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知非臨西湖,白蛇得仙身

決心既定,那便說走就走。

知非道人檢點行裝——其實也沒什麼東西,不過幾錢散碎銀子,兩身換洗衣物,再加上他一直溫養着的那一口竹劍——這已經是知非道人全身的家當了。

自從找到了培養竹劍的法子,知非道人便一直有心要找一口稱手的寶劍,用來暫時替換掉那口被他溫養出靈性,取名爲“雲舒”的竹劍。知非道人本來想起一個更好的名字——風起於青萍之末,沒什麼比“青萍”這個名字更好的了。只是想到那位的證道至寶便是這個名字,知非道人終究是不敢冒犯,索性便取了這麼個閒散適意,去留自在的名字。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情懷的寄託。

誠然,知非道人憑藉着某些前知的信息,自是知道這錢塘縣便有一口罕見的寶劍。只是那畢竟是錢塘張家的祖傳寶劍,於張家人來說,自有其不可替代的意義。知非道人自負自己想來光風霽月,怎會惦記別人祖傳之物?更何況,那種寶劍,定然也有不俗的來歷。知非道人講究天道承負,自是不願沾染麻煩。尋找稱手劍器,還需另做打算。

知非道人便是將希望寄託在這次外出遊歷上面了。不論是遇到妖魔,從對方手上奪取;亦或是遇上道友,換得一口好劍,天高地闊,總不會叫自己失望的,知非道人心中如是想着。

事實證明,知非道人似乎想的太美好了。方今天下,人道大昌。九天之上又有諸多神明巡查人間,妖魔精怪自然不會自討沒趣,在人間廝混——除了極個別的大妖——然而知非道人畢竟無緣得見。所見到的一些妖精,也大多是沒幾分道行,而且與人親善,並未沾染多少業力的存在。對於他們,知非道人便是撞見了,又如何能夠出手?是以晃盪了數月光陰,也是一無所獲。

想到那些大妖多半潛蹤於深山大澤、人跡罕至之處,而且真正的修行人也往往不耐紅塵紛擾,常於清淨之地潛修天道。知非道人索性將心一橫,專往人蹤難至的窮山惡水走去。然而,到底忘了自己是個路癡,山野茫茫,不辨方向。知非道人轉來轉去,竟是在某一天出了深山,踏腳所在,便是鼎鼎大名的西子湖畔。

有些哭笑不得,不過來之則安,知非道人索性起了泛舟西湖的興致。

知非道人在西子湖畔有何遭遇,這裡暫且不提。卻說青城山素來以幽絕稱奇天下,其中多的是道門高人隱居,參悟天道。自黃帝時期便已名傳天下,乃是道門祖庭之一。

青城山分前山後山,前山還好,些許凡人也是能夠登臨,一覽天地秀色。那後山卻向來是兇險莫測,固然清麗奇瑰,但非有真正道行的高人,那是萬萬無福消受。

青城後山綿延百里,在其中隱逸的自然都是超凡脫俗的仙人之流,有道高人。只是不知爲何,這百里青城後山每一處山峰都少不了幾個道士在那調青泥、煮白石,逍遙快活。但唯獨風景最佳、靈氣最是充裕的一處山谷,卻是從來沒有修行人涉足,倒像是從來沒有在他們視線中出現,青城後山根本沒有這個地方似的。

無疑的,這處山谷自是被某位大能給隱藏起來了。此時,那條自驪山溜出來的小白蛇正懶洋洋地窩在草叢裡曬着太陽,消化着自青城山丈人峰得來的好處。

沐浴着初春的陽光,小白蛇此時的心情,卻說不上多美妙。準確點兒來說,用一個詞“懵逼”來形容,應是最恰當不過了。說好的丈人遺澤能讓自己成就龍身,位列仙班呢?爲什麼自己只感覺到體內法力的量多了三成有餘,精純了一倍不止,別的好處,卻是一點兒也看不到。反倒是自己現在,被撐得一點兒也動彈不了。這也就罷了,沐浴陽光,那也是不錯的享受,可是偏生天道感應,自己能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個兒的成仙天劫要來了。老天,這是要玩兒死蛇啊!小白蛇心裡無數個“臥槽”不斷浮現——假如她知道這個詞的話。

說到這裡,便有必要做下解釋。所謂的成仙得道與位列仙班雖然聽起來似乎是一回事,實際則不然。兩者的關係,有些像是身份地位與實力能耐之間的聯繫。更準確的比方,便是位列仙班便是在天庭裡任職,相當於得到了國家公務員的編制。無論你能力如何,至少,你是體制內的人了;而成仙得道,便是相當於你擁有那份實力,比如說學識或者處理問題的能力。兩者雖然相互關聯,但也並不是全然等同。畢竟,除了國家編制,你也可以選擇自主創業,或者去別的公司企業任職嘛。

閒話似乎扯得有些遠了。就在小白蛇心裡糾結,並且帶着惶恐不安的時候,天上的劫雲已然醞釀完畢。

天劫,代天行憲,自是不會等小白蛇做足了準備才降下。在小白蛇猶在懵逼的時候,第一道劫雷便自降下。這一刻的小白蛇,眼睜睜地看着劫雷劈將下來,自己個兒卻是一點兒也動彈不了,心中默默懊惱:“唉,真不該偷偷溜出來的。師父啊,小白錯了。大師姐,救命啊……”

然而劫雷落在小白蛇身上,竟是沒有給她帶來什麼傷害。連那一身潔白的蛇皮也沒半點損傷,便連印痕都沒有半點。小白蛇只感覺渾身上下麻酥酥地,怪是難受。然後,這第一道劫雷就這麼過了……過了。

“我似乎在渡一個假的天劫。”小白蛇心中如是想道。許是她這種想法對天劫是一種褻瀆?天上的劫雲猛然擴大了一倍,天雷滾滾,竟是沒頭沒腦地一股腦兒劈在小白蛇身上。那股子鑽心般的疼痛,簡直令她懷疑蛇生。

天劫當然不是因爲小白蛇的想法褻瀆了它才威能倍增的。事實上,那是源於驪山那裡伸出的一根手指。在雷劫剛好將小白蛇渾身淬鍊個遍,劫雲便恰到好處地煙消雲散。

一道仙光垂下,將小白蛇周身籠罩。下一個瞬間,小白蛇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傾城傾國的絕色佳人。

像是做夢一般地成功度過了天劫,小白蛇——現在應該稱爲“大美人”了——卻並無欣喜之色。無他,只因爲她又聽到了師父的聲音:“小白,恭喜你渡過天劫,成就仙身。爲師便賜你一個名字,喚作白素貞。你擅自溜出山門,不可不罰。你有一段承負在身,了結之後,自己回來受罰。在外面凡事只憑你自己,好自爲之吧。”

師父的聲音還是那麼清冷,白素貞向着驪山的方向叩首九次,淚流不止。

第七十二章、敖烈鬥木吒第十五章、青璇出手第四十七章、戰準帝第九章、有算計門生許仙第六十六章、論道滅神之知非的算計第四十七章、戰準帝第五十三章、妙應真人第六十八章、聶隱娘第二十二章、初會邪王第四十二章、黑皇現第二十八章、各懷心思,猴子與龍王第四十章、相助段正淳,欲殺葉二孃第四章、宋閥初見聞第三十三章、姬皓月第三十五章、塞外蠻夷,欺我中原無人否第十四章、猴子出世,要打知非第九章、有算計門生許仙第四十六章、再鬥法海第五十章、欲開珍瓏棋會第八十九章、驪山第十章、小白蛇悄出驪山第二十一章、開解心結第七章、論道天刀四十六章、試探、挑釁第六十三章、小打小鬧、瑣碎之事第五章、直陳胸中意第六十三章、陣鬥金山寺第四十三章、會高老太公第二十二章、各有手段第七十一章、再逢純陽真人第五十七章第三十一章、邀請第六十一章、看山不是山?第三十七章、故人簫聲第七十三章、虎頭蛇尾第三十一章、雁門絕壁處,師徒窺情話第十章、小白蛇悄出驪山第八章、揚州戲石龍第二十六章、知非埋怨,算計唐僧第二十七章、分庭抗禮,僥倖未負第七十六章、巧遇?第六十四章、各有手段第八十四章、重見故人(補更3/6)第二十七章、問責唐僧,猴子心思第四十六章、真情流露,各自癡心第六十二章、深入不死山第二十六章、傳承第五十二章、唐僧被捉第三十五章、觀音應對,知非收徒(二合一,懶得分章)第十二章、悠然赴川蜀,稚童名潼臻第十二章、悠然赴川蜀,稚童名潼臻第四十二章、黑皇現第十六章、妖帝墳冢打醬油(下)第七十一章、再逢純陽真人第十六章、勝猴子第四十七章、掌中佛國第二章、佳客說故事,縹緲天上人第二十四章、夜闌相勸酒,與君說炎黃第十一章、認可(今天再欠一章,算上之前的,共計三章)第十四章、和氏玉璧,不足爲奇第十九章、再逢石青璇第六十四章、平頂山有人找死第三十五章、各擅勝場第六十七章、論道滅神之峰迴路轉第三十九章、道門撐腰,敲詐佛門(二合一)第十章、鎮山太保劉伯欽第二十九章、出手阻喬峰,神秘黑衣人第九章、初見狠人大帝第六十五章、知非碎骨,法海斷臂第二十四章、夜闌相勸酒,與君說炎黃第十三章、知非罵猴子第七十四章、平頂山事了,車遲國開端第六十四章、論道滅神之宋缺斬畢玄第十五章、青璇出手第六十二章、論道滅神之師妃暄的離去第四十五章、風波起,濤漸急第四十四章、同船渡(上)第六十九章、佛門的謀算第八十九章、驪山第一章、僧與道錢江初會第三十四章、知非出手,伽藍揭諦俱喪第六十五章、論道滅神之靜心老尼隕落第六十八章、口舌逞威,氣走菩薩第三章、蓉城遇魔門章十一、再逢段公子,單刀會慕容第五十二章、唐僧被捉第五十八章、八方雲動第五十四章、重回揚州第六十五章、知非碎骨,法海斷臂第七章、論道天刀第四十章、黑風山第六十一章、風滿樓(上)第二十五章、唐僧的心態,猴子負氣出走第三十三章、世無雙全第四十一章、姜神王第三十二章、出手助猴子,莊周與釋迦第三十一章、殺心起第六十九章、論道滅神之尾聲餘韻第七十一章、貧僧還未見過向和尚伸手的第二十一章、目的達成
第七十二章、敖烈鬥木吒第十五章、青璇出手第四十七章、戰準帝第九章、有算計門生許仙第六十六章、論道滅神之知非的算計第四十七章、戰準帝第五十三章、妙應真人第六十八章、聶隱娘第二十二章、初會邪王第四十二章、黑皇現第二十八章、各懷心思,猴子與龍王第四十章、相助段正淳,欲殺葉二孃第四章、宋閥初見聞第三十三章、姬皓月第三十五章、塞外蠻夷,欺我中原無人否第十四章、猴子出世,要打知非第九章、有算計門生許仙第四十六章、再鬥法海第五十章、欲開珍瓏棋會第八十九章、驪山第十章、小白蛇悄出驪山第二十一章、開解心結第七章、論道天刀四十六章、試探、挑釁第六十三章、小打小鬧、瑣碎之事第五章、直陳胸中意第六十三章、陣鬥金山寺第四十三章、會高老太公第二十二章、各有手段第七十一章、再逢純陽真人第五十七章第三十一章、邀請第六十一章、看山不是山?第三十七章、故人簫聲第七十三章、虎頭蛇尾第三十一章、雁門絕壁處,師徒窺情話第十章、小白蛇悄出驪山第八章、揚州戲石龍第二十六章、知非埋怨,算計唐僧第二十七章、分庭抗禮,僥倖未負第七十六章、巧遇?第六十四章、各有手段第八十四章、重見故人(補更3/6)第二十七章、問責唐僧,猴子心思第四十六章、真情流露,各自癡心第六十二章、深入不死山第二十六章、傳承第五十二章、唐僧被捉第三十五章、觀音應對,知非收徒(二合一,懶得分章)第十二章、悠然赴川蜀,稚童名潼臻第十二章、悠然赴川蜀,稚童名潼臻第四十二章、黑皇現第十六章、妖帝墳冢打醬油(下)第七十一章、再逢純陽真人第十六章、勝猴子第四十七章、掌中佛國第二章、佳客說故事,縹緲天上人第二十四章、夜闌相勸酒,與君說炎黃第十一章、認可(今天再欠一章,算上之前的,共計三章)第十四章、和氏玉璧,不足爲奇第十九章、再逢石青璇第六十四章、平頂山有人找死第三十五章、各擅勝場第六十七章、論道滅神之峰迴路轉第三十九章、道門撐腰,敲詐佛門(二合一)第十章、鎮山太保劉伯欽第二十九章、出手阻喬峰,神秘黑衣人第九章、初見狠人大帝第六十五章、知非碎骨,法海斷臂第二十四章、夜闌相勸酒,與君說炎黃第十三章、知非罵猴子第七十四章、平頂山事了,車遲國開端第六十四章、論道滅神之宋缺斬畢玄第十五章、青璇出手第六十二章、論道滅神之師妃暄的離去第四十五章、風波起,濤漸急第四十四章、同船渡(上)第六十九章、佛門的謀算第八十九章、驪山第一章、僧與道錢江初會第三十四章、知非出手,伽藍揭諦俱喪第六十五章、論道滅神之靜心老尼隕落第六十八章、口舌逞威,氣走菩薩第三章、蓉城遇魔門章十一、再逢段公子,單刀會慕容第五十二章、唐僧被捉第五十八章、八方雲動第五十四章、重回揚州第六十五章、知非碎骨,法海斷臂第七章、論道天刀第四十章、黑風山第六十一章、風滿樓(上)第二十五章、唐僧的心態,猴子負氣出走第三十三章、世無雙全第四十一章、姜神王第三十二章、出手助猴子,莊周與釋迦第三十一章、殺心起第六十九章、論道滅神之尾聲餘韻第七十一章、貧僧還未見過向和尚伸手的第二十一章、目的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