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月色長江、驚鴻照影

八月既望,時節中秋。是夜也,玉盤高懸,明明如鏡。知非道人駕着一葉小小扁舟,既無船帆,也無船槳。雖是如此,這一葉小小扁舟行在波浪洶涌、潮流湍急的大江上,偏偏穩穩當當,有中“沉穩如泰山”的感覺。

這也就罷了,偏偏這小小船兒不是順流而下,而是逆着江水,以一種不急不緩的速度向着上游行去,這便足稱奇怪了。實在是知非道人近來功行再進,只消以部分真氣催動,小舟便可以在滾滾長江逆流而上,並不費多少功夫,卻平添了一種仙風道骨的意境。這對素來喜好道家逍遙風骨的知非道人而言,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體驗。

夜裡本來就少有舟子敢江上行船,小小船兒實在難以面對夜行的危險。至於那些擁有高大樓船的富豪權貴,在此佳節,又怎會還在江面漂泊?早早的便團圓去了。也正因此,知非道人孤舟一葉,寂寥是寂寥了些,卻也足夠清淨,這滿江月色,一天清輝,只他一人獨享,如何便不是一種超然的幸福、滿足?

賞了會兒月色,知非道人怕惹起愁思,索性不再對月懷遠。知非道人盤膝坐在船頭上,面前是一個生着小小的炭火的爐子。爐子上架着一層鐵絲網,網子上烤着兩條魚,嗞嗞聲裡,魚香四溢。這便是夜行的另一重好處了,月光下,除了起伏的江濤,還有魚兒撥刺。

須知道,魚是盲目的,這些魚兒也不知怎的,不時地躍出水面。有些不幸的,便落在了船板上擱了淺。初時知非道人還有耐心將它們一一放回水中,到了後來,便興致大減,烤着的兩尾江鯉,就是這麼來的。

知非道人自然不會覺得殘忍,只是望了望天邊明月,嘆了聲:“魚躍水面,想是大雨將至,看來是得找個地方泊下,避避雨纔是。噫,只可惜了這一天月色。中秋夜,一年只此一次啊。”

做了決定,知非道人卻也並不着急。以他觀天象所見,大雨須得個把時辰後才能落下,自是不必失了從容。

小船兒還在慢悠悠的前進着,只是慢慢偏離了江心,向着江岸靠去。

月色迷濛,江上漸漸的起了一層薄薄的霧氣。月光裡,如夢如幻。知非道人的目光從面前的烤魚上挪開,一雙澄澈的眸子卻被一艘帆船吸引住了。

那是一艘高桅的大船,懸着百色風帆,自下游緩緩追了上來。前文說過,江上波濤險惡,等閒人若是沒有足以抵禦風浪的高大樓船,那是斷然不敢夜行江上。後面的這艘船,顯然不在此列,這便有些奇怪了。

知非道人卻並不是因爲這個留心上後面的帆船的。他自己的小小扁舟遠較對方的船隻要小,又豈會因此好奇?吸引他的是後面帆船船頭立着的兩個人。更確切地說,是那個站在船頭的女子。

那是個如夢如仙的女子,應是知非道人生平所見最爲美麗動人的女子了。一張清雋的面龐映着天上的明月,眸子燦如星辰,澄澈而又明亮。有江風吹過,帶着她淡青色的裙衫隨風拂揚,說不盡的適飄逸,從容自若。那種風情,形貌似冰雪濯濯青蓮,偏偏又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讓人忍不住的想要去親近她。

當然了,知非道人自不是膚淺到爲聲色迷惑的人。事實上,他更關注的是這女子背上掛着的那口造型典雅的古劍,以及一種劍客間的感應。直覺告訴他,這女子在劍術上有着不凡的造詣,雖不及他,卻也有可觀之處。這便讓他想起了一個人,那個慈航靜齋的當代聖女——師妃暄。

或許是這個疑似師妃暄的陌生女子太過出衆,知非道人眼角餘光只是微微留意了他旁邊的男子。這個男子其實也是十分出衆的。他貌比潘安,是個十足的美男子。一聲儒雅的裝扮,舉手投足間都帶着一種逍遙花叢的風流倜儻。在他身上,知非道人彷彿看到了石之軒部分影子,只是並未學到其精神,有一點點模仿的感覺。這個發現,更是佐證了他先前的判斷。這個男子,多半便是遊戲花叢,號稱是“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多情公子候希白了。

或許是知非道人目光引起了對方注意,又或許是知非道人的烤魚驚動了對方。在後面的帆船追趕上來,兩船平行的時候,也恰恰是目光相接的時候。深深地對視了一眼,候希白對這個一直在留意他們的道士也產生了興趣,畢竟,小舟無帆無槳,卻能逆行長江,已經說明對方的神奇之處。更何況,知非道人身上的那一股兒道氣兒做不得假。他也不怕知非道人有什麼不好的心思,作爲邪王石之軒的弟子,身邊佳人亦是白道聖地慈航靜齋的當代行走,都是一等一的青年高手,出於對自己這邊的自信,他自然無所畏懼。忽然道:“這位道長好有雅興,只是何以對我們屢屢窺探?是否有些失禮了呢?”

知非道人微笑道:“無他,好奇爾。”

師妃暄對知非道人點點頭,道:“難得在這茫茫江上相逢,共享這空裡流霜、明月長江,豈不是大有緣分?道長若是有意,船上尚有些清茶素酒,正好借道長烤魚,坐而論道,豈不美哉?卻不知道長是否賞面呢?”她聲音裡帶有一種特殊的味道,那是溫潤如玉、讓人很難拒絕的感覺。

知非道人微微一笑,道:‘姑娘盛情,貧道豈能辜負美意?卻不知這沒兄臺有無意見?可不要讓貧道無端得罪了朋友。’

候希白苦笑道:“道長月下扁舟,定然不是俗人,何必計較在下方纔得罪?”他是真沒想到這個看起來頗有些道氣的道士會這般說話,明明是他失禮在先,一句玩笑話,最後到落得自己不是了。尤其是話裡淡淡的諷刺,更是讓他有些難以接受。師尊在上,我候希白只是欣賞美人,何曾動過佔有心思,更不要說爭風吃醋了。只是這些都是暗中個人心裡計較,卻是不能宣之於口。無奈之下,也唯有苦笑一二了。

第六十八章、口舌逞威,氣走菩薩第七十八章、教徒第四十七章、戰準帝第七章、論道天刀第七十一章、再逢純陽真人第五十七章、兒女情長,覆水難收第三十一章、小道士,誹謗佛門,膽子挺大啊第五十二章、青璇戰小鵬王(三)第一章、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第三十七章、故人簫聲第五章、抵達熒惑第二十九章、姬家來客第三章、蓉城遇魔門第十四章、妖帝墳冢打醬油(上)第三十七章、故人簫聲第三章、小道觀和尚上門第七十二章、風流雲散,跫然孤鶴第十六章、妖帝墳冢打醬油(下)第四十九章、欲見魯妙子第三十一章、小道士,誹謗佛門,膽子挺大啊第十三章、夤夜需悟劍,晨起見潼臻第二十六章、傳承第三十四章、相惜結義,日後打算第十九章、帝兵到手(四千字,算今晚的兩章)第三章、小道觀和尚上門第四十三章、得藥第五十九章、大戰前夕第十二章、另一條近乎不可能的路第三十六章、小青第五十三章、妙應真人第五章、直陳胸中意第四十二章、退燕龍淵,遲了一步第二十二章、如何肝腸斷,相思是消魂第七十八章、告一段落,老君講道第三十三章、時光荏苒,各自突破第六十章、舊疾化解,誅慕容博第二十九章、出手阻喬峰,神秘黑衣人第四十章、忽逢綰妖女第八十一章、妖王第二十七章、人性第三章、起航第四十六章、浮屠山生死一線第七十章、天庭動向第四十二章、佛門機鋒第三十九章、多情空餘恨第五十八章第五十章、機謀巧算,栽花插柳第十五章、妖帝墳冢打醬油(中)第二十八章、名傳太玄第三十章、終究是要動手第四十七章、生死一線,老君救命第十四章、和氏玉璧,不足爲奇第二十七章、峰迴路轉,神僧還是妖孽?第七十章、大唐終焉第三十五章、塞外蠻夷,欺我中原無人否第二章、玉人相與歡第三十二章、出手助猴子,莊周與釋迦第四十四章、閨閣迎出高翠蘭第五十八章、八方雲動第七十一章、再逢純陽真人第四十章、黑風山第五十九章、山雨欲來(中)第五十九章、大戰前夕第五十九章第三十一章、殺心起第二十二章、如何肝腸斷,相思是消魂第五十九章第三十二章、立場相異,是非怎斷?第十六章、鳳凰山王道林第六十一章、何處是歸?菩提大陣第五十五章、傾力之戰第十六章、弈劍玄冰第六十七章、風起平頂山第五十七章、一劍破羅漢,羣雄入少林第四十九章、戰後影響第四十七章、掌中佛國第一章、僧與道錢江初會第四十九章、擒拿丁春秋第七十八章、告一段落,老君講道第五十一章、棋會珍瓏第三章、飄零終不恨,執道淡白雲第三十二章、突然出現的師妹和濟公第五十二章、達成目的第四十八章、再臨危境第十章、小白蛇悄出驪山第三十二章、出手助猴子,莊周與釋迦第十七章、破去術法,以劍爭鋒第五十六章、非議少林,羅漢棍陣第十九章、小蜈蚣精第七章、終臨北斗第七十章、天庭動向第二十九章、是非憑誰說第四十一章、西湖上第五十七章、一劍破羅漢,羣雄入少林第七十六章、混沌爭鋒,高下難明第六十六章、“武俠版”白素貞第七十四章、玄仙成就第六十三章、小打小鬧、瑣碎之事第二十章、言傳共身教,蜀道出劍門
第六十八章、口舌逞威,氣走菩薩第七十八章、教徒第四十七章、戰準帝第七章、論道天刀第七十一章、再逢純陽真人第五十七章、兒女情長,覆水難收第三十一章、小道士,誹謗佛門,膽子挺大啊第五十二章、青璇戰小鵬王(三)第一章、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第三十七章、故人簫聲第五章、抵達熒惑第二十九章、姬家來客第三章、蓉城遇魔門第十四章、妖帝墳冢打醬油(上)第三十七章、故人簫聲第三章、小道觀和尚上門第七十二章、風流雲散,跫然孤鶴第十六章、妖帝墳冢打醬油(下)第四十九章、欲見魯妙子第三十一章、小道士,誹謗佛門,膽子挺大啊第十三章、夤夜需悟劍,晨起見潼臻第二十六章、傳承第三十四章、相惜結義,日後打算第十九章、帝兵到手(四千字,算今晚的兩章)第三章、小道觀和尚上門第四十三章、得藥第五十九章、大戰前夕第十二章、另一條近乎不可能的路第三十六章、小青第五十三章、妙應真人第五章、直陳胸中意第四十二章、退燕龍淵,遲了一步第二十二章、如何肝腸斷,相思是消魂第七十八章、告一段落,老君講道第三十三章、時光荏苒,各自突破第六十章、舊疾化解,誅慕容博第二十九章、出手阻喬峰,神秘黑衣人第四十章、忽逢綰妖女第八十一章、妖王第二十七章、人性第三章、起航第四十六章、浮屠山生死一線第七十章、天庭動向第四十二章、佛門機鋒第三十九章、多情空餘恨第五十八章第五十章、機謀巧算,栽花插柳第十五章、妖帝墳冢打醬油(中)第二十八章、名傳太玄第三十章、終究是要動手第四十七章、生死一線,老君救命第十四章、和氏玉璧,不足爲奇第二十七章、峰迴路轉,神僧還是妖孽?第七十章、大唐終焉第三十五章、塞外蠻夷,欺我中原無人否第二章、玉人相與歡第三十二章、出手助猴子,莊周與釋迦第四十四章、閨閣迎出高翠蘭第五十八章、八方雲動第七十一章、再逢純陽真人第四十章、黑風山第五十九章、山雨欲來(中)第五十九章、大戰前夕第五十九章第三十一章、殺心起第二十二章、如何肝腸斷,相思是消魂第五十九章第三十二章、立場相異,是非怎斷?第十六章、鳳凰山王道林第六十一章、何處是歸?菩提大陣第五十五章、傾力之戰第十六章、弈劍玄冰第六十七章、風起平頂山第五十七章、一劍破羅漢,羣雄入少林第四十九章、戰後影響第四十七章、掌中佛國第一章、僧與道錢江初會第四十九章、擒拿丁春秋第七十八章、告一段落,老君講道第五十一章、棋會珍瓏第三章、飄零終不恨,執道淡白雲第三十二章、突然出現的師妹和濟公第五十二章、達成目的第四十八章、再臨危境第十章、小白蛇悄出驪山第三十二章、出手助猴子,莊周與釋迦第十七章、破去術法,以劍爭鋒第五十六章、非議少林,羅漢棍陣第十九章、小蜈蚣精第七章、終臨北斗第七十章、天庭動向第二十九章、是非憑誰說第四十一章、西湖上第五十七章、一劍破羅漢,羣雄入少林第七十六章、混沌爭鋒,高下難明第六十六章、“武俠版”白素貞第七十四章、玄仙成就第六十三章、小打小鬧、瑣碎之事第二十章、言傳共身教,蜀道出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