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託孤

“浮生如茶,破執如蓮,戒急用忍方能行穩致遠。”李太后嘆了口氣,臉上神氣溫柔:“你早把你父皇送你的這句話拋之腦後了吧?你這一生頗不順遂,與你這急燥的性子卻是有關。”

萬曆沉了臉半晌不語,心裡如同浸了鹽泡了醋一樣酸澀難當,良久方纔苦笑道:“父皇的話做兒子從不敢忘,但奈何朕從來就不是什麼有慧根的人,兒子一生只知道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卻無其惑。”說完垂下眼皮,聲音冷肅:“還是請母后給兒子解惑吧。”

對於萬曆的回答李太后正在意料之中,沒有絲毫惱怒,微笑道:“不要急,哀家今天既然開了口,自然會給你一個詳細之極的交待。”好象事情太過久遠,李太后微闔起雙眼,擡起了頭望向宮頂:“嗯,和你情投意和的那個低眉,她的蒙古名字叫鍾金哈屯,可是你知道麼?在她跟着她的父汗來朝的時候,她已經是當時蒙古最強悍的黃金家族俺答汗的王妃。”

好久沒有聽到低眉的真名,乍聽之下萬曆心中先是一陣恍惚,可隨後如同被一道驚雷擊中,整個人瞬間僵硬如雕……擡起頭來失聲道:“不可能,她沒有和我說,沒有人和我說!”

李太后視線一直停留在殿頂,看都不看他一眼:“和你說什麼?以鍾金哈屯的聰慧,她難道不知道說出來的後果是什麼?以你當時熱血情熱,就算知道她是蒙古俺答的王妃,你會放手麼?明蒙和平不易,孰輕孰重,她不是個不知輕重的人。”搖了搖頭,輕輕嗤笑:“知子莫如母,哀家生的兒子是什麼脾性,只有哀家自已心裡清楚。”

如同捱了一記重錘,猝不及防被打擊到崩潰的萬曆在這一刻就連神智都有些錯亂,一雙眼直勾勾的望着李太后,訥訥道:“俺答的王妃……那不是朝廷封的一品忠順夫人麼?她是不是後來又連嫁了三代黃金家族父子,現在甘肅寧夏歸化城的三娘子麼?”

李太后點了點頭,笑得殘忍又快意:“你生來就極聰明,記的說的一點都沒錯。”

萬曆不再說話,怔怔的望着自已的母親,眼底殘留的幾絲溫情正在快速的消失。

臉色黯然已極的李太后卻混不在意,母子之間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沒有什麼可以珍惜的不捨得。

“說完了你的心裡話,現在該哀家說說啦。”

“無論你怎麼怪哀家,你總是哀家的兒子,你們做下的事,還是需要哀家來收拾。”

收回一直停在李太后身上的目光轉視地下,萬曆臉上一片茫然空洞,心裡百般滋味翻騰徘徊。

“當年你和她媾和之後,鍾金哈屯發現有孕,她不敢回到她的父汗身邊,就跑到慈慶宮求哀家,求哀家讓她和你在一起,寧可不計名份,那怕就是當一個侍婢,只要讓她在宮中守着你和孩子,她也心甘情願。”

李太后整個人已經完全陷在回憶中:“……她真的是個聰明的女子,又哭又求,差點讓哀家心軟到差點答應下來。可是哀家不能,蒙古邊境作亂幾十年,好容易人心思定,又怎麼能因爲一個女子再起戰火,大明朝當時已經是一個快要爛掉底的篩子,經不起半點風吹草動。”

“哀家拒絕了她,同時命人將她控制起來,不讓外頭走露半點風聲。”萬曆瞭然的點了點頭,微不可聞的聲音道:“這也是她無聲無息從朕身邊突然消失的原因了。”

李太后依舊不理他,自顧自說道:“也許是哀家沒有殺她給她帶了希望,她越發不肯死心,每日跑到慈慶宮跪着哭求,一直到她生產……”說到這裡,生產兩個字終於使萬曆僵硬的表情動容,眼底放出亮光,一瞬不瞬的望着李太后。

“……她生下了一個男孩,是一個很漂亮的男孩子,長得和你很象。在她生出的那一天,哀家就命竹息抱走了。”萬曆的眼神在這一刻亮得驚人,本來粗重的呼吸已經沒有聲息……他有一種預感,李太后下邊的話將會解開一直盤恆在他心頭的謎團。

李太后暗啞的聲音依舊繼續:“說完了她,就不得不說下你討厭了一輩子的恭妃了,不知道是不是佛祖冥冥中安排的,你的一次酒後失措居然讓她有了身孕,可是她是儲秀宮的人,依鄭妃的性子她必定是活不下來的,是哀家靈機一動,就將她留下來了。”忽然笑了一笑:“鄭妃受寵是鍾金哈屯消失之後的事,哀家沒有說錯吧?你喜歡她,也不過是因爲她象她而已……可笑鄭妃恃寵驕橫,卻不知她早就是天下最可憐的一個傀儡。”

萬曆的臉一會漲紅一會鐵青,手已經狠狠的捏起,眉眼又有豎起的跡象。

“在鍾金哈屯生下孩子的第三天,恭妃也生下了一個兒子,哀家知道,機會來了。”

萬曆艱難的嚥下一口唾沫,因爲激動太過,額頭上鼓起的粗大青筋不停的伸縮,將一張皮包骨頭的臉,襯托得越發猙獰可怖。

“哀家知道你對他一往情深,不是說斷就能斷的了,而那個時候,你的表現遠沒有現在這樣強烈,如果……”看了一眼咬牙切齒的萬曆,李太后自嘲的笑了一笑:“如果?那有什麼如果,現在說什麼也都晚了。”

“鍾金哈屯生下兒子後,哀家也終於有了斷掉她心思的武器,因爲哀家也是一個母親。”

“她沒有想到我用孩子的性命來要脅她,哀家讓她離開你,去草原上做俺答汗的王妃,以此交換的條件就是會留下她的孩子一條性命,想當然結果是她答應了……時到今日,當年的小女子已經是草原上的傳奇,一個名震邊綞的三娘子。”說到這裡,李太后忽然縱聲大笑:“一嫁不夠,還有二嫁三嫁,不知道這樣三嫁之婦,你是不是還會喜歡呢?”

“母后果然不是常人,心狠手辣,無人能比。”看了一眼暢快大笑中的李太后,鐵青着臉的萬曆痛苦的閉上了眼,聲音嘶啞:“不過還是謝謝您,您到底沒有殺了她。”

“心狠?”對於萬曆這個評語,李太后瞬間失笑,隨後幽幽嘆了口氣:“哀家若心狠,就沒有今天這些事情了。”

“皇室血脈不容沾污!哀家雖然答應了不殺她的兒子,但是又怎麼會留他在宮中恩養!就憑你待她的情份,若是知道他是你的兒子,會做出什麼瘋狂的事哀家都不敢想象。”

萬曆已經徹底垂下了頭,不是他不想說什麼,而是什麼也說不出來。

“其實你不該責怪竹息,而是應該感謝她,若不是她,此時你已經犯了大錯了。”

看着慘白一張臉的兒子驚訝的擡起頭來,李太后一邊喘息一邊笑着說:“將鍾金哈屯送出宮後,哀家就命竹息將她的兒子送出宮外,找個無子的富家翁,讓他好好過一輩子也就是了。”

完全平靜下來的萬曆聽得出神,悵然接上話道:“若真是這樣,倒是個不錯的決定。”

意外的看了他一眼,李太后苦笑道:“是啊,你也覺得這個決定不錯吧。世人都羨天家富貴,卻有誰知這裡頭苦楚難熬與步步驚心?”無比苦澀的苦笑一聲:“可惜,天不從人願,就在這竹息將要送出的宮當晚,她驚惶欲死的跑來告訴哀家……少了一個孩子。”

“啊?!”事情着實太過離奇,一直在靜靜聽着的萬曆忽然瞪大了眼,失聲大叫道:“怎麼會少了一個孩子?少的是那一個孩子?”

又驚又怒的聲音在空曠的殿內不停的迴盪,以至於到處都是……少了那一個……少了那一個……不停的迴響,好象有千人萬人在不停的發問,在這森寒的深夜裡,幾近驚心動魄。

面對萬曆一迭連聲的急切追問,李太后絲毫不爲所動,語氣一貫的不緊不慢:“事後哀家拷問過竹息,她堅持說丟掉的是鍾金哈屯的孩子,竹息爲人你我都清楚,她說話辦事從無虛妄,所以哀家信了她。”

“丟掉了鍾金哈屯的孩子雖非哀家所願,但是不得不說,哀家心裡還是很高興。”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的過去,直到你親政之後,殺了好多所有當初幫助過你的臣子;你開始冷落皇后,盛寵鄭妃,哀家心裡明鏡也似卻只能裝聾做啞,就當是哀家欠你的。”

“一直到你在一直厭棄的孩子身上認出了那塊玉,那個孩子的身世才浮出水面,哀家知道後大爲驚詫,一直以爲那夜丟掉的鐘金哈屯的孩子怎麼可能在恭妃膝下長大?本以爲竹息搞得鬼,可是問起她的時候,竹息發誓沒有這樣做,竹息她不會騙我,可是我卻解釋不來,那塊本來屬於鍾金哈屯孩子的玉,怎麼就會到了恭妃的身邊呢?”

萬曆似乎聽傻了,愣着神擡起頭,呆呆問:“嗯,母后,你說這是怎麼回事?”

李太后沒有答理他,自顧自說道:“這幾年我看着你將皇長子由地上捧到到天上,將他捧在手心,百般溺愛,我不喜歡鄭妃和皇三子,你這樣做正中我的下懷,那時我覺得這是佛祖的旨意,一直到前幾天,你還記得你要處斬海西女真質子葉赫麼?”

萬曆不安的擡起了頭,眼神已經變得直愣:“……什麼意思?”

李太后笑容發冷:“處斬前一天,竹息哭着來告訴我,那個質子葉赫,是你丟失的另外一個兒子。”

事情離奇幾近荒誕,完全不敢置信的萬曆心頭怦怦亂跳,喉頭一陣壓不住甜腥上涌,勉力道:“母后,現在的太子朱常洛到底是誰的孩子?”

李太后垂下了眼,低聲嘆了口氣:“當初竹息來說的時候,哀家與你此刻一樣的驚詫憤怒,我問過竹息,她也說不清楚原因。在處斬葉赫質子前一晚,在她的居室發現了一個貼子,上邊將當年這些事寫得清清楚楚,而當年這事宮內並無一人知曉,哀家事後推想,此人必是當年盜子之人。”

“事情緊急,也容不得哀家再去推敲這些旁枝末節,只得命劉守有帶人將他放走。至於身世清白,日後還有得機會。”一口氣說話這些後,李太后忍不住紅了眼圈,軟語道:“不管你有多埋怨哀家,但哀家一片愛你之心,與天下母親並無二致。”

擡起頭怔怔看着一夜瞬間憔悴蒼老了幾十年的李太后,萬曆一陣心灰意冷,喉頭一陣鑽心似的發癢,背過身一陣猛烈的咳嗽過後,手心中便多了些溫熱粘稠的液體。萬曆看也不看,用帕子揩了轉過身,看到李太后一臉擔心的神色,不由得心中一軟,不再說話,上前來跪在地上叩了個頭,擡起煞白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兒子不孝,一把年紀了還要累您爲我謀劃操心,這個頭就當是賠罪罷……以後不會再讓母后操心便是。”

看着轉身出殿的萬曆的背影,李太后忽然一陣天旋地轉,上前追出一步,腳下一軟一個踉嗆整個人軟軟的倒在地上。

乾清宮內一片忙亂,太醫院所有御醫盡皆在此,圍着牀前圍了一大圈,一個個臉色一水的如喪考妣。黃錦裡裡外外兩條腿都跑得發軟,在看到衆太醫的臉色後,生平第一次心跳的發虛,時任太醫院院首吳進真悄悄將黃錦拉到一旁:“公公,下官這一針紮下去,陛下必醒,可是有句大不敬的話不得不說,看陛下這個樣子……只怕……”

只怕什麼,他沒有斷續說下去,黃錦卻十分明白他在只怕什麼,一時間頭昏眼脹,三魂七魄俱不附體,自從慈寧宮回來,萬曆先是一直嘔血不止,到現在完全昏迷到人事不知,不用吳院首說,黃錦也知道了七八分了,咬着牙道:“下針罷!”

針下人醒,醒過來後的萬曆臉上沒有半點血色,嘔血已經停了,有宮婢上來給他換了衣裳,又進了一碗蔘湯後,精神似乎好了很多,擡手喚過黃錦:“即刻宣詔內閣申、王、於、李、葉五人進宮見朕,朕有事要說。”

這明明就是交待後事的意思了,黃錦眼睛酸得要死,哽咽道:“陛下……”

萬曆已經疲倦的閉上了眼,鼻間呼吸若有若無,可是緊抿的嘴角已經足夠說明問題。

第193章 心願第211章 明白第237章 宏第265章 挑撥第171章 黑鍋第128章 發兵第176章 三變第265章 挑撥第97章 問心第168章 密詔第305章 舊事第297章 何去第127章 瘋狂第37章 鏖戰第173章 廷議第223章 改變第117章 舊事第303章 瘋子第173章 廷議第261章 關鍵第264章 賭局第212章 賜死第145章 火拚第51章 請辭第106章 低眉第18章 奇文第50章 剖心第113章 亂象第48章 援手第22章 臘八第272章 喜訊第41章 潰敗第155章 論忍第207章 闖宮第5章 傳信第193章 心願第102章 結怨第201章 喜信第270章 鬩牆第201章 喜信第215章 論毒第281章 酒樓第1章 初始第126章 難爲第189章 異物第118章 離別第108章 心碎第225章 降伏第284章 救星第120章 高調第38章 籌備第245章 謁宮第176章 三變第149章 了局第21章 危機第289章 躊躇第288章 雷霆第119章 屠戮第246章 反目第229章 真情第66章 四季第111章 兄弟第110章 再會第43章 絕境第22章 臘八第280章 表白第137章 挑戰第151章 詛咒第77章 逆鱗第234章 廁仔第263章 攤牌第205章 同毀第119章 屠戮第161章 凶兆第48章 援手第299章 決裂第94章 重逢第55章 阿蠻第239章 朝見第11章 設局第25章 盟約第277章 歸來第34章 闖營第147章 報應第307章 真相第68章 詔獄第161章 凶兆第285章 對壘第289章 躊躇第134章 亂心第267章 雄心第233章 人才第112章 真相第4章 立威第123章 佈局第39章 神器第246章 反目第106章 低眉第257章 大事
第193章 心願第211章 明白第237章 宏第265章 挑撥第171章 黑鍋第128章 發兵第176章 三變第265章 挑撥第97章 問心第168章 密詔第305章 舊事第297章 何去第127章 瘋狂第37章 鏖戰第173章 廷議第223章 改變第117章 舊事第303章 瘋子第173章 廷議第261章 關鍵第264章 賭局第212章 賜死第145章 火拚第51章 請辭第106章 低眉第18章 奇文第50章 剖心第113章 亂象第48章 援手第22章 臘八第272章 喜訊第41章 潰敗第155章 論忍第207章 闖宮第5章 傳信第193章 心願第102章 結怨第201章 喜信第270章 鬩牆第201章 喜信第215章 論毒第281章 酒樓第1章 初始第126章 難爲第189章 異物第118章 離別第108章 心碎第225章 降伏第284章 救星第120章 高調第38章 籌備第245章 謁宮第176章 三變第149章 了局第21章 危機第289章 躊躇第288章 雷霆第119章 屠戮第246章 反目第229章 真情第66章 四季第111章 兄弟第110章 再會第43章 絕境第22章 臘八第280章 表白第137章 挑戰第151章 詛咒第77章 逆鱗第234章 廁仔第263章 攤牌第205章 同毀第119章 屠戮第161章 凶兆第48章 援手第299章 決裂第94章 重逢第55章 阿蠻第239章 朝見第11章 設局第25章 盟約第277章 歸來第34章 闖營第147章 報應第307章 真相第68章 詔獄第161章 凶兆第285章 對壘第289章 躊躇第134章 亂心第267章 雄心第233章 人才第112章 真相第4章 立威第123章 佈局第39章 神器第246章 反目第106章 低眉第257章 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