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先生名蘇軾,塾前初結識。

出乎知非道人意料的是,徐潼臻所說的書院並不在城內,而是在城郊不遠的半山腰上的一座古廟。學生們也都是些十到十五歲之間的小孩子。

蘇先生也是這兩年纔來到這裡的。他收的學生都是附近窮苦人家的孩子,這些孩子們來上課並不需要束脩,願意來的便來者不拒,這就更讓知非道人欽佩了,心裡琢磨道:“卻不知是哪位賢人?”

走了約莫半個時辰,徐潼臻所說的書院已經遙遙在望。耳邊又能聽見孩子們朗朗書聲,走的更近些,便見廟外有着大塊的空地,巨鬆環峙,翠草如茵,草地上搭着七八張條桌,那蘇先生正在教孩子們誦讀《千字文》。徐潼臻向着知非道人左了個噤聲的手勢,後者見了會意,靜靜地立在古鬆後面,聽蘇先生授課。

蘇先生是個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一身青色儒衫,面如冠玉,好一副翩翩君子的模樣。

不多時,蘇先生便發現了知非道人,於是對着一個約莫十三四歲的少年吩咐道:“好了,暫時先學到這裡。王大郎,你先領着他們讀會兒,我去接待下客人。”安排好學生,蘇先生便向着知非道人迎來:“貴客光臨,有失迎迓。”

徐潼臻上前見禮,說道:“蘇先生好。”正要向他介紹知非道人,知非道人已經走上前來:“貧道知非,見過蘇先生。冒昧前來,打擾了先生授課,罪過罪過。”

那蘇先生微笑道:“道長言重了。今天上午的課程已經完了,等他們記熟後下午纔是講解。此刻我卻是恰好清閒。”說着,指了指古廟:“道長遠道而來,不妨進去小坐,喝口茶?”又對着徐潼臻說道:“潼臻,你去燒些開水,給我和道長沏杯清茶。”

徐潼臻應道:“好嘞,先生您稍等。”便一頭鑽進了廟裡。知非道人拱拱手:“固所願也。”

兩人相視一笑,互道了聲:“請。”便一起走了進去。

入得廟內,只見一幾一桌,幾個凳子。俱是乾淨透亮,除此之外,卻是再沒有別的物什了。蘇先生說道:“我來之前,這裡早已荒廢,些許神佛雕像都成了碎泥。我便將這裡修整了一下好在廟子不小,還能安排下書房臥室,我和潼臻便寄居於此,陋室粗鄙,非待客之地,道長雅量高致,當海涵一二。”

知非道人笑道:“孔子云,何陋之有?”

蘇先生道:“我可不敢自比聖人。”又笑笑:“我平素在這裡讀書,閒極無聊又將這裡做個書塾,,閒時教些孩子讀書識字。”

知非道人道:“先生此行大善!我聽潼臻說先生教授這些孩子,卻不曾收過束脩,委實叫貧道欽佩不已。”

蘇先生一笑,露出整齊潔白的牙齒:“道長過譽了。”搬過凳子:“道長請坐。”兩人對着几案坐下,蘇先生才又道:“不過略盡綿薄之力罷了。這些孩子們清一色的都是窮苦出身,原本飯都吃不飽,這些半大小子們都是家中的主要勞力之一,哪怕明知讀書才能謀個更好的出路,家境影響下卻也不能時時前來。況且在我這裡,也不過是教他們認幾個字,會些算數,懂些做人的道理。別的,我教不了,他們也沒功夫學。”

知非道人卻道:“先生這般,已經很了不起了。”

蘇先生淡淡一笑:“或許吧。對了,在下姓蘇軾,字子瞻,請教道長法號?”

知非道人倒是吃了一驚,眼前這人居然是那個名傳千古,歷史上大大有名的東坡居士?自己這運氣可當真不差。只是歷史上怎麼沒記載他做過這等義務教育?唔,定是蘇軾他不以爲功,未曾說與他人知曉,是以沒被記載。知非道人畢竟修心有成,只是愣了愣神,隨即再次鄭重施禮道:“貧道知非,見過蘇先生。”

恰在這時,徐潼臻提着壺開水走了過來。蘇軾接過,取了點茶葉沏了,給兩人各傾一杯,吩咐潼臻下去看會兒書,看着時辰做午飯。然後對知非道人說道:“此地無好茶,無好水,將就着泡了,道長對付着喝吧。”

知非道人微笑,沒想過未來的蘇大學士是這麼個性子。端起茶盞抿了一口。他其實不善茶道,便擱下茶盞,說道:“蘇先生莫笑,貧道不通茶道,於貧道而言,先苦後甘的便是好茶。先生這茶,卻是先甜後苦,回味又是清甜,貧道不懂,也就不胡亂評價,貽笑大方了。”

蘇軾大笑:“道長倒是率直。”他也不去解說這茶有什麼名堂,直接問道:“不知道長讓潼臻引你到此處,卻是爲了何事?”

知非道人笑道:“蘇先生不問,貧道也要提起。”

蘇軾含笑道:“可是爲了潼臻這孩子?”

知非道人道:“正是如此。”便自言是純陽道的傳人云雲,他無論是從上一世終南山全真教算起還是現在得了呂祖傳法,都可以算是正統的純陽一脈。又將如何留意到徐潼臻,動了收徒的心思,如何向旁人瞭解,又如何巧遇潼臻,試探考察一一說明。又道後來得知潼臻還有位先生,所以前來拜訪。

其時大宋崇尚道門,上行下效,道士身份也還算的清貴。對於蘇軾而言,若是徐潼臻只是他的普通學生,做了純陽道的傳人也不失一個好的未來。

只是徐潼臻在蘇軾心裡顯然有較深的地位,畢竟,一個好的讀書苗子不常見,蘇軾心裡也很中意這個孩子,是以他一直靜靜地聽非道人講述,待得知非道人說完,他沉默許久,知非道人都續了兩杯茶了。方纔對知非道人說道:“道長請稍等片刻。”說完便長身而起。

知非道人察言觀色,本以爲可能沒有結果了,這時見蘇軾並沒有否定,只是站了起來,以爲他這是要去詢問徐潼臻的意見,不料蘇軾起身後向着外面還在讀書的孩子們說道:“好了,今上午便到這裡吧,下午未時再來這裡,講解上午學的。下學了,路上注意安全。”

孩子們將手上的書冊小心收起來,都放在廟裡的方木桌上,然後向着蘇軾鞠躬:“先生再見。”

做完了這一切,才蹦跳着撒歡似的向山下跑去。蘇軾微笑着看着孩子們離去,回過頭來,又聽知非道人笑着說道:“這幫孩子都是如此,蘇先生教導有方啊。”

蘇軾微笑,不置可否:“道長可知,蘇某待潼臻這孩子並不一般?”

知非道人苦笑:“貧道看出來了。”

章十一、再逢段公子,單刀會慕容第四十九章、擒拿丁春秋第八十八章、兩情繾綣第五十一章、青璇戰小鵬王(二)第二十六章、街角見聞,熱鬧緣由第四十六章、真情流露,各自癡心第五十六章、女兒柔情第七十四章、情爲何物?腸斷淚枯第三十八章、情字憑誰訴第十五章、月下交鋒第七十六章、混沌爭鋒,高下難明鬥黃風敖烈受挫第六章、一劍退鱷神第六十二章、戰掃地僧,天龍終結第七十三章、近鄉情怯,物是人非否?造訪黃風嶺第三章、起航第七章、珞珈山純陽氣觀音第十九章、觀音現身第二十三章、再逢舊相識,人是物已非第四十二章、退燕龍淵,遲了一步第二十章、言傳共身教,蜀道出劍門第十九章、小蜈蚣精第三十七章、菩提陣中(二合一)第四十四章、萬龍巢第二十二章、自省第五十七章、將變第二十八章、節操何在第五十九章、掃地僧人,三五閒言第四十二章、遙遙一眼,便是初見第五章、水陸法會,觀音現身第四十二章、遙遙一眼,便是初見第二章、泰山第三十二章、赴會第三十三章、世無雙全第十三章、知非臨西湖,白蛇得仙身第六十二章、戰掃地僧,天龍終結第十四章、妖帝墳冢打醬油(上)第七十一章、貧僧還未見過向和尚伸手的第一章、僧與道錢江初會第九十章、指點?第十三章、知非臨西湖,白蛇得仙身第四十四章、閨閣迎出高翠蘭第六十五章、唐僧入觳第十九章、觀音現身第四十五章、同船渡(下)第三十章、自然之道、虛空秘術第四十五章、萬龍巢(二)第六十七章、論道滅神之峰迴路轉第十四章、和氏玉璧,不足爲奇第五十六章、指桑罵槐第七章、論道天刀第十九章、君子不妄語,戲謔是知音第五十二章、楊三姑娘第五十九章第三十四章、戰姬皓月第二十三章、再逢舊相識,人是物已非第八十八章、兩情繾綣第三十章、猴子中招第五十章、機謀巧算,栽花插柳第八十一章、平凡的日常(二)第五十八章、駁斥慕容,分析舊事第五十七章、疑惑第七十四章、平頂山事了,車遲國開端第三十八章、菩提陣破,道家堵門第三十章、偕徒赴雁門,相思上眉頭第四十章、陰陽之地四十六章、試探、挑釁第七十三章、突破前第三章、修爲提升第四十二章、初至高老莊第六十二章、戰掃地僧,天龍終結第十九章、帝兵到手(四千字,算今晚的兩章)第四十四章、萬龍巢第十章、各自心思,啓戰(懶得分章,二合一)第四十章、相助段正淳,欲殺葉二孃第二十四章、夜闌相勸酒,與君說炎黃第二十七章、問責唐僧,猴子心思第四十八章、再臨危境第三章、蓉城遇魔門第五十一章、君子約定,誰家頭疼第五十六章、指桑罵槐第七十六章、巧遇?第七十二章、解惑第十三章、夤夜需悟劍,晨起見潼臻第七十一章、再逢純陽真人第六十四章、各有手段第六十九章、歧路(補更1/3)第七十四章、玄仙成就第二章、誅惡道乍見許宣第三十六章、勝第三十六章、小青第六十三章、論道滅神之知非道人初戰第六十八章、聶隱娘第三十七章、至北域第十八章、隋帝楊廣第二十九章、月色長江、驚鴻照影第七十章、到此爲止(補2/3)第七十章、大唐終焉第二十七章、峰迴路轉,神僧還是妖孽?
章十一、再逢段公子,單刀會慕容第四十九章、擒拿丁春秋第八十八章、兩情繾綣第五十一章、青璇戰小鵬王(二)第二十六章、街角見聞,熱鬧緣由第四十六章、真情流露,各自癡心第五十六章、女兒柔情第七十四章、情爲何物?腸斷淚枯第三十八章、情字憑誰訴第十五章、月下交鋒第七十六章、混沌爭鋒,高下難明鬥黃風敖烈受挫第六章、一劍退鱷神第六十二章、戰掃地僧,天龍終結第七十三章、近鄉情怯,物是人非否?造訪黃風嶺第三章、起航第七章、珞珈山純陽氣觀音第十九章、觀音現身第二十三章、再逢舊相識,人是物已非第四十二章、退燕龍淵,遲了一步第二十章、言傳共身教,蜀道出劍門第十九章、小蜈蚣精第三十七章、菩提陣中(二合一)第四十四章、萬龍巢第二十二章、自省第五十七章、將變第二十八章、節操何在第五十九章、掃地僧人,三五閒言第四十二章、遙遙一眼,便是初見第五章、水陸法會,觀音現身第四十二章、遙遙一眼,便是初見第二章、泰山第三十二章、赴會第三十三章、世無雙全第十三章、知非臨西湖,白蛇得仙身第六十二章、戰掃地僧,天龍終結第十四章、妖帝墳冢打醬油(上)第七十一章、貧僧還未見過向和尚伸手的第一章、僧與道錢江初會第九十章、指點?第十三章、知非臨西湖,白蛇得仙身第四十四章、閨閣迎出高翠蘭第六十五章、唐僧入觳第十九章、觀音現身第四十五章、同船渡(下)第三十章、自然之道、虛空秘術第四十五章、萬龍巢(二)第六十七章、論道滅神之峰迴路轉第十四章、和氏玉璧,不足爲奇第五十六章、指桑罵槐第七章、論道天刀第十九章、君子不妄語,戲謔是知音第五十二章、楊三姑娘第五十九章第三十四章、戰姬皓月第二十三章、再逢舊相識,人是物已非第八十八章、兩情繾綣第三十章、猴子中招第五十章、機謀巧算,栽花插柳第八十一章、平凡的日常(二)第五十八章、駁斥慕容,分析舊事第五十七章、疑惑第七十四章、平頂山事了,車遲國開端第三十八章、菩提陣破,道家堵門第三十章、偕徒赴雁門,相思上眉頭第四十章、陰陽之地四十六章、試探、挑釁第七十三章、突破前第三章、修爲提升第四十二章、初至高老莊第六十二章、戰掃地僧,天龍終結第十九章、帝兵到手(四千字,算今晚的兩章)第四十四章、萬龍巢第十章、各自心思,啓戰(懶得分章,二合一)第四十章、相助段正淳,欲殺葉二孃第二十四章、夜闌相勸酒,與君說炎黃第二十七章、問責唐僧,猴子心思第四十八章、再臨危境第三章、蓉城遇魔門第五十一章、君子約定,誰家頭疼第五十六章、指桑罵槐第七十六章、巧遇?第七十二章、解惑第十三章、夤夜需悟劍,晨起見潼臻第七十一章、再逢純陽真人第六十四章、各有手段第六十九章、歧路(補更1/3)第七十四章、玄仙成就第二章、誅惡道乍見許宣第三十六章、勝第三十六章、小青第六十三章、論道滅神之知非道人初戰第六十八章、聶隱娘第三十七章、至北域第十八章、隋帝楊廣第二十九章、月色長江、驚鴻照影第七十章、到此爲止(補2/3)第七十章、大唐終焉第二十七章、峰迴路轉,神僧還是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