不過,經過這幾個月的折磨他忍性貌似進步不少,他強壓着怒火,冷冷的道:“你真是忠臣啊,除了弒君,還有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是你做不出來的?”

張斌依舊淡淡的搖頭道:“爭這個已經沒有意義了,我今天來,是爲了太子登基一事,這個,麻煩你籤一下。”

說罷,他上前將詔書輕輕的放在書桌上,又緩緩退回原來的位置。

什麼東西,詔書嗎?

什麼詔書?

難道是遺詔?

崇禎雖然怒火中燒,卻忍不住好奇拿起詔書仔細看起來。

不是遺詔,而是禪讓的詔書,準確的說是內禪的詔書,歷史上皇帝還在位的時候傳位給太子就叫內禪,也是禪讓的一種,不過不是禪讓給別人而是禪讓給自己的兒子。

詔書大概的意思就是崇禎自感病情嚴重,需要長期靜養,無法理政,所以禪位給太子朱慈烺,整個詔書羅裡吧嗦一大堆,前面是在誇獎他,後面是在誇獎太子,整體意思就是一個,他主動讓位給太子。

崇禎皺着眉頭將詔書看完,臉上再次露出狂怒之色,想讓朕主動讓位,門都沒有,他拿起詔書就要撕,張斌卻突然擡手道:“慢,我勸你不要撕,撕了對你來說可沒好處。”

崇禎停下動作,色厲內荏的道:“你這個亂臣賊子還能怎麼樣,再壞也不過弒君而已,你以爲朕怕死嗎?”

你是不怕死,但你怕活着比死了還難受,所以,歷史上你選擇了自縊。

張斌當然知道崇禎不怕死,他淡淡的道:“死是沒什麼可怕的,但是,你現在要考慮的不是死,而是怎麼生活,怎麼讓今後的日子好過一點。”

崇禎不屑的冷哼道:“你還會放了朕嗎?”

張斌還是淡淡的道:“放了你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可以讓皇后,讓所有後宮嬪妃都去廣寒宮陪你,現在,就要看你了,你如果還跟以前一樣,滿腦子暴戾,行事瘋狂無比,我敢讓皇后和所有嬪妃去陪你嗎,那不是害了她們嗎?”

崇禎聞言,頓時就愣住了,他想了很久,臉上的表情也變了很多次,最後,他竟然拿起筆,刷刷的在詔書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後把筆一扔,也不說話,就那麼呆坐在那裡,彷彿眼前沒張斌這個人一般。

張斌真沒想到崇禎會簽字,甚至代崇禎簽字的人他都準備好了,這個瘋子,看樣子是清醒一點了。

這樣也好,他要瘋瘋癲癲的,那可就有點麻煩了。

第八十七章 遼東危局第八卷 第二一四章 勢如破竹第三十六章 唐世濟進去了第二一〇章 亂滅第一一〇章 曠世大戰第二十三章 步子太大第十一章 保一方平安第十七章 弄死個大奴酋第三十七章 金陵舊院第三十五章 自生火銃第三十七章 金陵舊院第二十三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五章 兩邊都惹不起第三〇七章 永興改制第七十六章 經撫不和內鬥起第四十九章 選拔第二二五章 東瀛被打到集體自閉第一八一章 周延儒倒了第九章 建奴又來了第四十三章 缺銅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第一五八章 重用周延儒第六十一章 陰死你們第四十五章 嶽託示警第一一四章 上當了上當了第二十六章 松浦氏慫了第三〇九章 征服南洋第十八章 應招而來第三十三章 兄弟同登科第六十四章 秦檜府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五十章 栽贓陷害第一三七章 莫名其妙的決定第四十二章 覆命第六十三章 滿江紅第一四九章 激戰第四十八章 要變天了第二十四章 親情第二〇二章 送錢送糧第十五章 畢自嚴告狀第三十六章 救援第一〇九章 圍點打援第八十五章 張香進宮第一二六章 炮彈的滋味第一二〇章 重組關寧鐵騎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七十四章 完了第二六六章 誘人的果實第十五章 俞龍戚虎第十一章 無法無天第四十二章 遼河阻擊戰第四十一章 書成第一六八章 推倒皇后第五十章 栽贓陷害第二十四章 誣陷我也會玩第五十三章 萬斤巨炮第四十二章 教導太子第五十四章 亂世紜紛第二五六章 這是個好機會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十五章 戚家軍威武(上)第六十章 猜忌第十八章 太子出巡第二四九章 稅賦暴增至三千多萬兩第一二六章 炮彈的滋味第三十章 遼東在行動第五章 驚天大案第二二五章 東瀛被打到集體自閉第十三章 功過全憑一張嘴第二十一章 戚家刀第四十五章 馬尼拉第一九三章 復社尋死第二二九章 東瀛最後的希望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九十四章 用卿恨晚第五十三章 致仕名臣第一三三章 唯有求和第一九五章 氣勢洶洶來吃個癟第二四二章 這年頭生活不容易第十三章 進京勤王第二七〇章 總督的幸與不幸第十八章 大明水師的英勇第四十九章 選拔第一六一章 啓復社第二六一章 堅定的走出去第二四一章 從酋長到包工頭第六十三章 死士第一七三章 崇禎無德第二〇四章 一醉解千愁第六章 李自成跑了第二十六章 夜探詔獄第六十章 自己人第二二二章 建奴臣服第四十九章 廷推風波第二十六章 反賊爲什麼要造反第二一二章 拖出去砍了第十九章 朝綱亂第二十三章 步子太大第二八五章 互不侵犯條約
第八十七章 遼東危局第八卷 第二一四章 勢如破竹第三十六章 唐世濟進去了第二一〇章 亂滅第一一〇章 曠世大戰第二十三章 步子太大第十一章 保一方平安第十七章 弄死個大奴酋第三十七章 金陵舊院第三十五章 自生火銃第三十七章 金陵舊院第二十三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五章 兩邊都惹不起第三〇七章 永興改制第七十六章 經撫不和內鬥起第四十九章 選拔第二二五章 東瀛被打到集體自閉第一八一章 周延儒倒了第九章 建奴又來了第四十三章 缺銅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第一五八章 重用周延儒第六十一章 陰死你們第四十五章 嶽託示警第一一四章 上當了上當了第二十六章 松浦氏慫了第三〇九章 征服南洋第十八章 應招而來第三十三章 兄弟同登科第六十四章 秦檜府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五十章 栽贓陷害第一三七章 莫名其妙的決定第四十二章 覆命第六十三章 滿江紅第一四九章 激戰第四十八章 要變天了第二十四章 親情第二〇二章 送錢送糧第十五章 畢自嚴告狀第三十六章 救援第一〇九章 圍點打援第八十五章 張香進宮第一二六章 炮彈的滋味第一二〇章 重組關寧鐵騎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七十四章 完了第二六六章 誘人的果實第十五章 俞龍戚虎第十一章 無法無天第四十二章 遼河阻擊戰第四十一章 書成第一六八章 推倒皇后第五十章 栽贓陷害第二十四章 誣陷我也會玩第五十三章 萬斤巨炮第四十二章 教導太子第五十四章 亂世紜紛第二五六章 這是個好機會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十五章 戚家軍威武(上)第六十章 猜忌第十八章 太子出巡第二四九章 稅賦暴增至三千多萬兩第一二六章 炮彈的滋味第三十章 遼東在行動第五章 驚天大案第二二五章 東瀛被打到集體自閉第十三章 功過全憑一張嘴第二十一章 戚家刀第四十五章 馬尼拉第一九三章 復社尋死第二二九章 東瀛最後的希望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九十四章 用卿恨晚第五十三章 致仕名臣第一三三章 唯有求和第一九五章 氣勢洶洶來吃個癟第二四二章 這年頭生活不容易第十三章 進京勤王第二七〇章 總督的幸與不幸第十八章 大明水師的英勇第四十九章 選拔第一六一章 啓復社第二六一章 堅定的走出去第二四一章 從酋長到包工頭第六十三章 死士第一七三章 崇禎無德第二〇四章 一醉解千愁第六章 李自成跑了第二十六章 夜探詔獄第六十章 自己人第二二二章 建奴臣服第四十九章 廷推風波第二十六章 反賊爲什麼要造反第二一二章 拖出去砍了第十九章 朝綱亂第二十三章 步子太大第二八五章 互不侵犯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