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鬩牆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損兵折將敗我軍威滅我士氣,你還有臉回來!”鴨綠江明軍駐紮中軍大帳內傳來一聲憤怒咆哮,怒氣沖天的李如鬆據案向下俯視,與平時鎮定自若相比,此刻的他眼底已被怒火燒紅,全然一派野獸吃人一樣的兇狠,而本來該上座的遼東經略宋應昌卻在一旁側座上穩穩的坐着,靜靜的打量眼前情形,卻沒有說話。

帳下跪着的正是從朝鮮潰逃而回的祖承訓,這位踏上朝鮮國土,當着朝鮮國主和朝鮮領議政大臣柳成龍的面喊出“當年我曾以三千騎兵攻破十萬蒙古軍,小小倭兵,有何可怕!”這樣壯烈口號的遼東副總兵,最終他的輕敵被血的教訓逼着他將這句豪言壯語吞了回去,只是教訓着實慘烈無比。他雖然是活着回來,可是付出的代價極爲慘痛,帶去三千精英連死帶傷幾近二千餘人,副將史儒力戰而死。

跪在地上的祖承訓一聲也不敢吭,正應了敗軍之將不敢言勇這句話,回想入朝之後發生種種,尤如浮生一夢。他長年帶兵和蒙古諸部在邊界征戰,熟悉各種戰事戰法。儘管入朝後,朝鮮時任領議政大臣柳成龍見明軍數量稀少,便隱晦的和他說日本軍兵不但人多還頗爲兇悍,需要小心對待。別看祖承訓嘴上狂妄不羈,他既不是白癡更不是傻子,還不至於狂到認爲自已真的可以拿三千勝敵十五萬。

走時特地面授機宜讓祖承訓明白,李如鬆派他前來先行一步的目的就是爲了先震懾,試探對方的虛實和反應,爲之後大部隊渡江入朝開個好頭。針對這個情況他的算盤打得比較精,覺得自已前衝一下,若是能拿下幾個城池,這先鋒第一功自然是光采無比。同樣若是見風不好,也可即時調頭,立足防守絕對沒有問題。更何況在他的心裡,一直認定倭寇就是一羣窮瘋了的傻缺,他們在大明搶了幾十年,如今搶不到了就盯上了朝鮮,強盜的目的就是爲了搶點財物,這樣的軍兵貪生怕死,毫無戰鬥力可言。

事實上好象真的和他想的一樣,祖承訓這一路猛攻,受到的反抗幾乎沒有,一如勢如破竹般的高歌猛進,一直打到平壤城門前,祖承訓自信心已經空前暴漲,只要拿下平壤,這援朝第一功穩拿定了!沒有絲毫的猶豫,一馬當先帶兵直衝入城。

沒有一聲吶喊,沒有一聲狂呼,進城之後迎接明軍的只有噴火的槍口和雪亮的刀光。直到這個時候,祖承訓才明白已經掉進了敵方設置簡單的陷阱,先前步步順利就是對方等待的這個機會,這樣的謀略和耐心讓他一顆心冰涼而絕望,這才省悟到自己從一開始就在犯錯,這一路步步順昨竟是一步步走向敗亡。

“末將輕敵冒進,纔有今日大敗。不但葬送了二千多兄弟的性命,也丟了大明朝李家軍的臉。祖承訓沒臉再見老伯爺和將軍,任憑將軍以軍法處置,祖承訓心甘拜領,不怨不悔。”

回過神來的祖承訓臉如死灰,伏在地上一動也不敢動,靜等李如鬆發落。李如鬆恨鐵不成鋼的瞪着他,這援朝第一戰本以爲派出祖承訓可以來個當頭彩,卻沒有想居然挫了士氣成了笑柄!若不是看在祖承訓是跟着父親多年的老人,李如鬆真的有種衝動,很想把他拖出去砍了他的腦瓜用他的鮮血祭旗。

倒是坐在一旁的宋應昌擡起頭看了祖承訓一眼,見他不推不諉,直承其罪倒是有些意外。等他側眼看到李如鬆一張臉漲得通紅,正是騎虎難下的時候。宋應昌在心裡冷笑一聲:自從領兵入朝以來,這位二世祖驕橫跋扈,果然如同傳說中一樣目無餘子,妄自尊大,從沒有將自已這個遼東經略放在眼中,難怪他力壓石星,而保舉自已來做這個遼東經略,也許早就存了心將自已當個傀儡。

一念及此,宋應昌頓覺一股無名火燒,臉上雖然不動聲色,可是眼神冷酷中微帶些譏誚。

“宋大人,依你看祖承訓該如何處置?”

聽到這一聲,宋應昌怒火瞬間破胸而出!這那裡是問自已的意見,這完全是打算讓自已背黑鍋!儘管心裡已經氣炸,但宋應昌不是個莽撞人,他知道就憑自已是無法奈何李如鬆,雞蛋碰石頭的結果就是自已決計沒有好下場。

沉思了片刻,宋應昌開口道:“若以軍法論,祖承訓當斬!”

就算早有思想準備,梗着脖子的祖承訓還是渾身一震,瞬間臉如死灰。當然和他一起變臉的不止他一個人,還有李如鬆,先是瞬間黑了臉,然後從鼻中冷哼一聲,見宋應昌不爲所動,臉色越發變得難看。這一切都沒能逃得過宋應昌的眼底,眼看火候已到,再搞就是過猶不及的時候,宋應昌開口接着道:“但念在此時戰事末開,喪了士氣已是大忌,若再斬首大將,於戰不吉,於勢不利。依本座之意,可先將祖承訓收入大牢,至於他這次損兵折將失利之罪,就等聖上的旨意罷。”

本來李如鬆的臉色已經和緩很多,可在聽到聖上二字,頓時有些古怪,斜眼冷笑道:“大人動作好快。”

說話聽音,鑼鼓聽聲,從他這一句話中足以聽出好多內容的宋應昌再也忍不住,冷笑一聲:“本座是遼東經略,逢事上達天聽,乃是理所應當份內之事,莫不成將軍以爲本座是在胡做非爲不成?”

軍政不合,兩大巨頭的衝突導致這大帳之內氣氛頓時變冷,眼看就要鬧僵的時候,忽然帳外闖進來一個人,笑嘻嘻道:“大哥,朝鮮國主命人送來幾壇燒酒,我聞着味道不錯,有功夫咱們兄弟倆喝一杯?”

一聽這個聲就知道正是當今左軍指揮官爲副總兵李如柏。李如鬆和宋應昌一齊皺起了眉頭,卻又都有一些釋然後的輕鬆,

李如鬆喝道:“身爲左軍統領,大戰就在眉睫,還敢談什麼喝酒,先出去領三十殺威棒吧。”

一邊和宋應昌打過招乎,李如柏笑道:“大哥莫要嚇我,不說眼下咱們還不到出兵的時候,要打起來,別人不知你還不知道麼?想當初咱們兄弟跟着爹出征的時候,你看到過我那次有貪生怕死過麼?”他這個人一向嘻皮笑臉,極難正色說句實話,見慣了他嘻皮笑臉的混不吝模樣,這一正言厲色,讓在一旁宋應昌很是刮目相看,忽然見他一雙好眼黑白分明,那有半點平時無賴憊懶,不知爲什麼,宋應昌心裡忽然就是一動!

一時被兄弟說得語塞的李如鬆倒沒有什麼話好說,片刻後哼了一聲,正要再說,宋應昌懂得見好就收的道理,淡淡站起身來:“事情暫時就這麼定了罷,先將祖承訓收入大牢,等渡江入朝之後,讓他戴罪立功就是。”

李如柏大喜,眼底臉上全是歡喜之色,幾步上前對着僵在地上祖承訓就是一腳,笑罵道:“咱們李家怎麼就出了你這麼個丟人現眼的傢伙,還不向宋大人謝恩。”一身大汗的祖承訓如蒙大赦,感激的看了一眼李如柏,聽話的謝過李如鬆,又謝宋應昌時,不料宋應昌擺手不受,只淡淡說了一句:“祖將軍還是先謝過你家二爺吧。”

李如柏眼神變化,但臉上依舊那種衆人熟悉的混不吝樣子,可是背轉身後,眼底有光一閃即逝。

帳外進來人將垂頭喪氣的祖承訓帶走後,宋應昌冷冷起身,淡淡道:“事情已了,本座回帳休息,二位將軍慢慢喝酒罷。”一個酒字餘韻悠長,到最後居然還拐了個彎。李如柏笑嘻嘻毫無所覺,李如鬆卻是尷尬到不行。

看宋應昌離去的背影,李如鬆繃着的臉這才放了下來,看着兀自顫動起伏的帳門,忽然冷笑道:“原以爲是個鋸口剁嘴的悶葫蘆,卻原來是個藏着爪牙的老虎,倒是我小看他了。”李如柏沒有說話,似乎有些心神不定,剛纔他分明看到宋應昌撩開帳門走的那一刻,衝着自已露出了一絲奇怪之極的笑……

及時回過神來李如柏笑了一笑,一雙黑白分明的好眼眨了幾下,語氣誠懇道:“這個宋應昌倒是個明白事理知情識趣的人,大哥日後在有人場合時多給他幾份面子就是了,咱們大明一向以文御武,這些文官有些傲嬌酸氣也是正常,我看他爲人倒還不錯。”

對於兄弟的勸告,李如鬆沒等聽完已經拉下了臉,輕斥道:“你懂得什麼!父親與我生平最恨這些窮儒腐丁,全都是些追逐利之輩!至於這個宋應昌,應該知道他能當上遼東經略那是我擡舉他,若是識相,這場天大的戰功就分他一些,若是不識趣,當年寧夏總督魏學曾就是前車之鑑。”說完又皺眉瞪眼向李如柏道:“你以後和這些人走得遠一些!”

無緣吃了一頓排揎的李如柏低下了頭,嘴裡諾諾連聲,低頭着意示伏軟。看着投在地上的影子,李如柏的嘴角忽然漾出一個無聲冷笑……如鬆如柏如楨如樟如梅,從小到大的五兄弟在父親的眼裡,好象只有李如鬆一個人是他的親兒子,父親唯獨相信和器重的永遠只有他一人。自已從十四歲上戰場以來,衝鋒陷陣,每戰在前,浴血重生,卻從來得不到來自父親和兄長的一分應得的重視。在這個自以爲是的大哥的眼中,自已好象永長不大的弟弟,只要有他在,自已似乎只能扮演一個乖乖聽話的角色。

或許李家兒子太多,實在是太擁擠了些……當冷笑變得無比燦爛時,李如柏已經擡起了臉。

看來這場朝鮮戰事來得正是及時,李如柏的眼已經變得閃閃發光,聽說日軍那個小西行長很厲害,只是不知自已這位天之嬌子一樣的大哥比起來,那個更厲害一些?擡起的臉上笑容已經變得真誠自然,口氣也是恭恭敬敬,只不過聲音卻帶上幾分洞悉世情的苦澀:“從打小起,我就知道我不成器,只有跟着大哥纔會有出息,大哥說怎麼樣,我就怎麼樣就對啦。”

見李如柏伏軟,李如鬆滿意的出了一口氣,聲音放緩:“你知道就好,要不是這次左軍副總兵如何能輪到你的頭上。”

心裡一陣發緊,隱在袖子裡手背上青筋突突亂跳,臉上卻越發笑得見牙不見眼:“大哥的提攜我心裡有數,兄弟豁上這條命,也要幫助大哥馬踏朝鮮驅除倭寇,到時咱爹這個一品寧遠伯,少不得由你來襲了。”

指着李如柏哈哈大笑,李如鬆響亮的笑聲中有着說不盡的志得意滿,“你啊,果然是井底的哈蟆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說到這裡霍然站起,一掌拍到案上,“朝鮮一戰關係重大,無論如何也要拿下來!只要成功,咱們李家得到的豈是一個小小寧遠柏的爵位可以比擬!”

說完這一句,李如柏驀然發現兄長的眼神中盡是渴望之極的光,沉浸在對未來悵想中的李如鬆卻沒有發現,他的兄弟李如柏正在側面靜靜看着他,眼底全然一片若有所思,眼睛忍不住潮溼閃亮,卻用極誠懇的語氣說道:“如柏恭祝大哥心想事成,馬到成功!”

李如鬆手一揮:“傳令下去,七天後,我要親自帶兵跨江入朝!”

李如柏二話不說,應了聲是,麻利轉身出去。

出帳後沉着臉快步疾走,走出好一段路後霍然止住腳步,驀然回頭遙望中軍大帳,眼神如電般遽然生光。

第30章 三諾第61章 舞弊第235章 擄職第133章 全殲第280章 表白第161章 凶兆第180章 妖書第169章 名人第124章 突變第114章 烏雅第65章 三禮第265章 挑撥第163章 陷阱第155章 論忍第211章 明白第103章 報應第154章 賜宮第273章 凶信第262章 踐諾第151章 詛咒第219章 春風第62章 算計第299章 決裂第225章 降伏第58章 歸京第303章 瘋子第265章 挑撥第65章 三禮第88章 霸道第9章 萬曆第72章 奴才第31章 締盟第172章 廷議第260章 授權第69章 待援第40章 決戰第27章 心動第143章 夜襲第24章 北行第144章 伏子第303章 瘋子第116章 見血第88章 霸道第136章 弱點第167章 決心第80章 饅頭第81章 仁義第102章 結怨第231章 爭輔第218章 同隱第251章 狼心第184章 敲打第55章 阿蠻第110章 再會第174章 突變第53章 太平第236章 許諾第167章 決心第129章 動作第119章 屠戮第101章 訊問第55章 阿蠻第8章 心機第82章 殤心第255章 籌備第44章 歸去第2章 穿越第23章 葉赫第162章 宮變第95章 土豪第46章 綢繆第213章 戮目第95章 土豪第209章 驚心第152章 榮歸第119章 屠戮第112章 真相第65章 三禮第33章 兄弟第240章 試槍第203章 鈞命第295章 海戰第234章 廁仔第128章 發兵第159章 機鋒第141章 捎信第277章 歸來第232章 作死第44章 歸去第237章 宏第287章 潰逃第231章 爭輔第298章 變天第60章 龍門第17章 煽情第59章 進宮第236章 許諾第191章 緊急第233章 人才第173章 廷議
第30章 三諾第61章 舞弊第235章 擄職第133章 全殲第280章 表白第161章 凶兆第180章 妖書第169章 名人第124章 突變第114章 烏雅第65章 三禮第265章 挑撥第163章 陷阱第155章 論忍第211章 明白第103章 報應第154章 賜宮第273章 凶信第262章 踐諾第151章 詛咒第219章 春風第62章 算計第299章 決裂第225章 降伏第58章 歸京第303章 瘋子第265章 挑撥第65章 三禮第88章 霸道第9章 萬曆第72章 奴才第31章 締盟第172章 廷議第260章 授權第69章 待援第40章 決戰第27章 心動第143章 夜襲第24章 北行第144章 伏子第303章 瘋子第116章 見血第88章 霸道第136章 弱點第167章 決心第80章 饅頭第81章 仁義第102章 結怨第231章 爭輔第218章 同隱第251章 狼心第184章 敲打第55章 阿蠻第110章 再會第174章 突變第53章 太平第236章 許諾第167章 決心第129章 動作第119章 屠戮第101章 訊問第55章 阿蠻第8章 心機第82章 殤心第255章 籌備第44章 歸去第2章 穿越第23章 葉赫第162章 宮變第95章 土豪第46章 綢繆第213章 戮目第95章 土豪第209章 驚心第152章 榮歸第119章 屠戮第112章 真相第65章 三禮第33章 兄弟第240章 試槍第203章 鈞命第295章 海戰第234章 廁仔第128章 發兵第159章 機鋒第141章 捎信第277章 歸來第232章 作死第44章 歸去第237章 宏第287章 潰逃第231章 爭輔第298章 變天第60章 龍門第17章 煽情第59章 進宮第236章 許諾第191章 緊急第233章 人才第173章 廷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