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助我做鐮

bookmark

屋裡一片狼藉,斷掉的簡和長短不一的麻線灑了一地,在席子上隨處可見。

外面的天已經完全黑了,可是月光皎潔,透過窗足夠能照亮那方小小的矮几。

李恪低着頭,伏着身,全神貫注繪製着鐮刀的詳圖。

他很慶幸,幸好秦時的毛筆與後世不同,毛稀而短,墨也較後世濃稠,使用起來筆頭堅韌,適合在簡上書寫蠅頭小字,也足夠承擔起製圖的重任。

若非如此,他也沒有辦法作出這麼細緻的結構圖來。

最終的詳圖和頭前放着的那張像極了“死神鐮刀”的概念圖全然不同,是一整套完整的結構圖。

它們由三片木牘組成,其中既有整體圖樣,又有鐮頭和長柄兩個局部,而且每個位置都標註了尺寸,各個部件的比例也基本合適。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在李恪的思維裡,DIY前必須製圖。

他甚至還用木簡和細麻繩加工出一個包含柄頭、鐮刃和扶禾板三個結構的骨架模型給繪圖做參考,以求在標註尺寸時能夠儘可能的做到準確。

前前後後折騰了差不多兩個時辰,從日落忙到月升,詳圖終於要完成了。

就在這時,屋外傳來敲門聲。

“公子,舂日將過,該食飧(sūn)了。”

飧是晚飯的意思。

秦時物產不豐,黔首大多奉行一日兩餐,早餐叫饔(yōng),晚餐叫飧,也叫哺(補)食。

一般來說,早飯在食時吃,吃完開工,晚飯則會在舂日之前吃完,吃完正好睡覺。

李恪忙於製圖,居然把吃飯的事給拋到了腦後。如今被癃展一提,他立刻就聽到了肚子的抗議聲。

好餓……

他趕忙擱下筆準備起身,哪知道一擡屁股,就有股痠麻勁從小腿直衝天靈,激得他嗷一聲慘叫。

“公子可是摔着了?”癃展在屋外急切地喊。

“展叔,我沒事。”李恪撐着幾,擡着屁股呲牙咧嘴,“跪坐太久,麻……”

房門吱呀被人推開,癃展拄着棍,推着小車轉進來,臉上的表情也不知是哭還是笑。

“箕踞而坐,腿能舒服些許。”他想了想,又說,“奴會守口如瓶,不與夫人提及此事。”

李恪聞言大喜,撐着幾艱難轉身,隨即兩腿抻直,一屁股砸在席上:“得救了……”

看着李恪死乞白賴的樣,癃展終於哈哈大笑起來。

笑完了,他端起小車上的食案送到李恪面前,又提起油鐙點燃,擺在几上。橘紅色的火光忽明忽暗,只有黃豆大小,不會讓屋裡更亮,看過去,卻能給人從心底帶來暖意。

今天的晚飯是大名鼎鼎的豆飯羹藿。

其實家裡每天的飯食都是豆飯羹藿,早飯如此,晚飯如此,幾乎從不例外。

做飯的豆稱菽,是秦朝普遍種植的豆類作物,耐旱,易熟。灑下種子,不必過多侍弄就能收穫,而且一年有兩季,五月歲中一收,十月歲首又是一收。

藿則是菽的葉子,鮮嫩時採摘,醃製後是秦朝最常見的鹹菜,曬乾又是好用的配菜。

每餐豆飯羹藿自然不是因爲它們好吃,而是因爲大部分無產無爵的黔首隻吃得起這樣的飯食,尤其是對李恪家這種勞力不濟的家庭而言,更是如此。

想當年張儀形容韓國貧窮,就說過“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這樣的話,足可見這種食物已經出名到可以代表赤貧的生活狀態。

然而好不好吃都得吃,因爲不吃會餓死……李恪提起筷子,認命地往嘴裡扒豆飯。

口感一言難盡。

菽寡淡無味,含水量也低,爲了長久保存又刻意晾乾,很難蒸透,含在嘴裡像石子,咬碎了又像沙子。

醃製過的藿恰恰相反,半碗水幾片葉,豆葉子被熬化了,喝起來酸唧唧的,近似鼻涕……

這種飯根本就不能細嚼慢嚥。李恪風捲殘雲般吃完,放下碗筷,擡起頭打出一個響亮的水嗝。

嗝……

他趕忙捂住嘴,眼巴巴看着癃展:“展叔……”

“奴不會與夫人提及公子嗝食。”癃展頭也不回,兩眼直勾勾盯着擺在几上的結構圖,如同看見了絕世的美人。

隱隱約約的,李恪感覺他的肩膀好像在顫:“公子,此圖是您所作?”

“這屋裡又沒別人……”

癃展又拎起那個簡陋的鐮頭模型:“此物呢?”

“雖然看着難看,但這只是參考用的,可以讓製圖更準確……”

癃展指着結構圖說:“奴從未見過此種器具,不知作何用處?”

“鐮嘛,自然是收割用的。”

“此鐮模樣如此怪異,莫非有神異之處?”

“說不上神異,就是做起活來能快些。”李恪撓了撓頭,“展叔,家中可有散碎的木料?枝條也可以,最好長些。”

“奴的房中還有不少……”

李恪一下竄起來,三兩下收起結構圖,拔腿出門:“把鐙滅了吧!今夜月朗星稀,犯不着廢那油膏,可金貴!”

話音猶在,人已跑遠。

癃展啞然失笑,撫着髯施施然吹滅油鐙。月華之下,那張臉溫潤如玉,好似泛着光澤。

“公子早先以奇術論衡,改進桔槔,如今作的圖又可比之墨家天書中的機關圖版,實物……雖在木工上缺乏天分,但其才仍可謂天賦異稟……老師,當年您讓我誓死保扶李氏母子,莫非是早看出了他的不凡?”

……

李恪三兩步竄進癃展的小屋。

屋如其人,癃展的小屋收拾得很乾淨。他看到滿牆的木工器械,還有堆在牆角的木料枝條,更看到兩柄短鐮靠在牆邊。

短鐮的木柄是新的,上面纏着細密的麻繩,既可防滑,又能護手。

他認出來,這就是他白天弄折的兩把鐮,不成想這短短的時間裡就修好了,而且修得如此精緻,比起原本那副半舊不新的樣子足足上了好幾個檔次。

這鐮是癃展修的?

李恪瞪着眼睛,揚起巴掌就拍在自己的腦門上。

“怎麼把這事兒給忘了,展叔是木匠啊!”

秦時的手藝人稱“工”,只有技藝高超者才稱“匠”。癃展就是技藝高超的木匠,而且遠近馳名,鄉里每每回收到損壞的農具,遇到搞不定的就會送來他處修繕,癃展每次都能做得又快又好。

家裡每年的口賦和戶賦都是靠着這份手藝掙下來的,李恪讀書寫字的花銷也全是這麼攢出來的。

毫不諱言地說,癃展是家中最主要的半兩錢來源,若不是爲人忠義,早有貴人願意降爵爲他脫掉奴籍,讓他自立了。

記憶裡,嚴氏就說過這樣的話:“癃展名爲隸臣,實爲家人,吾兒當以亞父之禮侍之,不可怠慢”。

只是自打李恪來到大秦以後,癃展從未在他面前做過木工活,以至於機緣巧合,他居然把這麼重要一件事給漏了,竟打算靠自己那蹩腳的木工來加工鐮刀。

業餘的哪有專業的好?真是連老天爺都在幫忙!

李恪喜不自勝,拔腿回屋:“展叔,助我做鐮吶!”

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七七四章 惡意第五八九章 庫不齊霸主之戰第三七三章 大秦機關術的天花板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二十九章 有寶天論第八零三章 假道伐虢第一六七章 沙盤開閥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七四四章 雍軍的七寸第六九一章 陳勝王第二十六章 劫匪下山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六八九章 紮營大澤鄉第二八零章 顯貴盈門第一五七章 先生之名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四二九章 與我死來第一五六章 郭平不服第二八四章 霸下第四二四章 消了朕一口惡氣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二五五章 酣暢反擊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三二一章 朝堂之辯第十四章 飛龍騎臉第一七三章 其名狌狌第五九七章 韓信單騎赴會第一七一章 收攏人心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第七二九章 重啓沙丘宮第六三九章 秦軍嬌貴了第六零五章 祖龍死而地分第四七五章 小人物的哀愁第一七四章 意外之外第七六五章 武關之七,請賜教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一八九章 錦衣還鄉第三九五章 腳踩百八星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線潰敗第二一六章 師出同門第六五三章 戎狄上將軍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八零七章 新芽綻放【尾聲】《盪風雲》卷尾感言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五九四章 李恪有後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七一一章 請建太學書第四章 助我做鐮第七七零章 武關十二,烈士暮年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六五零章 聖躬安第四一七章 江湖兒女(中秋快樂!)第六九三章 揭竿第六四六章 韓奇之死第六八四章 內外第六四三章 平旦決戰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難題第三三六章 慎行說宋玉第六四五章 殺!第七九八章 戰神出世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第一七二章 沛縣之謀第三九八章 仙境?還是蒸朋?第二四七章 言之無用第三五九章 文化侵攻第一一三章 止於合作第七八二章 澠池會之五,次日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七九一章 澠池會十四,墨戰第一六八章 任其上令第七四零章 死戰之九,大雍的怪胎第六八七章 咸陽腥風第一八三章 任重道遠第五二四章 鄉毒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鹹第二三八章 你在哪裡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七六二章 武關之四,老羞成怒第四七一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四四零章 不要命的子墨子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四七九章 人行於道,有犬吠聲第四二零章 齊王墮落了第二七零章 奪軍殺將第二二二章 家臣蛤蜊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五三八章 祖宗這種事,無所謂第二三六章 覆滅之局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五一五章 星星之火
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七七四章 惡意第五八九章 庫不齊霸主之戰第三七三章 大秦機關術的天花板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二十九章 有寶天論第八零三章 假道伐虢第一六七章 沙盤開閥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七四四章 雍軍的七寸第六九一章 陳勝王第二十六章 劫匪下山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六八九章 紮營大澤鄉第二八零章 顯貴盈門第一五七章 先生之名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四二九章 與我死來第一五六章 郭平不服第二八四章 霸下第四二四章 消了朕一口惡氣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二五五章 酣暢反擊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三二一章 朝堂之辯第十四章 飛龍騎臉第一七三章 其名狌狌第五九七章 韓信單騎赴會第一七一章 收攏人心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第七二九章 重啓沙丘宮第六三九章 秦軍嬌貴了第六零五章 祖龍死而地分第四七五章 小人物的哀愁第一七四章 意外之外第七六五章 武關之七,請賜教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一八九章 錦衣還鄉第三九五章 腳踩百八星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線潰敗第二一六章 師出同門第六五三章 戎狄上將軍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八零七章 新芽綻放【尾聲】《盪風雲》卷尾感言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五九四章 李恪有後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七一一章 請建太學書第四章 助我做鐮第七七零章 武關十二,烈士暮年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六五零章 聖躬安第四一七章 江湖兒女(中秋快樂!)第六九三章 揭竿第六四六章 韓奇之死第六八四章 內外第六四三章 平旦決戰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難題第三三六章 慎行說宋玉第六四五章 殺!第七九八章 戰神出世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第一七二章 沛縣之謀第三九八章 仙境?還是蒸朋?第二四七章 言之無用第三五九章 文化侵攻第一一三章 止於合作第七八二章 澠池會之五,次日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七九一章 澠池會十四,墨戰第一六八章 任其上令第七四零章 死戰之九,大雍的怪胎第六八七章 咸陽腥風第一八三章 任重道遠第五二四章 鄉毒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鹹第二三八章 你在哪裡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七六二章 武關之四,老羞成怒第四七一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四四零章 不要命的子墨子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四七九章 人行於道,有犬吠聲第四二零章 齊王墮落了第二七零章 奪軍殺將第二二二章 家臣蛤蜊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五三八章 祖宗這種事,無所謂第二三六章 覆滅之局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五一五章 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