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兩個人的不同處境

人口減負,守備營士兵進駐,鋒無羽的大軍開拔到了四山州,高志祥成功的成爲雲貴州的守備司令,他原先的職務是江西州守備副司令員,這一次提拔了,成爲了副將,守備司令,升了一級,他很高興。

因爲雲貴州因爲多山的緣故,也因爲原先就是土司們氾濫的地方,也因爲張強實行的大鍋飯的原因,這裡實在不適合像湖北州,湖廣州那樣,隨着大軍的推進,解放的州作爲大軍攻佔相鄰州的後備後勤,物資和大軍調撥轉運基地。

錢秉鐙在一番工作以後,也調回了中樞,繼續他的禮部尚書的工作,雖然還兼任着雲貴州巡撫的官職,但主要也不是負責雲貴州的工作了。

雲貴州的工作由楊陽陽來負責,他成爲雲貴州的一個大府的知府,同時兼任代理巡撫的工作,高志祥和他搭檔成爲雲貴州的最高官員。

而支援鋒無羽大軍的則成爲湖北州和雲南州的工作,這兩個州原先和現在都在承擔着大軍的後勤支援工作。

雲貴州的在人口減負以後,總人口下降到了九百八十多萬,加上新組建的民兵部隊,以及守備營的三萬官兵也不滿一千萬,對於現在它的生產力水平來說,也剛好滿足,不多也不少。

然後新來的近萬各地調派的官員則一邊熟悉這裡的工作,一邊繼續延續這種生產方式,以張強的規劃,這種方式將沿用五年時間,用五年的時間改變這裡人們的生活習慣,思想習慣,然後再把它解放出來,恢復到各憑本事,商業,物資流動和其他州一樣的生活模式。

隨着這種模式被證明有用,張強下令在越南北部開始實行,此時越南北部已經被全面解放,土著已經完全清理乾淨,原先的所謂漢人都沒有了,不是去了閻王哪裡,就是逃到了南方,或者更遠的印度,泰國,或者進了華夏軍的俘虜營,苦役營,被送到了華夏軍的內地,送進了類似的農場改造去了。

張強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從肉體上,精神上,文化上,地域上對那些東南亞土著進行改造,讓他們能徹底的變成漢人,變成中華帝國的一部分,而不是敵人,以後中華麻煩的製造者,一羣白眼狼,一羣吸血鬼,整天經濟上依靠中華,卻整天想着害中華,從中華拿走更多的東西,就像中國百年,千年,萬年以來的一個家族的內部的兄弟之爭一樣,總是算計自己的兄弟,恩人,父親,不說去外面掙錢彙報家族,回報曾經養活他們的父母,曾經像父母一樣養活他們的兄弟,姐妹。

隨着這些地方都實行了農場,大鍋飯模式,從思想上,精神上,地域上,地盤上佔領敵人土地,張煌言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使得他在華夏軍內部的地位越發穩固了。

而有了像張煌言這樣的能力出衆的臣子,張強自己的工作反而越來越少了。

很多時候他只是看看材料,瀏覽一下奏摺,然後和周粥,魏無忌討論一下民政,軍事,然後回到大都督府後面和工作了一天的朱盼盼,以及管理內務府同樣很勞累的孔四周打情罵俏去了。

過起了皇帝一般的生活。

他能這樣,而坐在燕京皇宮裡面的順治小皇帝顯然沒有這樣的閒情逸致,也沒有張強這個後世穿越者的能耐和才幹,也許張強懂得東西都很模糊和籠統,但他說一下,像張煌言,朱大典,朱聿健,尤海波,周粥,魏無忌這些都能獨當一面的人,馬上會把他的思維和思路代入他們的思路,代入這個時代的思路,拿出相應的適合這個時代的辦法,去給解決了,而解決了的問題,在張強事後看來,和他想的這個時代應該達到的水平還差不離,這就很好了。

可順治皇帝沒有那個能耐,作爲這個時代的皇帝,他的一切都需要外面大臣們奏報,他從這些奏報裡面選擇最優,或者最適合他的老師,他身邊人利益的方法或者辦事模式去下達命令,讓臣子們執行。

而臣子們執行的都是和他想的的不一樣的結果,他也看不到結果,或者他看到的聽到的都是臣子們希望他能看到的和聽到的結果,於是這個世界就變成了兩個世界,他想象中的世界,外面的世界。

這也是洪承疇他們這些臣子能活到現在的原因,安徽州丟了,河南州丟了,只有一個靠近海邊的山東州還能和燕京聯繫。

吳三桂退入陝甘之後,華夏軍忙着解決雲貴州沒有追擊,所以吳三桂在陝甘州也沒有敵人,他最大的敵人是豪格,大金國,通過一系列的鬥爭,他排擠了大金國的那些臣子和武將,並且把原先從南方一路潰退下來在這個地方已經紮根的大清武將們都收拾了,他重新在陝甘州站穩了腳跟,繼續着他的藩王生活,對於大清同他的聯繫,他也一邊迎合着,一邊給大金國搗亂,一邊還要迎合着大金國,他就是不想倒向任何一邊。

而大金國一邊同他鬥爭,一邊同大清國在河北州繼續打的水深火熱,並且看來還取得不少勝利,大清的洪承疇的分化瓦解政策雖然有一定的影響,可沒有最後終結他們,他們依然擁有吳三桂即便不情願也得送上來的孝敬和少量的稅收,糧草,以及兵源,物資,因爲吳三桂奉行的是保持一個微妙的局面然後從中漁利,這點損失他還是承受的的起的,如今雙方的戰鬥還沒有最終結果,像吳三桂這樣的人哪能孤注一擲呢,總要留條後路吧,狡猾的傢伙。

實際上大清真的是有一種窮途末路的樣子,很多滿清人已經意識到了大清已經走到了末路,於是很多大清人開始尋思着退回他們的白山黑水的遼東去了。

兵無戰心,將無戰意,一團糟,這就是順治要面對的局面。

和都能當甩手掌櫃的張強相比,順治就是熱鍋上的螞蟻,胡亂爬着,卻不知道哪裡纔是出路,沒有人能給他指明,他還年輕,根本沒有多爾袞的眼光和意識,他只感到當上皇帝以後,這麻煩事情就不斷,從來沒有省心過一次。

於是他想到了印度阿三千年以前用以瓦解中華民族的毒藥,佛教,平和,與世無爭,出世,將所有的煩心事情都丟給別人解決,自己去修仙拜佛,等所有問題都解決了,自己再回來向那些人宣稱是他的英明神武保佑了他們,讓他們取得了勝利,所以你們都不給一點香火錢,都不孝敬一點土地,糧食,娘們,寺廟什麼的?

這種念頭越來越強,最後他將皇位傳給了還是小娃娃的康熙,未來的大帝,出家了。

第八百八十七章 有時候日本和高句麗也坑爹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轉7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六百二十三章 洪承疇的進攻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定性勝利第五百五十章 一種外交遊戲而已第六百二十章 行,我也支持你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八十五章 見張英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防2(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明烽火20-逆轉4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三百七十四章 對手也在進步第三百章 風雨欲來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四百六十四章 會鰲拜16第四十八章 清軍再來第八百四十七章 乾淨利落的殲滅第一百三十九章 鄭彩末日5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五百七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明烽火10第二百一十二章 鐵桶給他砸成豆腐皮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第二百零二章 這人太頑固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八十九章 難題先從忠誠開始解決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五百六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衛第一旅參戰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魯府進行式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一百零七章 陰謀第四百零八章 完全清除第十四章 定計第八百三十六章 陝西州戰事怎麼打?第七百九十七章 新艦艦隊裝備水師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第六百二十六章 濟寧府清軍構成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七百三十二章 繼續當你的王子吧第十五章 準備第三百零五章 唱一出空城計第四百八十八章 暗渡陳倉2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八百零三章 鄭家有些過分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五百四十三章 悲傷的王得仁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場時間的未知危險第七百八十三章 拼死掩護第七百三十五章 被偷襲之因第五十章 狡猾的賀錦第八百七十一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1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2第二百二十九章 總督府採購辦公室第二百七十章 隆武朝危急第四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二十七章 出戰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二百一十二章 鐵桶給他砸成豆腐皮第八百八十四章 挑撥和藉口2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八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1第一百零三章 互相試探第二百一十一章 荷蘭人鐵桶一般的防禦第三百一十五章 清軍包圍饒州府府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朱大典的友好第六百一十二章 親自趕赴前線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量的守備旅兵力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肉磨坊2第四百一十二章 發展和形勢改變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七十二章 改革軍制第七百一十二章 後魯國時代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機2第七百二十六章 大勝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二百一十三章 震撼的炮擊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一百零三章 互相試探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校的作用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
第八百八十七章 有時候日本和高句麗也坑爹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轉7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六百二十三章 洪承疇的進攻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定性勝利第五百五十章 一種外交遊戲而已第六百二十章 行,我也支持你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八十五章 見張英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防2(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明烽火20-逆轉4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三百七十四章 對手也在進步第三百章 風雨欲來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四百六十四章 會鰲拜16第四十八章 清軍再來第八百四十七章 乾淨利落的殲滅第一百三十九章 鄭彩末日5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五百七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明烽火10第二百一十二章 鐵桶給他砸成豆腐皮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第二百零二章 這人太頑固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八十九章 難題先從忠誠開始解決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五百六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衛第一旅參戰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魯府進行式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一百零七章 陰謀第四百零八章 完全清除第十四章 定計第八百三十六章 陝西州戰事怎麼打?第七百九十七章 新艦艦隊裝備水師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第六百二十六章 濟寧府清軍構成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七百三十二章 繼續當你的王子吧第十五章 準備第三百零五章 唱一出空城計第四百八十八章 暗渡陳倉2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八百零三章 鄭家有些過分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五百四十三章 悲傷的王得仁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場時間的未知危險第七百八十三章 拼死掩護第七百三十五章 被偷襲之因第五十章 狡猾的賀錦第八百七十一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1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2第二百二十九章 總督府採購辦公室第二百七十章 隆武朝危急第四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二十七章 出戰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二百一十二章 鐵桶給他砸成豆腐皮第八百八十四章 挑撥和藉口2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八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1第一百零三章 互相試探第二百一十一章 荷蘭人鐵桶一般的防禦第三百一十五章 清軍包圍饒州府府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朱大典的友好第六百一十二章 親自趕赴前線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量的守備旅兵力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肉磨坊2第四百一十二章 發展和形勢改變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七十二章 改革軍制第七百一十二章 後魯國時代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機2第七百二十六章 大勝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二百一十三章 震撼的炮擊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一百零三章 互相試探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校的作用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