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

流內銓中的選試進行之時。春坊之中的趙昕,也等來了一個來朝覲他的大臣。

剛剛爲章得象堂除爲延州鈐轄的狄青。

狄青此來,是來謝恩的。

因爲,他本來是不可能得到如此高的提拔的!

從指揮到鈐轄,幾乎就相當於國家把他從一個最多了不起是一個民兵旅長,直接提拔爲延州軍區的司令官。

本官更是直接除爲正六品的西上閣門使。

自有宋以來,上一個被這樣超規格提拔的武臣,恐怕還得去太宗朝找才能找到。

自然,這就是天恩浩蕩的最直接表現。

而這個恩,自然來自趙昕與他的父親,當朝官家。尤其是趙昕,若無他那日在富弼面前提起了狄青,狄青此番即使可以順利堂除,也絕不能一下子得到這樣高的差遣與本官。

所以狄青當然要來謝恩。

不過,狄青的官職和地位,還是太低了。

所以,他是不能獨自一個人來見趙昕的,爲了顯示鄭重,於是章得象便拜託了翰林學士判三班院曾公亮來當狄青的引路人。

於是,趙昕一下子就見到了他前世的兩個老熟人。

而且,這兩個老熟人,如今都正值年富力強之時。

未來的大宋樞密副使、護國軍節度使、中書令狄青,如今纔將將三十三歲而已,生得虎背熊腰,渾身上下都充溢着男性的陽剛之氣,更緊要的是,現在的狄青,剛剛初出茅廬,渾身是膽,還沒有被後來的文官們把脾氣磨沒了。

至於曾公亮,同樣很年輕!

他如今才四十出頭,精神抖索,充滿鬥志,和富弼一樣,這位未來的大宋宰相,現在是變法派的骨幹。

所以,張士遜當政的時候,曾公亮被排擠的很慘,幾乎被剝奪了大部分的實權,只好拉上好朋友丁度一起修《武經總要》,但他沒有想到,他和丁度這麼一玩就玩大了。

《武經總要》後來成爲大宋兵家必讀之物。

趙昕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這兩個大臣,心中也百感千回。

前世他能掌權的時候,這兩位一個已經被文官打擊的鬱鬱寡歡,完全失去了鬥志與心氣神,即使趙昕召他回京,也被婉拒了。

於是狄青病逝於陳州,享年六十。

而曾公亮那時已經滿頭白髮,垂垂老矣,但接到趙昕的召喚,這位老臣依然不顧年邁,風雨兼程,趕來汴京,任爲宰相,成爲第一個輔佐趙昕的宰臣,也是讓趙昕最難忘的一個宰臣。

只是可惜,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狄青、曾公亮,都是如此。

“此世,必沒有遺憾了!”趙昕嘴角微笑着。

有他在,狄青此生必不可能再悲劇了。

因爲,他這個壽國公如今風頭正勁,受朝野矚目,再非前世那個庸碌無爲,在朝臣與天下人眼中近乎隱形的碌碌之子。

所以,文官們此世打壓和排擠狄青的理由與藉口,都將不復存在。

國有明君,何懼狄青功高?

再說,現在歷史已經改變了,任福沒有戰死在好水川。

所以,狄青有一個對手。

這很關鍵!

在大宋,不管是文臣還是武臣,最怕的就是沒有對手。

沒有對手的人,不管文武,一定會被猜忌。

畢竟,大宋是怎麼來的?

想着這些,趙昕就微笑着開口:“兩位愛卿請起!”

“國公洪德,微臣拜謝……”曾公亮爬起來,躬身說道。

“國公盛德,末將銘感五內……”狄青則要拘謹和緊張許多了。

趙昕見了,也不奇怪,命人給他們搬來椅子,讓這兩位大臣,坐到自己面前,能面對面交談的距離。

“狄將軍……”趙昕站在椅子上,在劉永年的攙扶下,勉強俯視着那位臉上有着刺字的大將:“將軍是否近日就要離京了?”

“回稟國公,末將已經定於本月乙巳陛辭離京……”狄青連忙起身俯身拜道:“今日末將來朝覲國公,便是來向國公辭行與謝恩的!”

“國公大恩大德,末將此生獨粉身碎骨,銜草結環,方能報答……”

“將軍言重了……”趙昕微笑着:“這都是將軍應得的獎賞!”

“寶元以來,西賊猖獗,保安軍與麒延路,能有今日,多賴將軍與範經略之功!”

“這樣……”趙昕說道:“將軍將要陛辭,孤也沒什麼好賞的……”

“恰好,孤生之時,皇后娘娘命人從家中取來了曹侍中舊年戍邊之時所配的寶劍……”

“此劍留在春坊,乃是明珠蒙塵,不如贈與將軍,願將軍如曹公當年一般,一將在,萬夫莫開,賊寇束手而邊關安寧!”

於是,回頭對劉永年道:“劉卿,請去爲孤取來曹侍中佩劍,贈與狄將軍!”

狄青聽着,激動萬分,立刻頓首拜道:“國公鴻恩,臣萬死難報!”

但終究沒有拒絕趙昕的這個明顯有些太重的賞賜!

因爲,這位壽國公要送他的,是他所仰慕和崇拜的前輩名將,真宗的武威郡公,曾在三都口大破吐蕃,又在華州鎮壓了李德明整整十幾年,讓李德明一生都不敢冒犯大宋邊關半步的曹瑋!

而曹瑋,是當今的曹皇后的伯父。

“將軍快快起來……”趙昕立刻一使眼色,馬上有人上前扶起狄青,讓他重新坐下來:“將軍持曹侍中之劍,爲大宋,爲天下,爲父皇多殺西賊,便是對孤與朝廷最大的報償了!”

這時,劉永年已經拿來了那柄一直懸掛在趙昕牀頭,充作辟邪之用的曹瑋佩劍。

趙昕鄭重的將這柄劍拿起來,曹瑋所用的佩劍,當然是很重的,而趙昕又太小,別說拿在手裡了,便是捧都非常吃力。

左右想要幫忙,但被他一眼斥退。

於是,所有人都只好看着這位國公咬着牙齒,非常吃力,連額頭都有些冒汗了,將那寶劍捧到狄青面前,然後正色道:“劍,君子之所佩也!先王制之,非爲相害,乃爲禁暴誅邪,匡扶國家,扶助弱小而已!”

“先曹公配此劍,西服吐蕃、党項,北制契丹,生平無殺降,無殺俘,無殺良以冒功!”

“卿今持之,勿墮曹公之志!”

狄青於是感動的頓首下拜,恭恭敬敬的接過趙昕遞來的佩劍,叩首道:“國公德音以授,末將銘記於心,必夙興夜寐,時刻警醒,絕不敢忘!”

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六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爺爺(1)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八十七章 恰同學少年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六十章 小報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六十章 小報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九十四章 驚變(2)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九十四章 驚變(2)第六十七節 奸臣的手段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十章 交易第十章 交易第八十七章 恰同學少年第九十一章 愛是一道光第一十六章 參政(1)第五十二章 甘昭吉(2)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三十四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3)第四十六章 良才美玉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G2(3)第一百章 聽政(2)第一百一十九章 G2(3)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一十九章 參政(4)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爺爺(1)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九十四章 驚變(2)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十三章 富弼(1)第七十五章 實驗的想法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夢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九章 立威(2)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一百章 聽政(2)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一十八章 參政(3)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一百三十章 入寇(1)第七十五章 實驗的想法第五十二章 甘昭吉(2)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夢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十一章 南廳第八十章 實驗(3)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七十三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六十七節 奸臣的手段第一十六章 參政(1)
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六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爺爺(1)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八十七章 恰同學少年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六十章 小報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六十章 小報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九十四章 驚變(2)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九十四章 驚變(2)第六十七節 奸臣的手段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十章 交易第十章 交易第八十七章 恰同學少年第九十一章 愛是一道光第一十六章 參政(1)第五十二章 甘昭吉(2)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三十四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3)第四十六章 良才美玉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G2(3)第一百章 聽政(2)第一百一十九章 G2(3)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一十九章 參政(4)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爺爺(1)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九十四章 驚變(2)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十三章 富弼(1)第七十五章 實驗的想法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夢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九章 立威(2)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一百章 聽政(2)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一十八章 參政(3)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一百三十章 入寇(1)第七十五章 實驗的想法第五十二章 甘昭吉(2)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夢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十一章 南廳第八十章 實驗(3)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七十三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六十七節 奸臣的手段第一十六章 參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