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實驗(2)

當呂公著跟着劉永年,來到那誦書的殿院的時候。呂公著被自己眼前的景象所驚呆了。

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顯目的赤海。

地板是紅木,牆壁是紅漆,就連衣服也都是褚袍。

作爲呂家下一代的精英,呂公著從小就是按照着宰輔的標準來培養的。

所以,他不僅僅熟讀經典,更通讀了許多算術、天文、地理、軍事著作。

他尤其是在數學上造詣頗深,對數字很敏感。

所以,他很快就發現了,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是很特別設計過的。

每一塊地板的大小、形制、縫隙幾乎都是一模一樣。

每一個座位之間的距離,也是尺寸相當。

就連他們身上穿着的褚衣,除了大小不一外,其他幾乎都是一模一樣的。

相同的帽子,相同的腰帶,相同的配飾,相同的靴子。

呂公著一邊看着這一切,一邊跟着劉永年,穿過這些大臣子侄坐席之間,趨步來到了端坐於上首,巡視着全場的那位國公身前。

在這個過程中,呂公著發現了一個更讓他震撼的事情。

所有的大臣子侄,不分年級大小,性格差異,全部對他與劉永年熟視無睹。

他們每一個人,都坐的筆直,胸膛挺起,端正身姿,大聲吟誦。

吟誦的聲音大小、頻率、節奏,幾乎都是相同的。

“這……”呂公著心中滿是驚訝。

特別是當他看到自己的長兄之子呂安民,也端坐在坐席上,絲毫沒有因他的到來而分神時,內心的震撼至於到達頂點。

呂安民,他豈能不知?

乃兄呂公綽不止一次和他吐槽過這個兒子。

頑劣、調皮、懶惰、不愛讀書。

小小年紀,就成天想着往馬行街那邊跑。

犯了錯,從來不肯承認,一有事情,就跑去祖母那裡尋求庇護。

對嫡長孫,老祖母對自然是寵溺的。

便是呂夷簡,也從不訓斥、責罵這個長孫。

反而越加寵溺、嬌慣,幾乎予取予求。

由是,呂公綽頭疼不已,總覺得這個兒子要廢掉了。

然而如今,呂府的小霸王,卻乖乖的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動不動,跟着周圍之人,大聲吟誦,無論是態度還是神態,都與過去截然不同。

簡直就像脫胎換骨了一般,整個人都精神了不少!

“這……便是傳說中的造化神功,也不過如此了吧?……”呂公著在心中想着,於是內心的敬畏與崇拜又多了幾分。

便畢恭畢敬,趨步來到那位國公身前,屈膝參拜:“微臣戶部員外郎、資善堂贊讀行春坊左事公著,頓首再拜國公……伏乞國公教訓、示下!”

於是,便將懷中帶來的告身、文字、除授制書以及宮符全部捧在手上。

趙昕揮了揮手,讓甘昭吉上前接過這些物件,甘昭吉檢查一番,就還給呂公著然後轉身對趙昕微微拱手再拜,退到一邊。

“呂卿請起……”趙昕道:“賜座!”

便有人將一張椅子,放到趙昕座前左下方大約三步遠的地方。

呂公著於是再拜謝恩:“臣謝國公恩典……”

然後就嚴肅的理了理衣冠,提着綬帶,鄭重而神聖的坐到那張椅子上。

因爲,這在呂公著看來,是天大的殊榮!

自太祖撤座之後,歷代獲准可以在君王面前有一個座位的大臣,屈指可數。

當朝宰輔,也不過他父親呂夷簡、三司使晏殊以及即將來京的那位李相公,曾經有那麼幾次屈指可數的機會,獲得君恩,得到與官家坐而論道的榮譽。

而其他人……

統統在君前沒有位子。

士大夫們當然是很不爽的,因爲他們覺得,這是他們的天賦人權!

而且,現實也需要,大臣們可以在君前得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

不然,說話奏事的時候,就會變得相當程序化。

不止大臣們沒有辦法把事情仔細說清楚,官家本人,也將得不到很多有用的信息。

然而,面對着士大夫大臣們有理有利有節的說辭。

歷代大宋君王都表示:無所謂!

因爲,他們並不需要文臣們的仔細彙報與詳細報告。

這種事情,內臣和派出去的近臣,就能完成的很好。

各路巡檢使、軍隊裡的監軍還有礦山、港口、作坊裡的監官,都是趙官家的眼睛和耳朵。

反倒是文臣們,經常打着爲國爲民的幌子,敷衍和忽悠皇帝。

事實表明,對文人士大夫,趙官家們,從來都是利用!

官家們嘴上的‘措大’之語雖然消失了,但心裡面的措大卻一直在那裡。

這讓無數人傷心欲絕,感嘆哀鳴。

如今,面前的這位國公,竟一見面就賜座。

這讓呂公著馬上就認定了,這就是自己和無數同仁們祈盼了千年之久的聖王啊。

心中的激動與興奮,幾乎難以自抑。

趙昕悄悄的看了一眼呂公著,嘴角溢出一絲微不可查的得意笑容。

富弼如此,呂公著自然也是如此。

這宋代士大夫們的G點,他早已經瞭然於胸。

便對呂公著道:“自孤聞卿將來春坊輔佐於孤,便日夜期盼,終於,盼到了愛卿!”

他上下打量和觀察了一番這位首相之子,未來的大宋名臣,不得不說,呂公著的賣相是相當不錯的。

他身材健碩、高大,眉宇之間頗有英氣,精神與狀態也都非常不錯。

不愧是頂級名門子弟,世代宰相之家。

便讚道:“果然一表人才,器宇軒昂,有卿輔佐,孤可高枕無憂,只需垂衣裳便可得上下和合也!”

“不敢!”呂公著連忙起身:“臣獨唯國公馬首是瞻,任憑驅策而已!”

趙昕點點頭,道:“那孤便先交愛卿一件事情……”

“請國公吩咐……”

“這殿院之中,四十八子,孤已稍作調教,去其頑劣,收其心性,定其條文,制其規矩……”趙昕微笑着站起來,對呂公著拱手作揖:“今,孤以此託與愛卿,願卿佐孤,理順上下,修訂條例,約束左右……”

“未知愛卿可願?”

趙昕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而這邊的這些熊孩子,也差不多可以上正軌,他只需要不時來視察視察、調整調整就可以了。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這是一個實驗。

既然是實驗,就有可能會失敗,會出問題。

而他是皇嗣,是決不能沾染上任何可能影響名聲的風險的。

所以,呂公著來的正好。

把事情交給他來負責,這樣未來出了問題,那就是呂公著背鍋,與他無關。

呂公著哪裡能知道這些呢?

他聞言就狂喜不已,稍作推辭,便接受了這個任務。

因爲,這在他看來,簡直是一個美差!

不啻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四十八位兩制大臣子侄,未來還會陸續天下州郡的兩制臣子侄到來。

這些人裡,哪怕只有十分之一成材,未來,也將成爲他本人的正治助力。

僅此一點,就足以讓他少奮鬥十年!

第六章 祖宗(3)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十五章 富弼(3)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十章 交易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九章 立威(2)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一百章 聽政(2)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二十八章 風流官家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用(2)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九十七章 孝子(1)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四十六章 良才美玉第九十一章 愛是一道光第三十四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3)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四十一章 國公聖明(4)第一百二十章 漢家阿舅第六十七節 奸臣的手段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九十三章 驚變(1)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一百零六節 遼國謀議(1)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六章 祖宗(3)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1)第二十二章 國公千秋(2)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夢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七十六章 洗腦(1)第三十七章 元昊被氣暈了(3)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第一十八章 參政(3)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二十八章 風流官家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五章 祖宗(2)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二十八章 風流官家第一十六章 參政(1)第七十三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二十章 參政(5)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用(2)第三十七章 元昊被氣暈了(3)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六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二十八章 風流官家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七十四章 人質
第六章 祖宗(3)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十五章 富弼(3)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十章 交易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九章 立威(2)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一百章 聽政(2)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二十八章 風流官家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用(2)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九十七章 孝子(1)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四十六章 良才美玉第九十一章 愛是一道光第三十四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3)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四十一章 國公聖明(4)第一百二十章 漢家阿舅第六十七節 奸臣的手段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九十三章 驚變(1)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一百零六節 遼國謀議(1)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六章 祖宗(3)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1)第二十二章 國公千秋(2)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夢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七十六章 洗腦(1)第三十七章 元昊被氣暈了(3)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第一十八章 參政(3)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二十八章 風流官家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五章 祖宗(2)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二十八章 風流官家第一十六章 參政(1)第七十三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二十章 參政(5)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用(2)第三十七章 元昊被氣暈了(3)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六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二十八章 風流官家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七十四章 人質