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盪風雲》卷尾感言

寫到這兒,盪風雲完結了,關於大秦的歷史也正式完結了。

首先劇透一個不算劇透的信息,墨家出秦……

忙活了二百來萬字,李恪和墨家當然不會用這種方式退出舞臺,這是單卷結尾,不是全書結尾。

但這卻是必要的。

李恪和扶蘇的矛盾不是兩個人的矛盾,而是兩個階級的矛盾,就如我一直不讓李恪登基或真實攝政,不是因爲矯情,而是因爲一旦如此,李恪就會跳轉到另一個階級,從此與他一生所求背道而馳。

階級是死板與頑固的,在對工商業一知半解的時代,這種階級意志更是先明。

所以李恪要退,在政治鬥爭中,退不僅僅是退,有時候是拿捏,是威脅,李恪和墨家的這一選擇便是如此,他總會回到這個政治舞臺上來。

而待他再出山時,便不再是六國的大局抵定,而是大秦的前途抵定了。

說回書裡,原本卷黑旗也有卷尾,可因爲操作失誤,本屬於卷黑旗的始皇帝駕崩部分跳到了盪風雲,於是那個卷尾就變得很尷尬,所以刪掉了……

索性時過境遷,這次就跳過卷黑旗,只聊盪風雲。

盪風雲的故事是歷史上的秦末亂世三年,因爲要保留華夏元氣的原因,李恪一直像個宅一樣躲在角落裡發着小財,何以如此?

這裡放一組數據,秦未亂戰,到底死了多少人?

答案是至少兩千萬人。

根據各方出土數據,秦始皇時期,大秦的總人口在三千萬上下,而劉邦白登山時期呢?七百萬。

秦末三年加楚漢爭霸,這短短的不足十年的時間是華夏人口銳減最嚴重的時期,從單位損耗看甚至要超過三國幾十年的烽煙。

所以,李恪在這一階段最該做的不是帶着他龜爬似的墨軍去耀武揚威,而是張開商業的觸手,用建設了五年的雍境去引導戰爭,在戰亂之中,保留百姓的一絲生機。

雍國的三場大戰皆在末尾,一氣呵成,這就是原因。

但這樣一來也出現了另一個不知是好是壞的副作用,身爲主角,李恪出場的機會銳減。

尤其是陳吳揭杆之後,這一卷徹底滑向亂世羣象無法自拔。

我還是挺喜歡這樣的。

胡亥、趙高、章邯、王離、劉邦、項羽、范增、張良乃至蕭何、馮劫、彭越、張耳和宋義,這些羣星都有了充足的表現舞臺,而不是單純變作一個個變了味的名字,成爲主角文治武功的背景板。

我也得以更深入地去解析各國背後的勢力和算計,無論是依主角光環而生的雍,徹底敗壞的秦,離亂的楚,原創的趙,還是那個神秘的,無論在歷史還是本文當中都沒有太多存在感的越。

這樣寫很帶勁,就是不知道看着會不會沒勁……

第二個問題,爲啥要走這樣一條曲折的代秦路。

其實大家都應該看出來了,扶蘇的路就是把黑的扭成白的,把真的捏成假的,所爲的一切都是正統二字。

學界有一個猜想,源自於《史記》,也就是胡亥矯召,其實從扶蘇、蒙恬以及大秦諸公在歷史上的應對就可以看出來,根本站不住腳。

可爲什麼如此站不住腳的事歷史卻要鼓吹?爲什麼漏洞百出的陳吳揭杆要被包裝成一場迫不得已的反抗?

與我所求一同,也是爲了正統二字。

秦亡於逆子佞臣,劉邦就有了合法性,而其作爲起源之一,那些代漢執天的後續朝代自然也有了相應的合法性。

這很無聊,卻是政治的把戲。

好了,第五卷《蕩天下》就此完結,《鉅子》也正式進入尾聲,《培新芽》很短,與原本的歷史也不再有關,希望可以由你們陪着,直到最後。

暗夜拾荒,於夜。

廣告過後……再推一次拾荒新書《重生日不落當海盜》,愛你們呦~

第四十六章 虎皮裲襠第五六七章 以身犯險,血餌捕牢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三十九章 明火執鐮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一六七章 沙盤開閥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二五六章 都是玩笑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二九七章 棋局,命局第六零七章 山雨欲來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五九九章 人總要有點追求第四零四章 身不由己第一七二章 沛縣之謀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五九三章 蠶食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七三三章 死戰之二,北軍威武第二八一章 才比商君第一九三章 打人打臉第一二四章 投入重注第五六八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一,氐日第六三二章 虛設旗幟第四二八章 鍾離說彭越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六十二章 納租開始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二六七章 戰局抵勝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第三四五章 屠睢問計第二八七章 修身之意第三十七章 流水作業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七一三章 步子諸強第二五二章 一觸即發第二八零章 顯貴盈門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二三三章 墨帖再現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四二一章 暴秦無道第二十五章 一觴便倒第七四七章 蕭何潁川說張良第六零二章 農牧之治第七零九章 二年五月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三一五章 機關獸蠍第三九九章 公子要我暖牀麼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七六九章 武關十一,墨軍,殺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一零八章 朽木之雕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一一五章 喬遷之喜第五一三章 大秦自有國情在此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七二四章 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三七九章 楚墨假鉅子之試開始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五六八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一,氐日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三五零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六九七章 秦不可亡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一一六章 舊事過往第七零九章 二年五月第五五六章 辦着辦着就有了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四二四章 消了朕一口惡氣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七五七章 戰,則矣第八十二章 打虎漢子第四八三章 陽周規劃,三農一賈第一七一章 收攏人心第七二二章 做生意嘛……第五四七章 李恪的顯學體系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五十二章 九月開初第七章 烈山神鐮第一七一章 收攏人心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四二零章 齊王墮落了第七三五章 死戰之四,趙過楚受第七十八章 長夜正酣第二六二章 烈焰焚城第六八八章 獨裁之辯第七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五三零章 請平匪患
第四十六章 虎皮裲襠第五六七章 以身犯險,血餌捕牢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三十九章 明火執鐮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一六七章 沙盤開閥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二五六章 都是玩笑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二九七章 棋局,命局第六零七章 山雨欲來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五九九章 人總要有點追求第四零四章 身不由己第一七二章 沛縣之謀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五九三章 蠶食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七三三章 死戰之二,北軍威武第二八一章 才比商君第一九三章 打人打臉第一二四章 投入重注第五六八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一,氐日第六三二章 虛設旗幟第四二八章 鍾離說彭越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六十二章 納租開始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二六七章 戰局抵勝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第三四五章 屠睢問計第二八七章 修身之意第三十七章 流水作業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七一三章 步子諸強第二五二章 一觸即發第二八零章 顯貴盈門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二三三章 墨帖再現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四二一章 暴秦無道第二十五章 一觴便倒第七四七章 蕭何潁川說張良第六零二章 農牧之治第七零九章 二年五月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三一五章 機關獸蠍第三九九章 公子要我暖牀麼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七六九章 武關十一,墨軍,殺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一零八章 朽木之雕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一一五章 喬遷之喜第五一三章 大秦自有國情在此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七二四章 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三七九章 楚墨假鉅子之試開始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五六八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一,氐日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三五零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六九七章 秦不可亡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一一六章 舊事過往第七零九章 二年五月第五五六章 辦着辦着就有了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四二四章 消了朕一口惡氣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七五七章 戰,則矣第八十二章 打虎漢子第四八三章 陽周規劃,三農一賈第一七一章 收攏人心第七二二章 做生意嘛……第五四七章 李恪的顯學體系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五十二章 九月開初第七章 烈山神鐮第一七一章 收攏人心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四二零章 齊王墮落了第七三五章 死戰之四,趙過楚受第七十八章 長夜正酣第二六二章 烈焰焚城第六八八章 獨裁之辯第七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五三零章 請平匪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