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求和

義州城內人流熙攘,酒樓****生意火爆,一派生機勃勃的通都大邑景象。可是久居這裡的人知道,在幾個月前,這裡原本只是一個位於朝鮮西北部平安北道的小村。

此刻朝鮮國內大部份地方都淪陷在日寇的戰火中,但是因爲國主李昖暫居避難在此,朝鮮各大姓氏的貴族聞風而至,就有了義州城今日的一夜發達,繁華程度瞬間堪比王京漢城。

今天義州城又與平常不同,空前的熱鬧。城門大開,黃土墊道,淨水潑街,十里大路兩旁用黃綾帳幔密密攔起,朝鮮國主李昖頭戴王冠身穿正紅龍袍,帶着稀稀朗朗的文武衆官在路口虔心等候。

能讓一國國主如此等待的人必定不是凡俗人等,所有人已經知道這次來得不是別人,而是當今大明朝太子朱常洛。

明朝太子不惜以身犯險率領大軍踏上朝鮮國土,就衝這一點已經足夠讓日夜提心吊膽,時刻準備跳鴨綠江的李昖感激涕零,所以纔有了今天御駕親迎的大場面。在他的身後站着當今朝鮮領議政大臣柳成龍,黃乾乾的一張臉上不着喜怒,神情頗爲嚴肅。

當明朝第一批車馬出現在衆人視線中的時候,在場所有看熱鬧義州百姓爲之一震,對於他們來說,先有祖承訓後有李如鬆,明軍入朝已經不是稀罕事,眼前這是他們今年見到的第三撥明軍。可就是這第三撥,不知爲什麼居然給他們一種奇怪之極的震懾之感。這種奇怪的感覺一直持續到在層層護衛下,從車上走下來的明朝太子朱常洛時,現場頓時響起一陣此起彼伏的抽氣聲。

這位裹在黑色貂裘的俊美少年,嘴角帶着望之可親的微笑,沒有絲毫刻做作的驕矜之色,濃密的長睫下一雙眼璀璨生光,偶而一個掃動,與他對上眼神的人不知不覺中全都低下了頭,不敢與之對視。若非要找缺點,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這位少年太子臉難免太白了些。

李昖確實是一個失敗的帝王,從他繼位那一天開始,他最喜做的事就是喝美酒愛美人,最恨的事就是叛黨與打仗。在他一手領導下朝鮮一**備廢馳,有將不知兵,兵不知將之謂;朝政方面表現的就更加可圈可點,先是東人黨鬥敗了西人黨,然後南人黨掐死了北人黨,此去彼來東南西北亂轟轟的可以湊一桌麻將。

然而他也是個幸運的帝王,因爲他的身邊有一文一武。文臣就是他身邊的柳成龍,武將此刻還在全境八道唯一沒有淪陷的全羅道,他的名字叫李舜臣,儘管此刻他的名聲並不響亮,但是很快朝鮮大地很快就會記住這個名字。

見朱常洛下車來,李昖不等他過來已經搶先迎了上去,滿臉都是笑容:“殿下不遠千里而來,一路辛苦。”國主都已經這麼謙遜,在他身後的諸官不敢託大,紛紛彎腰行禮,一齊高喝:“歡迎殿下。”

朱常洛連忙快行幾步,對着李昖搶先行了一禮,聲音清朗真誠:“怎敢勞王駕親自來接,父皇若是知道必會責我不知禮數。”不得不說,朱常洛行動斯文謙如春風,讓有了面子的李昖心下極是喜歡,覺得臉上有光,在他身後一衆朝鮮衆臣有一個算一個,無一例外的都大出意外。

做爲大明藩屬國,他們當中每來往來明朝拜謁進貢的人不少,可是沒有一個人見過萬曆皇帝的真容,但這不妨礙他們通過各種渠道加深對這位天朝皇上的瞭解,萬沒想到這樣暴戾自大的皇帝居然有這樣一位謙遜守禮的太子。

與李昖見禮後,朱常洛又含笑和朝鮮諸官一一打了招呼,在見到柳成龍,朱常洛着意多看了幾眼。柳成龍打量了這位太子殿下幾眼,見他含爾不露,進退有據,即不盛氣凌人,也不狂妄驕矜,柳承龍有些動容。而朝鮮衆臣見他年紀雖然不大,應對從容間落落大方,沒有一絲生澀不安,朝鮮衆臣心中無不讚嘆:不愧天朝太子,天生的氣度不凡。

一時間從上至下,對這位少年太子都大生好感。

等進了城入了殿,分賓主坐下後,柳承龍也不客氣,直接一拱手道:“請問殿下,這次率大軍入朝可是爲了剿滅日寇所來?”

正在喝茶的李昖有些不悅,說真心話他從心裡很喜歡朱常洛,從見面的那一瞬間開始,他已經在盤算自已家那位長公主還沒有訂親的事,一見柳成龍這個老頭子張嘴就是戰事,不由得有些不高興。

朱常洛倒是很喜歡柳成龍這個直來直去的問話方式,放下手中茶碗,環視了一下週圍或明或暗射來的道道關心目光,微微一笑道:“朝鮮戰場上有李如鬆將軍足矣,我這次來朝鮮,並不是率兵平亂來的。”

這一句話剛出口,這座義州縣衙臨時改建的金殿頓時一片騷亂。就連李昖滿心的希望變成了失望,喜色變成了灰色。柳成龍不爲所動,兩眼一瞪頓時壓住了全場如沸議論,轉頭向朱常洛道:“敢問殿下來此何意,總不是來朝鮮觀光覽勝?”

這句話嘲諷的得極是風趣,一側的麻貴已經忍不住笑了起來,就連一向持重的孫承宗臉上都露出微笑。

朱常洛笑生兩頰,不緊不慢道:“請問柳大人,自日鬼入侵以來,據我所知朝鮮全境八道,已有七道淪入敵手,眼下除了這義州還有何風光可看?”

這一句話說的在場朝鮮君臣一齊臉紅,自取其辱的柳成龍爲之語塞,一張老臉瞬間刷了糨子般僵硬。

回過神來的李昖瞪了他一眼,連忙轉圓場:“殿下說的極是,李如鬆將軍是當世名將,率兵又全是天朝貔貅鐵軍,遲早必定見功。殿下即然來了就先在這裡住下,咱們多親近親近也是好的。”

儘管聽朱常洛的意思並沒有要出兵相助的意思難免有些失望,但是李昖打的主意確實不錯,明朝太子率大軍呆在義州,第一自已的安全無虞,第二可安混亂已極的民心,第三可以威攝日鬼的野心,所以不管朱常洛是抱着什麼目的來的都不重要,反正對自已有利無弊。

想到這裡,李昖剛剛的不快瞬間不翼而飛,長公主的事再次在心裡提上日程。

只看了一眼國主的臉色,已經猜到他在打的什麼主意的的柳成龍氣得要瘋,不去理會這個沒出息的國主,忍着氣上前,再次鍥而不捨的發問:“剛是小臣失言,敢問殿下來朝何事?”

這次朱常洛沒有調侃,回答的一語擲地有聲,內容足以將現場所有人全都震倒:“……這次我來朝鮮就是爲了借個道,因爲要去一個地方。”

肅川城帥府內,宋應昌已經走了好久。對着燭火臉沉如水的李如鬆看了一遍又一遍朱常洛給他來的親筆信。信中內容寫得很簡單幹淨,沒有半點圈圈繞繞,只有一個意思:“日鬼對明軍心存畏懼,此乃天賜良機,將軍可試取平壤。若事不諧,我將率軍取之。”

雖然不知道朱常洛突然率軍入朝的用意如何,可就是這一句話已經足夠讓自負已極的李如鬆一身血氣洶涌氾濫。放下信後李如鬆,將手在案上一拍,鐵青着虎吼一聲:“來人!升帳!”

第二天,李如鬆集結三軍全力以赴進攻平壤。

小西行長不敢馬虎以對,調集三萬兵馬全力防守,在城頭卻看到對方明軍大隊中豎起一面大白旗,上書“自投旗下者免死”七個明晃晃大軍,不知爲什麼,小西行長的眼皮忽然就跳個不停。

次日總攻開始,李如鬆命遊擊將軍吳惟忠攻北牡丹峰,副總兵祖承訓僞裝成朝鮮軍隊攻城西南,而他本人親率敢死隊攻東南,同時以火攻對抗。守城的小西行長佔着地利,退縮在練光亭的土窟中用火槍不斷射擊。對於明軍幾路分頭齊進的進攻,小西行長的注意力自然側重於李如鬆和吳惟忠這兩邊上。

不止是小西行長,就連也手下的日軍一向瞧不起的就是朝鮮軍隊,可沒有想到,就是這一路自西南處攻來的朝軍居然硬生生攻上了城頭,等祖承訓登城後扒去朝鮮軍衣露出明軍號衣後,小西行長大驚失色,這時才知上了李如鬆的狗當,急速派兵親自趕來救援的時候,已經爲時已晚。

城門已經洞開,李如鬆等率領的明朝大軍相繼進城。這一戰慘烈異常!據後來史書記載:當日激鬥勁弩齊發,火焰蔽空,明朝將士奮勇當先。戚家軍遊擊將軍吳惟忠,胸部中彈洞穿,猶奮呼督戰不已。李家軍李如柏的頭盔中彈,提督李如鬆的坐騎被炮擊斃,卻全都置之不顧,愈戰愈勇。

激戰到近中午,日軍開始紛紛逃竄,小西行長見敗勢已成,帶着殘部逃往漢城而去,明朝軍隊凱旋入城。此戰共消滅日軍一萬餘人,俘虜無數,逃散日軍不及總數的十分之一。這是是明朝大軍入朝後第一場大勝,從根本上扭轉了一直戰敗的頹喪格局,士氣由此開始空前高漲。

三天後,朱常洛與孫承宗、麻貴等大將領並三營軍兵,由義州浩浩蕩蕩開拔到了平壤城,這一路旌旗招展,軍容威壯,朝鮮國民欣喜異常互相奔走相告……明朝再派大軍,太子鸞駕親征的消息瞬間傳遍了朝鮮大小任何一個地方。

從平壤大敗退到漢城的小西行長大爲不安,派出無數內鬼四下打聽消息,一邊發檄通知其知九路統帥,各自抽出軍力,全力集結於漢城,以應來日明軍進攻。如此高調一向不是朱常洛的風格,但這次刻意營造聲勢是朱常洛意所爲。至於小西行長四處抽調兵力,集結於漢城的消息,朱常洛知道後只是瞭然一笑……他的目的達到了。

因爲他知道,斷掉日鬼後路的機會已經出現了,估計這個時候,自已託柳成龍捎出的那封信已經送到了玉浦海,對於這一點朱常洛倒沒有什麼擔心,自已早就安排好的一些事,也該在這幾天有個結果了。

大軍到了平壤城,理所當然的受到了李如鬆、宋應昌、李如柏等人舉營大肆歡迎。

朱常洛一一溫言撫慰,先送上從朝鮮李鬆那裡刮來的犒賞物品,然後親自去看望受傷的吳惟忠以及攻城時受傷的軍兵,又拜託宋一指悉心調藥救治,衆將無不感恩戴德。等這些事情做完,才應李如鬆力邀,入府休息。

和李昖一樣,對於太子的來意,李如鬆同樣的好奇。面對忐忑不安的李如鬆,朱常洛說了句壓不住的意味深長的話:“將軍不用想多了,咱們之前約定依舊有效。你只管全力剿寇就好,至於我的來意,過幾天自然就知道了。”

對於淺笑晏晏的朱常洛,李如鬆儘管吃下了定心丸,但壓在他身上濃重之極的壓力卻絲毫不見減少,心裡患得患失的說不出的難受,可是在朱常洛積威之下,也只得選擇靜其變。

這在這詭異莫測的時候,小西行長派人送來求和信,等打開信一看,李如瞬間怒了。

小西行長提出以大同江爲界,將平壤以西歸還朝鮮,而平壤以南則歸日方所有。

朱常洛看完信後卻笑了……強盜跑到別人的地盤,搶東西殺人佔地方,別人問他討還的時候,他只還出一小部份,還自我感覺得非常慷慨。對於這種人真的沒有別的話說,要說也只能是三個字:不要臉。

在所有人的注視中,朱常洛對那個日本信使只說了一句話:“回去告訴小西行長,馬上帶領他手上的日狗全部撤出朝鮮,滾回到你們日本去,我便不再和他計較!若再敢佔據朝鮮土地,哪怕是一縣、一村,我會讓你們知道後悔二個字是怎麼寫。”眼眸黑鑽一般璀璨閃爍,斜睨着那個面無人色的日本信使,聲音輕快卻帶着一往無前的戰意:“要不滾蛋,要不來戰!你們要求和,就以戰求和罷!”

第281章 酒樓第87章 決定第176章 三變第183章 失算第29章 勾心第106章 低眉第145章 火拚第261章 關鍵第234章 廁仔第257章 大事第117章 舊事第197章 指點第242章 成交第288章 雷霆第207章 闖宮第15章 國本第68章 詔獄第145章 火拚第85章 交底第201章 喜信第288章 雷霆第75章 分封第42章 人質第100章 進京第229章 真情第222章 準備第262章 踐諾第237章 宏第197章 指點第144章 伏子第11章 設局第147章 報應第299章 決裂第27章 心動第157章 痛悟第52章 引火第148章 解決第229章 真情第74章 變卦第3章 奇葩第299章 決裂第215章 論毒第278章 桀驁第96章 大志第222章 準備第259章 堅辭第186章 逼問第131章 設伏第73章 預立第91章 集會第7章 問罪第182章 黨患第217章 問罪第47章 蠻子第146章 絕望第121章 蠢貨第199章 傷心第301章 天意第259章 堅辭第250章 探病第22章 臘八第173章 廷議第281章 酒樓第281章 酒樓第27章 心動第77章 逆鱗第123章 佈局第11章 設局第9章 萬曆第131章 設伏第11章 設局第278章 桀驁第185章 瘟神第124章 突變第20章 紅丸第18章 奇文第139章 攻心第68章 詔獄第239章 朝見第101章 訊問第117章 舊事第248章 擔心第83章 攝心第228章 收買第181章 猜忌第264章 賭局第225章 降伏第225章 降伏第163章 陷阱第240章 試槍第266章 宿命第219章 春風第230章 意義第138章 宿命第128章 發兵第3章 奇葩第65章 三禮第142章 生變第223章 改變第287章 潰逃
第281章 酒樓第87章 決定第176章 三變第183章 失算第29章 勾心第106章 低眉第145章 火拚第261章 關鍵第234章 廁仔第257章 大事第117章 舊事第197章 指點第242章 成交第288章 雷霆第207章 闖宮第15章 國本第68章 詔獄第145章 火拚第85章 交底第201章 喜信第288章 雷霆第75章 分封第42章 人質第100章 進京第229章 真情第222章 準備第262章 踐諾第237章 宏第197章 指點第144章 伏子第11章 設局第147章 報應第299章 決裂第27章 心動第157章 痛悟第52章 引火第148章 解決第229章 真情第74章 變卦第3章 奇葩第299章 決裂第215章 論毒第278章 桀驁第96章 大志第222章 準備第259章 堅辭第186章 逼問第131章 設伏第73章 預立第91章 集會第7章 問罪第182章 黨患第217章 問罪第47章 蠻子第146章 絕望第121章 蠢貨第199章 傷心第301章 天意第259章 堅辭第250章 探病第22章 臘八第173章 廷議第281章 酒樓第281章 酒樓第27章 心動第77章 逆鱗第123章 佈局第11章 設局第9章 萬曆第131章 設伏第11章 設局第278章 桀驁第185章 瘟神第124章 突變第20章 紅丸第18章 奇文第139章 攻心第68章 詔獄第239章 朝見第101章 訊問第117章 舊事第248章 擔心第83章 攝心第228章 收買第181章 猜忌第264章 賭局第225章 降伏第225章 降伏第163章 陷阱第240章 試槍第266章 宿命第219章 春風第230章 意義第138章 宿命第128章 發兵第3章 奇葩第65章 三禮第142章 生變第223章 改變第287章 潰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