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

終於,從衙署之內,走出幾個吏員,他們手裡捧着一張文書,來到衙前的榜牆之上,將文書貼上。

更有一個官員,走到榜牆前的高臺上,環視着百姓,開口宣示:“奉官家德音,兵部郎中、權知開封府吳公遵路,曉示汴京內外士民:蒙祖宗之佑,感生帝顯聖,以授壽國公種痘法,今已案得太醫局所驗,確爲良法,官家德音內降,詔以開封府先種百姓,後種官員,聖德之恩,深如淵海!開封府謹奉德音,推陛下之德,量祖宗之福,今定種痘,百姓每人百文一次,由開封府並太醫局共行……”

“此示:兵部郎中、權知開封府吳遵路!”

“直集賢院、開封府通判李淑!”

“翰林醫官使提舉太醫局許希!”

“慶暦元年五月丙辰(初八)……”

隨着這官員的聲音,衙署內外,立刻爆發出震聾欲耳的歡呼聲。

無數人面朝皇城方向,大聲吶喊、膜拜:“官家聖明,官家聖明!國公大德,國公大德!”

因爲這官府曉示,每次種痘只要一百文!

這簡直太良心了!

完全稱得上是皇恩浩蕩!

因爲,汴京城中的底層百姓,每日基本生活開支,就是一百文。

也就是說,這種痘法所耗,也就一個底層百姓一天的生活費,完全在可以承擔的範圍之內。

便是再窮的商販、小民,也能負擔的起。

………………

而在三衙中,情況比開封府這裡還要炙熱。

因爲,就在剛剛,樞密院都承旨董公路和殿前司都指揮使曹佾、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高文、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韓相,這樞府與三衙的重臣,共同召集了殿前司、侍衛親軍馬步軍以及皇城司諸指揮,向他們宣讀了來自官家的恩詔。

恩詔內容,主要是兩點。

第一,禁軍家眷,在京者優先種痘。

第二,種痘費用,官家垂恩優免。

禁軍三衙及皇城司有關殿直諸衛指揮使以下將士家眷,按照上、中、下三級優免。

其中,上軍免除所有費用,中軍每人每次僅需十文,下軍則在中軍基礎上,增加十文。

這自然立刻讓禁軍上下,歡喜鼓舞。

一百文錢雖然不多,但也夠一家一日之費了。

而大宋禁軍,便是上軍,其實生活也很艱苦、窘迫,許多人一家老小,都指着在服役的人這麼點軍俸和稟米過日子呢。

所以,禁軍纔會愛財如命。

於是,從五月丙辰日開始,汴京城諸廂坊以及三衙禁軍,開始並同種痘。

廂房百姓由開封府與太醫局負責,在各坊的官衙中進行,三衙禁軍則由皇城司與太醫局並同負責,在各指揮官署進行。

這牛痘法種痘,只要經過訓練,速度是很快的。

因爲,這種方法非常簡單。

只需一把經過消毒的小刀,在受種者的手臂上輕輕一劃,刺破錶面後,將剛剛擠出來的牛痘膿液,擠入受種者的皮膚裡,再拿塊小布一包紮,就算完成了。

當然了,每一個受種者的父母都會在受種後被告知:此法,每三年需種一次,循環往復,則可令之永無痘疾之憂!

這也是在趙昕的前世,翰林醫官種痘券能賣的那麼好的緣故——市場需求在這裡。

於是,整個五月,汴京城的百姓,都只在忙一個事情——排隊帶子女種痘。

而,在這個過程中,受種的百姓,沒有出現一個有不良反應的。

所有受種者,全部安全受種成功!

於是,到了五月庚申日(十二),大臣們就坐不住了。

特別是禁軍三衙的高級將官們,都已經知道了,本來官家是要優先給兩制以上大臣種痘,但首相呂夷簡和他的參知政事們,在面對官家的恩德時,竟首鼠兩端,猶豫不決,差點讓官家下不來臺!

頓時,這些武臣就暴走了。

大宋三衙的指揮們,脾氣和性子,可素來都是儒雅隨和的。

口吐芬芳是他們的強項,一言不合就祝福兩府雙親的事情,他們從來沒有少幹過。

於是,在第二天,也就是辛酉日(十三),輪到首相呂夷簡知印坐堂的時候。

這位首相的轎子,被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韓相在東華門下攔了下來。

“元臺!”韓相一身戎裝,來到呂夷簡的轎子前,拱手行禮,躬身下拜:“末將有一事不解,伏乞部堂明示……”

坐在轎子裡的呂夷簡,微微的擡眼,從轎子的簾子向外瞟了一眼,但人卻紋絲未動。

因爲他是呂夷簡!

禮絕百僚,羣臣避道的首相!

除了在當朝官家和那位壽國公面前,他從未在任何人之前退讓半分。

相反,便是政事堂的參知政事和樞府的樞密副使們,若與他說話說得久了一點,馬上就會有他的身邊人提示:“元臺請自重!”

於是,參知政事與樞密副使就會識趣的告罪拜辭。

即使在他面前的人是韓相,太祖的義社十兄弟之一韓重贇的孫子!

呂夷簡也渾然不懼,面不改色。

壽州呂家,論家世底蘊,任何一項都不遜韓家。

何況,他呂家是文官世家,地位天然高於韓家。

禁軍的這些人,嚇唬一下不知情的地方州郡官還可以,想和兩府掰手腕,那就完全不夠格了。

因爲兩府死死的攥着禁軍的命脈——軍餉與稟米。

不客氣的說,呂夷簡只要想,他完全可以決定像韓相這樣的高級禁軍將領的命運!

因爲,官家在文臣與掌握禁軍的武臣之間,一定會選文臣。

故而,呂夷簡坐在轎子裡,輕聲問道:“韓指揮何事?”

“元臺!”韓相心裡面當然也有數,不過,他也不怎麼怕呂夷簡,畢竟,只要不撕破臉皮,便是首相,也奈何不得三衙,大小相制,異論相攪的祖制之下,說不定官家還會很喜歡看到三衙大將與兩府宰臣不合呢!於是他上前,問道:“末將聞之,元臺日前在延和殿中,竟拒絕官家大恩……末將實在不解,伏乞元臺教訓!”

呂夷簡眉毛一挑:“韓指揮,莫要忘記了你的身份!”

“什麼時候,三衙官能過問正府了?”

“莫非,這就是韓家的家教?”

“那吾倒要去官家面前好好說道說道了……”

“元臺何必如此心虛?”韓相笑了:“末將何曾過問元臺與兩府宰執的國事了?”

“只是,元臺當日在延和殿御前,卻私自以正府而代表樞府、三衙以及皇城司……”

“末將竊以爲,元臺未免也太過剛愎了吧?”

“難道元臺以爲,樞府無人,三衙無將了?”

面對着韓相的咄咄逼人,呂夷簡終於色變:“放肆!”

“末將不敢!”韓相於是屈身拜道:“只是末將實在無法理解,假若元臺對樞府、三衙稍有尊重,又豈會做此等沽名釣譽之事?”

呂夷簡於是氣的眉毛都瞪了起來,卻也是對韓相無可奈何。

大宋禁軍,從來都是些滾刀肉。

這些人仗着官家和皇后的庇護,素來和兩府尿不到一個壺裡去。

當然,他們真要和兩府關係很好,那麼,等待他們和兩府的也就只有一個下場了——全部滾出汴京!

因爲,即使官家能容,其他人也容不了。

祖宗的大小相制,異論相攪,可不僅僅是官家在有意的維護,其他大臣、武將也會自動幫着官家修理那些違反了這個制度的人。

呂夷簡於是只好不再理韓相,催促轎伕:“走!去政事堂!”

但韓相豈會輕易放過這麼好的機會,他雖然不敢強攔呂夷簡,但也追着呂夷簡的轎子,一直在呂夷簡身後追着問:“元臺!元臺!您難道連一個正式的答覆都不願給末將以及樞府、三衙的同僚嗎?”

呂夷簡立刻就沒了辦法。

一個韓相好對付。

但加上三衙和皇城司以及樞府,那他呂夷簡就算有三頭六臂,也要敗下陣來。

於是,他只好又停下來,掀開簾子,對韓相道:“韓指揮且回去,此事,吾與正府必會給指揮一個交代!”

但心裡面卻是煩躁的不得了。

因爲他很清楚,當日他若在君前答應了下來,那麼,恐怕,就不需要今天韓相跑來找他麻煩了。

怕是當天,整個汴京都要炸鍋。

兩制以上的文臣武將,都會找他麻煩,特別是韓相這樣的三衙官。

這些傢伙素來如此。

有好處不給,就死纏爛打,但稍微有點風險,就一個個跑的比兔子還快。

誰讓他們受損,他們就和誰糾纏到底。

張士遜怎麼下臺的?

除了昏聵無能,三川口之敗後,只知道瘋狂甩鍋,引起了上下的不滿外,最大的原因就是這位前首相居然敢對禁軍下刀子,要裁撤攆官院的攆官。

於是,禁軍就給他一個好看——上千被裁撤的攆官,拖家帶口,在他家門口和御街散步,還攔着他不讓他去政事堂點卯。

於是,事發第二天,張士遜就上書致仕。

現在的這個事情,三衙雖然不敢和上次一樣搞個大新聞出來。

但他們完全可以叫他呂夷簡這個首相當的沒有滋味。

想到這裡,呂夷簡也忍不住的揉起太陽穴來。

他知道,這個事情要解決,就只能再去君前。

可是,上次他和參政們都已經在君前被架在火上了,若就這樣到了君前,官家問起來,怎麼回答?

難道說:“臣等現在看到汴京百姓種痘都沒有安全問題,所以,不想謙讓了……”

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五章 祖宗(2)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二十二章 國公千秋(2)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九十一章 愛是一道光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九十四章 驚變(2)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1)第一十六章 參政(1)第九十五章 唐王(1)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九章 立威(2)第四十六章 良才美玉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夢第六十七節 奸臣的手段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十五章 富弼(3)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七十七章 洗腦(2)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九十章 緣由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七十六章 洗腦(1)第九十五章 唐王(1)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八章 立威(1)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六十章 小報第九十三章 驚變(1)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九十五章 唐王(1)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一十七章 參政(2)第一十九章 參政(4)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八章 立威(1)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爺爺(1)第六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四十三章 國公聖明(6)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三十七章 元昊被氣暈了(3)第六十章 小報第九十章 緣由
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五章 祖宗(2)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二十二章 國公千秋(2)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九十一章 愛是一道光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九十四章 驚變(2)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1)第一十六章 參政(1)第九十五章 唐王(1)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九章 立威(2)第四十六章 良才美玉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夢第六十七節 奸臣的手段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十五章 富弼(3)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七十七章 洗腦(2)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九十章 緣由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七十六章 洗腦(1)第九十五章 唐王(1)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八章 立威(1)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六十章 小報第九十三章 驚變(1)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九十五章 唐王(1)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一十七章 參政(2)第一十九章 參政(4)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八章 立威(1)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爺爺(1)第六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四十三章 國公聖明(6)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三十七章 元昊被氣暈了(3)第六十章 小報第九十章 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