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張居正的心思

等走進文淵閣的大門,蕭墨軒卻忽得啞然失笑了。

這文淵閣裡頭,走來走去的竟全是筆吏和內侍,其他五位內閣大臣,卻是一個人影也沒見。原本嘉靖帝時,全在西苑的內閣值房裡頭,眼下雖是內閣值房轉到了乾清宮的東暖閣附近,但是也全都照着從前,一起擁了過去。

只有蕭墨軒這個新嫩,還傻乎乎的跑到文淵閣裡來。蕭墨軒這也纔想明白過來,爲什麼剛纔自己要到文淵閣來的時候,會跑去那麼多內侍和護衛過去迎接,敢情這裡根本沒人麼。

不過,那幾位閣老都想離皇上近些,蕭墨軒卻沒什麼念想,昨個晚上自個還在和皇上一起喝燕窩羹呢。皇上對那幾個老傢伙有些不待見,蕭墨軒也知道,那是嫌他們羅嗦。但是蕭墨軒不一樣,他和皇上能彈到一根弦上去,所以他想見皇上,反倒是比其他幾位閣老便利。

雖然蕭墨軒是第一天到文淵閣辦公,可畢竟是文華殿大學士,內閣裡的筆吏們又豈是敢怠慢。挨個過來向蕭大學士打個喏,先混個臉熟再說。

只是,直過了辰時,也沒見過一份公文和奏摺送來。一打聽才知道,那些東西也全送到東暖閣邊上的內閣值房裡去了。

你們愛幹就幹着去吧,蕭墨軒瞅着面前光溜溜的案桌,無奈的苦笑了一聲。

也罷了,內閣裡,自己的資歷最淺。六部二司裡也沒有掛職,只是皇上臨時給掛了個翰林院侍講學士的名兒,翰林學士還是由李春芳兼着。就算公文送來了,自個還當真想批不成。

文華殿大學士是正五品,翰林院侍講學士是從五品,擇高者位,那眼下就是正五品。正二品地直浙經略。已是被奪去了。那該就是正五品了,可爲啥拿的卻是正二品的俸祿。好象李春芳李老師也是如此。

蕭墨軒閒來無事,竟是伏在那裡,算起一筆糊塗帳來,僅當作消磨時間罷了。

“哈哈哈。”蕭墨軒算帳正算得糊塗,忽得聽到外頭一陣笑聲傳來。

“蕭大學士,約莫是徐閣老來了。”文華殿東房中書舍人顧從義,也是松江人,是徐階的老鄉,對徐階的聲音最是熟悉,連忙起身對蕭墨軒說道。

蕭墨軒連忙站起身來。準備迎了出去,卻見徐階已經走進來了。

“見過徐閣老。”蕭墨軒上前行禮道。

“今個子謙第一回至內閣。於公於私,都是應該來見上一回。”徐階笑着和蕭墨軒對面坐下,“只是在值房裡公文甚多,倒是耽誤了。”

“閣老客氣了,在下只是蒙皇上錯愛,日後還望徐閣老不吝賜教。”蕭墨軒眼下還不至於在徐階面前擺譜,連聲謙讓。

“聽說子謙昨個晚上在乾清宮陪着皇上到兩更,前幾日也是陪着皇上擔心。今日各地及京裡來的公文不算甚多,若是困了。不妨先歇息上一兩日。內閣裡頭,自然有我等這幫老傢伙擔待着。”徐階像是無心似的。隨便扯過一個話頭來。

公文?我要批你給我不?我不歇着還能怎麼辦?蕭墨軒心中只覺好笑,但是面上自然不能露出來,只能憨笑幾聲,算是迴應。

“老夫聽說,子謙你又向皇上獻了良策?”徐階盯着蕭墨軒地臉,似是想看出點什麼。

私下打探皇上身邊消息地事兒,大肆宣揚自然不好,可是在各大員之間,倒不算什麼秘密。能做到朝廷大員的,誰個不想着法子多知道些皇上地脾氣和情形呢。

“閣老的消息倒是靈通。”蕭墨軒微微一笑,也不避諱。

“事關老夫,老夫又怎能不留心着點。”徐階和蕭墨軒相對一笑,“只是子謙你不會想一口吞了下去吧。”

“蕭某是晚輩,哪有這般大的胃口。”蕭墨軒暗地裡揣摩着徐階的心思,“徐閣老那裡,自然也少不得留下一份。”“哦,呵呵。”徐階微皺了下眉頭,才慢悠悠站起身來,“那徐某就拭目以待子謙你的捷報了。”

“閣老,不再多坐一會?”蕭墨軒見徐階還沒說上幾句話,就要起身離開,也是說着些客套的話。

“子謙,這朝廷裡頭,行事還是要再小心一些啊,莫要砸了自個的腳。”徐階轉回頭來,朝着蕭墨軒微微一笑,朝內閣外頭走去。

“閣老慢走。”蕭墨軒知道徐階要去內閣值房,也不再挽留,只是走到門邊相送。

徐階走了一半,轉回身來又看了蕭墨軒一眼,似乎想說上些什麼,可見蕭墨軒已是轉了進去,終於還是沒說出口。

他徐家已是有良田萬頃,卻也捨不得這到嘴的肥肉,只是沒想到,竟會要徐階自個來做說客。不過,若真要做這事兒,還真少不得他徐家地份。蕭墨軒坐回到文淵閣東房的椅子上,若有所思。

那邊徐階已是走到了內閣值房地門邊,卻是又一次回過頭來,朝着文淵閣的方向看了一眼,鼻子裡哼出兩股粗氣來這一老一少兩個,各懷着不同的心思,揣摩着對方心裡的想法,像是打啞謎一般,又不挑明瞭開來,卻不知一場偌大的誤會,竟是由此而生。

大明嘉靖四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未時中。

一份奏摺,從紫禁城裡的文淵閣發出,直接送到了內府司禮監。司禮監掌印太監陳洪,當即將奏摺轉呈乾清宮,交聖上御裁。

與此同時,一則小道消息則悄悄的在京城內外迅速傳了開來。

“聽說皇上和文華殿大學士蕭墨軒商議,要廢除制鈔局和鈔庫司。另設錢庫,要招百官和各地大戶入股。”

“那若是朝廷和皇上拿了金銀卻不吐回來,那豈不是不妙?”

“那可不一樣,那錢庫不歸着戶部衙門管,京裡的任一家衙門也牽連不着,聽說過蕭家設在江南地惠豐錢莊不?”

“那自然是聽說過,據說南京城裡地惠豐錢莊。一家便佔了京都財氣地一半。便就是連臨淮侯和另幾個侯爺家裡的金銀,也全存在那裡呢。存錢還給利息。這倒是新奇,聽說京城裡有幾家錢莊,也準備依着模樣描呢。”

“那不就得了,朝廷與其把錢銀放在太倉裡任那幫碩鼠去啃食,倒不如把金銀全存到錢莊裡頭。少了碩鼠地啃食不說,光每年多得的利息這一塊,就夠皇上再修一座大殿了。若要用時,再去錢莊取就是。”

“這……這倒也是個道理。”議論者紛紛點頭。“皇上果然英名,能想常人所不敢想。只說他蕭家吃得下太倉那許多錢銀。”

“蕭家自然是吃不小。那不正招百官和各地大戶入股麼。”

一時間,街頭巷尾,傳得議論紛紛,最動心的倒是從京城裡來往地富商們。

大明朝地商人,地位不甚高,有時候甚至還不如一個農夫,便就是連絲綢衣服也不給穿。

這些人手裡雖是有錢,又往往能攀附上權貴,可那畢竟只是攀附。官老爺一句話。也能從天上跌到地下。

可眼下這消息若是真的,那可是一個和朝廷搭上關係地大好機會。如果真能經營好。那麼子孫後代的衣食,就全有了保障。即使經營不好,也可以和朝廷,和大員們搭上關係,那也未必就是虧了。

只不過,有人爽,自然有人不爽。

“閣老,學生且是早就說了,那蕭墨軒就是衝着您來的。”趙貞吉恨不得把手邊細白的瓷杯給捏碎。

“徐壽,把燈挑亮些。”徐階的臉上,已是看不見笑意,對了徐壽喚了一聲,又把那份奏摺的拓本拿在說上看。

“兩位閣老,趙大人。”工部尚書徐杲,雖只是個木匠出身,可只論起心思來,竟是比趙貞吉還要細上幾分,“依下官看,這份摺子上,也沒說要架空了戶部衙門,這各部各司的財用,兩京一十三省的帳目,也仍在戶部手中。制鈔局那邊,自從嘉靖二十三年後,所發通寶也極少。真正撤去地,也不過僅僅是銀庫一塊。”

“可徐閣老想,這幾年來,那銀庫裡頭哪裡會有甚多的餘銀?”徐杲繼續說道:“下官管着工部,戶部地庫房也是由下官派人繕修,哪一年不要花費上萬兩白銀。丟去這一塊石頭,日後朝廷若是年頭好過,真有了餘銀,放到蕭墨軒所說的那個錢莊裡頭去,不但省了每年上萬兩的花消,還能再生出銀子來,這對戶部,也未必就是件壞事

“若是這般說,那祖宗的規矩還要不要了。”趙貞吉聽見徐杲竟像是想要維護蕭墨軒的模樣,但是怒從心起。

“徐閣老,今個他蕭墨軒扯去戶部銀庫一塊,明個也許便就想着法子再把其他東西拿去。”趙貞吉說道:“朝廷的銀子出入,竟要送到一夥商人手上去。眼下雖是說的好聽,可日後若真是要用銀子了,去取的時候卻又說缺着。耽誤了事兒,皇上問責起來,到時候也少不得戶部這一份。”

“嗯……孟靜的話,有些道理。”徐階慢慢地點了點頭,把手上地文書擱下,“可徐尚書的話,卻也不無道理。”

“閣老……”趙貞吉聽了徐階地話,反倒是更急起來,一把抓起徐階適才放下的奏摺拓本,翻了開來。

“閣老你且是看看,這上邊還寫着,若朝廷要借款,須得以來年賦稅以爲質押,得來的卻不是銀子,只是一疊印出來的票據。”趙貞吉提醒徐階,“朝廷不是沒有向大戶富商借過銀子,當年成祖爺北征的時候,也曾經向京城大戶借貸,約定加利相還。可是那拿到的,畢竟是白花花的銀子,眼下蕭墨軒卻要拿一把紙據,就換走朝廷來年的一大筆賦稅,也還得加上利息。雖說是設專庫存銀,一兩銀票便存上一兩銀子。”

“可是那銀票印出來,又有誰算得清楚,到底印了多少?”趙貞吉急切道:“他那銀庫,也未必就只設在京城一處,到後來這就是一筆糊塗帳,如此,國家賦稅蠶食,我大明危矣!”

“這……”徐階聽了趙貞吉的話,也不禁倒吸一口冷氣。

“到頭來,這窟窿誰來補?責任誰來擔?”趙貞吉重重的丟下一句話,“到時候,閣老您是元輔,又是戶部的主官,能逃得掉牽連嗎?”

時正七月,因爲議的是密事,所以徐府內書房裡的門窗卻是全都關着。一排排豆大的汗珠,從徐階的額頭上流了下來。

“叔大,你如何看?”徐階把目光投向了一直坐在身邊,卻未開口過的張居正。

“哦。”張居正坐在一邊,也不知道在想什麼,被徐階一叫,倒是先驚了一下。

“回閣老,依學生看。”一絲難以令人察覺的神光,從張居正的眼中一劃而過,“趙大人所擔心的這些事兒,倒是可以多法相補。”

“學生看見蕭墨軒的摺子上有一條。”張居正站起來說道:“錢莊的大掌櫃,可由戶部舉薦,交皇上和內閣定斷,拿的仍是朝廷的俸祿。至於印多少銀票,專庫裡存多少庫銀,也是由大掌櫃定。”

“如此說來,這錢莊的大掌櫃,也還是朝廷命官,那銀票更不是想印就印。”張居正先安定着徐階,“那官商合營,蕭墨軒在東南主持海貿的時候,便就做過,現在也不過輕車熟路,想來是不會出什麼大的差錯。”

“不過……”張居正像是顧忌什麼一般,先停了一下才接上了話:“日後戶部衙門雖是手裡還掌着各部的財權,但刀把子卻不是自個一家握着了。錢莊大掌櫃戶部只有舉薦,卻沒有任命之權,而這錢銀的出入也要由錢莊那裡再把上一關。”

“如此一來,只怕日後戶部的話,在京城各衙門裡也不會像眼下這般管用了。”張居正閃爍其詞的說道:“畢竟,那些衙門每年得多少銀子的花消,也不是由戶部一家定的,而是皇上,內閣一起論下的。”

張居正要和蕭家結親的消息,早就傳了開來,張家和蕭家的私交,向來也是甚篤。趙貞吉和徐杲,原本都以爲張居正多少會護着蕭墨軒一些。可眼下張居正的話裡,竟是直說出蕭墨軒想從戶部分權的意思。頓時都驚詫的擡起眼來,瞅了張居正一眼。

第27章 裕王的厚禮第64章 海瑞之怒第12章 止步第31章 波中仙子第4章 遠房表妹第48章 朝罷歸來第2章 錢法之治第27章 落葉欲歸第50章 法中懺第4章 潛在同黨第4章 老不與少爭第2章 真正的榮光第3章 南直隸之禍第21章 明槍暗劍第5章 除夕紅(下)第20章 欺君之罪第7章 野心第43章 鷹和虎的對峙第35章 良知忠魂第27章 無賴哲學第19章 爲大事者,無所不敢爲第25章 識人善用第35章 優等縣令第47章 國之利器第37章 險中求勝第41章 難題第68章 人以羣分第15章 昇平下的風暴第3章 蘄州來客第50章 遠征計劃第25章 心事第40章 升官第九 卷奉安大典第46章 火樹銀花第15章 如何纔是治本第13章 量小非君子第33章 不信第41章 向南第22章 另類的神機妙算一章 狗急跳牆第20章 好飯好菜第57章 請不要叫她媽港第38章 東方女船王?第7章 利器第16章 一團和氣第10章 舉有怪異第43章 爲何而戰第39章 兵臨城下第37章 俺答黃金史第6章 危局第27章 此乃天意第15章 如此立威?第12章 婊子立牌坊第14章 萬壽帝君第6章 東方的野心第16章 關外的動靜第13章 顧忌重重第33章 隱患第14章 順風戰第8章 蝃蝀在東第11章 孤男寡女第44章 血性與良將第42章 與子同仇第73章 陷阱第23章 地震西北第15章 昇平下的風暴第6章 把酒歡言第13章 國門萬里第12章 今夕舞第6章 上善若水第18章 海不揚波第24章 邊陲之患第24章 關門打狗第11章 天降祥瑞第55章 精神崩潰第69章 最佳配比第21章 都是普通人第8章 損招第19章 美人倚闌第38章 火起第39章 誘惑第51章 三日之期第7章 利器第21章 都是普通人第47章 興化之陷第29章 三比七第18章 海不揚波第22章 天指地使第10章 振武軍變第32章 豆子上火第48章 金殿鼓第6章 上善若水第8章 九品對九品第17章 又有喜事第11章 孤男寡女第43章 牛角尖第4章 香浴第3章 迷糊
第27章 裕王的厚禮第64章 海瑞之怒第12章 止步第31章 波中仙子第4章 遠房表妹第48章 朝罷歸來第2章 錢法之治第27章 落葉欲歸第50章 法中懺第4章 潛在同黨第4章 老不與少爭第2章 真正的榮光第3章 南直隸之禍第21章 明槍暗劍第5章 除夕紅(下)第20章 欺君之罪第7章 野心第43章 鷹和虎的對峙第35章 良知忠魂第27章 無賴哲學第19章 爲大事者,無所不敢爲第25章 識人善用第35章 優等縣令第47章 國之利器第37章 險中求勝第41章 難題第68章 人以羣分第15章 昇平下的風暴第3章 蘄州來客第50章 遠征計劃第25章 心事第40章 升官第九 卷奉安大典第46章 火樹銀花第15章 如何纔是治本第13章 量小非君子第33章 不信第41章 向南第22章 另類的神機妙算一章 狗急跳牆第20章 好飯好菜第57章 請不要叫她媽港第38章 東方女船王?第7章 利器第16章 一團和氣第10章 舉有怪異第43章 爲何而戰第39章 兵臨城下第37章 俺答黃金史第6章 危局第27章 此乃天意第15章 如此立威?第12章 婊子立牌坊第14章 萬壽帝君第6章 東方的野心第16章 關外的動靜第13章 顧忌重重第33章 隱患第14章 順風戰第8章 蝃蝀在東第11章 孤男寡女第44章 血性與良將第42章 與子同仇第73章 陷阱第23章 地震西北第15章 昇平下的風暴第6章 把酒歡言第13章 國門萬里第12章 今夕舞第6章 上善若水第18章 海不揚波第24章 邊陲之患第24章 關門打狗第11章 天降祥瑞第55章 精神崩潰第69章 最佳配比第21章 都是普通人第8章 損招第19章 美人倚闌第38章 火起第39章 誘惑第51章 三日之期第7章 利器第21章 都是普通人第47章 興化之陷第29章 三比七第18章 海不揚波第22章 天指地使第10章 振武軍變第32章 豆子上火第48章 金殿鼓第6章 上善若水第8章 九品對九品第17章 又有喜事第11章 孤男寡女第43章 牛角尖第4章 香浴第3章 迷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