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反目

“皇帝,這個時辰你怎麼來了?”

皇帝親臨慈寧宮,突兀詭異的讓春禧閣中無論中上至太后下到宮婢無不大出意料,宮女們回過神來連忙跪下請安,只有阿蠻瞪着圓圓的眼,好奇的盯着萬曆瞅,見萬曆一臉嚴肅的瞪着他,阿蠻沒有半分不懼,咧嘴一笑陽光燦爛:“皇上好。”

瞪着這個粉糰子一樣阿蠻,見他皮膚雪白,眉墨脣紅,兩眼如同點漆,眼神靈動如飛,不知爲什麼,看着阿蠻這一張臉,不知爲什麼心裡忽然生出一種莫名的熟悉感,總覺得這張臉好象在那見過的……臉上不悅的神情放緩,遂然開口:“你就是阿蠻?”

阿蠻笑嘻嘻站起來,有模有樣的行了一禮,仰起的臉如同明珠生輝般璀璨奪目,糯聲道:“皇帝你都不記我了?你躺在寶華殿的時候,我跟着宋師兄可沒少出力呢。”

一直恬淡穩坐的太后掃了萬曆一眼,輕聲呵斥道:“阿蠻,不得對皇上無禮。”

阿蠻吐了下舌頭,拖聲拉氣的應了聲是,眼神依舊放肆大膽,瞪着萬曆看個不停,沒有半分懼意。

被一個一臉大人樣的孩子極其委婉的提醒自已爲他出過力的事,就算是滿腹心事的萬曆也忍不住一樂,“你有功勞朕不會忘,且先出去,朕有話要和太后講。”

從他進門起,阿蠻等得就是這句話。一個高躍下椅子,一聲歡呼就奔了出去,老遠猶能聽到他歡呼的聲音。

看着他遠去的背影,萬曆笑得莫名玩味,冷肅的神情放緩,回過去對李太后道:“母后有這個孩子在身邊,倒是能解得不少的寂寞。”

提起阿蠻,李太后全是滿溢的寵溺:“不知是不是前世的緣法,這個孩子哀家一見就是很是投緣,有他陪在身邊,這宮裡生活倒是有趣了不少。”

看着太后臉上發自於心的笑,萬曆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轉身坐在太后下首,旁邊有竹息送上茶來。

從頭到底李太后沒有說話,一直等萬曆第三次放下茶碗後,方纔開口道:“你的身體還沒有將養好,哀家已讓竹息知會過黃錦,不必早晚前來定省。有這個功夫,在乾清宮養着身子豈不是好?”

手放在黃龍戲水的粉彩茶杯上,帶着心事的眼神流連不定,萬曆似有意似無意的道:“自古帝王都是以孝治天下,兒子不敢比擬歷代先皇,也只能盡點這樣的孝心了。”

聽出來萬曆聲音中的那絲調侃,李太后輕微一嘆:“皇帝和哀家是越來越生份了。”

萬曆眼皮連擡也不擡,呵呵低笑:“太后這樣說,如果傳了出去,兒子這個暴君的頭上又得壓上一頂不孝的帽子了。”

李太后的手倏得握緊,片刻後終於鬆開,伸開的手揉了揉額頭,聲音有難以掩飾的倦意:“哀家知道你對當年那件事依舊懷怨在心,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皇帝你也該知道明白,就算當年哀家做法或有不當,爲了這大明江山,宗廟社稷,事實證明哀家並沒有做錯,時至今日你因此與哀家一直心裡有隙不親,身爲母親,哀家卻從來沒有怪你一次。”

其時天色漸黑,宮女剪香準備進來點燈,卻被隱在門邊的竹息一把扯住。

一時之間殿內陷入難言的靜寂,太后和萬曆二個人都沒有再說話,彼此似乎各自沉浸在無盡心事之中。

片刻之後,萬曆解嘲般呵呵笑了幾聲,表情冰冷有如秋後寒霜,“……母后想多了,此刻再重提舊事,還有何意義?只是母后自栩一片愛子之心,奈何兒子卻是不知好歹,不但不能領情,反而只能辜負。兒子不孝,日後泉下見到父皇之時,到時再一併請罪吧。”

萬曆陰陽怪氣的自嘲如同一記重重鐵錘擊中心間,銳痛使李太后的手瞬間緊緊覆在胸口,痛苦的閉上眼睛,喘息幾口後方才睜開,保養得當的臉在這一瞬間老了幾年一樣:“皇帝要記恨,哀家也由得你去。今日到慈寧宮,可是有事要說?”

李太后沒有看錯,萬曆今天來慈寧宮真的是有一件事要說,只是沒想到幾句話就已經有了談崩的意思,這讓萬曆一時之間倒不知怎麼開口。

春禧閣再一次隱入長久的沉默中,與此同時,天色已經徹底暗了下來,剪香戰戰戰兢兢進來點上了燈。

當盞盞宮燈點起時,殿內變得溫暖明亮。眼睛黑沉沉的倒映跳動不休的燈光,每個人的眼底好象添了兩團燃燒跳動的火苗。

在太后手中長長的佛珠轉到第三個圈的時候,萬曆終於開了口:“今天兒子來,是有一件事請教母后,也有一件事稟告母后。”

移動念珠的手終於停了下來,李太后心中咯登響了一聲,好象心裡某處坍塌了一塊,刻上歲月痕跡的眼角輕輕抽了幾下,眼睛一瞬間亮得瘮人,強行壓下心頭一絲不安:“哀家是你的親孃,有什麼不能說不能問的,這些年來哀家不管做什麼事,都是爲了你好。”

這幾句話說的貌似風馬牛不相及,可萬曆好象聽到什麼好笑的事,帶着幾絲嘲諷:“請問太后還記得這個塊玉麼?”說着從懷中掏出一件東西,放到案上。

那是一塊絕頂美質的羊脂白玉,通體凝脂溫潤,做潛龍迴環之形。在明亮的燈光下,放出淡淡柔和光暈,不用看就是件百年難得的珍惜寶物,就算已有思想準備,在看到這塊玉時,李太后的心不由自主的猛跳了幾跳,握着念珠的手因爲太過用力,骨節處變得有些發白。

太后神情的微妙變化沒能逃得過萬曆的眼,眼底的火苗瞬間熊熊,聲音冷酷:“……太后好手段,瞞天過海的瞞了兒子這麼多年。她死了也就罷了,可是就連她的兒子,太后居然也能來個偷樑換柱,做的神不知鬼不覺!”

“可惜兒臣被瞞了這麼多年,明明是她孩子,硬生生被朕冷眼了半輩子,甚至……有幾次差點就死在朕的眼皮底下,”說到這裡,萬曆臉色變得鐵青,雙眉倒豎而起:“母后處理了她也就罷了,何必連她的孩子也如此虐待,有錯也是朕的錯,何必罪及孩子,母后明知我厭惡恭妃,還故意這樣做,真是讓兒臣情何以堪啊。”

眼神終於從那塊玉佩上挪開……太后眼角淺淺的魚尾紋似乎在這一刻更深了幾分,“皇帝這話,有些放肆了。”

萬曆呵呵一笑,“母后剛剛還說咱們是親母子,有什麼話是說不得的?母后就容兒臣放肆這一回,說清了說透了,以後也就沒的說了。”

太后緩緩擡起頭來,臉上全然不正常的潮紅:“她是草原的俺答汗的女人,是新降大明的蒙古順義王的王妃!她不要臉勾引你做出那種事來,這種禍水本來就是該死!”

“原本就是孽緣,當斷不斷,必生大禍!爲國爲家,哀家都認爲所做不差!”

雙眉完全豎起的萬曆暴怒已極,胸膛似乎都要炸開,呵呵一陣冷笑,伸手指着那塊玉:“朕當然理解母后和張相籌謀這件事時所費的苦心,可是母后結果了她,卻不該將朕的兒子送到恭妃的膝下,讓朕虧待了他那麼多年。”

“恭妃的事是哀家設計的不錯,這點是哀家對不住你。爲了大明邊境寧靖,後宮長治平安,雖然虧了你,卻也是不得不行,不得不然!”太后寒着一張臉,垂下眼皮:“至於恭妃,你厭棄她,連帶着她的孩子一併厭棄,那也只能怪你自已。”

萬曆的怔忡望着太后,怒極反笑:“朕真是後悔,當日聽了那一羣迂腐蠢臣的話,怎麼就沒有將張居正那個奸賊戮墓鞭屍。”

刻骨怨毒的語氣使李太后猛得閉了上眼,聲音變得虛弱無力:“夠了,哀家這麼多年從沒有一事染指朝政,就連你在後宮肆意胡行,也是忍之又忍,從不插手過問。本來以爲隨着時間過去,你會想開想明白這些事,可是萬沒想到這麼多年了你心底的戾氣不減反增……”

“母后大賢大良,兒子自然是佩服的很。嗯,慈寧宮的佛堂也是她走後的那一年建的。”萬曆呵呵笑了幾聲,眼神在太后手上緊握的佛珠上轉了一圈:“只是不知燒香唸佛,母后的心就能得到良心安寧麼?午夜夢迴的時候,母親沒有覺得有人在地下日日夜夜望着您,佛祖就真的能佑着您睡得安穩麼?”

“母后口口聲聲說,所做一切都是爲了兒子好,爲了這大明江山好,可是兒子今天要說一句壓在心頭十幾年的話……”說到這裡一字一句異常清析入耳,“若是將她和江山比起來,兒子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前者。”

太后不敢置信的凝視着萬曆,一口氣順不上來,忽然捂着胸口大咳特咳,一直隱在暗處的竹息終於忍不住跑了出來,伸手在太后胸前背後熟練的連捶帶打,一臉漲紅的太后搜肝熾肺的大咳不止。竹息又急又痛:“陛下,太后身子一直不怎麼好……”話沒說完,卻被太后一把扯住,會意的竹息的下半截話就沒能說的下去。

看着太后劇烈反應,萬曆的臉上有心痛有猶豫有後悔,諸般情緒輪番上臉,最終化成一貫的陰戾深沉。

頭脹欲裂的李太后只覺得心口處一陣突突亂跳,狠狠的閉了一下眼旋即睜開,“皇帝到哀家宮裡來,若是請安,孝心到了也就是了。若是還有別的事說,就快點直說罷。”說這句話的太后聲音低沉,氣若游絲,明顯得傷心痛情已極。

這明顯是太后下了逐客令,見太后氣成這個樣子,萬曆心裡不後悔是假的,一咬牙,硬着心腸道:“兒子這次來是想和母后商量,兒子已經決定將皇位傳給洛兒,不知母后對此可有什麼異議?”

對於這個消息,李太后沒有絲毫所動:“皇帝聖心獨斷,還找哀家這個老太錃商量什麼?既便是哀家說了什麼,對皇上還有什麼用處麼?”

“母后太謙,若是沒有您的允可,日後若有個差池,兒子只怕二月二太和殿上那一幕又要上演了。”萬曆笑得古怪,忽躬身對着太后行了一禮,燈光下萬曆的影子拉得老長,“兒子真的要多謝太后寬宏大量,這輩子終於由着朕的性子做了一回主。”

“母后好生將養吧,兒子告退了。”說完行禮,直起身子邁開大步往外直走,在門口處正好一個丫頭端着一個香爐小心翼翼的往裡走來。

目光在那個香爐上轉了幾圈,眼角微微抽搐,忽然擡起腳來,一腳將那個小宮女蹬倒在地!

香爐在地上哐啷一聲跌了個粉身碎骨,那個小宮女不知道怎麼就犯了龍顏大怒,嚇得跪到一旁,唬得抖衣而顫。

在外頭聽到動靜不妙,黃錦嚇得連忙跑進來一看,不由得驚得呆了:“哎喲……這是怎麼的說?”

面對皇帝的發做,李太后身子坐得筆直:“皇帝身子不好,還不快些服侍皇帝回朝清宮養着,以後……”說到這裡時,眼皮已經垂下:“傳哀家懿旨,爲皇上龍體安康計,從明日起就不用每日前來定省了。”

這話一出,春禧閣內幾個人全都變了臉色,在外頭候着的黃錦不知發生了什麼,眼光不由自主就轉到竹息的身上。

沒等他看出什麼,就聽萬曆冷冷笑道:“太后的好意,兒子恭敬不如從命。只是兒子奇怪,都說佛門慈航普度救苦救難,只是不知救不救得罪孽深重?若是救不得,這香燒或不燒,也沒有什麼用罷。”

太后手腳冰冷身子亂顫,忍耐終於到了盡頭,只覺得喉頭有些腥甜,伸出手指顫巍巍指着萬曆:“你……”

大笑聲中萬曆揚長而去,宮門外傳來呼喝黃錦的聲音:“回去開內庫,找個最名貴的香爐送來慈寧宮。”

一片死寂的沉默過後,李太后緊緊捂住胸口,一張嘴,一口血噴了一地。

第146章 絕望第56章 謁仙第79章 將行第201章 喜信第152章 榮歸第269章 誠服第210章 自戧第257章 大事第158章 議儲第184章 敲打第296章 談判第126章 難爲第219章 春風第298章 變天第250章 探病第241章 威懾第177章 賀禮第131章 設伏第95章 土豪第2章 穿越第264章 賭局第283章 生死第77章 逆鱗第190章 挑亂第123章 佈局第145章 火拚第149章 了局第283章 生死第140章 回答第211章 明白第250章 探病第281章 酒樓第74章 變卦第104章 隱秘第160章 孤注第83章 攝心第110章 再會第238章 大願第80章 饅頭第254章 非議第282章 脊樑第280章 表白第233章 人才第268章 正事第305章 舊事第135章 心術第12章 初捷第265章 挑撥第192章 恭妃第97章 問心第181章 猜忌第19章 問罪第103章 報應第205章 同毀第236章 許諾第181章 猜忌第218章 同隱第304章 舊人第82章 殤心第203章 鈞命第187章 生光第270章 鬩牆第278章 桀驁第272章 喜訊第123章 佈局第212章 賜死第236章 許諾第48章 援手第195章 結案第163章 陷阱第260章 授權第229章 真情第155章 論忍第217章 問罪第137章 挑戰第291章 殞城第107章 選妃第67章 搜宮第247章 危境第256章 閱兵第223章 改變第181章 猜忌第191章 緊急第297章 何去第64章 申危第196章 知遇第146章 絕望第239章 朝見第226章 好友第133章 全殲第308章 絕計第177章 賀禮第183章 失算第101章 訊問第205章 同毀第284章 救星第213章 戮目第75章 分封第128章 發兵第289章 躊躇
第146章 絕望第56章 謁仙第79章 將行第201章 喜信第152章 榮歸第269章 誠服第210章 自戧第257章 大事第158章 議儲第184章 敲打第296章 談判第126章 難爲第219章 春風第298章 變天第250章 探病第241章 威懾第177章 賀禮第131章 設伏第95章 土豪第2章 穿越第264章 賭局第283章 生死第77章 逆鱗第190章 挑亂第123章 佈局第145章 火拚第149章 了局第283章 生死第140章 回答第211章 明白第250章 探病第281章 酒樓第74章 變卦第104章 隱秘第160章 孤注第83章 攝心第110章 再會第238章 大願第80章 饅頭第254章 非議第282章 脊樑第280章 表白第233章 人才第268章 正事第305章 舊事第135章 心術第12章 初捷第265章 挑撥第192章 恭妃第97章 問心第181章 猜忌第19章 問罪第103章 報應第205章 同毀第236章 許諾第181章 猜忌第218章 同隱第304章 舊人第82章 殤心第203章 鈞命第187章 生光第270章 鬩牆第278章 桀驁第272章 喜訊第123章 佈局第212章 賜死第236章 許諾第48章 援手第195章 結案第163章 陷阱第260章 授權第229章 真情第155章 論忍第217章 問罪第137章 挑戰第291章 殞城第107章 選妃第67章 搜宮第247章 危境第256章 閱兵第223章 改變第181章 猜忌第191章 緊急第297章 何去第64章 申危第196章 知遇第146章 絕望第239章 朝見第226章 好友第133章 全殲第308章 絕計第177章 賀禮第183章 失算第101章 訊問第205章 同毀第284章 救星第213章 戮目第75章 分封第128章 發兵第289章 躊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