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黨徽黨旗的由來
黨徽黨旗是政黨的標誌和旗幟。共產黨的黨徽,最初是十月革命偉大成果的標誌,寫在蘇維埃的旗幟上。後來是蘇共和共產國際旗幟的標誌,後來又寫在許多國家共產黨的旗幟上。1921年7月,當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時,共產黨的發起者們還來不及將一個嶄新的革命黨應具有的一切考慮周全。黨旗應是什麼樣的?這在當時是不言而喻的——作爲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自然要與列寧創建的無產階級政黨的旗幟完全一致,即蘇維埃的旗幟。
此後,在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幾年中,出於形勢的要求,中國共產黨一直打着國民黨的“青天白日旗”。即使是在“八一南昌起義”中,仍是如此。那次起義是在“主義不變、旗幟不變、綱領不變、組織不變”的思想指導下進行的。
在著名的“八七會議”上,關於要不要繼續舉國民黨旗,共產黨人進行了激烈的爭論。毛澤東在會上提出拋棄國民黨旗幟的意見,但支持者甚少。會議最後雖然確定了發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方針,但大多數人依然主張用國民黨的旗幟。
後來,出於對革命形勢的清醒認識,毛澤東一直堅持自己的主張,並在多次會議上反覆提出。在給黨中央的信中,毛澤東寫道:“國民黨的旗子已成軍閥的旗子,只有共產黨的旗子纔是人民的旗子。”他強調:“在工農兵蘇維埃
時候,我們不應再打國民黨的旗子了,我們應高高打出共產黨的旗子……立刻堅決地樹立紅旗。”“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匡廬一帶不停留,要向瀟湘直進。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雲愁,霹靂一聲暴動。”這是毛澤東1927年在《西江月·秋收起義》中描述的情景。事實上,中國共產黨亮出的第一面旗幟就出現在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中,而設計製作者則是中國工農紅軍的著名將領何長工。當時的旗幟用一大塊鮮豔的紅布製作,在其中央,縫着一個黃色的五角星,在五星的中心位置,畫着象徵工農的鐮刀和斧頭。這面旗頗有特色的是,在白色旗褲上,赫然寫着“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
國民黨右翼的反革命真面目徹底暴露後,迫使中國共產黨必須豎起自己的大旗。1927年9月,中共中央召開臨時政治局會議,明確宣佈放棄國民黨的旗幟,正式提出了建立蘇維埃的口號。同年10月15日,中共南方局、廣東省委聯席會議通過《中共廣東省委通告14號——最近工作綱領》,明確指出:“要堅決勇敢地樹立工農革命的大旗,……建立工農政權。”“一律廢除青天白日旗,改使紅旗,以斧鐮爲標誌與國際旗同。”這應該是黨的領導機關第一次作出的關於黨的旗幟的正式決定。
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中國革命運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如火如荼。1943年5月15日,
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團作出《關於提議解散共產國際的決定》,相信各黨完全可以獨立解決各自的問題。同年5月26日,中國共產黨作出決定,完全同意解散共產國際組織。此時,中國共產黨已經開始全面獨立地着手解決自己的問題。同年,中共中央在延安楊家嶺召開政治局會議,做出了包括黨旗樣式在內的一系列決議。會上第一次正式確定了黨旗的樣式:保留象徵工農聯盟的鐵錘鐮刀,去掉旗幟上的五角星。
需要說明的是,中國共產黨在初創時期,曾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實際出發,將鐮刀和斧頭作爲黨徽的標誌,斧頭象徵着中國手工業者,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斧頭變成了鐵錘,因爲只有這樣,才能更準確地代表工農聯盟。
1945年4月23日,當700多名代表邁進中共“七大”會場時,莊嚴肅穆的場面令他們爲之一振。因爲,這是建黨以來第一次懸掛正式的中國共產黨黨旗,它結束了黨從“一大”到“六大”沒有正式黨旗的歷史。只見大會主席臺正中,懸掛着毛澤東和朱德的畫像。在畫像下方的圖案中,中間綴有中國共產黨的黨徽:鐵錘鐮刀,稻穗和麥穗圍繞着它。畫像的兩邊,分別插着數面鮮紅的、綴有鐵錘鐮刀的中國共產黨黨旗。
1996年9月2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中國共產黨黨旗黨徽製作和使用的若干規定》,進一步規範了黨旗黨徽的樣式和使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