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走漏風聲

蕭墨軒不相信,眼下的張居正會提前把“新政”給揪了出來,一時間他也沒這個本事。而內閣首輔徐階,他會不會做這樣的事情,實在有些耐人回味。

這一段歷史和蕭墨軒記憶中的,已經大是不同,可是身爲直浙經略的蕭墨軒,對治下的兩省還是瞭解的。眼下徐階的老家松江府,徐家是數一數二的大戶,張居正之前做應天巡撫的時候,曾經和蕭墨軒細算過,徐家光產糧的農田就有上萬畝之多。松江是朝廷產棉絲的重地,徐家其他的棉田和桑田,更是多不可數。

徐階,這個按照後世的劃分,正是上海周邊的地域。徐階正如一個足夠聰明的上海男人一般,隱忍中透着精細,實在是一個可怕的對手。

想到這裡,蕭墨軒心裡頭又是禁不住“咯噔”響了一下。是什麼時候開始,自個已經開始把徐階當作對手來衡量了?那麼高拱和張居正呢?

“馮公公管的是宮廷的內務。”蕭墨軒心裡頭雖是極爲驚詫,可是臉上仍是擺上了平靜的姿態,“這稅改的事兒,難道要得馮公公來說?皇上和諸位閣老那裡,竟是沒有主張?”

蕭墨軒擺着手,臉上故意寫着兩個字,便就是“不信”。

“這事兒……”吳連春聽蕭墨軒提到這茬。也是有些語塞,“這事兒若說起來,本也輪不着小的來評論。可牽連到馮公公,馮公公又託小來地和蕭大學士商議,小的也就不敢不說了。”

“哦。”蕭墨軒微微一笑,明顯對吳連春說的話沒怎麼聽進去。

“馮公公請小地問蕭大人安。”吳連春知道蕭墨軒對自個仍是有戒心,連忙說道,“上回送的那幅古畫,可合蕭大人的意?”

“古畫?”蕭墨軒眉頭微皺,“不知吳公公說的是哪幅?”

其實聽吳連春這麼說。蕭墨軒心裡頭早就明白了,他說的那幅古畫,無非就是《清明上河圖》。蕭墨軒對於《清明上河圖》雖是喜愛,可是也知道那可是從宮裡偷盜出來的,若不追究還好,真要追究起來,那可是重罪。何況馮保這個愛得風雅的貨。還自做主張的在上頭刻了顆自個地私印。想開脫也開脫不了。這件事兒,只有馮保和蕭墨軒知道,即便是蕭天馭那裡,也沒露出過半絲訊息。

到這個時候,蕭墨軒已經對吳連春信了三分,可事關重大,未免還是要掩飾一二。只是這話在吳連春聽來,未免就有些刺耳,以爲蕭墨軒在盡力推阻。原本還算鎮定的臉上,竟現出一絲怒色來。

“這四周也沒其他人,吳公公有話便說。”蕭墨軒心下有些明白,也不想再試探吳連春了。

“呼……”吳連春微出一口氣,纔想到蕭墨軒適才是在試探自個。從前的蕭墨軒。吳連春也見過。天不怕地不怕的,倒似個愣頭青一般。沒想到眼下竟然有這樣的心計了。

“稅改的事兒,聽文淵閣裡的人說,倒是高閣老和張閣老先引出來地。”吳連春開始提起了正事兒。

“徐閣老沒參了進去?”蕭墨軒問道,內閣地諸位閣員,雖是都可以自擬摺子,可是按照內閣裡的傳統,內閣又是朝廷的重中所中,除非牽涉到閣員裡的彈劾和太緊要的事兒,其他的都該是要尋首輔商議一下的,畢竟大部分的政令若是沒有首輔的支持,推行起來也是大有難度。而且首輔掌控內閣,大部分事兒,也是瞞不住地。

“偏就是那天徐閣老被皇上召去乾清宮敘事兒。”吳連春好歹也是司禮監的隨堂太監,在宮裡頭也是有些身份,好些事情並瞞不過他,“其餘的四位閣老剛商議好,便就上了疏,當夜便就送進了乾清宮。”

李春芳也出手了?蕭墨軒心裡更是驚了一下。李春芳是內閣裡出了名的好好先生,可是好好先生並不代表就是個傻子,能做到任何人都說他好,纔是真的好好先生。李春方向內這麼一附議,就算徐階是內閣首輔,也未免落了輕處,在這件事兒,就等於是被架空了起來。

“那幾份摺子裡,說地都是甚麼?”蕭墨軒緊要地,便就是知道高拱,張居正他們寫的摺子裡頭,具體都說了些什麼。說稅改地事兒是不錯,可是總歸還有個大體的方向,總不能光搭了臺子,然後就留皇上一個人唱戲。

“馮公公念着蕭大人。”吳連春說的話,似乎有些搭不上邊,“只要是牽連着蕭大人的事兒,便格外的上心。”

如何又牽連到了自個?蕭墨軒正回憶着記憶中的張居正的那一場“新政”,禁不住心裡頭又“咯噔”響了一下。關於大明徭役和賦稅的事兒,蕭墨軒提的並不多,也都是旁敲側擊,從來沒有切到正處,怎麼聽吳連春這麼說,就連自個也無意中牽連進去了。難道是馮保以爲自個其中也有份,便也參了進去?

“幾位閣老說了,稅改的事兒,牽連太大,一時間不宜大動。”吳連春不知道蕭墨軒在想着些什麼,只是按照自個想好的繼續說了下去,“最合適的法子,無非是選幾個州府或一省,先行試行,若行得通,再推行全國。這大概就是近似於什麼經濟特區的法子,搞“實驗田”可不是什麼近代纔有的花樣,歷朝歷代也常有過,但是吳連春的下一句話,纔是重點。

“四位閣老推舉的,便就是蕭大人治下的南直隸,松江府。”吳連春意味深長的看了蕭墨軒一眼。

“松江府?”蕭墨軒一下子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松江府,那可是徐階的老家,松江第一大戶,正是徐家。高拱和張居正想把這“實驗田”定在了松江府,那擺明了就是要拿徐家先下手。

徐階若是答應,那麼每年徐家不知道要多繳納給朝廷多少銀子,可若是不答應,那明顯就是對朝廷不忠,只怕是要得罪了皇上。

他們要動便動,大不了我且先不再管那松江府的事兒,請他們從朝廷裡派一員官來,若是情形走得下去,且幫他一幫,若是情形不妙,也拉不得我下水。蕭墨軒雖然驚詫,可是心裡頭也打定了主意,只等這回進京,就如此行事。

“四位閣老心裡頭早有了往松江府去的官員人選。”吳連春也不知道是不是猜到了蕭墨軒心中所想,“那人,蕭大人也熟識的緊。”

“誰個?”蕭墨軒在京裡待過不少衙門,熟識的人也多。說舉薦的人選他也認識,並不覺得奇怪“便就是蕭大人手下的那個海瑞。”吳連春泯了口茶,緩緩說道。

“海瑞?”蕭墨軒心裡頭已經是連續第三驚,即便是當日在蠔鏡的時候,心裡頭也沒揪的這麼緊過。

海瑞的脾氣,自從那封上疏之後,已是天下皆知。有人說他是沽名賣直,有人說他是真性情的忠臣,可是誰都不否認,此人的秉性極其倔強,說白了些,就是有些認死理。

如果自己沒記錯的話,海瑞在任應天巡撫的時候,徐家應該就差點被他逼的家破人亡。他連皇上都敢說,區區一個徐階,又何嘗會放在眼裡。高拱和張居正,也不知道是存了什麼心,擺明着是千方百計的把自己給拉了進去。

可是說來說去,事情都牽連到自個身上了,也並沒見說到馮保,那文淵閣裡頭,到底起了陣什麼風?

“皇上意下如何?”蕭墨軒眼下最關心的,莫非是皇上的心思了。

“皇上的意思,又豈是小的明白的。”吳連春苦笑一聲,“只是當天夜裡皇上派了馮公公前去萬壽宮,請了太上皇的意思,第二天還沒等天亮,都察院便就送來了幾十份御史的摺子,說的居然都是稅改的事兒,也不知道如何傳出去的風聲,皇上當即便龍顏大怒。”

“算來算去,當天宮裡正是馮公公當的值,往萬壽宮也是馮公公去的。皇上便認定了是馮公公這裡走了風聲,便奪了馮公公的職,着陳洪把馮公公幽禁在了司禮監裡頭,虧得馮公公在司禮監多年,有幾個黃公公提拔起來的老經事幫着通信,只說請蕭大人想個法子。”

“蕭大人,您和皇上親近,依小的看,只怕是諸位閣老也未必比得上。”吳連春說話中帶上了幾分急切,“這回也只有靠您,才能幫得上馮公公了。”

第42章 萬事因果第34章 雄鷹折翅第23章 也許錯了第2章 國手聚診第29章 蒼天之下第7章 辛卯日朔第1章 翰林新秀第29章 蒼天之下第16章 一團和氣第2章 酒論天下第52章 關鍵證據第21章 護花春泥第43章 牛角尖第12章 迷魂湯第27章 本草序第18章 海不揚波第14章 首輔徐階第5章 馮保之託第34章 淵源第38章 東方女船王?第12章 望眼欲穿第7章 敗陣第3章 誅族之罪第73章 陷阱第60章 雷耶斯的禮物第15章 我亦取義第13章 國門萬里第16章 木助火德第27章 本草序第31章 我不知道第26章 江南美女第6章 東方的野心第20章 有客而來第6章 危局第28章 長城西隘第37章 永康模式第19章 疑心漸起第39章 惹誰了第29章 三比七第12章 嚴氏花槍第19章 疑心漸起第52章 縱慾?第20章 在此一戰第66章 橫嶼之危第47章 花前月下第64章 海瑞之怒第41章 交情菲淺第26章 舊相識第6章 當朝第一家第35章 詩山恨意第4章 春第34章 淵源第30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16章 一團和氣第21章 明槍暗劍第6章 經略江南第48章 金殿鼓第1章 翰林新秀第34章 天生勇者第38章 江南徐渭第43章 與龍爲友第41章 萬壽無疆第22章 真假倭寇第9章 目光第5章 金殿驚變第13章 慣用戰術第18章 海不揚波第28章 誰言漢兒不善馬第31章 歪詩信箋第30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21章 “U”字型第17章 又有喜事第1章 土豆燒牛肉第3章 誅族之罪第13章 陰謀詭計第4章 老不與少爭第54章 打草驚蛇第8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49章 疑慮第3章 命自我立第4章 人才第35章 良知忠魂第25章 識人善用第27章 裕王的厚禮第21章 八月十八第44章 血性與良將第73章 陷阱第43章 台州大捷第49章 抽絲剝繭第1章 土豆燒牛肉第20章 我想有個家第4章 遠房表妹第26章 舊相識第6章 把酒歡言第31章 木秀於林第11章 涼河心第19章 以臣迫君第15章 心生二意第4章 潛在同黨第14章 順風戰
第42章 萬事因果第34章 雄鷹折翅第23章 也許錯了第2章 國手聚診第29章 蒼天之下第7章 辛卯日朔第1章 翰林新秀第29章 蒼天之下第16章 一團和氣第2章 酒論天下第52章 關鍵證據第21章 護花春泥第43章 牛角尖第12章 迷魂湯第27章 本草序第18章 海不揚波第14章 首輔徐階第5章 馮保之託第34章 淵源第38章 東方女船王?第12章 望眼欲穿第7章 敗陣第3章 誅族之罪第73章 陷阱第60章 雷耶斯的禮物第15章 我亦取義第13章 國門萬里第16章 木助火德第27章 本草序第31章 我不知道第26章 江南美女第6章 東方的野心第20章 有客而來第6章 危局第28章 長城西隘第37章 永康模式第19章 疑心漸起第39章 惹誰了第29章 三比七第12章 嚴氏花槍第19章 疑心漸起第52章 縱慾?第20章 在此一戰第66章 橫嶼之危第47章 花前月下第64章 海瑞之怒第41章 交情菲淺第26章 舊相識第6章 當朝第一家第35章 詩山恨意第4章 春第34章 淵源第30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16章 一團和氣第21章 明槍暗劍第6章 經略江南第48章 金殿鼓第1章 翰林新秀第34章 天生勇者第38章 江南徐渭第43章 與龍爲友第41章 萬壽無疆第22章 真假倭寇第9章 目光第5章 金殿驚變第13章 慣用戰術第18章 海不揚波第28章 誰言漢兒不善馬第31章 歪詩信箋第30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21章 “U”字型第17章 又有喜事第1章 土豆燒牛肉第3章 誅族之罪第13章 陰謀詭計第4章 老不與少爭第54章 打草驚蛇第8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49章 疑慮第3章 命自我立第4章 人才第35章 良知忠魂第25章 識人善用第27章 裕王的厚禮第21章 八月十八第44章 血性與良將第73章 陷阱第43章 台州大捷第49章 抽絲剝繭第1章 土豆燒牛肉第20章 我想有個家第4章 遠房表妹第26章 舊相識第6章 把酒歡言第31章 木秀於林第11章 涼河心第19章 以臣迫君第15章 心生二意第4章 潛在同黨第14章 順風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